扬州宝应方言
各地方言分布图及概述

各地⽅⾔分布图及概述各地⽅⾔分布图及概述江苏⽅⾔分布地图安徽⽅⾔分布图南通地区⽅⾔江苏⽅⾔就本省⽽论,分为三个⽅⾔区,即江淮⽅⾔区、吴⽅⾔区、北⽅⽅⾔区。
江淮⽅⾔区⼜分扬淮⽚、南京⽚、通泰⽚;吴⽅⾔语区⼜分苏州⽚,常州⽚;北⽅⽅⾔⼜分徐州⽚、赣榆⽚。
把本省⽅⾔分为四区,与本书对照,第⼀区江淮⽅⾔区,第⼆区吴⽅⾔区,第三区通泰⽚,第四区北⽅⽅⾔区,依《中国语⾔地图集》把第三区并⼊第⼀区,作为⼀个⽅⾔⽚,是符合⽅⾔性质的。
本省⽅⾔的分布,三⼤区在地域上是集中的,但都不是完整的,⽽是⼤⽅⾔区的⼀部分,分属官话⼤区和吴⽅⾔区,⽽且都偏在⼀⽅,因此⽅⾔间的边界交错,有很长的边界线。
边界线上的⽅⾔交互影响,语⾔现象多种多样,这就增加了本省⽅⾔的复杂性。
溧⽔、⾦坛两县原本都在吴⽅⾔区,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江淮⽅⾔逐步渗⼊,现今县城已普遍说江淮⽅⾔,公共交际已不再说吴⽅⾔,⽼年⼈之间和农村还有吴⽅⾔的存在,但已⽇见衰微了。
不管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都有双语现象,其间有各种过渡词语和说法,是⼗分丰富多彩的。
类此情况,⼀县之内在语⾳上有等级差别,泗洪具的⼊声字,⾃南向北逐步减少,最南部⼊声基本齐全,最北部⼊声已不存在,中部则相当混乱,⽼年⼈和青年⼈⼤不相同;通州市的浊辅⾳,⾃西向东逐步增多,“通东活”是江淮⽅⾔和吴⽅⾔的过渡区。
此外,省内许多地⽅有外来移民,他们聚居成⽚,说着原籍的⽅⾔,形成⼤⼩不等的⽅⾔岛,这种⽅⾔岛和周边⽅⾔同样是处于边界线上,所不同的是⽅⾔岛⼈数少,在被包围之中,岛内的⼈不得不实⾏双语制,岛内外的话都会说。
全省有⽅⾔岛数⼗处,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响⽔、滨海、⼤丰地区和苏南丘岭地带宜兴、溧阳、丹阳、句容地区。
⽬前关于江苏⽅⾔边界上和⽅⾔岛的⽅⾔调查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全⾯和深⼊。
25个在本地区是中⼼城市,语⾔影响较⼤的重点⽅⾔是:苏州、吴江、常熟、⽆锡、常州、海门、丹阳、⾼淳、南通、如皋、泰州、盐城、⾩宁、镇江、扬州、宝应、盱眙、淮阴、泗洪、连云港、东海、南京、赣榆、邳州、徐州。
江淮官话

概述⑴、江淮官话和普通话相比最大的语音特点就是有入声:绝大多数地区都只有喉塞音[-?]一个入声韵尾;安庆市的桐城、枞阳两地只有[-l]韵尾;唯有宝应一地有[-?]、[-l]两个韵尾;还有极少地区入声韵尾弱化或失去入声韵尾的,如南京、新海连等地。
⑵、咸山摄三分:即:“关”与“官”不同音、“站”与“战”不同音。
此两摄北方话一般都已经合流,今只有一类韵母[an](不计介音)。
而在淮语中,绝大多数都有两组或者三组读音。
一般的演变规律是:一等合口呼归桓欢韵;一等开口呼、二等归寒山韵;三四等同归先天韵。
在具体分合上各地又有所出入,在此不一一赘述。
⑶、阴平调值多为31或21的低降调:除海州一地的阴平调值为214曲折调,其他地区阴平调值多为31或21。
⑷、部分地区阴阳声韵合流:即阳声韵韵尾弱化变为鼻化韵,阴声韵鼻化变成鼻化韵,这样阴阳声韵之间有了交叉关系。
例如:在泰州方言中:“梅”≈“棉”、“悲”≈“边”;在盐城方言中:“姐”≈“剪”、“哥”≈“官”。
近年来由于普通话的影响,部分已合流的阴阳声韵又有了分离的迹象。
⑸、部分地区知三章三在咸山摄和假摄中保留j、q、x的读法:例如:淮阴、扬州、泰州等地,“遮”、“缠”、“扇”的声母分别为“j”、“q”、“x”。
⑹、大部分地区无儿化韵。
洪巢片的语音特点除了具备江淮官话的共同特征外,洪巢片淮语又具有许多独立的特征:⑴、声母方面:①除了滨阜的少数点外,绝大多数地区n/l不分。
②有些地区平卷舌能分,有些地区平卷舌不分:其中全部念为平舌的占多数。
③无疑母“ng”:除了滨阜方言有疑母“ng”之外,其他的方言疑母大多数均已的脱落或消失,疑母字归入零声母。
⑵、韵母方面:①大部分地区能区分an/ang。
由于普通话的影响,不分an/ang的地区正在减少。
例如:南京等地的新派口音已有an/ang的对立。
②en/eng,in/ing相混,其中以念en、in者为多。
通泰片的语音特点除了保留了独立的入声之外,和洪巢片相比,通泰片保留了更多的古音特征,也有许多不同于洪巢片的独特地方,比如:①,古全浊声母遇塞音、塞擦不分平仄一律送气。
江苏扬州方言词汇释例

江苏扬州方言词汇释例扬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洪巢片,是该方言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扬州方言在唐代以前属吴语,以后受北方话的影响逐渐变成了官话。
历史上两次大移民对江淮方言的影响很大。
一次是东晋北方人的南迁,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南部边缘线吻合;另一次是明初南方人的北移,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北部边缘线吻合。
可见,扬州地处江淮方言区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
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鲍明伟先生在比较了南京、扬州、泰州的方言后说,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代表。
扬州方言语音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完整地保留了中古《切韵》系统的入声,有独立的韵母系统,调值高而短,有喉塞尾,如“剥、药、桌、八、鸭”等字。
同属洪巢片的南京话虽有入声,但入声字在实际语流中塞音韵尾往往消失。
二是扬州话里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都是同部位的清音声母,塞音、塞擦音的仄声字不送气。
泰州话全浊声母今读也是清音声母,但塞音、塞擦音的仄声字送气,如“病、动、同、坐”等字。
除了语音特征外,扬州方言词汇也较有特色。
扬州方言在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加上扬州方言具有鲜明的特征,所以历来语言学家都将扬州方言作为样本。
本文选录一批方言词汇进行考释,考察方言词汇蕴涵的扬州特色,有些词的考释将对照其在普通话中的用法进行。
一、“”是俗字,在各种以扬州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被写作“扛”“刚”等,指争吵、吵闹。
扬州人形容吵架很激烈时会说丧吵死(拟音),在口语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例如:(1)他们有钱的人家,总是要点假面子,不会当着外人的面吵。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与吵是同义词,二词连用,“”总是放在“吵”的前面,细细推敲,“”的程度要比“吵”深。
“”也可单用,例如:(2)你看那边两个人得就差打起来了。
二、玩“玩”在各种语境中具体意思不相同,但其基本意思是玩耍。
例如:(3)他在隔壁店里玩的,听见家里有很大的声音,跑了家来。
(4)这下子玩出火来了吧。
宝应方言

1、“我就是看不惯你,松哇啊?”“松哇啊”的意思是:A 你这人很song(二声)B 不行么C 松花蛋?2、“我就是看不惯你,紧赶我啊?”“紧赶我啊”的意思是:A 紧紧追赶啊B 你拿我怎么样啊C 喜欢我啊?3、“小诺的妈,快过来萨!”“小诺的妈”的意思是:A 小诺的妈妈B 磨蹭什么C 类似于“他妈的”功能4、“你活抽签哦?”“活抽签”的意思是:A、逞强,不能干还要干B、快活地去抽签(参加比赛?)C、找抽5、“这家伙豁大豁大滴!”“豁大豁大”的意思是:A、豁达B、体型大C、牛X烘烘,嚣张无比6、“这孩子老不学好,急弄奶?”“急弄奶”的意思是:A 着急找牛奶B 快把奶奶喊来教育他C 怎么办哦7、“我个头西昏西昏的”“西”的意思是:A 西边B 十分C 乱8、“这次考试又滑得来,划子!”“划子”的意思是:A 心里不爽,要划东西B 郁闷C 死定了9、“你个嘎鸡窝都脏死了!”“嘎鸡窝”的意思是:A 腋窝B 鸡窝C 房间10、“你这个人犯嫌啊!”“犯嫌”的意思是:A 犯罪嫌疑人B 犯错了C 讨人厌11、“恩呀买(二声)~~”“恩呀买”的意思是:A、我要买 B 你买不买 C表示轻蔑的语气词12、“这家伙,活比打险的”“活比打险”的意思是:A 遇到危险的事了B “活比”把“险”一打C 摆谱,死要脸13、“他那人胜死了”“胜死了”的意思是:A 胜利了B 死了C 恶心死了14、“你胡得了你额?”“胡得了”的意思是:A 打麻将胡了B 不得了C 分不清好歹,不识相15、“我萎(四声)死了”“萎死了”的意思是:A 阳痿死了B 猥琐死了 C困死了。
扬州方言大观(初稿)之十

扬州方言大观(初稿)之十H哈(ha第二声):呆。
例:你哈niao?无事不干的给勒么多钱给人家,你又认不得人家。
哈(ha第一声):奉承。
例:人家哈你,我再不哈你呢,我凭本事七饭。
哈(ha第四声)巴股在:下巴。
例:哎哟,疼死了,刚才一不小心把哈巴股在搁来了,说话都不太方便了。
哈巴味:肉类变质的味道。
例:杰个肉不能七了噢,一下在哈巴味。
还(ha第二声):还。
例:你还哭niu?拐在/老拐在来喽。
还还糊:不认真,敷衍了事。
例:工作就好好工作,别一天到晚还还糊,糊哪个啊?到最后不还是糊自敢?啊?你好好想想看。
孩子:鞋子。
例:我肯定跑不过你的,今家七双孩子好像不跟脚,直接跑不起来。
害:发炎。
得。
怀孕。
例:1,某人膀在上头痒,现在抓咧害起来咧。
2,某人屁股上害疮咧。
3,看你精神不好,饭又七不下去,单怕是害匣在咧。
喊二辣在:起哄。
例:要你去做,不去,只晓得在旁边喊二辣在。
寒肉:咸肉。
例:扬州人都要在寒里家腌滴个寒肉。
憨皮臭脸的:脸厚。
例:一天到晚憨皮臭脸的,说了你,不晓得脸红。
寒里:冬天。
例:以前我就怕过寒里头,得衣ang穿,冻死咧。
寒钱:血汗钱。
例:某人勒个寒钱,他哪块舍得花呀?焊定:必须,一定。
例:杰个事不焊定要我去唉,某人去也行。
夯/伤饱实饥的:不得数。
例:每次喝酒我都夯/伤饱实饥的,死喝,喝一次醉一次。
夯不锒铛:全部、所有。
例:瓜,一起把你,反正夯不锒铛就这么些咧。
夯货:做事不考虑后果人。
例:勒个人你千万别跟他斗,听到哒?前后三庄个个都晓得他是个大夯货。
行行的:正在进行中。
例:我看电影看的行行的,被某人喊出来咧。
嚎丧:大哭。
例:别在杰块嚎丧,要嚎丧你家去嚎去。
好好教教的:正儿八经的。
例:昨个我乒乓球打输特咧,今家我好好教教的搞你打一场。
好叫:好好的,狠狠的,如:你又调皮了杀?今家好叫跟你上上规矩,家法呢?拿来!好佬:某方面的好手。
贬义:冒充高手。
例:1,单位头,论技术七一块,我就最佩服某人,绝对好佬,不得人能玩得过他。
宝应方言研究报告

宝应方言研究报告宝应方言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地方的一种方言。
宝应方言属于官话的农村方言系统。
它主要在宝应县及周边地区使用,在当地的居民之间流传较广。
本报告旨在对宝应方言进行研究,了解其特点及现状。
宝应方言的音系上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宝应方言的声调比较多,与官方普通话相比,宝应方言有六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阳入和阴入。
其次,宝应方言的声母和韵母与普通话有一些差异。
比如,宝应方言中“f”音常替代普通话中的“h”音,宝应方言中的韵母“i”和“u”也会有不同的读法。
在语法方面,宝应方言与普通话有一些不同之处。
宝应方言比较注重语调的变化,通过语调的变化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
另外,宝应方言的语序相对自由,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动。
宝应方言在现代社会的使用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普通话在宝应县的使用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
同时,随着移民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宝应方言的使用范围趋于缩小。
然而,宝应方言在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交流仍然存在,并且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它是宝应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他们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
因此,宝应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为促进宝应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宝应方言的教育,开设地方语言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宝应方言。
其次,社区和家庭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方言演讲比赛等,鼓励宝应方言的使用和传承。
此外,各级政府可以提供支持和经费,促进方言研究和文化保护机构的发展。
总之,宝应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方言,具有丰富的音韵系统和独特的语法特点。
然而,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它在现代社会的使用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宝应方言,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宝应方言的地位和使用率,使其在宝应县的社区和家庭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019-宝应方言简介word版本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宝应方言简介篇一:扬州宝应方言扬州宝应方言宝应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俗语,言简意赅,丰富、生动、有趣,现例举数十条,可见一斑:老肝脾胃—(老油条)刁巴—(撒娇)抬脸得胜—(越是抬举,越是得意忘形)冷打湿凹—(食物冷)掖服如舒——(平服舒展)胡大咧嚼——(瞎说八道)傻里骨咚叽——(傻里傻气)扌窊(wā)个落邪——(固执不开窍)盐潮卤辣——(潮湿不干燥)瞎打瞎宰——(离谱、不沾边、差距太大、乱宰人)洋大二真——(漫不经心)六角真真——(摆谱、摆架子)乱漆画红——(杂乱无章)眼望视呆——(注意力不集中)神气六谷——(神气活现的样子,多用于贬义)恶声来怪——(声音刺耳、怪异、瘆人)周吴郑王——(规矩、正统)自甘翘脆——(孤傲,偏执)生自生爱——(乖僻;过于自尊,让人难接近)歪把斜溜——(形状不正)得心得意——(真心实意,专门特地为别人办事)坐家三品——(坐在家里,对人爱理不理)沤里不抠——(不爽快)气福贪生——(白胖、气色好)褦襶(nǎ di)挪踱——(笨拙、不利索)老实尴难——(老实,但易冲撞人,得罪人)不尴不尬——(不是正巧正好)烂渍氵虢(guó)笃——(稀巴烂,“氵虢笃”象声词)古里怪文——(脾气古怪)客里麻块——(不平服)稀稀攘攘——(指人或物稀少)参(cēn)前差(ci)后——(不是走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行háng不郎当——(合计,总共,一股脑儿)拙头拙脑——(不灵巧,说话冲撞人)肖嘴薄唇——(能说会道)胡里麻滋——(糊涂,麻木)以下借鉴、汇总跟贴的网友的:老七空秋——(充老,吊儿郎当)攉比打险——(摆谱,死要脸)麻里木凿——(形容做事麻木,没有分寸)捣嗓子-----吃不下还吃。
贬义。
咙------语气词,太遗憾了警甘----怎么样皮脸-----玩尖心-----用功铳军,转精-----无目的地乱走来哦-----口头语,引起人注意,不是喊你过来。
江淮方言

江淮方言的演变与发展我国自古地分南北,江淮居其中,江淮之间,气候物产、语言风土,其特点也都居南北之中。
语云:“桔逾淮而北为枳”,应是地理环境使然。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为巨异。
或失在浮清,或滞於重滞。
”扬雄《方言》记载显示,早在汉代本省境内偏西地区,西接淮河南北是一个方言区。
这个方言区居南北之中,受南北方言和其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演变成为江淮方言区,横亘江苏、安徽中部、全省遂成为三个方言区。
从商周两代开始,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向东向南两个方向发展,现今江苏方言的分布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
华夏族向南发展,从关中、中原出发首先到达江汉流域,《诗经》国风中《周南》有《汉广》,《召南》有《江有记》,都是江汉地区的诗,可以称为“楚风”,说明殷周之际这里已被视为诸侯国之列,语言文化已经华夏化了。
周初周公旦曾率军东证,战胜东夷,但是南面今江苏安徽境内的徐夷、淮夷仍很顽犟,曾多次与周互有攻伐:战争使敌对双方进行了语言文化的交流。
到春秋时期,徐夷、淮夷才被吴国征服,今江苏全境几为吴国所有。
这时吴国与中原诸国关系密切,与蛮夷各族共同接受华夏文化。
东周以来楚国向东扩张,吴楚连年战争,虽然楚国失败,但是由中原入楚的先进文化反倒因战争更多更快的传入吴国,加速其华夏化的进程。
这时吴国与中原内地的往来也颇为频繁,公子季札访问鲁、齐、郑、卫、晋诸国,表现了很高的华夏语言文化修养。
晋国助吴攻楚,还派去战车队,教以战法。
齐国军事家孙武训练吴军,齐景公还把小女儿嫁给吴王阖闾的长子。
孔子有一位大弟子言偃(子游〕是吴人,曾在鲁国任武城宰。
此外,楚人伍子胥奔吴,过江时渔父唱歌示意,语言可通。
还有文种、范蠡也是楚人,他们到越国做官,出谋划策,语言上也没问题。
所有这些都表明吴越两国已经放弃原来的蛮夷语言,成为与楚方言相近的华夏语的一个方言。
战国时期,楚国中心逐步东移,最後都城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楚语对东方特别是江淮间的语言影响更大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宝应方言
宝应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俗语,言简意赅,丰富、生动、有趣,现例举数十条,可见一斑:
老肝脾胃—(老油条)
刁巴—(撒娇)
抬脸得胜—(越是抬举,越是得意忘形)
冷打湿凹—(食物冷)
掖服如舒——(平服舒展)
胡大咧嚼——(瞎说八道)
傻里骨咚叽——(傻里傻气)
扌窊(wā)个落邪——(固执不开窍)
盐潮卤辣——(潮湿不干燥)
瞎打瞎宰——(离谱、不沾边、差距太大、乱宰人)
洋大二真——(漫不经心)
六角真真——(摆谱、摆架子)
乱漆画红——(杂乱无章)
眼望视呆——(注意力不集中)
神气六谷——(神气活现的样子,多用于贬义)
恶声来怪——(声音刺耳、怪异、瘆人)
周吴郑王——(规矩、正统)
自甘翘脆——(孤傲,偏执)
生自生爱——(乖僻;过于自尊,让人难接近)
歪把斜溜——(形状不正)
得心得意——(真心实意,专门特地为别人办事)
坐家三品——(坐在家里,对人爱理不理)
沤里不抠——(不爽快)
气福贪生——(白胖、气色好)
褦襶(nǎ di)挪踱——(笨拙、不利索)
老实尴难——(老实,但易冲撞人,得罪人)
不尴不尬——(不是正巧正好)
烂渍氵虢(guó)笃——(稀巴烂,“氵虢笃”象声词)
古里怪文——(脾气古怪)
客里麻块——(不平服)
稀稀攘攘——(指人或物稀少)
参(cēn)前差(ci)后——(不是走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
行 háng不郎当——(合计,总共,一股脑儿)
拙头拙脑——(不灵巧,说话冲撞人)
肖嘴薄唇——(能说会道)
胡里麻滋——(糊涂,麻木)
以下借鉴、汇总跟贴的网友的:
老七空秋——(充老,吊儿郎当)
攉比打险——(摆谱,死要脸)
麻里木凿——(形容做事麻木,没有分寸)
捣嗓子-----吃不下还吃。
贬义。
咙------语气词,太遗憾了
警甘----怎么样
皮脸-----玩
尖心-----用功
铳军,转精-----无目的地乱走
来哦-----口头语,引起人注意,不是喊你过来。
瘪色-----很差的小角色
活德-----丢人现眼
了戏-----完了,无药可救.
死形-----没治了
冲冷-----打瞌睡
该因-----报应
抽千-----大哭
差窍-----头脑不灵
楞耸-----做事不计后果的人
假恣-----装腔做势
好佬-----某方面的好手
老卵-----假充老大
搭浆-----做事糊差
犯嫌-----讨厌
瞎虬-----乱搞,做事无章法
驾事-----帮忙
做拦情----劝解
糊恰恰-----稀里糊涂
泼策鬼-----呸
.痿死了-----累极了
介好呢-----怎么办
.触骨牢-----人很刁
六塌油-----做事糊差
.涩巴子-----小气鬼
大甩子-----翻脸不认人的人
.趣咯咯-----自以为了不起,不想跟人合作
.赫了得-----感叹词,表示惊讶
.小爬爬-----小板凳
多晚子了-----什么时间
.六不搭对-----驴头不对马嘴
缸丧吵死-----吵架
.神恣武恣-----神气的样子
.大仔鹅子-----大呆子
.穷急吼吼-----急不可耐的样子
.雅面滴个-----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鬼六三枪-----指人还有点小本事
.油嘴打花-----口没遮拦,乱说撩人
.稀大六缸-----做事做人不认真
一股邋遢-----全部,一鼓脑
.板板六十四----- 一本正经
.精屁股郎当----- 一丝不挂
西大陆油:做事心不在鄢
黑漆吗乌:天黑,伸手不见五指
走头落犟:做事和别人唱反调。
挖五答机:脏兮兮的,看了恶心。
烂鸡呱瘩:形容烂兮兮地,粘的要命
膀己弯在——(肘关节)
格己头在——(膝盖)
哈巴股在——(下巴)
夹——(注:发宝应土音)己窝(腋窝)
颈康脖在——(脖子)
锅盖指在——(???)
指母盖在——(指甲)
微来——(困了,要睡了)
坎嘎在(硬币)
乖呱教养的(表示溺爱)
不颠不实——(说话做事不稳重)
圆几骨隆——(表示东西圆)
滑几咯哒——(表示路滑,二是做事脑子活让人不信任,含贬义)
坑里洼塘——(表示路不平)
滑jua —— (做事快)
甩的+动词——(表示拼命做某事,如甩的吃、甩的跑、甩的学等等)暗拌——(做事稳重,有条理)
枝礼花茉莉花——(做事拖拉,老打岔)
呕抠——(心胸不开阔,喜钻牛角尖)
棱个(恩个):人家、别人的意思。
瓦住了:赚足了,拣了个大便宜。
精:吝啬、小气。
电棒:日光灯
脚搭车:自行车
朝(zao)个:以前,从前
囫老二的:东西质量差
二五郎鸡的:形容人傻乎乎,愣头青
挺尸:睡觉
西嘎嘎——(一点儿)
刷刮——(做事利索)
能搁铮铮的——(逞能)
尖耸呢——(聪明,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