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硫化氢防护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毒、可燃的气体,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气味。
2. 硫化氢主要通过降解有机物、细菌的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常见于沼气、油田、污水处理等场所。
3. 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4. 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理三个方面。
5. 预防措施包括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6. 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定期检测监测,通常使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或者硫化氢检测仪进行监测。
7. 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者暴露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向工作人员发出紧急警报。
8. 在进行硫化氢作业时,应注意遵守作业规程,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培训和教育是硫化氢防护的基础,所有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10. 硫化氢防护还需要根据具体工作场所和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适应实际情况。
高中硫化氢知识点

高中硫化氢知识点
1、物理性质
常温下,硫化氢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另外,硫化氢为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酸性、可燃性、不稳定性以及还原性。
硫化氢为酸性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为二元弱酸。
硫化氢为可燃气体,能够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当氧气的量不足时产物为水和硫单质,而当氧气过量时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硫,这一点在做题时尤其需要注意。
硫化氢本身不稳定,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自己分解产生氢气和硫单质。
硫化氢为高中阶段常见的强还原剂之一,能够和大多数的氧化剂(如二氧化硫、卤素单质、浓硫酸、硝酸等)发生反应。
除以上主要性质外,我们还需要记住一个特殊方程式,将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够产生黑色的硫化铜沉淀。
此方程式为弱酸制强酸的特殊方程式,故而需要特别记忆。
3、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中我们选择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
选取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进行反应。
使用向上排气法进行收集并使用氢氧化钠
对尾气进行吸收。
硫化氢重要基础知识点

硫化氢重要基础知识点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H2S。
它由硫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是硫化物的最简单的一种。
硫化氢在石油、天然气、矿井等地方产生,也可通过实验室合成。
硫化氢具有许多重要的基础知识点,下面就来介绍一些:
1. 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低温下,硫化氢可形成液态或固态物质。
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一定的可燃性。
2. 化学反应: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和酸性。
它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同时释放大量的热。
此外,硫化氢还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相应的硫化物。
在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硫化氢也常作为还原剂。
3. 毒性: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高度的毒性。
低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会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高浓度的硫化氢更为危险,可能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因此,在处理硫化氢时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适当通风。
4. 应用领域:硫化氢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用于合成硫化物、制备稀硫酸、净化工业废水和脱硫等。
此外,硫化氢还可以用作矿石的提取试剂,用于测定金属离子的存在等。
综上所述,硫化氢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化学、环境、工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硫化氢的性质及其应用,能够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物质。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处理硫化氢时必须注意安全,遵循相关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硫化氢培训课件

井口
空冷区
取样口
排污口
•《硫化氢培训》
量油口 油泵房
•2
一、硫化氢基本知识
2、硫化氢的特性
特性
剧毒
无色 臭味
钝化 嗅觉
比空 易燃 气重 易爆
强腐 蚀性
浓度0.2—7mg/m3
相对密度1.189,
与水反应
毒性仅次于氰 化物,是co的 5-6倍
比空气重20% 浓度高于7•《mg硫/化m3氢培训》
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 暴露1h引起亚急性中毒 4~8h内有生命危险 1~4h内有生命危险
•《硫化氢培训》
•8
3、不同浓度下硫化氢对人的危害
空气中含量(mg/m3)
危害后果
900 1500 1500~2250
暴露30min会引起致命性中毒 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 在数分钟内死亡
•《硫化氢培训》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所谓“早期抢救”是指在医护人 员到达之前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和过程。这决定了中毒者是否能够起 死回生。
•《硫化氢培训》
•15
六、中毒急救及护理
1、硫化氢中毒早期抢救方法
1、进入毒气区之前佩戴空气呼吸器以防抢救者中毒者; 2、立即把中毒者从硫化氢泄漏区域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3、如果中毒者停止呼吸和心跳,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 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或者医务人员到达为止。 4、如果中毒者有呼吸,保持中毒者处于休息状态,注意保护体温。
4、每月对含硫化氢井进行检测一次,发现硫化氢含量变化及时更
换标识。
•《硫化氢培训》
•11
四、我厂含硫化氢现场管理规定
5、高架罐呼吸面硫化氢含量超过15mg/m3(10PPm),严禁上罐操作。
硫化氢相关知识点

硫化氢相关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硫化氢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硫化氢的化学性质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物质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氢的产生途径自然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体健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境的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硫化氢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装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场所的通风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急处理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硫化氢的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强烈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
其密度比空气大,相对密度为119。
硫化氢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易溶于水,在20℃时,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26 体积的硫化氢。
同时,硫化氢也是一种易燃气体。
111 硫化氢的颜色硫化氢在纯净状态下是无色的。
然而,在实际环境中,由于可能与其他物质混合或存在杂质,其颜色可能会有所变化。
硫化氢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硫化氢特性及中毒机理硫化氢属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发生含硫天然气泄漏,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将会发生不可预料的群死群伤、中毒、职业病等事故。
为了使操作员工对硫化氢有清楚的认识,现将硫化氢的特性及中毒机理概述如下:1、硫化氢(H2S)⑴、H2S物理性质H2S为无色、有强烈臭鸡蛋味的可燃有毒气体,可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比空气略重,自燃点246℃,爆炸极限:4.3%—46%。
在0℃常压情况下每立方米重 1.521公斤,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在18℃、1.68Mpa的压力情况下为液态,经过燃烧生成SO2有毒气体,危害人体、腐蚀金属,在输气的过程中与管壁接触生成FeS,H2S极易溶于水,在常压和20℃情况下,每立方米水中可溶解 2.582m3的H2S气体。
H2S 沸点为-61.8℃,硫化氢燃烧时呈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与空气混合达爆炸范围可引起强烈爆炸。
⑵、H2S侵入人体的途径H2S主要是从人的呼吸道进入人体,人们在含有H2S气体的工作场所工作时,在呼吸过程中,一部分随着呼出的气体呼出体外,有一小部分存在体内氧化生成硫酸盐,随着小便排出,体内无蓄积作用。
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m3。
⑶、硫化氢中毒机理H2S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易引起角膜炎,与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作用,引起组织缺氧而造成呼吸困难,大量吸入会引起肺水肿,H2S中毒的表现随着接触的浓度、时间不同而分为:①轻度中毒:眼红和结膜肿胀、畏光流泪、胸部紧迫、咳嗽等。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20mg/ m3时就可引起轻度中毒,恢复较快,无后遗症。
②中度中毒:结膜刺激、流泪、恶心、呕吐、腰痛、呼吸困难、头痛、轻度肺炎或肺水肿,支气管炎、乏力、失调。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700mg/ m3时即可引起中度中毒。
③重度中毒:先是头痛、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缓、意识模糊,抽筋、昏迷、因心脏瘫痪或呼吸停止而死亡。
空气中H2S浓度达到1000mg/ m3时即可立即引起重度中毒,就向电击一样死亡。
硫化氢培训课件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行业中。
由于硫化氢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在相关行业中,对硫化氢的安全管理要求非常严格。
本课件旨在介绍硫化氢的基本知识、危害、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硫化氢的基本知识1.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H2S。
它是一种还原性气体,能够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硫和水。
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沉积在低洼处,形成高浓度的危险区域。
2.硫化氢的来源(1)自然界的生物活动:例如沼气、温泉、火山喷发等。
(2)工业生产: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行业的开采、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
(3)化学实验和实验室操作:例如化学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化学试剂的储存等。
二、硫化氢的危害1.健康危害硫化氢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包括:(2)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肤:硫化氢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够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肤,引起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
(3)影响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高浓度的硫化氢能够抑制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困难、头痛、眩晕、昏迷等症状,甚至死亡。
2.环境危害硫化氢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1)污染空气:硫化氢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硫,进一步形成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2)污染水源:硫化氢能够溶于水,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三、硫化氢的预防措施1.工艺控制(1)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2)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硫化氢的产生和排放。
(3)采用密闭、负压等工艺,防止硫化氢泄漏和扩散。
2.个体防护(1)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避免在硫化氢浓度较高的区域停留过长时间。
(3)及时更换破损或污染的个人防护用品。
3.职业健康检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四、硫化氢的应对措施1.紧急处理(1)立即撤离现场,避免进一步接触硫化氢。
硫化氢基础知识

H2S基础知识一、H2S的理化特性1、剧毒、国家允许的安全临界浓度为10mg/m3、中石油标准为20mg/m3;2、无色气体,有臭鸡蛋气味;3、相对密度为1.189,比空气重;4、燃点250℃,燃烧时呈蓝色火焰;5、易溶于水和油;6、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二、H2S的来源1、石油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出H2S气体;2、石油中的烃类和硫酸盐的高温还原作用产生出H2S气体;3、泥浆处理剂的高温分解作用产生H2S气体;4、多产生于海相沉积地层(如:碳酸盐地层)三、H2S在采油、采气作业现场的传播特征1、H2S的密度比空气重,在现场会随着风向发生飘移扩散;2、风越大,扩散速度越快,扩散的距离越远;3、H2S气体随着下风方向飘移;4、雨雾天气,无风状态下基本不扩散,会弥漫在整个作业场所,尤其低洼处。
四、H2S对人体发生中毒的机理:人体吸入H2S 通过呼吸道经过肺部血液人体器官与血液中溶解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夺取血液中的氧人体器官缺氧人体中毒硫化氢进入人体的(三条)途径:1、呼吸道吸入;2、皮肤吸收;3、消化道吸收。
五、H2S对金属材料的腐蚀1、失重腐蚀(电化学腐蚀):H2S在有水的条件下,在金属表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在干燥无水的条件下,H2S对金属材料不产生腐蚀。
FexSy是一种疏松的物质。
失重腐蚀使钢材产生蚀坑、斑点,大面积脱落,造成设备变薄,穿孔、强度减弱。
2、硫化物应力腐蚀的五个特征:A、断口平整、不存在塑性变形,象陶瓷断口;B、主要发生在受拉应力时、断口主裂纹与拉力方向垂直;C 、硫化氢应力腐蚀多发生在设备使用不久,属于低应力下的破裂;D、硫化物应力腐蚀破裂往往是突然性断裂,没有任何先兆;E、断源多发生于应力集中点。
3、H2S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井站非金属材料:石棉垫、盘根等。
七、H2S中毒后的表现特征1、视线模糊,有光圈感2、眼睛灼痛,流眼泪、眼睛肿胀3、中毒严重者,小便呈淡绿色4、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八、H2S中毒的现场救护1、将中毒者立即向上风方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2、触摸颈动脉,确认中毒者有无呼吸或心跳;3、对呼吸困难者先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输氧;4、同时向队部汇报,请求增援;5、对黏膜损伤者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并涂上眼膏;6、对中毒严重者,现场不间断的使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护,直到队部人员赶到现场,将中毒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注意:抢救人员必须先戴上防毒器具,否则自己会成为中毒者九、H2S中毒的护理注意事项1、中毒者在空气新鲜处能立即恢复正常呼吸者,可以认为中毒者已经恢复正常;2、中毒者恢复正常后可服用兴奋性材料,如:咖啡、茶叶等3、眼睛受伤者,清洗后,可进行冷敷;4、中毒人员恢复后应休息1——2天;十、H2S中毒的现场抢救方法现场急救方法——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对H2S中毒者、呼吸心跳骤然停止的病人给以呼吸和循环支持,使整个机体生命活动及功能得以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f.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肺气肿等;少数职工有牙齿酸蚀症。
4、暴露风险
目前还不清楚多少浓度的低量暴露或多长时间的暴露会增加中毒风险,也不清楚风险会增加多少。因此应尽量少暴露于二氧化硫中,并坚决阻止暴露于二氧化硫环境中的人吸烟。由于暴露于二氧化硫中能使有呼吸系统病患者病情恶化,在工作安排上必须考虑对其的伤害。
气味和警示特性:硫化氢有极其难闻的臭鸡蛋味,低浓度时容易辨别出。但由于容易很快造成嗅觉疲劳和麻痹,气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
硫化氢对人的生理反应
1、硫化氢的侵入表现为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少,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膜接触部位。接触高浓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氢后数秒或数十秒钟内突然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电击样”死亡。
b.抢救治疗原则同内科。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等对症及支持疗法。
4、劳动能力鉴定
a.轻度中毒治愈后恢复原工作。
b.中度中毒经治愈恢复后,根据病情酌情给予休息,一般可恢复原工作。
c.重度中毒治愈后安排工作需调离有害作业。对神经系统损害恢复不全的患者,则需安排休息和治疗。
5、健康检查的要求
使用前提
体检 ?胡须 ?疤痕 ?眼镜 ?
使用前的准备
用束带定位气瓶观察瓶内压力
检查系统气密性报警哨
基本操作
使用:调节背板打开瓶阀佩戴面罩插上供气阀
使用后:卸下供气阀取下面罩排空系统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C-900)的使用方法
a.打开气瓶阀,观察压力表,压力应不小于200巴。关闭气瓶阀,观察压力有无变化,无变化方可使用。
4、防爆通讯设备
试井作业现场关键岗位需配备防爆通讯设备。
预防H2S中毒应做好那些工作
(1)加强管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杜绝漏气漏油。
(2)放空的含H2S气和从排污口排出的含硫油水要烧掉。
(3)开采含H2S气的井站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全面罩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或空气供应装置。
(4)开采含H2S气的井站应配备H2S检测仪器、报警仪,坚持经常对设备管线进行检查,如发现H2S浓度超过规定值,应加强通风,及时查漏堵漏。
使用人员必须接受过安全防护设备的操作培训。
不能单独作业(至少2人一组)。
在进入危险区域之前,气瓶压力必须达到额定压力的80%。
高压空气不能直接作用于身体的任何部分。
使用前必须检查气密性。
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气压,确保能及时返回。
(二)、高含硫化氢气井的健康、安全与环保
安全防护设备
1、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
硫化氢对人的生理反应
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急性硫化氢中毒是在生产环境中短期内接触大量硫化氢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眼结膜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大量接触硫化氢的职业史、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眼结膜损害的临床表现,在排除其它病因引起的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刺激物质(如酸雾等)
粉尘(如煤粉、石棉等)
隔离式呼吸保护设备
(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主要部件:
气瓶
气瓶阀
带有系带的背架
减压阀(一级)
供气阀(二级)
全面罩
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主要特点:
高压(大于200bars)
中压(约7bars)
低压(约3mbars)
按需供气
空气呼吸器的安全使用时间
以四川现有广泛使用的C-900空气呼吸器气瓶为例: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和对人的生理反应
化学分子式:H2S
通常物理状态:无色气体,分子量34.084,比空气略重,相对密度为1.189,自燃温度:260℃,沸点:-60.2℃,
熔点:-82.9℃。
可爆范围:空气中蒸汽体积百分比4.3%~46%
溶解度:溶于水和油,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兰色,生成二氧化硫。
可燃性:不可燃,由硫化氢燃烧形成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油,溶解性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气味和警示特性:有硫燃烧的刺激性气味,具有窒息作用,在鼻和喉粘膜上形成亚硫酸。
二氧化硫对人的生理反应
1、急性中毒
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引起人身伤害甚至死亡。暴露浓度低于30 mg/m3,会引起眼睛、喉、呼吸道的炎症,胸痉挛和恶心。暴露浓度超过30 mg/m3,可引起明显的咳嗽、打喷嚏、眼部刺激和胸痉挛。暴露于75 mg/m3中,会刺激鼻和喉,流鼻涕、咳嗽和反射性支气管缩小,使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肺部空气呼吸难度立刻增加(呼吸受阻)。大多数人都不能在这种空气中承受15 min以上。暴露于高浓度中产生的剧烈的反映不仅包括眼睛发炎、恶心、呕吐、腹痛和喉咙痛,随后还会发生支气管炎和肺炎,甚至几周内身体都很虚弱。
①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a.使用呼吸器前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不同型号使用方法的差异,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b.空气呼吸器应存放在干净卫生、操作人员能够快速方便地取用的地方。
c.空气呼吸器具的检查、维护、保养和储存,应按厂商推荐的技术要求执行,作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②空气呼吸器充气泵
试井作业现场至少要配备一台空气呼吸器充气泵。
现场救助与安全防护
1、现场救助与急救处理
a.现场抢救极为重要,中毒患者必须迅速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因空气中含极高硫化氢浓度时常在现场引起多人电击样死亡,如能及时抢救可降低死亡率,有条件时立即给予吸氧。同时,现场抢救人员应有自救互救知识,以防抢救者进入现场后自身中毒。
b.维持生命体征。对呼吸或心脏聚停者应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对在事故现场发生呼吸骤停者如能及时施行人工呼吸,则可避免随之而发生心脏骤停。在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行者要防止吸入患者的呼出气或衣服内逸出的硫化氢,以免发生二次中毒。
①压力监测
高压气井压力监测过程中的压力控制是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在监测过程中派专人负责巡回监测各关键点;根据不同监控点设置不同的控制压力,当监测点超压时要作出适当的控制处理措施。压力监测的重点部位在井口装置、节流保温装置、分离器等处,防止因压力升高,造成井口压力控制设备和地面测试流程管线和设备超压,影响测试作业的安全。
b.有明显的粘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力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
④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诊断为重度中毒:
a.昏迷;
b.肺水肿;
c.呼吸循环衰竭;
d.闪电型死亡。
3、治疗原则
a.迅速脱离现场,立即给氧,有条件时,对中、重度中毒者可采用高压氧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眼部损害采取对症治疗。
使用时间=容积×压力/平均空气消耗量-安全因子
=6.8L×300bar/40L/min-10min
=41min
注意事项
在采气井口安装、拆卸防喷管和防喷器等重体力工作中,充满空气的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轻体力工作不能超过40分钟。
使用中如报警哨开始报警,使用者应及时离开现场,此时气瓶内的剩余气体可供呼吸6~8分钟。
c.对有眼刺激症状者,立即用清水冲洗,对症处理。
d.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高压氧治疗对加速昏迷的复苏和防治脑水种有重要作用,凡昏迷患者,不论是否已复苏,都应该尽快进行高压氧治疗,同时配合其它医疗措施进行综合治疗。较重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护及心肌酶谱测定,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试井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防护
h.对称拉紧头带后用手掌堵住面罩出气口吸气,检查面罩是否戴好。
i.将供气阀安装到面罩上,听到咔嗒声即可使用。
j.用完后按住供气阀侧面的黄色按钮取下面罩,供气阀将自动停止供。
k.取下SCBA,关闭瓶阀,轻按供气阀的黄色按钮将剩余气体放掉。
l.重新充气,面罩消毒,备用。
注意事项
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超过30mg/m3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和全面罩自给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2、慢性中毒
如长时间暴露于二氧化硫中可能导致鼻咽炎、嗅、味觉的改变、气短和呼吸道感染危险增加。有些人明显对二氧化硫过敏,肺功能检查发现在短期和长期暴露后功能有衰减。
3、对人的健康危害
a.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b.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c.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③地面排出流体性质的监测
通过对分离器排液出口和放喷管出口所排出的液体进行取样分析,确定排出液体性质,以便及时实施相应的回收处理措施,防止硫化氢从排出液中溢出造成人员伤害,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么时侯需要呼吸防护设备?
当下列情况出现时,您的正常呼吸就受到了威胁:
有毒气体泄漏(如H2S、CO)
缺氧(如环境中存在大量CO2或N2)
a.按厂商的使用说明,使用、保养、标校和测试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
b.固定式硫化氢报警仪的报警条件设置为7.5mg/m3(10ppm)。
、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
a.按厂商的规定使用、保养、标校和测试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
b.保证试井作业人员每人一台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在施工过程中每天应进行一次功能检查。
3、空气呼吸设备
2、诊断及分级标准
①刺激反应
接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等刺激症状,在短时间内恢复者。
②轻度中毒
有眼胀痛、畏光、咽干、咳嗽,以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性罗音等体征。
③中度中毒
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诊断为中度中毒:
a.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