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英语作文 (精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记叙文作文教学技巧

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孙彦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由我与各位交流作文教学的一些做法,主要是在操作层面上的交流。因为,作为教师,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是一定的、教材是一定的、学生是一定的,留给教师工作的空间,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实施课程与教材,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教书育人。因此说,研究教学方法,即:通过什么形式,用什么手段去教会学生学习则是我们的任务。

一、微写作创作与作文教学技巧课程简介《微写作创作与作文教学技

巧》是我总结出的《作文教学十八招儿》的一部分,主要是解决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本课程的服务对象是青年教师,针对当前在教学指导方面方向性内容多,而教学方法少,很多经验需要经过二次创造,才能借鉴的现状,重点把我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些自认为行之有效的做法拿到这里,供青年教师研究和参考。

纵观本课程大致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具体做法:就是把思维训练与表达训练分开进行,以思维训练为切入点。因为,说出的语言和撰写的文章,都是人们思考成果的外显。如果一味地盯住让学生多写,就舍本求末了。

第二个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程序的训练。把难以控制的写作过程控制住;而且,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抓手,使他们看得见、抓得住、做得到。

第三个特点:坚持“三在”原则。在新《课标》“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以及“应注重应用”的总要求下,坚持“在生活中学习,在模仿中

学会,在比较中生成”。重点是培养学生离开教师组织后的再学习能力,也就是独立学习能力。

所谓“在生活中学习”就是写真人真事。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交流形式。要从写生活中确实发生的事情练习写作,最好是亲自经历或亲眼看到的事情;避免没有生活原型的杜撰,在这方面教师须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所谓“在模仿中学会”,就是有目的、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组织学生向别人学习。虽然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但是,练什么至关重要。这里还有一个标准问题和科学问题。有人曾以一个例子说服了我,现在与青年教师分享:过去人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做贴饼子熬白菜,到头来人到80岁还只会贴饼子熬白菜。今天年轻人上3年职业学校,就成为中西餐专业人才;再经过努力,成为中级厨师、高级厨师,甚至特级厨师。因此,不能盲目相信多读多写。

所谓“在比较中生成”,就是要多组织交流、多组织分析、多组织展示。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最基础的思维形式,也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最后,我要说明一点:“教无定法”必须建立在有多

种方法可选的前提之下才可以这样说;否则,就成了“教而无法”。没有方法也就失去了“教”的内容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一把钥匙都不可能打开所有的锁。我认为,须在一种原则、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去探索、去寻找、去创造,才能获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再者,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也不相同等原因,我使用的方法对青年教师不一定适用。渴望各位对本课程评头品足,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二、本单元内容简介

本单元主要研究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没有可写的问题。将我在作文教学中积累的一些具体做法呈献出来。这些做法的主要特征是将概念形象化,给作文学生以一定的抓手。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某些参考,旨在抛砖引玉;促进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反映笔下没有内容可写,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件事,也是三言两语把事情叙述完,以至于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泛;更有甚者把一件事情写

来写去,从小学就写这一件事,到中学还用这件事应付老师。

我从实践中感觉到,学生之所以感到没有的可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畏惧心理在作怪,把作文看得非常神秘、高不可攀;还没动笔

就已经败下阵。他们没有弄清楚,作文是人们日常交际与表达的一种方式;此外,还有口头、手语、旗语等交际与表达方式,所以往往编作文。由于在一种非正常状态下写作文,退一万步讲,即使写出文章也往往脱离实际,当然也失去交流和表达的实际意义了。

二是搜集素材缺少标准,造成骑马找马。百度百科解释: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总和。实践也证明: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学生面对极为丰富的生活素材,不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选取,而是以“范文”所写的材料为模板按图索骥,结果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材料。

三是误把记叙文“六要素”中的“经过”看成一个点,没有抓住一个过程把情节展开写。尤其是在记叙过程中,没有通过描写把事情的主要情景和人物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本单元分“向自我介绍学习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向绘画学习搜集素材”,“向母鸡下蛋学习打腹稿”“向竹子学习写情节,即记述一个过程”、“向竹杈学习插叙”以及“向蝎子钩学习点明中心”6个做法与青年教师交流;其目的是研究一下如何把学生教会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学生有的可写这一基本目标。

三、作文教学技巧介绍

技巧之一:向自我介绍学习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见:

三、实施过程案例)

技巧之二:向蝎子钩学习结尾点明中心(见:三、实施过程案例)

技巧之三:向摄影学习搜集素材

现实中,不少学生总说没有事情可写,尤其有的学生总仿照优秀作文选中写得事情编故事;尽管个别教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举例引导、启发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但使学生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有教师用《背影》中写父亲给作者买橘子、《羚羊木雕》中写母亲不允许作者把木雕送给万方,去启发学生写生活中的小事;可学生说我从来没有遇见这样的事情啊!

那么,学生到底有没有可写的事情呢?如果说生活丰富多彩,是创作的源泉;那么学生为什么难以找到可写的事情呢?如果说学生整天处在真空里,没有生活恐怕谁也不信。这就怪了:既然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又生活在其中,那么为什么就捕捉不到可写的素材呢?我认为:关键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