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审题分析和优秀范文
2010全国卷2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全国卷2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
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的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相比于2009年的作文材料,今年的材料更为集中:在阅读日之际,四人围绕“浅阅读”展开了讨论。
其中既有甲的由不知到担忧;也有乙对其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肯定;也有丁对过去阅读生活的怀念。
材料体现了时代特点,比如丙对读图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见解。
题目贴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降低了审题立意难度,使大家有话可说。
选准角度,意味着对四人谈话的总体把握。
这就要求考生写作中不能只侧重于其中某个方面。
“浅阅读”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而言,阅读生活中更应关注那些有关国计民生、文化传统、长治久安方面的内容。
审题时,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课本相关内容:《庄子》里的朝暾夕月;《孟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拉美百年苦难的沉思;卡夫卡对现代困境的把握……同时,也应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第与辩证关系。
审题时可抓住一些细节,比如甲怕失去,明确为什么担心,又怕失去什么。
由此也可以想到真正的阅读应该提升个人修养,应该关系到民族命运。
再比如“浅”,浅在何方,一味浅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这样自然会在肯定其合理性的同时,产生对“深”的诉求。
就文体而言,可叙可议。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

2010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场外支招一、审题概要就内容来看,文题所选材料及其蕴含的立意旨向,仍然是以关注青年学生成长,引导考生热爱自然、关注现实、崇尚科学、思考社会人生为命题侧重点的。
就形式而言,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审读材料,明确要求。
文题依照2009年全国卷Ⅱ的模式,也给了三则材料,并带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的写作要求。
这就暗示考生决不能仅凭某一材料中只言片语就做出立意的选择,而要在分别读懂每则材料、把握各自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思考,从而提炼出具有共性的观点。
二、旨向分析为了降低审题难度,出题人已做出“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的提示。
因而,我们完全可以就此立意、构思成文。
然而,此共性观点过于笼统庞大、不易驾驭,难以写出具有深度的文章。
依据新材料作文还可以在符合总要求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每则材料的蕴含、做多向性立意选择的特点,可有下列诸多的立意。
1.人才的健康成长,需要适合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环境。
(素材:关于李嘉诚教子的故事、关于爱迪生成长故事)2.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生存发展和成才。
(素材:孟母三迁,择邻育子;关于林肯的成长)3.欲使人才健康、快速的成长,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自然、社会、心理环境。
(素材:名言“将门生虎子,儒室出书生”;29岁的周森锋成为湖北乃至中国目前最年轻的市长)4.在生存、成长过程中,拥有好奇心、兴趣并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至关重要。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全国卷Ⅱ)

2010年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全国卷Ⅱ)2010年甘肃高考优秀作文选登“小议”浅阅读浅阅读,即一种当下流行的网上快速读书方式。
由此我想到一个词“深阅读”,即传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种读书方式。
我认为只有将这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我们才能成为新的读书e族。
社会在高速发展,读书文化受到冲击无可非议,所以要完全摈除网络对读书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所以与其厌之,不如乐意受之,并完美用之。
所以我要说的是:浅阅读,我们要乐意受之,完美用之。
于午后捧一杯香茗,微风拂过,翻起页页泛黄的扉角,感受书的香蕴,这是何等惬意!是这传人经典,授人美德的书教会我们孔子的谦虚为德——“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这传人傲骨,给人热血的书呐喊出树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血沸腾的革命情结,激励着多少热血青年,鼓励着多少澎湃的心;是这豪放与婉约的孪生姐妹,教我们吟唱出易安的种种凄迷:“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也教我们审度了东坡的傲岸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是的,这人类的精神食粮,母语的精髓浑厚,我们不能遗弃,他是我们沸腾的热血,是我们不能丢的根,所以那些斜倚在书店一角,默默地读书,不知天黑的日子不能丢,如果你丢了,虔诚地捡拾那些日子。
但是,与在图书馆默默沉浸截然不同的“浅阅读”我们也不能丢,而且丢不了。
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
若心灵需要一剂温热的良药,那么请选择我所说的深阅读,于午后,捧一杯香茗,聆听书中的多愁与善感,给迷失的心灵一份滋养;若你苦恼于桌前大堆的工作,不妨打开网页,开始“摆渡”一下……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解析1、全国Ⅰ:"猫吃鱼"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点评:这个材料画面内容浅显易懂,但涵盖的内容却很多。
正因为它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隐含意义,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好这样一篇作文也不太容易。
因此,今年的作文命题形式巧,立意高,有深度。
小小漫画,给考生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
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这说明我们可爱的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
这个漫画作文要写出深度来,也不是太难,但前提是学生平时必须要对现实有关注和思考。
“有鱼吃还捉老鼠?”的猫在现实中多的是,正面有,反面也有。
正面的“猫”可以是时下少部分“富二代”,家里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们不愿安逸享乐,还要自己打拼,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可以是一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那些能顶住巨大压力而把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下去的领导,他们已经“有鱼吃”了,但依然没有自己的工作职责,依然为老百姓“捉老鼠”,关心着底层民众的悲苦;这种精英不但领导队伍里有,各行各业都有,凡是那些有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依然能为人民和社会做点正经事的人都是这样的“好猫”2、全国Ⅱ:深浅阅读阅读下边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
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的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天津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天津地区高考作文题:材料:世界似画家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点评:正如事先所料,今年天津高考的作文题仍是一篇给材料的话题作文,话题为“我生活的世界”。
此题仍然延续了近年来天津高考作文题生活化、通俗化的风格,不在审题上和考生为难,非常贴近考生的生活,使所有考生都能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但这个文题也有它的巧妙之处,并非如一望所得的那般轻易,考生如果认为可以不加限制地信手挥洒就错了。
首先,第一个字“我”就限定了所写内容应是自己的生活,最好是采用第一人称行文,写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自己,不宜长篇累牍广征博引地列叙他人事例。
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宿构,也限制了那些以累积他人事例而凑足文章内容的写法。
其次,今年的文题还暗含着人生哲学的考察,它如前年的《人之常情》、去年《我说九零后》一样,暗暗地考察了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因为,每个人在看清世界的同时也就看清了自己,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是在更大的世界生活之中,没有脱离世界生活而遗世独立的个人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避免地烙印上了时代的印迹,因此他在谈自己的生活时也就流露出了对于世界的态度;而且每个人也都用自己独特的目光去观察着这个世界,因而这个世界也就“染”上他的色彩。
所以,这个题目其实也考察了“世界生活中的我和我生活的世界”这个辩证的主题,两者互为表里,辩证相生。
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文题也并非简易。
再者,今年的题目其实还是给考生们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因为生活的世界是个大话题,可以写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或感悟,有快乐也可以有悲伤,有和谐也可以有矛盾,有现实也可以有虚拟,有传统也可以有创新,角度和层次都是极为丰富的,足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任敏捷才思独出机杼斐然文采超拔脱俗了一沙一世界,一鸟一天空“庄周梦为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2010福建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福建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2010福建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科布格林与威廉格林兄弟俩从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理科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
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各国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今年福建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纯粹的材料作文题,不提供题目,也不提供话题,不限文体,让考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感受某种情感,或归纳某种观点,进而成文。
那么,材料可以有哪些解读呢?比如,可以谈民间与历史的关系。
格林兄弟搜集民间故事,本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一时弄不明白,把它搁在一旁,但通过他的朋友的发现、整理、出版、发行,成了世界经典,而这经典可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了历史事实、概括了历史规律。
如果考生有能力论述该经典是如何详细地描述民间状态、如何真实地反映历史,那会是一篇很切题、很有深度的文章。
再如,可以谈意愿与结果的关系。
格林兄弟本很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预速则不达;放下该事转而干别的事后,他的朋友反而成就了经典。
所以做一件事不要强求。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缺点:一是材料中的几个概念不统一,如格林兄弟是在搜集民间故事呢,还是传说?还是童话?因为这几个概念不清楚,接下来就难以论述。
二是材料作文的难以脱离的弊端,就是在审题上给考生太多的障碍。
审题角度从格林兄弟的角度可以说永不言弃,是金子总会发光,人生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写成“努力与机遇”、“努力与成功”,似乎都可以,因为有时候成功还是需要点运气和际遇的。
2010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2010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点评
2010年高考湖南卷考试的作文题为“学习和生活”,要求考生就“学习和生活”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道题目贴近学生的实际,且思考自由度大,非常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结合考生的实际,对这道题目展开解析,并选取优秀作文作出评价。
从考生的实际角度来讲,高考作文题目的宽泛性有助于考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让考生在思索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
这样的题目也有助于考生的自主学习,让考生在完成作文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积累更多。
在论点方面,考生可以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学习与生活的平衡、学习与生活的表现形式等几个方面考虑,拓展思考和分析材料,提出看法,这也是这个题目的一大特点。
从内容方面,考生可以着重于阐述学习对生活的重要性,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表达观点上,要求考生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将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表现出考生的文字功底,突出自己的文学能力。
以湖南高考优秀作文《学习与生活宁可尽兴》为例,该文作者从自身人生经历出发,用自己的经历与事例,展示学习与生活的平衡,用“宁可尽兴”这句话表达了他的主题思想。
文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用间接的比喻和抒情的语言,表达出文章的主题,进而通过文中小情节的描述,形成了文章的结构,可谓一鸣惊人,文字生动活泼,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
总之,“学习和生活”是一道非常有挑战性的题目,它在思考自
由度和解题技巧上都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更可以帮助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和理解能力。
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

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题范文及点评2010年高考语文辽宁地区高考作文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主题作文,要求800字,除了诗歌题材不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托尼3岁的时候把手伸进糖罐去抓糖,结果抓的糖太多,手没法从糖罐里拔出来,托尼哭了。
托尼20岁的时候,到一家农场打工,农场主承诺完工后除了拿到工钱,每个人还可以领到一筐水果。
分水果的时候地上摆了大小不同的几筐,托尼尝试拿最大的一筐结果没有拿动,后来他去拿较小的一筐,拿动了,于是就搬走了这一筐。
托尼58岁的时候,到一家公司工作,老板让员工们去收一笔30万元的贷款,老板告诉员工只要保证给他拿回20万元就行,多要回的钱将作为这名员工的奖励。
之前的几个员工都没收回贷款,轮到托尼去收贷款时,他对欠款的人说:“只要你给我们21万,债务就算两清了。
”欠款的人真的给了他21万,托尼的老板很高兴,托尼也得到了1万元奖金。
点评:首先,是作文所给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素材不是重大事件,而是一个人人生中的三个片断,每件事都与考生生活不远。
考生能够联系自己实际谈观点和看法,人人有话说。
其次,这篇作文与学生成长、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相关。
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每天都要遇到选择,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这个素材给了考生展示个性的空间,以及结合自己实际表达思想的空间,避免考生说套话、空话和废话。
目前学生作文有一个严重倾向,就是学生自己不会观察生活,不会体验生活,不会评价生活,相当多的学生作文看不出其本人对生活的认知和评价,是抄来的,套用来的,毫无个人思想成长过程,千篇一律。
这篇作文让学生说自己的话,有利于考查学生是否真正会评价生活、体验生活。
另外,这篇作文贴近了学生实际写作能力。
今年作文想跑题都困难。
除非考生不会体验生活,不会认识生活,而是生搬硬套。
写作本意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点,而不是毫无思想地套用空洞和华丽的词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水煮青蛙”话题作文审题分析和优秀作文话题——温水煮青蛙共5篇范文,有审题分析,有对作文的评析,文章立意角度均不相同,文体丰富多彩,有记叙文,有议论文,还有寓言故事先请看下面的材料: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映灵敏的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安然逃生。
接着那人在锅里放了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泅游。
那人偷偷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
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
终于葬身锅底。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第一步,弄清大意。
讲的是有关青蛙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二步,比较异同。
这是一次对比性实验,同一只青蛙,同样的锅。
实验的过程不同:第一次是滚烫的油锅,第二次是锅中的水由冷水变温水再变成沸水。
实验的结果不同:第一次是奋力跃出,第二次是坐以待毙。
第三步,提炼观点。
青蛙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它能警觉则得以生存,但当危险在平安环境里悄悄来临时,青蛙则由囿于安逸而放松了警惕,最终因无力反抗而葬身锅中。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如下观点: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要防患于未然③和平环境里更要具忧患意识[例文评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
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
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
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
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
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
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
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
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
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
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
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老。
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粒种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种子破土而出。
而另一粒种子说到:"我没那么勇敢。
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岩石;我若向上长,也许会伤到我的茎。
"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
几天后,它被一只母鸡吃掉了。
同样的种子,同一片沃土,不同的遭遇,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常说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颗种子敢于面对挑战与困境,破土而出,为自己开创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而另一颗种子,却害怕挫折与磨难,甘心呆在自已的"安乐窝"里,结果埋葬了自己。
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因难与挑战虽往往给人以挫折,却也可以催人奋进,给人以力量;而安逸与保守虽可以暂时保身,但最终却使人堕落而遭淘汰。
有一句话说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可见: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早在两千多年,孟子就写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古,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人更提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的说法。
而李自成由得天下到失天下的过程为上面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纳佐证。
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深知这段历史,都懂得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
可生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里的中国人,是否真正地意识到了生存的危机与挑战?看看身边一些含着棒棒糖的"小皇帝"们,他们怎样建设祖国的明天,怎样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啊?而当代很多家长却口口声声"再苦也不能苦了孩于",为他们营造了不必栉风沐雨的温室,就真的是保护了他们吗?我们这代青年人也是否应该考虑,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呢?有人说:痛苦是严格的老师,留给我们那么多思索;挫折是硕大的磨刀石,使我们的青春变得锋利。
人活在逆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已的怯懦。
那些溺爱孩于的家长们,别把孩子养成温室的花朵;那些贪图安逸的年青人们,别甘心置身于安乐的角落。
从古至今,置之死地而后生,贪图安逸被灭亡就是铁一样的道理。
让我们去做闯过暴风雨的花朵吧!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见到美丽的彩虹。
畏惧困难而贪图安逸,最终的下场就与那个躲在泥土里的种子的下场一样。
儿子的作文题晚上十点,他从酒席上一下来便往家里赶,今天中午一贯淘气的儿子居然给他挂了个电话,说是有篇作文不会写,想请教他这个某名牌大学毕业的老爸。
难得儿子这么爱学习,做爸爸的自然高兴,顺便也可以在儿子面前露一手。
回到家里,儿子已经睡了,只见写字台上留着作文本和一张纸条:“爸爸:作文下星期一要交,你一定要帮我想一想。
”再看看那作文题是一则材料:被突然扔进油锅里的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油锅,安然逃生。
但这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最终却葬身在慢慢加热的水中。
他看完材料笑了笑,现在的教育还真不得了,这个题目还满有新意的嘛。
下周一交,还有两天,星期天再给他拟个提纲,现在该去休息了。
刚才在酒席上王经理送了他一根钓鱼杆,说是明天星期天趁天气不错一块去钓鱼,这王经理还真是投其所好嘛。
本来忙了一天,又应酬到晚上十点应该很累了,可躺在床上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一会想起自己刚从学校毕业分到法院来时的情景,一会儿又想起自己这二十年来是怎么兢兢业业,一步一步地坐上院长的位子,一会儿又想起儿子作文题里的那只青蛙……第二天一早王经理就开着小车来接他,他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也许是昨晚没睡好的缘故吧。
但一到郊外的鱼塘,他的精神就好了起来,毕竟这钓鱼是他业余最大的爱好。
看样子他是功夫不减当年,一上午钓了十几条不小的鱼,身边的王经理却一条也没钓上来。
但他每钓上一条鱼,王经理就比他还高兴,嘴中不停地说:“张院长真是神啦,这鱼都只愿咬您的钩。
愿者上钩,愿者上钩啊……”中午一顿饭,又是王经理请客,这顿饭比以往的都阔气,可他只觉得自己钓的鱼比较香。
饭桌上出奇的静,他很不习惯没有人吹捧的酒宴和这种莫名奇妙的冷场,头上都有点冒汗了。
后来还是一直坐在他对面怪笑的王经理打破了僵局:“张院长,我侄儿的案子你也是知道的,他年纪轻轻的就要关个十几二十几年,我怪可怜他爹妈的,您看他能不能给弄个减刑什么的……”“老王,”他说话的声音还是挺大,可不知为什么心里却有点虚,“你知道我这人一向的作风,交个朋友我愿意,可工作上的事别在酒桌上谈,再加上你侄儿犯的可是杀人的罪。
”王经理一直堆笑的脸像上了霜似的,声音也变得阴阴的:“张院长,交你这个朋友还真够金贵的,你那根高科技的鱼竿花了我两千美金,你儿子从普通中学转到重点中学花了我一万五,你老婆评职称是我打通的关节,还有这酒席和钓鱼的开销要我算给你听吗?酒席一共是……”后来王经理说什么他也没听清了,他只是突然又想起了儿子的作文题,想起了那只青蛙…… (杨晶斯)[评析]本文作者很善于构思。
她把作文题内容与相似的生活情节巧妙地连缀起来,构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本文只截取了“他”生活中的三个片断:晚上回家看到作文题;第二天上午钓鱼;中午吃饭。
而关于他是如何坐上法院院长的位子,王经理是如何巴结他的等内容,则通过人物的心理与人物对话来交待,因而行文绵密,使作品显得有厚度,有力度。
文章结尾写“他”“突然又想起了儿子的作文题,想起了那只青蛙……”,并不点破文章主旨,让读者回味思索。
这种娴熟的小说笔法,显示了作者的选材组材,以及叙述技巧的功力不菲。
动物王国青蛙追悼会侧记汤登仲青蛙娇娇被活活地煮死了。
噩耗传来,动物王国一片震惊!一片哀痛!主持追悼会的大象刚致完悼词,娇娇的妈妈便“呱”的一声哭了起来:“我那可怜的娇娇哇……”两栖类的与会代表无不掩面涕泣。
布谷鸟连忙劝慰:“不哭不哭,节哀顺变。
”凶猛的金钱豹一跃而起,怒吼一声:“到底是谁干的?我撕了他!”鹧鸪在一旁怯怯地劝道:“行不得也哥哥。
那人只不过做个实验,并没有盖上锅盖,谁叫娇娇自己不跳出来的呢?何况她先前在油锅里都……”画眉未等鹧鸪说完,便幽幽叹道:“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置之死地能逃生,为何身处安逸却亡身?怨自己呢,还是怨别人呢?”会场上一时议论纷纷,有抨击人类阴险的,有责怪娇娇父母教育不当的,有倡议以此为戒,在动物王国普遍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
还有的说,不管怎样,应该给联合国秘书长致函,强烈谴责人类非法虐待动物的罪行。
正在纷乱之际,忽见东北虎缓步入场,会场顿时肃静下来。
只是那兽中之王不知何故一改往日威风,神情萎靡。
只见他低沉地叹了口气道:“算了吧。
人类对我们是够好的了。
想想我生活在森林动物园里,每天吃饱喝足,供人们观赏,全然失去了昔日的野性。
……可怜我那小儿子乖乖虎,前天出去玩耍,遇到一头公牛,竟然活活给吓死了。
悲哀啊,悲哀啊!”东北虎老泪纵横,仰天长啸:“人类呀,不要太溺爱我们了!”此时,经常与人类为伴,在动物王国有博士之称的鹦鹉说话了:“大王啊,现代人类溺爱我们动物,还远不及他们溺爱自己的后代呢!你不知道他们把自己的后代娇惯成什么样儿了?就说那电视中常见到的男女歌星吧,三十岁上下的人了,还自称男孩女孩的,让人听了起一身鸡皮疙瘩。
还有那四十多岁的男人也说什么“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真让我觉得人类已经发生了变异。
”说到这里,鹦鹉不禁炫耀起他的博学来,“根据我的研究,使人类发生变异的原因,除了物质生活越来越安逸之外,颓废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视。
尤其是情歌的泛滥。
你们只要听我唱唱最近人类中流行的《心太软》,就会知道人类还有没有阳刚之气……”主持追悼会的大象连忙制止:“鹦鹉先生,要看看这是什么场合。
不要唱了。
”众鸟兽猛然醒悟,齐声呼喊:“不要放毒!不要放毒!”鹦鹉道:“那我改改歌词,既用来悼念娇娇,也用来教育我们自己,也不是不可啊!”大家忙问怎么改,鹦鹉说了一遍,大家一齐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