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幼儿园发生意外该如何处理

合集下载

幼儿园意外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精选5篇)

幼儿园意外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精选5篇)

幼儿园意外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幼儿园意外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意外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意外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1为保障幼儿在园安全,防止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切实有效的解决突发意外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的危害。

特制定本预案。

一、坚持"安全第一,幼儿至上"的方针,成立安全保卫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年级组长班组长二、建立安全预警机制1.每月25日检查维修大型器械及床、桌、椅等儿童用具,发现隐患停止使用。

2.每月28日检查电器、电线是否漏电,电器用毕后即拨下插头,保证电器的安全使用。

3.定期进行安全自救演练,教职工定期进行消防器械使用培训,师生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

4.建立健全持卡接送制度并严格遵守。

5.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玩危险物品,不到危险的地方玩,学会自护方法。

6.加强幼儿园内有危险隐患物品(如:热水瓶、刀剪、火柴、热饭桶等)及场所(上下床、热水房、贮藏室、食堂、户外活动场地等)的管理,避免意外事故。

7.做好幼儿的服药工作,避免错服、过量或服用意外。

8.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危险动作,避免攻击性行为。

9.做好幼儿进餐工作,培养细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烫伤,食物吸入,食异物等意外事故。

10.做好入园检查,严禁幼儿带零食,小刀、体积小的玩具等,严禁幼儿穿着有尖、角装饰的服装。

11.安全制度责任到人,落实到每日的一日生活当中,做好每日班级内的安全自查、自检工作,保障幼儿每日在园安全。

12.坚决做到幼儿时刻有监护,保证每个孩子均在教师的视野中,防范意外事故。

三、建立意外事故应急预案1.幼儿外伤事故,外伤迅速根据伤势情况做相应处理,及时上报园领导,请保健医处理,如伤势严重送医院诊治。

幼儿园伤害事故处置流程与方法

幼儿园伤害事故处置流程与方法

幼儿园伤害事故处置流程与方法幼儿园里都是小宝贝,可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小意外。

一旦有伤害事故,咱们可得好好处理呢。

一、事故发生时。

要是老师看到有小朋友受伤了,可别慌。

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到小朋友身边,看看伤得重不重。

如果是擦破点皮这种小伤,老师就可以先温柔地安慰小朋友,像“小宝贝,有点疼哦,不过别怕,老师在这儿呢。

”然后赶紧去拿小药箱,用碘伏轻轻给伤口消消毒,再贴上创可贴。

要是看起来伤得比较严重,比如流血很多或者小朋友疼得直哭停不下来,那老师可不能耽搁。

马上给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打电话,同时通知园长。

在等保健医生来的过程中,也要尽量安抚小朋友的情绪,抱抱他,轻声跟他说些安慰的话。

二、事故处理中。

保健医生来了之后,会对小朋友的伤势做个初步判断。

如果医生觉得需要去医院,那就要赶紧联系家长。

这时候给家长打电话也有讲究呢,要把事情说清楚,但又不能让家长太担心。

可以这么说:“XX家长呀,宝贝在幼儿园不小心受伤了,我们现在看着有点严重,打算带宝贝去医院呢,您也赶紧过来吧。

”到了医院,老师或者园长要陪着小朋友一起。

挂号、看病、检查,都要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期间也要一直关心小朋友的情绪,给他讲个小故事或者唱个小歌分散注意力。

三、事故处理后。

等小朋友的伤处理好了,咱们还得做后续的工作。

老师要和家长好好沟通,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说一遍,让家长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时候态度一定要诚恳,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比如说:“家长呀,这次宝贝受伤我们也很心疼,真的是不小心,我们以后会更加注意的。

”幼儿园这边呢,还要对事故做个总结。

看看是因为设施有问题,还是小朋友玩耍的时候没注意安全规则。

如果是设施的问题,那得赶紧修或者换;要是规则的问题,就要加强对小朋友的安全教育啦。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大家都要把小朋友当成自己家的宝贝一样去关心、去照顾。

毕竟幼儿园就是小朋友们的另一个家,咱们得让他们在这儿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安全健康地成长呀。

家长如何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

家长如何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

家长如何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相关推荐3、扭伤:轻微的扭伤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块敷于伤处,也可用红花油吐沫于扭伤处。

若扭伤严重出现肿胀或淤血时,不可让幼儿走动,要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对四肢某个部位的严重扭伤,可先用绷带等在扭伤的上下部位做固定包扎处理。

4、擦伤:轻微的擦伤可用消毒棉球蘸低温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擦洗伤口周围并清理异物,然后涂抹红药水。

对较为严重的伤口在经过消毒处理后可用纱布包扎,特别严重者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为了让幼儿园的老师们能够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出现受伤的处理情况,我们建议老师们应该要知道一些常见的受伤情况的治疗。

一般孩子容易出现追打,很容易引起跌伤磕伤,我们应该要知道如何去处理伤口,并且要采用创可贴处理伤口。

二、家长如何去看待宝贝在幼儿园受伤首先,老师在发现情况后,要在家长接幼儿时,和家长交代清楚事情原委。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皮肤外伤,老师都要向家长道歉。

老师诚恳的态度,会缓解家长和老师间的隔阂。

如果宝宝在幼儿园经常出现被抓伤的情况,这时家长就该引起重视了,是因为师生比例不合适?还是因为带班老师不负责任?分析一下原因后,可以将情况反映给园长,必要时为宝宝转园。

家长也应该认识到,大多数老师是称职的,是值得家长信赖的。

因此对老师不能过分挑剔,不能一味指责老师的过失,尤其是不能当着宝宝的面指责老师。

宝宝受了欺侮,做家长的肯定比自己受了伤害还难受。

把宝宝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家长要问一问宝宝受伤的情况,指出宝宝究竟哪做得不好。

如果是因为争抢玩具,家长要告诉宝宝学会谦让、分享、合作等等。

同时家长也要告诉宝宝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比如:当别人上来抓你的脸时,你可以用胳膊挡住;当别人抢你的玩具时,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来主持公道。

千万不要因为自家宝宝受欺侮了,就对宝宝说:“你怎那么笨,他打你你也打他。

”这样的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是不一致的,宝宝会无所适从,对宝宝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一帮孩子们在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下开始着每天的生活。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处理预案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处理预案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幼儿园是儿童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意外事故难以避免。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实施有效的事故处理预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常见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以确保幼儿园儿童的安全。

1. 火灾事故处理预案:- 火灾事故突发时,保持冷静,迅速发出警报并通知幼儿园工作人员。

- 立即将孩子们集合在一起,引导他们使用沉着冷静的方法撤离现场,并确保所有人都能顺利逃生。

- 在确保儿童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灭火器或者其他适当的工具扑灭火源。

- 若火势无法控制,并且撤离园区可能存在危险,应立即联系当地消防部门报警求助。

2. 跌倒事故处理预案:- 当有儿童跌倒或摔倒时,先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若无需医疗干预,可提供安抚和安慰。

- 若儿童出现明显异常,如剧烈哭闹、疼痛或不规则体位,应立即通知家长并送往医院。

3. 溺水事故处理预案:- 幼儿园应有专门的救生设备,如救生圈和救生衣等。

教职员工需经过相应的救生培训,了解正确的救生方法。

- 若儿童落水,工作人员应迅速捞起儿童,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

- 同时通知家长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4. 中毒事故处理预案:- 幼儿园应有专门的儿童食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食品的来源和质量。

- 若儿童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将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受到传染。

- 通知家长,并参考所吃食物的成分,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洗胃、服药等。

- 将中毒源送往医院进行化验分析。

5. 意外撞伤事故处理预案:- 当儿童发生撞伤事故时,先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若仅是轻微擦伤,可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清洁、消毒等。

- 若儿童受伤严重,应立即通知家长并送往医院治疗。

- 对于较严重的撞伤,应使用冷敷物品进行处理,以减少疼痛和肿胀。

6. 突发疾病事故处理预案:- 幼儿在幼儿园中突然出现身体不适,如高烧、呕吐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在等待家长到来期间,保持儿童的体温,提供适量的水和食物,以确保其舒适。

幼儿园突发事故处理:安全第一处理方案

幼儿园突发事故处理:安全第一处理方案

幼儿园突发事故处理:安全第一处理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突发事故处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庭,孩子们的安全是其首要任务。

然而,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幼儿园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估幼儿园突发事故的处理,探讨安全第一的处理方案。

1. 警惕潜在危险在幼儿园管理中,警惕潜在危险是防范事故的重要一环。

工作人员应该对幼儿园内外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设施、用具、校园周边的安全隐患等,确保没有任何潜在的危险存在。

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工作人员提高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和意识。

2. 应急预案的制定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要做到具体、操作性强,针对性强,让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做出反应,并且确保幼儿的安全。

幼儿园还要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明确好各种紧急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程序。

3. 重视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应该将安全教育作为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会孩子们一些基本的自救技能和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对于重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幼儿园还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孩子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4. 保障安全设施幼儿园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紧急逃生通道、医疗急救箱等,这些设施的配备和保养对于处理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检查和保养这些安全设施,确保在需要时能够正常使用。

总结回顾对于幼儿园突发事故处理,安全第一的处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警惕潜在危险,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重视安全教育,保障安全设施。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保障幼儿的安全。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一环,安全第一处理方案需要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训练和演习,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但与此也是意外事件发生的高发地。

在这个特殊环境下,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事故包括跌倒、烫伤、撞伤等,给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幼儿园需要建立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以确保孩子们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

为了更好地应对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我们需要从预防、应急处理和事后救助三个方面来全面评估和制定相应的方案。

针对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我们需要加强预防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在幼儿活动场所,要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在椅子上踩踏、不在操场上奔跑等;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

针对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

当孩子跌倒或受伤时,应立即给予急救,包括抬高患处、止血处理、安抚患儿情绪等;在意外发生后,应及时向家长通报情况,协助家长做好后续医疗救治工作;在教职工中建立起一支应急处理小组,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保证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

针对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事后救助体系。

这包括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医疗救助网络;加强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让家长成为幼儿园事故处理的第一时间救助者;建立孩子意外事故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好事故的记录和分析工作,以提高事后的救助效率。

对于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我个人认为,预防和应急处理同样重要。

只有在做足预防工作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对意外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幼儿园应急处理方案的制定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参与和配合,以及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针对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从预防、应急处理和事后救助三个方面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以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探讨,相信您对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面对并正确处理幼儿园里发生的意外伤害的方法(含具体案例分析)

面对并正确处理幼儿园里发生的意外伤害的方法(含具体案例分析)

面对并正确处理幼儿园里发生的意外伤害的方法(含具体案例分析)一、幼儿意外伤害分类1、一般事故:由于幼儿本身、外界环境、设备等原因而发生缝针、肢体骨折、骨裂、跌伤、脱臼、吞入异物等事故属一般事故。

2、责任事故:由于保教人员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和其他规章制度而发生打错针、服错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触电、颅脑骨折、II以上烧烫伤、幼儿被冒领、走失、高处坠落、把幼儿遗忘在空房内、体罚、溺水、窒息等事故,经采取积极措施未造成幼儿重大伤害的责任事故。

3、重大责任事故:由于保教人员失职导致幼儿死亡、残废、重要组织器官损伤等严重后果的系重大责任事故。

二、一日生活中防止意外伤害的要点1、生活活动环节;盥洗环节:因为地面潮湿以及幼儿之间拥挤而容易出现滑倒、撞伤的现象,造成幼儿骨折或血肿、擦伤、急性出血等。

因为热水器使用不当而引起的烫伤。

注意点:老师的视线不能离开幼儿。

让幼儿有序地进行盥洗。

地面潮湿时要及时拖干随时保持干燥。

盥洗室地面要铺设防滑垫。

冬季热水器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调试后方可使用。

每次使用时,保教人员要调试好水温后才可让幼儿使用。

发现隐患要及时联系总务。

用餐环节: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烫伤,幼儿因情绪问题以及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造成食物误入气管、细骨卡住喉部等。

注意点:等食物温度适合后进班。

进餐时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细嚼慢咽、不嬉笑、不催促硬塞;咽下最后一口饭菜方可离开座位。

(托班喂食注意点:勿快、吃下一口喂一口、啼哭时吐出口内食物。

)午睡环节:由于保教人员的疏忽,造成幼儿异物入鼻耳、窒息、死亡、坠落(托班)等。

注意点:睡觉前检查幼儿口腔内有无食物残留。

睡觉前将幼儿所戴的饰物取下。

在幼儿午睡过程中老师加强巡视,每15分钟一次。

巡视重点:盖被情况、身体不适等异常情况。

对高铺的幼儿要在老师的护理下上下床。

2、运动环节;由于在此环节中保护和运动不当,易造成幼儿骨折、脱臼、出鼻血及其他一些意外状况。

幼儿园幼儿意外事故处理工作流程图

幼儿园幼儿意外事故处理工作流程图

幼儿园幼儿意外事故处理工作流程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幼儿园幼儿意外事故处理工作流程图
■诠释:
1、事故发生:在园幼儿任何时间或地点发生安全意外事故;
2、及时处理:在老师实施及时处理的同时,以最快速度通知保健医,轻者采取有效的
处理;
3、实施急救:对情况危急者,采取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
4、报告园长:意外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将发生经过如实反应给园长;
5、联系家长:除当事人外,另外一名老师迅速以最快捷的联系方式将实情告知家长;
6、送医院或打120求救:同时立即送医院或打120求救;
7、上报:园区在事发(中级以上意外事故)12小时之内上报公司;
8、记录:保健医据实记录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伤情和程度及处理方式;
9、制定善后处理原则:以园长为主召开有关人员紧急会议,制定事故处理原则及方法,使影响最小化;
10、慰问:园长统一安排,有关人员到家或医院看望慰问,幼儿及家属;
11、关注病情恢复:行政管理人员和班级老师要经常关注病儿的病情恢复情况;
12、提供必要协助:在伤儿的伤情恢复过程中,及时为幼儿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协助,
促使早日康复;
13、事故讨论会:园长组织由行政行政后勤主任、保教主任、保健医、教师参加的事
故讨论会,进行现场回顾,反思、分析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14、结案:园务会对事故的发生,根据实发的情况做出合理结案;
15、责任人处罚:按公司制度对当事人等进行责任处罚。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这是作为家长、幼儿园、教师都不愿意看到的。

曾看到过一份有关方面的调查,3-6负儿童在幼儿园意外伤害发生率为46.10%,男童意外伤害发生率(54.5%)明显高于女童(36.39%)。

伤害类型前几位依次是碰伤、摔伤或扭伤、锐器刺伤或切割伤、坠落伤、烧烫伤。

如何处理意外伤害事故?怎样才能将事故发生率控制到最小而又不影响孩子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幼儿园和学校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

由于事故的原因不同,所以可以分为责任事故和意外事故,而学校或幼儿园只有在责任事故中才承担与其过错相当比例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通意见》第160条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的规定,学校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以下情况学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三)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五)学校知道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疾病,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六)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的;
(七)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八)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者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
(九)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十一)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
(十二)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

在处理幼儿伤害事故过程中的两个焦点和一个误区。

两个焦点是:(1)幼儿园对幼儿应承担什么责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明确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

但在执行过程申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入园生活学习。

幼儿园就应当承担监护责任。

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孩子发生伤害事故,就应当由幼儿园承担赔偿责任。

幼儿园也因为没有深入领会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因而面对家长的大额索赔茫然不知所措。

(2)如何认定事故的性质?部分家长包括代理律师认为:只要幼儿在园出了伤害事故,就是责任事故,常常把发生在幼儿园的幼儿意外伤害事故说成是责任事故,以追究幼儿园的过错责任,进行高额索赔。

而幼儿园则由于内疚心理,不敢直言"我们没有过错"。

一个误区是在相当
一部分幼儿园中,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后,宁愿接受家长高额索赔,也不愿意作为被告而对簿公堂。

认为打官司一是影响幼儿园的声誉和生源,二是怕麻烦。

一所幼儿园一名幼儿在意外事故中额头受伤在医院缝了一针,园长随即在律师的建议下第一次登门就向家长赔偿3000元。

她们大概没有认识到这种息事宁人的做法会给幼儿园今后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一,使家长在对待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认识上造成误区:只要孩子出事故就是老师没尽到责任,尽了责任就不应该出任何事故;第二,给保教人员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她们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宁愿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出事故而不愿让幼儿园的孩子出事故。

甚至有些教师因此而不敢组织幼儿自由活动;第三,这种"私了"的方式会给幼儿园留下无穷的后患。

幼儿园作为保育教育的机构,其保教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保教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尽管是恪尽职守,难免还会出现一些令人痛心的幼儿意外事故。

现在的幼儿家长普遍有了维权意识,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及幼儿的权益。

然而,由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不甚了解,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幼儿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往往不经意间扩大了自己权益范围,不切实际地或超限度地向幼儿园提出索赔要求。

这为家园双万处理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增加了难度。

幼儿园也因缺乏应有的法律常识而深感困惑。

因此,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家园双方的权益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