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救援预案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现场地下管线情况 (2)三、地下管线平面示意图 (3)四、管线保护设计方案 (4)五、管线保护施工措施 (4)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2、地下管线的交底工作 (4)3、沟槽开挖期间的保护措施 (5)4、排水管线及检查井的保护措施 (5)5、不明地下交叉管线的悬吊保护措施 (8)6、其他保护措施 (10)六、应急预案 (10)1、紧急情况处置程序 (11)2、应急抢险措施 (11)3、相关地下管线应急上报流程及电话 (14)4、应急抢险物资 (15)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采暖管线翻修工程,采用不通行沟敷设方式。
由于该管道使用年限较长,管道及附件腐蚀严重,供热存在隐患,因此对该段管道进行原沟换管,地沟和检查室进行堵漏。
敷设方式:全线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
本工程土建结构利用现有土建结构,原有的地沟及检查井结构渗漏处采用堵漏防水材料进行堵漏。
现状支架需进行除锈,外漏部分刷防锈漆两道,调和漆两道。
施工完成后将盖板恢复,若盖板出现裂缝则对破损的盖板进行更换,并外包防水与原有的防水材料可靠连接。
施工期间计划夜间20:00至次日凌晨6:00施工,每天早上6:00撤场前对沟槽开挖位置搭设行车钢板桥,确保白天行人及车辆的正常通行,钢板表面铺防滑沥青。
二、现场地下管线情况本工程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繁多,涉及地下管线有电力管线、排水管线、给水管线、燃气管线,已探明的对工程开槽有影响的管线主要为DN300、DN400的污水管线及检查井,DN400的燃气管线,给水管线。
三、地下管线平面示意图北四、管线保护设计方案本工程计划施工过程中对于影响的地下管线进行避让,施工期间工作坑尽量安排在无地下管线的地方,本着以上原则,计划开挖1#工作坑一处,2#工作坑一处,1#工作坑长7米宽2.5米,2#工作坑长19米宽2.5米。
2#工作坑处有现状污水检查井一座,开槽期间对其进行避让,地圈梁在此处断开,具体见后附做法图。
地下管线处置应急预案模板

一、预案概述1.1 编制目的为保障地下管线施工、维护及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应对地下管线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地下管线施工、维护及应急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地下管线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管道破裂、泄漏、堵塞、坍塌等。
1.3 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快速响应,科学处置;- 信息畅通,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地下管线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等。
2.2 各组职责- 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实施;-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指挥、调度和协调;- 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抢修和恢复;-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
三、应急响应3.1 事故分级根据事故的性质、规模、影响程度等因素,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3.2 响应程序- 一般事故:由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救援,应急指挥部进行指导;- 较大事故:由应急指挥部指挥,现场指挥部具体实施;- 重大事故:由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作战;- 特别重大事故:由上级部门或政府统一指挥,公司积极配合。
3.3 应急处置措施- 确定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组织救援力量,迅速开展现场救援;- 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确保生命安全;- 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及时上报事故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事故处理后,进行全面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四、后期处置4.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等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地下管线被破坏的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减少管线破坏带来的损失,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降低事故损失。
2. 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管线破坏事件,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 提高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地下管线破坏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和监督应急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成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1)发现地下管线破坏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相关部门和单位下达应急响应指令。
3. 应急处置(1)现场勘查: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业人员对破坏现场进行勘查,了解破坏原因、范围和程度。
(2)抢险救援: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救援,确保人员安全、管线恢复。
(3)善后处理:对受损管线进行修复,恢复供能或排水功能;对受损区域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结束(1)经应急指挥部评估,确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应急响应结束。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应急结束情况。
五、应急响应级别1. 一级响应:发生重大地下管线破坏事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需全力抢险救援。
2. 二级响应:发生较大地下管线破坏事件,可能造成较大损失,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3. 三级响应:发生一般地下管线破坏事件,可能造成一定损失,需及时处理。
六、应急物资和装备1. 应急物资:挖掘机、吊车、发电机、水泵、抢修材料等。
2. 应急装备:防护服、头盔、手套、安全帽、急救包等。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2.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八、培训和宣传1. 定期对应急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一、目的和范围为有效防范和迅速处置地下管线事故事故,保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订本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的地下管线的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燃气、石油、化工、水利、电信、市政等各类地下管线。
二、应急预案的基础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
2.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现场指挥部、通讯设备、应急救援用品等。
3.应急计划:研究、审核、修改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
三、应急组织机构本地下管线应急救援体系由区内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组成。
(一)现场指挥机构现场指挥机构由区委政法委、公安、能源、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2.调度现场救援力量,协调指挥各救援力量的共同援助;3.组织应急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统筹、指导宣传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区内各职业救援队、民间搜救队、志愿性救援队和相关单位的救援力量组成,主要职责如下:1.保护现场安全,开展现场勘查,查明事故原因;2.设置警戒措施,维护秩序;3.营救、救援伤员;4.接受现场指挥机构的指挥,协助其开展工作。
(三)宣传与服务机构宣传与服务机构由区内宣传部门、心理援助机构、慈善机构、媒体等组成,主要职责如下:1.向社会公布事故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应急通告和引导;2.宣传燃气、石油、化工、水利、电信等地下管线管理的安全知识;3.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心态分析和心理援助等工作。
四、应急工作措施(一)事故预警与处置管线事故预警内容包括管道发生异常、爆炸、泄露等;预警信息掌握后即刻启动现场应急预案。
启动应急预案前,要确定伤亡人数、火势、爆炸范围、危害程度等重要情况,开展勘查、控制、灭火等工作。
(二)避免二次事故如管线爆炸燃气泄漏等情况,要采取下列措施:1.采取异地应急控制措施,避免发生二次事故;2.疏散周围群众,切断电气线路和燃气、水、电的供应,使用遥控自动关闭阀门的装置停止管线供应和报警;3.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现场排毒、清理和消除危险;4.对可能造成二次事故的媒介进行排查,确保现场安全。
2024地下管线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地下管线现状及风险评估•保护方案设计原则与目标•具体保护措施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制定与响应流程•监督检查与持续改进计划•培训宣传与教育普及工作01地下管线现状及风险评估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各类管线布局包括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地下管线的布局和走向。
管线交叉与重叠情况分析不同管线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重叠或并行情况。
重要节点与设施识别关键管线节点、阀门、泵站等重要设施的位置和状态。
评估各类管线的材质,如铸铁管、钢管、塑料管等,并分析其耐腐蚀、抗压等性能。
管线材质分析使用年限评估状况检测与评估根据管线材质、使用环境等因素,评估管线的使用年限和剩余寿命。
通过定期检测、巡查等手段,了解管线的实际状况,包括腐蚀、老化、破损等问题。
030201管线材质、使用年限与状况地质环境因素周边施工活动人为破坏与误操作自然灾害影响潜在风险点识别与评估01020304分析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因素对管线安全的影响。
关注周边施工活动可能对管线造成的破坏或损伤风险。
防范人为因素导致的管线破坏或误操作风险。
考虑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管线安全的影响。
分析历史上发生的地下管线事故类型,如泄漏、爆炸、断裂等,并探究其原因。
事故类型与原因评估历史事故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范围和后果。
影响范围与后果总结历史事故中的应对措施和教训,为制定保护方案和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应对措施与教训历史事故案例分析02保护方案设计原则与目标设计原则及依据标准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防止因外力破坏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发生。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保护方案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方案应切实可行,便于实施和维护,同时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可持续性。
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标准,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等。
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依据标准保护目标设定与优先级划分保护目标确保地下管线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需求。
地下管线保护专项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地下管线在施工、维护、检修等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地下管线损坏,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确保地下管线安全运行,减少事故损失。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涉及地下管线施工、维护、检修等环节的项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地下管线保护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总工和专职安全员担任副组长,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和现场负责人为组员。
负责制定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监督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
2. 现场指挥部:由地下管线保护领导小组组长担任指挥长,负责现场地下管线保护的全面指挥和协调。
3. 地下管线保护责任小组:由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和现场负责人组成,负责本责任区域内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
四、地下管线保护措施1. 前期调查分析:在施工前,对地下管线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管线分布、规格、材质等信息,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
2. 现场监控量测:施工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巡视,确保地下管线安全。
3. 发现未知管线:在开挖工作坑内发现未知地下交叉管线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对交叉管线进行悬吊保护,确保地下管线安全。
4. 特殊施工区域:在地下管线周边进行施工时,应采取特殊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加固围栏等,防止施工过程中损坏地下管线。
5. 应急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管线修复材料、救援工具等,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迅速处置。
五、应急预案1. 事故预防与预警: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隐患。
2. 事故应急处置:发生地下管线损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 事故调查与分析: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 应急物资: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管线修复材料、救援工具等。
2. 应急装备: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如挖掘机、运输车辆、通讯设备等。
七、培训与演练1. 培训:定期对相关人员开展地下管线保护知识和应急处置培训。
2. 演练:定期组织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地下管线紧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保障地下管线安全,有效预防和及时应对地下管线事故,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下管线施工、维护、检修、改造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管线泄漏、断裂、火灾、爆炸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地下管线紧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应急管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安全培训和监督检查。
(2)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地下管线施工、维护、检修、改造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3)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救援、应急处置。
(4)医疗救护部门: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
四、应急响应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4.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五、预警与报告1. 预警:根据地下管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发布预警信息。
2. 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六、应急处置1. 紧急处置:(1)切断事故源:立即切断事故管线,防止事故扩大。
(2)隔离现场:设置警戒区域,隔离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救援队伍:启动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2. 应急救援:(1)人员救援: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人员搜救。
(2)医疗救护: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环境监测: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安全。
3. 恢复重建:(1)修复事故管线:尽快修复受损管线,恢复供气、供水、供电等。
(2)恢复交通:确保事故现场及周边道路畅通。
(3)善后处理:妥善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对受影响人员进行安抚。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3.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应急资金,确保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地下管线事故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施工、检修、维护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下管线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电缆、通信光缆等地下管线的破裂、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二、编制目的为了提高应对地下管线事故的能力,确保人员安全、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管理条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等。
四、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地下管线事故的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成员包括:(1)总指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事故的总体指挥和决策。
(2)副总指挥:由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协助总指挥工作。
(3)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事故处理的各项具体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事故隔离等。
(2)技术支持小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技术指导、设备支持等。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车辆调度、通讯保障等。
五、应急预案内容1. 事故预防(1)加强地下管线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对施工、检修、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2. 事故报告(1)发生地下管线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3. 事故处置(1)现场救援小组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事故隔离等。
(2)技术支持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案。
(3)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置。
4.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赔偿方案。
六、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应急会议,分析事故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救援预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2)
三、管线分布情况 (2)
四、成立地下管线应急领导小组 (2)
五、各主要成员职责 (3)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
七、应急保护管线措施 (5)
八、地下管线保护流程 (6)
九、日常教育管理措施 (6)
十、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7)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止桩号为K0+533.813-K2+998.013,全长2.47km。
规划为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
本标段起点位于现况京津塘高速公路与京开高速公路之间,现状104国道与南五环路相交点东侧300m处,与蒲黄榆快速路相接。
终点位于黄亦路以南700m处。
本标段路基填方3.6万m3,路基挖方1.6万m3,路面结构层4.2万m2;沿线新建主线桥2座,匝道桥4座,跨河桥2座;涵洞3道。
二、编制依据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30号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我项目部委托的物探单位提供的施工平面图纸及地下管线调查图、资料;
★业主及北京市政院所提供的管线调查图。
★项目部对现况管线的现场调查情况。
三、管线分布情况
规划京台高速路在瀛海镇高架桥处上跨南水北调南干渠输水隧洞,与南干渠已建隧洞在桩号T1+068.78(南干渠隧洞桩号)处相交。
南干渠已建隧洞在高架桥43#、44#墩之间穿过,距43#墩钻孔灌注桩桩基础最小水平距离为14.35m,距离44#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最小水平距离为8.62m。
南干渠远期规划隧洞再高架桥44#、45#墩中间穿过,距离两墩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水平距离均大于10m。
四、成立地下管线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廖栩
副组长:王晓驰胡东生
成员:王廷朝、李星亮、吴涛、胡俊毅、熊俊、茅建冲、牛志海、倪士海、张东、周建东、牛学军,并成立紧急救援小组(成员14人)。
五、各主要成员职责
组长(廖栩):负责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等保护工作的全面指挥、组织、协调,及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挥工作,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在地下管线保护工作中加强横向联系管理,为地下管线保护工作的总指挥。
副组长(王晓驰胡东生):负责组织编制地下管线、地面设施等项目的保护方案及交底与落实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组织工作;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工作;负责协调事故现场的有关工作。
副经理(李星亮):负责对施工作业队进行现场地下管线保护等工程的专业交底及落实检查工作,负责所管理工段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工作,定时对现场进行巡视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事故现场救援小组人员的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
拆迁负责人(吴涛):负责协调地下管线各管理单位的现场管线配合工作,负责对现场不明管线及设施的联系确认工作,参与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及保障工作。
安全负责人(周建东):负责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等的保护措施的检查及落实工作,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及安全交底等的检查与整改工作,负责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助生产副经理进行
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实施工作。
技术负责人(胡东生):负责编制施工现场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方案及措施交底工作,协助副组长编制主要项目的地下管线及地面设施保护方案工作,参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及安全、技术交底等的检查工作,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事故现场的有关技术数据的统计工作。
机械负责人(周建东):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状态检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及交底工作,负责对应急预案演练及事故现场的车辆设备、救援设备指挥调动工作。
施工用电负责人(胡俊毅):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用电设施的安全进行维护工作,负责临电方面的检查及整改落实工作,负责应急预案事故现场的照明保障工作及触电急救工作。
环境保护负责人(牛志海):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应急预案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负责负伤人员的疏导工作。
物资负责人(牛学军):负责施工必备物资及地下管线保护材料的保障供应,负责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及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工作及事后善后处理工作。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
⑴医疗器材:担架2副、氧气袋2个、小药箱2个;
⑵抢救工具:气割用具2套、千斤顶2个、绳索2个、铁锹5把、镐3把、钳子2把、撬棍4个、指挥旗3把;
⑶照明器材:手电筒10个、36V应急灯4套、套具1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