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PDCA循环理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理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理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总结,由护士长在每日晨会中予以通报并组织学习。

每月对当月留置针护理缺陷进行分析讨论,将成功的经验纳入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标准中,将尚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工作的重要内容。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以及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出院前向患儿家属发放留置针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该量表是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制定,本研究中测得其Cronbach′α系数为0.85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该量表共20个条目,包括留置针知识宣教、留置期间并发症预防及留置期间巡视等方面的内容,各条目采用likert 1~5级评分法,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

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非计划拔管率的比较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两组患儿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3.1 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输液治疗护理时间标准》规定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72~96 h[9]。

由于患儿自身或留置期间护理不当等原因,缩短了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升高[10]。

康复科:如何提高留置针使用时间——PDCA管理模式2021.5.17

康复科:如何提高留置针使用时间——PDCA管理模式2021.5.17

脉冲式封管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输液装置
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96小时更换(保护较好的可适当延长)。 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被污染或者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
用于输注全血或成份血生物制剂时应4小时更换一次
封管的注意事项
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内形成涡流,有利于把导 管内各个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对策实施
问题4
留置针胶带缠绕过多,遮挡穿刺点,不易于观察
措施4:留置针胶带尽量不要固定在透明敷料上,不易于二次固定,更换辅料时 容易带出留置或导致导管移位甚至脱落,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可以减少因重力 作用所致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重力牵拉引起的贴膜卷边的发生。
问题5
未使用封管液导致堵管
措施5:每次输液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导管冲洗器预充,检查留置针是否在 血管内,输液完毕时正压封管,减少回血在延长管内凝固堵管,或形成栓子进入 血液循环引起动脉栓塞或脑梗塞等。
P DC A 如何提高留置针使用时间
PDCA管理模式
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W.E.deming)首先提出并运
用到质量管理。
P 计划阶段 d 执行阶段
c 检查阶段
A 总结阶段
PDCA循环在留置针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化的基本管理方式,选取我科室3-5月份在院
胶布粘性差 冲管液的应用
输液时间较长 技术水平
穿刺部位的选择
存在哪些问 题
操作不规范 宣教不到位 留置期间未及时检查
少量渗液未及时处理
肢体偏瘫
护士评估不到位 思想不重视
服用抗凝药物

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中的应用护理课件

PDCA循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能够系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 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局限性
PDCA循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和责任心。同时,PDCA循环的应用 也需要医院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
CHAPTER 02
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 理中的应用
减少资源浪费
合理使用敷料、消毒用品等资源 ,避免浪费,提高护理成本效益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因留置针问题导致的护理中 断或延迟,提高整体护理效率。
CHAPTER 04
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 理中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计划阶段
对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提高护士 的技能水平;优化穿刺环境,确保光线充足、操 作空间宽敞;向患者介绍穿刺过程,降低患者的 紧张情绪。
计划阶段(P)
01
02
03
04
总结问题
分析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如留置时间过长、
感染风险增加等。
制定计划
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包括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培
训等措施。
设定目标
明确改进目标,如降低感染率 、提高留置针使用安全性等。
制定方案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人 员分工、时间安排等。
案例三:优化静脉留置针护理流程
计划阶段
执行阶段
对现有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流程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根据分析结果,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改 进各个环节的操作方式和方法。
检查阶段
行动阶段
对优化后的护理流程进行检查和评估,确 保流程得到有效执行。

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中的应用

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中的应用

存在的问题
计划阶段的问题
在计划阶段,可能存在对静脉留置针 规范管理目标设定不明确,计划制定 不合理等问题。
执行阶段的问题
在执行阶段,可能存在对计划的执行 力度不够,相关人员对计划的了解和 掌握程度不足等问题。
检查阶段的问题
在检查阶段,可能存在对执行效果的 评估不及时,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处理阶段的问题
统一标准,及时评估效果
及时反馈,落实改进措施
在检查阶段,应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及 时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 题并进行改进。
在处理阶段,应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 ,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并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到位。
05
结论
PDCA循环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PDCA循环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 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的效果,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
执行阶段
按照计划执行任务,确保计划 的落实。
检查阶段
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 发现问题和不足。
行动阶段
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总结经 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付诸
Hale Waihona Puke 实践。02PDCA在静脉留置针规范 管理中的应用
Plan阶段:制定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计划
制定计划
明确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的目标、要求和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 制度和操作规程。
满意度。
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 个阶段的不断循环,PDCA有助 于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的管理流
程,提高管理效率。
PDCA循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从而确保静脉留置针使用的安全
性。
需进一步推广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由于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静脉留置针规范管理 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效果,因此应该进一步推 广应用该方法。

提高留置针准确使用率完成PDCA

提高留置针准确使用率完成PDCA
PD CA
留置针正确使用率提高
现场调查
日期
留置针使用数 正确留置人数 输液人数 留置针使用率% 正确使用率%
8月1日至8月24号(人数) 724 636 984 73.6 64.6
现况调查:共收集 了2020年8月1日 至8月24日的检查 数据,总共检查人 数为984人:
效果检查
标准化
科室组织留置针规范化考核
日期
留置针使用数 正确留置人数 输液人数 留置针使用率% 正确使用率%
6月15日至7月5号(人数) 654 435 1056 61.9 40.2
现况调查:共收 集了2020年6月15 至7月5日的检查 数据,总共检查 人数为1056,如 上图表所示:
柏拉图分析图策实施:7月20号每位护士参与现 场讲解,加强规范化操作培训
PD C A 统一规范化
对策三 对策名称 加强监督力度
主要因
监督力度不够
改善前:监督力度不够
对策内容: 1.严格要求护士正确评价自己的每一 项工作,并作出自我整改
2.静疗小组加强监督 P
对策实施:7月20日至27日每天检 查留置针,对不合格护士进行扣分, 并每天进行监督整改
D
对策处理: 1.经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 2.一对一整改
C A 不合格留置针极大减少
规范化留置针固定
对策四 对策名称 加强宣教力度
主要因
宣教力度不够
改善前:宣教力度不够 对策内容: 1.制定宣教流程及内容 2.每天评估留置针并进行讲评
对策处理: 1.经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 2.列入标准化内容
对策实施: 加强对患者及相关护士的宣教
PD
对策处理:
CA
改变观念,加强对留置针的重视

PDCA品管圈活动汇报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课件

PDCA品管圈活动汇报之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课件
落。
患者需求与期望分析
患者希望减少穿刺次数,减轻 血管损伤和疼痛。
患者期望留置针能够稳定、安 全地留置在血管内,方便治疗 和护理。
患者对于留置针的材质和固定 方法也有一定的要求,希望使 用舒适、安全的留置针产品。
护理人员技能与意识分析
部分护理人员对于静脉留置针的操作 技术和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和全面 。
目标应具有挑战性
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潜 力。
目标应具有可达成性
目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 定,既不过高也不过低,确保
团队成员能够达成。
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具体目标
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 时间至平均每天12小 时以上。
提高患者对留置针护 理的满意度至90%以 上。
降低因留置针脱落或 移位导致重新穿刺的 比例至20%以下。
改进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对比指标
改进前后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患者满意度、护士操作熟练度

对比方法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 等方法。
对比结果
改进后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 显长于改进前,患者满意度和护 士操作熟练度也显著高于改进前

标准化与制度化建议
建议一
将改进后的操作流程标准化,制定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
pdca品管圈活动汇报之提高静脉留 置针留置时间护理课件
目 录
• PDCA品管圈活动介绍 • 问题分析 • 目标设定 • 计划制定与实施 • 检查与效果确认 • 处理与持续改进
01
PDCA品管圈活动介绍
PDCA循环的基本概念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 明提出的,包括Plan(计划)、Do (执行)、Check(检查)和 Act( 处理)四个阶段,是质量管理的基本 方法。

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分析

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分析

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分析一、PDCA循环法简介PDCA循环法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循环,是一种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检查和改进,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静脉导管护理中,将PDCA循环法运用其护理工作中,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二、计划(Plan):PDCA循环法在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在计划阶段,首先需要明确静脉导管的护理目标和对护理工作的要求,然后根据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导管类型确定导管留置时间,同时制定导管护理的详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导管植入前后的皮肤消毒、手部卫生、导管留置部位的皮肤护理等。

该计划还应包括对导管护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以及护士分工和负责人的确定等。

三、执行(Do):PDCA循环法在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在执行阶段,护士按照制定的导管护理计划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规范、规程清晰。

包括导管插管前后的手部消毒、导管植入后的皮肤贴敷和固定、导管连接管路等环节的操作。

护士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导管留置部位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检查(Check):PDCA循环法在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检查阶段是对导管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护士需根据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对导管护理工作进行审核,比如导管留置部位是否清洁干燥、导管连接处是否牢固、导管连接管路是否畅通等。

并对导管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行动(Action):PDCA循环法在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在行动阶段,护士针对检查阶段发现的不足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具体行动。

比如对问题导管留置部位进行再次清洁处理,更换松动的导管连接器,优化导管连接管路等。

还需对护理规范和流程进行调整和改进,针对发生的问题制定更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更细致的操作流程。

PDCA循环在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输液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输液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输液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输液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对本科室36名实习护生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技能培训。

结果:实习护生全部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法,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75%,较之前有所提升。

患者对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满意度提高,服务态度满意度为10分,操作技能满意度为7分,总体满意度为8.5分。

结论:PDCA循环法在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输液技能培训中起到良好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PDCA循环;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培训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可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利于抢救和治疗【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实习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更应熟练掌握这项操作技能,以便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我科室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机会少、穿刺成功率低,为了使实习护生在有限的实习期内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我科室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对实习护生进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汇报如下。

1对象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共有实习护生40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30人,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24人,年龄19-22岁。

2方法采用PDCA循环法。

PDCA循环法包含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循环上升的管理程序【2】,原有的质量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问题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如此循环不止,每次循环都有新的内容这就是管理不断前进的过程【3】。

2.1计划阶段2.1.1分析科室临床教学现状,找出主要问题及困难。

统计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40名实习护生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方丽红
2019.12.14
22%
查看留置针是否在贴膜
留置针是在贴膜中
3 贴膜方法不细化
中间
现场调查

刘晓月 2019.12.14 68%
4
未首选前经臂过穿刺以上真查看因留验置证针的,位小置组确现定场上调述查因素留置均针置为在50导前%臂致穿刺留位置针朱留瑞置瑞 不规201范9.1的2.1真4 21%

二、排除标准
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 h; ②留置静脉留置针期间多次更换
静脉留置针
实用文档
19 年 10 月 --19 年 12
月 共调查 108 例
患者留置针情况,总调 查项目数为 756 项,发 生不合格项 目 117 项, 不合格率为 15.5%。
实用文档
阶段P 1.4 设定目标和测量方法
实用文档
靠近针座处夹紧小夹子
阶段C 实施针对性护理
⑦ 留置时间: 一般为3~5 d,最长不要超过7 d,一旦发现皮温升高、红肿、疼痛、 硬结及皮疹等不良事件需要立即处理。
⑧ 加强巡视: 增加巡视次数,重视观察置管部位皮肤情况,一旦发现敷贴卷边污染
或针眼渗液渗血、敷贴下有汗渍应及时更换敷贴。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目录
P 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 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 行动:对结果处理,予以推广、总结
实用文档
阶段C 实施针对性护理
① 置管前宣教: 置管前向患者详细解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目的、方法和必要性,让患者接 受并配合此项治疗。
实用文档
阶段C 实施针对性护理
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应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严密,核对灭菌期 有无过期。对穿刺位置进行消毒,应用碘伏由内向外、螺旋状涂抹。穿刺过程 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操作,防止穿刺部位感染,穿刺后及时覆盖无菌敷料。
⑥ 正确封管: 封管操作是留置针应用中的重要环节,正确封管能有效保持静脉输液通 路的畅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延长置管时间。
PDCA小组成员一般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名
余蓓 武静 吴伟伟 汪洁 齐叶叶 刘晓月 方丽红 朱瑞瑞 张鑫鑫
职位名称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师 护士 实用文档
专业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职务
护士长 质控组长 责任组长 责任组长
PDCA在静脉留置针 规范管理中的运用
汇报科室:呼吸内科 汇报人:武静
实用文档
目录
P 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 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 行动:对结果处理,予以推广、总结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阶段P 1.2 成立PDCA小组
实用文档
真因验证计划表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未达 标率
1
延长管“U”型 固定要求不细化
查看无针接头是否高于 穿刺点
现场调查
纵轴和横轴方向无 针接头均高于穿刺
齐叶叶
2019.12.14
88%

2
未按规范固定卡 查看卡子是否固定在留 现场调查

置针延长管根部
卡子是固定在留置 针延长管根部
No Image
1、圈能力为:77%
2、目标值=现况值-( 现况 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3、将活动目标设定为留置 针留置不规范率由改善前的 15.5%下降至 6.2%。实用文档来自阶段P 2.分析影响因素
实用文档
针对本次活动改善重点贴膜不牢 固、管腔内回血、渗血,三个问题点 进行原因分析,并绘制原因分析关联 图,共确定 20 个末端因素.并通过 投票选出 5 个要因进行真因验证。
④ 掌握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技能: 选定血管,常规消毒,以 30°将外套管和针芯穿刺进入血管,待回
血后,调低穿刺角度至 10°,向血管内继续刺入约 2 mm ;退出针芯,连接肝 素帽,用一次性透明敷贴固定针管及延长管,合理调节滴速。组织护理人员通 过定期培训形式提高对留置针穿刺技术的熟练掌握度,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
5
因留,置针应留对置依时间次采查取看留对置策针。留置时间是

否在 3 天之内
现场实调用查文档
留置针留置时间是 在 3 天之内
张鑫鑫
2019.12.14
74%
阶段P 4.2、拟定活动方案
小组拟定甘特图制定活 动计划,计划本次PDCA活动周 期为 7个月。合理安排各项活 动的完成日期,并确定各个阶 段的主要负责人。其间每月召 开讨论会2 次。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静脉治疗实践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
在静脉留置过程中,出现留置针管腔回血、贴膜卷翘、皮肤 渗血等情况,均为不合格。
留置针不合格率 = 不合格项目数/检查项目数 × 样 本 总 数×100%。
实用文档
阶段P 1.3 收集和组织数据
一、纳入标准
①静脉留置留置时间≤72 h; ②留置静脉留置针未二次更
②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尽可能的选择有弹性、无静脉瓣与血流丰富的血管,避免易于固定或关节 处血管,通常以前臂掌侧静脉为主。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
颈外动脉或股静脉
A
尽可能不选择下肢
静脉
B
适用于外周循环不
良类型患者。
实用文档
杜绝在瘫痪肢体上
C
行静脉补液与穿刺。
阶段C 实施针对性护理
③ 正确选择留置针: 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 18G~24G 型号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 选择原则为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选择短、细的留置针。
目录
P 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D 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 行动:对结果处理,予以推广、总结
实用文档
2020 年 4 月
共调查 108 例 患者留置针情况,调查 总项目数共 756 项,发 生不规范项目 43 项, 不合格率为 5. 69%
实用文档
肝素帽
只带有肝素帽的留置针封 管要求实施常规消毒,再将抽有 封管液(生理盐水或肝素液生理 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 内,一般采用连续旋转式退针方 法,待针头未完全退出时夹闭封 管夹,防止回血产生。
正压接头
对于本身就带有正压接 头的留置针封管采用独立原包 装冲管液,应用脉冲式冲管正 压封管,而正压封管取下后瞬 间会产生正压,再夹闭封管夹 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