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 《诗歌与小说》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2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共32张PPT)语文七年级上册

1.问“怪哉”老师不作答 2.学生只要读书 3.我就只读书 4.不能玩太久 5.受罚(戒尺、罚跪)
快乐
1.后园寻趣。(折腊梅 、寻蝉蜕、捉苍蝇喂蚂 蚁) 2.读书之乐
三3.味做戏书画屋画的生活苦中有乐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百草园
三味书屋
相同点 充满趣味,有快乐的童年回忆
内容:枯燥 形式:单调 环境:压抑
1.从文中找出描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 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 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 行礼。
新鲜,好奇。
2.默读课文第10~24段,思考:这部分写 了发生在三味书屋里的哪些事情?
(1)行礼拜师; (2)问“怪哉”虫; (3)课间玩耍; (4)师生共同读而充实
有趣味但也 枯燥、有限制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 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 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 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 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 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自由
约束
成长
任务三:课堂小结
主题思想
文章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 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 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乐园”之“乐”表现在这些方面: 乐景:自然景物(第2段) 乐闻:民间传说(第3—6段) 乐事:雪地捕鸟(第7—8段)
任务二:合作探究
思考:课文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的景物?它们各抓住了 静物、动物的什么特点来写?
形:高大、臃肿、小(球)
静物 色:碧绿、紫红、菜花

味:(覆盆子)又酸又甜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听美女蛇故事 (好听好玩) 动植物 (好看好玩)
雪天捕鸟 (好玩)

课文解读
仔细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 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如何理解三个“也许。。。”?
写测出了了幼三“年我个的”家鲁对长迅被把送挖他到空送私心塾去思读三地书味揣的 原书因屋的的猜测理,由表,现都了是“从我”什告么别视百 草角园写时既的无?奈又无限依恋的情感。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美女蛇
雪天 捕鸟
行拜 师礼
提问 被拒
植物
百草园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三味书屋
动物
名称 第9段 过渡段 课上
缘由
描绣像
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1-8段)
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10-24段)
花园 游戏
读经 习字
课文解读
齐声诵读第1段,边读边思考。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 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 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迅 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 等。
•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 原名叫_《_旧__事_重_ 提》
鲁迅作品
文体知识
现代散文
是指与小说、诗歌、 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一 般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 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 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 茂的文学样式。
记叙性散文
“似乎”“确凿”连用是否矛盾? 为什么?
看似矛盾,其实不然。这是为了表达两种 意思。对最末次的相见来说,已隔了七八 年,印象模糊,故用了不肯定的语气;然 而追忆童年生活,百草园带给“我”的快 乐却又历历在目,故用肯定语气。两者连 用只是曲折地传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的情感。

诗歌与小说

诗歌与小说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 潘甲外出经商,妻子姚滴珠不堪公婆辱骂,负气出走。 途中被汪锡拐骗,卖予财主为外室……
“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从这几 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著作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榜》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 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 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 B.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 新体诗歌 C.赋是在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D.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楚辞特点:采用 楚国方言,句式 自由灵活。
1.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 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 305首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 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2.( 2009 年广东卷)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 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 《老子》 ) B.甲骨卜辞
李白(“诗仙”)浪漫诗 张扬个性、蓬勃向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现实诗
春望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石濠吏》
杜甫(“诗圣。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唐宋元文学(诗、词、曲) (三)元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共46张PPT)

“先生,‘怪哉’ 这虫,是怎么一回 事?”
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 问的态度?
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 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 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 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 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什么?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 笑起来,而且将头仰 起,摇着,向后面拗 过去……
内容:枯燥 形式:单调 环境:严肃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 回忆,写出了那一颗调皮天真的 童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新鲜 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私 塾教育的不满。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难, 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第一 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而是 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高考语文复习诗化语言与散文化语言的小说课件29张

高考语文复习诗化语言与散文化语言的小说课件29张
究其根本,散文化小说有一特征,即自鲁迅(《故乡》) 始散文化小说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小说叙事归结为“回忆”,循 着回忆性叙事的展开,小说结构组织上伴随不做故意的“回忆” 却松散自然的夹有抒情语言,故而抒情性典型。
(2)非戏剧性
此类小说,在具备浓重抒情语言特点下展开叙述,结构 上自然显示出淡化情节、散化结构的特征。
它的抒情性的因素撑破了严密的结构框架,冲淡了完 整的情节密度。
诗化小说
1.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 寓于诗情,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 2.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 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 蕴的哲理意味。 3.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 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
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即强调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散文诗化小说却 故意淡化人物的性格特征描摹与多社会人的撮合,呈现人物本真 的单一原貌,其小说中的人物常常无主次之分,亦看不到多重人 物特性。(人物弱化)
也正有此特点,2008年考汪曾祺的 《侯银匠》这篇文章时, 第15题是这样命制的: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这个特点也分别体现在这两年试题的命制上: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汪曾 祺《侯银匠》)
14.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 ,请分析其表现特色。(阿城 《溜索 》)
4.突出情调(情绪体验)。
“散文化小说”的主旨往往比较含蓄,较多的是通过作者的情 感、情绪的自然流露,也包括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的 客观再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抗争)、人在社会中的 生存状态(思考人的命运),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爱与 恨、情与欲)、人性的复杂多变(鲜活的、动态的)等主旨。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专题阅读课件(共18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化小说专题阅读课件(共18张PPT).ppt
(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 给分)
谢谢观看
二、诗化小说特点
6.语言风格(艺术手法):
①语言表达的抒情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语言表达的含蓄美:
(1)多用象征、隐喻手法,具有暗示色彩; (2)多用单音节词和文言词汇,字字如珠,极其传神
③听觉上的音韵美/视觉上的画面美/句式、音韵、节奏等语言美:
(1)句式的音韵美:如四字短语;诗歌对称和韵律之美 (2)叠词的巧妙运用; (3)关注“色彩”词;
“那我回头给你送一条棉被来。”秃头老崔说,“用不了这么多,有一个袖子也就
够了,太可惜!”
“你扯去一个袖子,我留着它还做什么用?全拿去吧,你放着使个长远!”
李佩钟说着,就又去画她的图样。
“你这样热心,我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秃头老崔怀抱着大衣恭敬地说,“我要
代表我们工廠,代表抗日小报广大的读者群众,向你致谢:因为李同志的模范行为,我
(4)词语之间的超常搭配; (5)各类修辞
④诗化语言,语言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纯朴自然清新,简洁质朴, 又不乏典雅
《蘑菇圈》这篇小说的语言具有“诗化”的特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小说的语言具有诗歌的形象性。如“看它们如何 从地下钻出来”形象地描绘出松茸的生机;“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 形象地写出阿妈斯炯因为丹雅千方百计找到了她的蘑菇圈而感到愤怒。
诗化小说专题阅读
一、概念
诗化小说,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 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
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 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诗化小说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或表现为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 或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

210 01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百草园 (1-8)
空间顺序 (9)过渡
三味书屋 (10-24)
210 01
研读课文
再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 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似乎”与“确凿” 是否矛盾?为什么?
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活泼、天真、逗人喜爱、求知欲强的 孩子:从“我”用手按住斑蝥的的脊梁,看烟雾从后窍喷出的神态到接连 不断地拔起何首乌的动作可见。
210 01
研读课文
4.朗读美女蛇部分(4-6段),分析其作用。 插叙,补充说明美女蛇的故事吸引着“我”,使“我”产生了
“做人之险”的感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 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因为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所以非常敬重先生。
210 01
关于寿镜吾老先生
知识链接
二十岁考取秀才后,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 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 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 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严格,但仍和蔼、开明。
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 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 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10 01
学 习 目 标
210 01
1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
分析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 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作者简介

18-19 第2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18-19 第2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探
3.汉赋
• 固



(1)原因: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2)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 表 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习 •
[易混辨析]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 探
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 固


知 如虎。……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史料解读] 关注两点:一是孙仲谋、寄奴(刘裕)都曾率军北伐。二是 作者辛弃疾生活在南宋。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2.宋词的兴盛



• 探
(1)背景
• 固



①天下分裂、战乱频仍,一批有识之士希望振奋人心。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②宋代 市井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又称“长短句 ”,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 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


习 •
(3)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合作探究二:
逐一来看
多采用
重章叠句
句式以
四言为主
诗经的特点?
采用赋、 比、兴的 艺术手法
具有现实 主义的倾 向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的构成与艺术特点 2、楚辞的艺术特点 3、汉赋的艺术特点
依据其中的( A )
A .国风 B. 大雅 C .小雅 D .颂
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的这
句诗(B )
A. 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B. 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 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 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3.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D )
1、《诗经》的构成与艺术特点 2、楚辞的艺术特点 3、汉赋的艺术特点
想一想:诗歌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 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 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 那时大家拾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 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 育’, 那么这就是创作……他当然就是作家, 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杨雄
班固
张衡
汉赋的特点
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
自主探究四:汉赋出现的原因及特点?
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发展,皇室广筑宫室, 田猎、巡游之风兴盛,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 丽、散文韵文并用的文体应运而生。
小试牛刀
1.我们要透过《诗经》了解当时社会生活,最好是
——鲁迅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1.《诗经》—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
《诗经》对后 世文学有什么 重要影响?
《诗经》在中国诗 歌史上的地位?
自主探究一
由哪三部分组 成?其精华部 分是什么?
收集的主要是什么 时代的诗歌?
自主探究一: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国风是其中的精华。 《诗经》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在世 界文化史上永放光芒。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 头。
思考: 下面几首诗有什么特点?分别属于哪个
流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青海长云暗雪山
出塞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诗 昂扬进取
田园诗
清新恬静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采用 楚国方言,利用南方民歌的形式,
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 歌体裁。
在创作方法上, 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
《楚辞》书影
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
主义的创作道路。
屈原的《离骚》
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屈原
屈原的《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ji羁ji兮,謇朝谇suì而夕替。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其突出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 D、汉赋主要是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
1、气度恢弘的唐诗
合作探究五:唐代诗歌为何如此繁荣?
原因: ➢ 大唐帝国的繁荣、开放和多元的文化; ➢ 科举制度的确立; ➢ 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
逐一来看
合作探究二:
诗经的特点?
《诗经》赏析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zhǐ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Leabharlann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kè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句式自由灵活,采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用三言至八言参差 不齐的句式,。
合作探究三:与诗经相比楚辞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的构成与艺术特点 2、楚辞的艺术特点 3、汉赋的艺术特点
3、新的文学体裁——汉赋
赋是汉朝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由楚辞发展而 来,形成一种兼有诗歌与散文特征的文学形式。 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是当时著名的“汉 赋四家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五
《石濠吏》
红绒毯 白居易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 少夺人衣作地衣。
现实诗 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政治黑暗、矛盾尖锐
合作探究六:
时期 诗人 流派/称誉
特点
盛唐 王昌龄 边塞
课堂小结: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人类心灵 的窗口,诗歌是情感的精灵,诗歌是灵感 的造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 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多姿多 彩的风情。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 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昂扬进取
盛唐 李 白 浪漫、诗仙 飘逸、豪放
盛唐 孟浩然 田园
清新恬静
由盛 而衰
杜 甫 现实、诗圣凝重浑厚、沉郁顿挫
中唐 白居易
通俗流畅、平易近人
知识升华
课堂讨论: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作品展现 出不同的特色,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 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等在意识形态领域 中的反映。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诗仙李白
浪漫主义
张扬个性、 蓬勃向上
飘逸豪放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材料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