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合集下载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目的意义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肯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爱护人类自身健康非常重要。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80-120 L/min ),分析天平(精度O.lmg ),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镜子
2、测定方法
(1)滤膜预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O.lmg )中称重,登记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高校正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22年3月12日上午8点至晚上20点,天气状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3 )仪器预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对上),用滤膜夹夹紧。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4 )采样:以100 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纪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用镜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对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5 )称量和计算: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O.lmg),登记滤膜重量Wi(g), 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 )含量:
(Wi - Wo ) x 1000
TSP 含量(mg/m3)= -
其中,Wi一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
Wo-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
VrT奂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1。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了解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所有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的总和,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以及细颗粒物(PM3.5)等。

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激光散射法、重量法、滤膜法等。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

首先将待测空气通过滤膜,使其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然后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计算出其中的颗粒物质量,从而得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电子天平:用于称取滤膜和待测空气的质量。

2.滤膜:直径为0.45μm,过滤效率达到99.97%以上。

3.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待测空气样本。

4.干燥箱:用于将滤膜样品在高温下烘干至恒重。

5.称量瓶:用于称取干燥后的滤膜样品。

四、实验步骤:1.将电子天平调零并清洁干净。

2.用空气采样器采集一定量的室外空气样本,并将采样瓶密封好。

3.将采样瓶放入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称重。

4.用去离子水将采样瓶中的空气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一般为1%),并倒入称量瓶中。

5.在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滤膜,用电子天平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6.将称量瓶放在恒温水浴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再次称重。

此时称量瓶中除去滤膜的质量即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空气流动和污染源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控制,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大而导致测量误差。

3.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测量误差。

大气颗粒物的pH值测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pH值测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pH值测定与影响因素分析大气颗粒物是指存在于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而颗粒物的pH值是衡量其酸碱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断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测定大气颗粒物pH值的方法以及影响其酸碱性的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气颗粒物pH值的测定方法1. 溶液滴定法溶液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pH值的方法,适用于固体颗粒物。

首先将颗粒物溶解于适量的溶液中,然后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滴定,当颜色发生变化时,即可根据滴加的酸碱溶液体积计算出颗粒物的pH值。

2. 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利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量颗粒物溶液pH值的方法。

通过将离子选择电极浸泡在颗粒物溶液中,根据电极的电势变化来测定溶液的pH 值。

该方法具有测量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

3. 光散射法光散射法是一种利用颗粒物悬浮液中散射光的强度与其pH值相关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激光或其他光源穿过颗粒物悬浮液,测量散射光的强度,然后根据散射光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得出颗粒物的pH值。

二、影响大气颗粒物酸碱性的因素1. 大气污染物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颗粒物的酸碱性。

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的存在会导致大气颗粒物表面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酸性物质,从而降低颗粒物的pH值。

2. 大气湿度大气湿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颗粒物的酸碱性。

湿度增加会使大气颗粒物表面吸附更多的水分,形成湿润的环境,从而提高颗粒物的pH值。

3. 光照条件光照条件对大气颗粒物酸碱性的影响较为复杂。

在光照下,气体污染物会发生光解、氧化等化学反应,进而影响颗粒物表面的酸碱性。

此外,光照条件还会影响颗粒物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变化,从而改变颗粒物的pH值。

4. 大气温度大气温度的升高会促使颗粒物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导致颗粒物的pH值升高。

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颗粒物中的水分凝结,增加颗粒物的湿度,降低其pH值。

综上所述,测定大气颗粒物的pH值有多种方法,其中溶液滴定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光散射法是常用的方法。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报告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线
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常规的污染物,大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
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
境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基本概念
总悬浮颗粒物(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总悬
其中 PM10 含量远大于 TSP 含量,因为该实验在极精确的水平上进行,可能产生该误差的原因有: ①称量滤膜质量的时间超过 30s,质量不精确; ②分析天平没有调平或质量没有稳定就读数; ③采样地点和高度不一致,导致样本没有一致性; ④采样过程中因为移动仪器或其他不规范操作导致数据出错。
研究结果表明,PM10/TSP 的重量比为 60%—80%,而 PM2.5/PM10 的重量比为 50%—70%,PM2.5/PM10 的重 量比为 30%—56%。而实验所得 PM2.5 占 TSP 的比例为 18.46%,较研究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PM2.5 本身 就很难测定,采样时间不够可能导致其数据偏低。
六、讨论、心得
1、注意事项
1) 滤膜上积尘较多或电源电压变化时,采样流量会有波动,应随时注意检查和调节流量。 2) 抽气动力和排气口应放在滤膜采样夹的下风口,必要时将排气口垫高,以避免排气将地面尘土扬起。 3) 称量不带衬纸的过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清除静电的影响。 4) 采样高度应高地面 3-5m。
2、误差分析
1) 湿度。当日为雨天,空气湿度在 90%以上,根据不同湿度范围与总悬浮颗粒物修正值表1,可得当日 湿度范围为>90-81%,修正值为 0.004mg/m3,将平衡前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值直接减去修正值,可 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颗粒物测定知识点

颗粒物测定知识点

《环境监测》电子教材颗粒物的测定一、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项目大气中颗粒物的测定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自然降尘量的测定、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测定。

PM2.51、自然沉降量的测定自然沉降量(降尘)是指从空气中自然降落于地面的颗粒物。

颗粒物的降落不仅取决于粒径和密度,也受地形、风速、降水(包括雨、雪、雹等)等因素的影响。

降尘量为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从大气中沉降的颗粒物的质量,以每月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所沉降颗粒物的吨数表示(t/km2.30d)。

监测方法采用重量法(GB/T 15265-1994)。

2、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为0.1-100μm。

它不仅包括被风扬起的大颗粒物,也包括烟、雾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等极小颗粒物。

监测方法采用重量法GB/T15432-1995。

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测定:a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颗粒物中常需测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有铍、铬、铅、铁、铜、锌、镉、镍、钴、锑、锰、砷。

硒、硫酸根、硝酸根、氯化物等。

它们的含量很低,一般需采用分光光度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灵敏度高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含量分析。

b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颗粒物中的有机组分很复杂,受到普遍关注的是多环芳烃,如蒽、菲、芘等,其中许多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3,4苯并芘(简称苯并(a)芘或BaP)就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强致癌物质,采用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或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10µm的颗粒物。

3、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µm的颗粒物。

4、PM2.5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重量法)1、原理总悬浮颗粒物(简称TSP)是指空气中粒径在100μm以下的液体或固体颗粒。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目前多采用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以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为标题,本文将介绍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和,包括粉尘、烟雾、颗粒状气溶胶等。

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一、测定方法步骤1. 准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取样器、玻璃纤维滤膜、称量天平、烘箱等。

2.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取样点和取样时间。

一般来说,应选择典型的环境空气污染源附近的取样点,并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进行连续取样,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 安装好取样器,并将玻璃纤维滤膜放置在取样器中。

4. 开始取样,通常取样时间为24小时。

在取样期间,应注意保持取样器的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外部因素对取样结果的影响。

5. 取样结束后,将玻璃纤维滤膜取出,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以便后续的称量和分析。

6. 将干燥的滤膜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完全干燥。

7. 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量滤膜的质量。

在称量前后要进行校准,确保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8. 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将滤膜的质量减去滤膜本身的质量,即可得到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二、测定原理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进行的。

在取样过程中,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吸附在滤膜上,形成了一层颗粒物的沉积物。

通过称量滤膜的质量的变化,可以间接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

三、注意事项1. 在进行取样和称量时,应避免外部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称量滤膜前后要进行校准,以减小称量误差。

2. 在取样期间,应妥善保管取样器,防止被污染或损坏。

同时,要确保取样器的密封性能良好,避免颗粒物的外部污染。

3. 在进行测定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防止误差的产生。

例如,在称量滤膜时,要避免手部的直接接触,以免对滤膜产生污染或损坏。

四、总结通过重量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

第五章 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第五章 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第五章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第一节概述空气中固态和液态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空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风沙尘土、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海水喷溅等自然现象,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各种燃料(如煤炭、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和石油)的燃烧是空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颗粒物按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粒子。

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

固态颗粒物中较小的有炭黑、碘化银、燃烧颗粒核等,较大的有水泥粉尘、土尘、铸造尘和煤尘等。

液态颗粒物主要有雨滴、雾和硫酸雾等。

在工农业生产中可产生大量生产性粉尘,根据性质分为无机和有机粉尘。

空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死亡率有急性和慢性影响,有一定的致癌作用,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

吸入铅、锰、砷等毒性粉尘,经呼吸道溶解后,可引起机体中毒的发生。

粉尘作用于人体上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粘膜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久而久之,能引起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还可引起咽喉炎,支气管炎等。

经常接触生产性粉尘,也能引起皮肤、眼、耳疾病的发生。

大麻、棉花、对苯二胺等粉尘可引起哮喘性支气管炎、偏头痛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沥青粉尘在日光照射下通过光化学作用,可引起光感性皮炎、结膜炎和一些全身症状。

飘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若携带某些致病微生物,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如果吸入含致癌物粉尘,如镍、铬等,可导致肺癌的发生。

第二节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它是污染工作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和分类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有: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制造等;工业原料的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

TSP测定

TSP测定

TSP的测定
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测定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可吸入颗粒物(飘尘)浓度及粒度分布的测定、自然降尘量的测定、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于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液粒。

它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沙扬尘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物理化学反应在空气中生成的相应的盐类颗粒。

测定原理为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参见演示),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
后,可进行化学组分分析。

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采样法
和中流量采样法。

大流量采样(1.1-1.7m3/min)
使用大流量采样器连续采样24h,按下式计算
TSP浓度:
式中:
W——阻留在滤膜上的TSP重量(mg);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2/min);
Q
n
t——采样时间(min)。

中流量采样法使用中流量采样器(50-150L/min),所用滤膜直径较大流量的小,采样和测定方法同大流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流量采样(1.1大流量采样(1.1-1.7m3/min)使用大 /min)使用大 流量采样器连续采样24h。 流量采样器连续采样24h。 按下式计算TSP浓度 浓度: 按下式计算TSP浓度:
•式中:W——阻留在滤膜上的 式中: 阻留在滤膜上的TSP重量 重量(mg); 式中 阻留在滤膜上的 重量 ; • 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 2/min);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 ; 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 • t——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min)。 采样时间 。
第五节 颗粒物的污染与监测
本节内容: 本节内容:
(1)了解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了解颗粒物污染的来源 危害和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来源、 和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2)需要掌握的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测定项目有: 需要掌握的大气中颗粒物质的测定项目有: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度分别的测定、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度分别的测定、 自然降尘量及其组分的测定、 自然降尘量及其组分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化学组分的测定。 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化学组分的测定。
大流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
二、飘尘的测定
粒径小于10µm的颗粒物称为飘尘 粒径小于10µm的颗粒物称为飘尘 (可吸入尘,IP,PM10)。它可长时 (可吸入尘,IP,PM10)。它可长时 间漂浮在大气中,对人、生物及环境 危害较大。 飘尘重量浓度的测定 1、重量法 2、压电晶体振荡器法 3、 β射线吸收法 飘尘颗粒浓度分布的测定
可燃物重量测定
(1)步骤:测定降尘总量后的蒸发皿放到 600℃ 600℃高温电炉中灼烧并秤至恒量 (2)计算:
(W1 − W0 ) − (W2 − W0 ') × 30 ×104 M '=
S ×n
M’-可燃物含量(t˙km M’-可燃物含量(t˙km-2/月) W0’-灼烧后蒸发皿重量 W2-灼烧前蒸发皿重量
3.5.3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3.5.3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可吸入颗粒物的防治重点是工业企业 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3.5.4颗粒物污染的监测 3.5.4颗粒物污染的监测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一、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二、飘尘的测定 三、自然降尘量的测定 四、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测定
硝酸根的测定
(1)紫外分光光度法 (2)镉柱还原-偶氯燃料分光光度法 (3)离子色谱法
有机成分的测定
多环芳烃:蒽、菲、芘等 来源:煤和石油的燃烧 危害:致癌 步骤:采样、提取、分离、测定四步
1)提取 (1)索氏提取法:苯、环己烷、氯仿、丙酮等 (2)真空充氮升华法 2)分离 (1)纸层析法原理: 滤纸条-有吸附作用、毛细作用 乙酰化溶液-固定相(苯+乙酸酐+浓硫酸) 展开剂(甲醇+乙醇+蒸馏水)-流动相
XY-6020智能电子皂膜流量计(校准仪) XY-6020智能电子皂膜流量计(
2、压电晶体差频法
方法原理: 方法原理:
3、β射线吸收法
测量的原理:将β 测量的原理:将β射线通过特定物质后,其强 度衰减程度与所透过的物质质量有关,而与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关。通过测清洁滤 带(未采尘)和采尘滤带(已采尘)对β 带(未采尘)和采尘滤带(已采尘)对β射线 吸收程度的差异来测定采尘量。
3)多环芳烃的测定 (1)紫外分光光度法 0.3µ 0.3µg/5ml (2)荧光分光光度法 0.001µ 0.001µg/5ml (3)HPLC法(包括分离) HPLC法(包括分离)
b、小流量采样-重量法
原理:我国推荐使用13L/min小流量采样器。使一 小流量采样器。 原理:我国推荐使用13L/min小流量采样器 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具有分离和捕集装置的采样器, 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具有分离和捕集装置的采样器,首 先将粒径大于10µm的颗粒物阻留在撞击挡板的入口 先将粒径大于10µm的颗粒物阻留在撞击挡板的入口 挡板内,漂尘则通过入口挡板被捕集在预先恒重的玻 挡板内, 璃纤维滤膜上, 璃纤维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的滤膜重量及采样体积 计算漂尘的浓度。滤膜还可供化学组分分析。 计算漂尘的浓度。滤膜还可供化学组分分析。 采样器流量计一般用皂膜流量计校准 采样器流量计一般用皂膜流量计校准,其它同大流量 皂膜流量计校准, 法。
降尘试样的采集
干法、湿法 用具: 采集器—内径15cm,高30cm的缸 采集器—内径15cm,高30cm的缸 内加入300-500mL蒸馏水,上用 内加入300-500mL蒸馏水,上用 尼龙网罩防异物落入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夏季,防藻类繁殖,内加入2ml0.05ml/L 夏季,防藻类繁殖,内加入2ml0.05ml/L 的CuSO4 ②冬季,防结冰和冻裂,内加入300ml20% 冬季,防结冰和冻裂,内加入300ml20% 的甲醇或乙醇代替水 ③干旱时,补充蒸馏水,多雨时防止积水 溢出。
水溶性物质的测定
预处理:水浸取法 预处理: 硫酸根的测定 硝酸根的测定
硫酸根的测定
① BaSO4沉淀法 BaSO4沉淀法 原理:
O O Cl Ba Cl HO O Cl
+
O O
H 2 SO 4 Cl O 兰 色 OH
+
BaSO
4
(氯冉酸) 氯冉酸)
注意事项
①测定范围2-30µg/ml >30µg/ml不稳定 测定范围2 >30µg/ml不稳定 ②重现性不好,操作要求严格
3.5.2颗粒物污染的危害 3.5.2颗粒物污染的危害
对人的危害 城市大气能见度降低 (沙尘暴) 全球气候变化 大气光化学烟雾事件 酸沉降 臭氧层破坏 在大气中可以停留7天到30天,能长距 在大气中可以停留7天到30天,能长距 离传输造成大范围污染
大气中的悬浮颗粒污染物,特别是细小颗粒对人 的健康损坏极大,各种呼吸道疾病的产生,无不 与它有关,还可导致癌症、畸形和基因突变、死 亡。 颗粒物质对人类和动物的毒性作用可通过三个方 面表现出来:(1 面表现出来:(1)由颗粒物质本身的化学和物理 特性决定的内在毒性,如有毒颗粒石棉、BeO、 特性决定的内在毒性,如有毒颗粒石棉、BeO、 Pb、Cd、As、 Hg、H2SO4 及多环芳烃等;(2) Pb、Cd、As、 Hg、 及多环芳烃等;(2 吸入颗粒物质后对呼吸道清理机制的干扰;(3 吸入颗粒物质后对呼吸道清理机制的干扰;(3) 由于颗粒物质表面携带和吸附了有毒物质而带来 的毒性,如煤烟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常常会吸 附象SO 附象SO2 那样的有害气体。
一、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1、测定方法:GB/T 15432-1995中测定总悬浮 15432-1995中测定总悬浮 测定方法: 颗粒物的方法, 颗粒物的方法,适合于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 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2、测定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 ,以 测定原理: 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 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则空气中粒径小于 100µ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100µ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 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的质量浓度。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化学组分测定。 的质量浓度。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化学组分测定。 3、采样流量值校验
降尘量测定
降尘总量的测定
可燃物重量的测定
降尘总量的测定
(1)步骤:重量法 步骤:
加热 收集物 电热板 105±5℃烘箱干燥恒重 105±5℃烘箱干燥恒重 蒸干 500ml烧杯中 500ml烧杯中 瓷坩锅(恒重) 瓷坩锅(恒重) 浓缩至10 10- 浓缩至10-20ml 水洗烧杯壁
(2)计算: 计算: W 1- W 0- W a 降尘量= 30× 降尘量= ×30×104 S ×n
操作要点
①试液点在滤纸条下端3cm处,风吹干 试液点在滤纸条下端3cm处,风吹干 ②悬于层析缸中 ③沿缸口壁加入展开剂,至滤纸下端浸入1cm ③沿缸口壁加入展开剂,至滤纸下端浸入1cm ④盖上缸盖,置于暗室,进行层析 ⑤斑点剪下,用溶剂溶解,得到测定用的试液
(2)薄层层析法 ①吸附剂均匀地涂在玻璃板上(固定相) ②用注射器将提取地样液点在层析板一端的 一定距离处 ③将层析板以10-20度的倾斜角放入层析缸 ③将层析板以10-20度的倾斜角放入层析缸 中,浸入展开剂(样点不能浸入) ④刮下斑点,处理,测定 对斑点辨别: 凭颜色,或特定光线下带色 标液与试液同时点样
β射线飘尘测定仪工作原理
飘尘颗粒浓度分布的测定
不同类型粒径的数目分布— 不同类型粒径的数目分布—粒子对光的散射 不同粒径的重量浓度分布— 不同粒径的重量浓度分布—撞击捕集
三、自然降尘量的测定
自然降尘简称降尘,系指在空气环境条件 自然降尘简称降尘, 下,单位时间靠重力自然沉降落在单位面 积上的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µm以上 以上。 积上的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µm以上。 。 它是大气污染的参考性指标。 在降尘的测定中,主要测定的是降尘量, 有时还会测量一些其他物质:可燃性物质, 水溶或非水溶性物质,以及一些其他的化 学组分。
飘尘重量浓度的测定
1、重量法 ①大气飘尘采样器 ②公式 w 2 - w1 3 飘尘浓度 (mg / m ) = × 1000 Vr 采样方法: ③采样方法: a、大流量采样 b、中流量采样 c、小流量采样 2、压电晶体差频法
a、大流量采样-重量法
大流量法使用带有10µm以上颗粒物切割器 大流量法使用带有10µm以上颗粒物切割器(惯 以上颗粒物切割器( 性切割器、重力切割器)的大流量采样器采样。 性切割器、重力切割器)的大流量采样器采样。 原理:使—定体积的大气通过采样器,先将粒 定体积的大气通过采样器, 原理: 径大干10µm的颗粒物分离出去,小于10µm 径大干10µm的颗粒物分离出去,小于10µm 的颗粒物分离出去 的颗粒物被收集在预先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 的颗粒物被收集在预先恒重的滤膜上, 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 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出 飘尘的浓度。 飘尘的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