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与优美段落

合集下载

峡谷柔情的项羽论述段

峡谷柔情的项羽论述段

峡谷柔情的项羽论述段项羽,从古到今人们对他的争议总是永不休止。

有人说他刚愎自用;有人说他神勇无敌;亦有人说他是个莽夫。

可是又有几人懂得项羽的侠骨柔情呢?——少年壮志,不取功勋誓不休。

少年的项羽从小丧父,跟随叔叔生活,然项羽却少年壮志,小小年纪便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叔父教他书法,他不用功;让他去学习剑术,他也不肯努力。

项梁很生气就骂他没有出息。

但项羽却说:“念书写字,顶多记记姓名罢了;剑术学好了也只能和几个人对打,我要学那种一人敌万人的本领。

”项梁听项羽这么一说,认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项羽学习兵法。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经过吴中,许多人前来观看。

站在两旁的百姓,一见这威风凛凛、豪华壮丽的皇帝车驾奔驰而来,都呆呆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喘。

只有站在人群里比别人高出一头的项羽,瞪着浓眉下一双有神的大眼,脱口说道:“彼可取而代也。

”项梁吓得赶快捂住项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这儿胡说八道,让别人告发了可是要灭九族的呀。

”回到家里,项羽埋怨叔父说:“平日您总是让我练习武艺,学习兵法,让我念念不忘家国之恨,今天您怎么这样胆小怕事呢?”而当刘邦看见此情此景却只能感慨:“大丈夫当如此是也!”二者区别高下立判。

项羽亦因此壮志而坚守最终成就西楚霸王。

如此少年侠之气概,岂非寻常之人所能有?——破釜沉舟,不破敌军誓不归。

章邯围赵,形势危急。

然宋义迟迟不肯度过黄河,面对战机的流逝,项羽怒斩宋义掌控了兵权。

在形势的愈演愈烈之下,项羽选择了强渡黄河支援赵国。

出发之前,他命令士兵砸锅破舟,豪气的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果然面对物资的断绝,将士们都奋勇杀敌一举夺得了战争的胜利。

面对形势,项羽能够审时度势;面对危急,项羽亦能砸锅破舟,这份豪气,这份神勇,这份面对危亡的侠者决断又有几人可有?——鸿门之宴,一念尽显英雄气。

面对刘邦的先去关中为王,项羽内心十分愤怒设下鸿门宴欲杀死刘邦。

描写西楚霸王项羽佳句

描写西楚霸王项羽佳句

描写西楚霸王项羽佳句
1. 项羽啊,那可是力能扛鼎的英雄,就好像一头威猛无比的雄狮,谁敢与他争锋?比如在巨鹿之战中,他带领楚军勇往直前,何等的霸气!
2. 西楚霸王项羽,真真是豪情万丈啊,恰似那划破夜空的璀璨流星,耀眼而令人难忘。

在鸿门宴上,他的一举一动不都彰显着他的英雄气概吗?
3. 项羽简直就是战场上的神祇,像那狂风暴雨般势不可挡,还记得彭城之战吗,他以少胜多,那是怎样的奇迹啊!
4. 西楚霸王啊,他的勇气如同燃烧的烈火,谁能不被其震撼?乌江边上,他虽败犹荣,这难道不是英雄的本色吗?
5. 项羽,那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名字,仿佛是一座巍峨的高山,令人敬仰。

当初他分封诸侯时的气魄,有几人能及?
6. 西楚霸王项羽,他的霸气简直逆天了,好比那汹涌澎湃的海浪,无人可挡。

在楚汉相争中,他的每一次出击不都让敌人胆寒吗?
7. 项羽,绝对是历史长河中的传奇,像那闪耀的星辰般夺目,垓下之战中他的悲壮,怎能不让人叹息?
8. 西楚霸王啊,他的故事是那么的动人心弦,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让人沉醉。

他与虞姬的爱情,不也是千古流传吗?
9. 项羽,他就是英雄的代名词,好似那烈烈的军旗,飘扬在历史的天空。

他破釜沉舟的决心,难道不是我们该学习的吗?
10. 西楚霸王项羽,他的魅力无人能抗拒,如同那炽热的太阳,光芒万丈。

他在历史中的身影,永远都那么清晰,那么让人怀念啊!
我的观点结论: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勇猛、霸气、豪情都深深吸引着我们,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颂。

关于项羽的作文素材片段

关于项羽的作文素材片段

关于项羽的作文素材片段
项羽是兵家必争的一代英雄,他的精神魅力和功勋长存于历史的文献中。

项羽从小拥有坚强豪爽的性格,立志做一个伟大的军阀,他谦逊勇敢,执著顽强,冲破了一切苦难,非常受人们的尊重。

项羽以其勇猛和非凡的能力,担任大刀关汉军的统帅,领导汉军收复
长安,把秦国推翻。

项羽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最著名的是“Heaven’s Mandate”战役,就是在与秦军的大规模火拼中,他用着关系,厉害官招,
最终击败秦军,收复长安。

这一战役激起了反抗的热情,让千百万民众从
极度受压的地位上解放出来。

项羽虽然以英雄而著称,但是他也有贪图享受和看似傲慢争斗的一面,使他错失了一个大功。

项羽抗拒了汉文帝的封赐,到了竟陵,调配洛中洛
外军力,自封为“宇文”,在司马氏的攻击下,由于项羽的争斗,玉门关
之战上,汉军大败,这就是称为“天命”的传说。

项羽那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带给了后人无数的启示,他的故事也成为了
中国的民族传说。

他的死亡也给中国古代史书留下了深刻的一抹灰色,它
昭示了著名的“不畏艰险,无畏牺牲”的坚强精神;他的生命,也给历史
增添了另一丝不折不扣的绝美文章。

综上所述,项羽是历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队领袖,他的贡献
和勇猛武力,改变了中国历史上的格局,在中国的传说中永远塑造了一个“姜子牙”模样的精神楷模。

他对难民们的救援令人感动,甘愿牺牲自己。

他英勇无畏,与秦军闯入了玉门关,无畏重重困难,最终英勇地把长安大
梁收复,可以说属于史上最伟大的军事英雄之一。

唯愿他所代表的体现出
来的坚定信念、无畏精神长久存在,永不褪色。

描写项羽虞姬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项羽虞姬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项羽虞姬的唯美句子(第一篇)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 蝶恋花,雨纷纷,太匆匆。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月白风清,花雨漫天,红颜弄影婵娟。

5. 风华绝代,独立于人间,我独倚阑干。

6. 渔舟唱晚,浣纱弄月,倾城绝恋不可寻。

7. 星光如梦,惹人醉,悠悠古韵绵延起。

8. 皓月清辉,碧波荡漾,虞姬含笑眉弯。

9. 锦绣宫墙,银烛照人,项翁儿豪情犹在。

10. 溪水潺潺,青山依旧,红粉佳人远离渊。

11. 悠悠岁月,我依然守候,你却早已笑红尘。

12. 弦歌不断,琴心独响,你是我唯一功成名就。

13. 寻春之旅,独上西楼,悄然心动萦绕头。

14. 梦里花落知多少,我与君绕指柔情缠绵绕。

15. 曲径通幽,青山绿水,情长意重我心跳。

16. 抚琴弹奏,如穿梭时光,回忆绵长。

17. 泪水拂去尘埃,帘卷西风,生死与共永不变。

18. 微凉的风吹过窗台,一段烟雨情缘抚心怀。

19. 芳草萋萋,画船摇曳,红颜心事谁能悔。

20. 汉烟焚尽,虞舜故里,千古伤离绪纷纷。

21. 四时更替,世事沧桑,虞姬红袖舞情长。

22. 风柔雨燕,花开花落,缠绵缱绻莫负我。

23. 君艳如锦绣,我孤独如雨蝶,此情难忘无边界。

24. 一袭白衣,如水如云,眉间心事蕴秋蝉。

25. 红颜薄命,风雨如丝,捧心寻觅迷离之际。

26. 雁过留香,轻波浅唱,虞姬眉峰倚江南。

27. 流年似水,燕儿归巢,此情不渝永生长。

28. 望穿秋水,思悠悠,匆匆人间别离愁。

29. 相思的泪水,微笑中凝望,思念随风飘扬。

30. 风过山明,夜舞星林,虞姬倾国独霸心。

31. 繁花似锦,春风融融,你是我此生所钟情。

32. 画船听雨,瀑布潺潺,回忆谱写我心殇。

33. 星月闪烁,风华绝代,红颜虞姬霸气长。

34. 十里春风,花雨霏霏,我与你心心相印。

35. 风柔雨恣,满屋秋风,我撩动你心弦。

36. 锦瑟流年,天长地久,红颜虞姬傲凤舞。

37. 情牵心绪,天涯海阔,虞姬柳叶眉如画。

项羽本纪赞中赞扬项羽的句子

项羽本纪赞中赞扬项羽的句子

项羽本纪赞中赞扬项羽的句子
1. 项羽那可是真正的英雄啊,就像猛虎下山一般勇猛无畏!想当年他面对强大的秦军,毫不畏惧,奋勇杀敌,这是多么了不起啊!
2. 项羽的豪情壮志谁人能比?简直就如同燃烧的火焰,能把一切都点燃!他说要夺取天下,就真的去拼去闯,太霸气了吧!
3. 项羽啊项羽,你的勇气如同钢铁般坚硬,他竟敢单枪匹马冲向敌阵,难道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吗?
4. 你们看项羽的领导力,那就是将帅之才啊!好比是黑夜中的明灯,指引着众人前进,这是多么伟大的才能!当年带着兄弟们打仗,那可是威风凛凛。

5. 项羽的决心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简直像磐石一样坚定!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绝不退缩,这是怎样的气魄啊!
6. 项羽的霸气简直无敌了,就好像那高高在上的烈日,让人不敢直视!他在战场上一声怒吼,都能让敌人胆寒。

7. 说项羽是传奇人物一点都不为过吧!他就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那么耀眼夺目!他创造的那些战绩,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8. 项羽的武勇那可是顶尖的呀,如同狂风暴雨般猛烈!在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这是怎样的神勇啊!
9. 项羽绝对是值得我们敬仰的大英雄,他的身上有着无数的闪光点。

他的故事流传千古,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我的观点就是,项羽就是那个独一无二、让人赞叹不已的英雄!。

关于英雄的优美段落

关于英雄的优美段落

关于英雄的优美段落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殊伦。

英雄不死。

1、自缚成千古恨,替天行道,万众归心,帝王宝座非你莫属,然而只因自缚铸千古恨,函谷关亚父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亚父举佩玉抉,你却漠然不应,韩信要助你成霸业,你却视其庸人,乌江亭长劝你渡回江东,你那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笑乎?哭也!2、项羽,楚汉争霸中我觉得最可悲的一个人,一身英雄之气,一付英雄之势,一片英雄之心,你失去了原本属于你的天下,输给谁?不是刘邦,而是你自己。

3、在我的眼里,项羽是一位英雄。

纵观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人物一生,抛开他的英雄气概不谈,我们也无不为他的魅力人格所赞叹,在当时那个人人谋富贵,人人谋利益的历史环境下,项羽便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那么的鹤立鸡群。

他的英雄和君子形象。

恰恰烘托了刘邦的无赖和小人模样。

4、千古的浪涛淘尽了多少英雄,埋没了多少豪杰,可是,可是不是还有一些永不消匿的东西吗?且不说上文提及的屈原,太白以及易安,不还有“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会当凌绝顶”的杜甫,“起舞弄清影”的苏轼……吗?他们的精神不是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芊芊学子们吗?的确,这些人,这些精神,是永不消匿的,只会历史的更迭时间的消逝而升华……5、又一阵秋雨潇潇地下着,润绿了竹;又一阵凄风飕飕地舞着,染黄了菊。

一位英勇的将军,头戴金盔,身披战袍,手握青剑,独倚栏杆,但见潇潇雨歇。

抬头望眼,仰天长笑,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项羽是一个奇才,在吴地看到秦始皇游行会耆时,自己说道“吾固可取而代之”。

其叔父看他少有大志,非凡人也,很高兴。

教他识字,他也不喜欢,他认为读书是为记住一个名字而已。

但这一点确实是他的过错。

识字可以研究史书,读史使人明理。

他也不想习武,他也认为这只不过可以敌几人罢了。

叔父项梁就教他祖先留下来的兵法,史书记载,他开始学,很认真,但后来就没太认真了。

那这个司马迁的记载是否真实。

7、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赞美项羽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赞美项羽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赞美项羽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1. 前有巨敌,后有追兵,项羽仍能挺身而出,展现了英雄气概的最高境界。

2. 项羽手持长枪,挑战天下英雄,无人能敌,这就是真正的英雄气概。

3. 项羽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他在战场上勇猛无比,战功卓著,让人深感敬意。

4. 项羽在战场上,永远不会退缩,他的英勇和坚毅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 项羽是一位充满正义感和勇气的英雄,他的英勇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6. 项羽在战场上,不仅仅是一名勇士,更是一名指挥家,他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让人惊叹。

7. 项羽的英雄气概让他成为了一个传奇,他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8. 项羽的英雄气概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对人民的关爱和保护上。

9. 项羽是一位具有崇高品德的英雄,他的大公无私和忠诚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10. 项羽的英雄气概是一种精神力量,他的勇气和担当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11. 项羽的英雄气概是一种无畏精神,他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鼓舞着我们迎接任何挑战。

项羽人物素材摘抄

项羽人物素材摘抄

项羽人物素材摘抄
1. 项羽啊,那可是个超级猛的人物!你想想,他在战场上就像一头猛虎,勇往直前,无人能挡。

就拿巨鹿之战来说,他带着少数兵力就敢直面强大的秦军,这是何等的气魄!
2. 项羽力能扛鼎,哇塞,这力气得多惊人啊!他好像有用不完的力量,在战斗中总是冲在最前面,这不就跟我们现在那些勇敢无畏的战士一样嘛!比如在彭城之战,那可真是神勇无比啊!
3. 项羽对虞姬的感情那可是真真切切呀!人家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项羽就是这样啊。

在四面楚歌的时候,还想着虞姬,这多么感人啊!他真的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4. 项羽的霸气,那是谁也比不了的呀!他一出场就自带光环,让人敬畏。

就如同那高高在上的雄鹰,俯视着一切。

分封诸侯的时候不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嘛!
5. 项羽的骄傲也是出了名的啊,诶,可别小瞧了这骄傲。

有时候骄傲也能让人更有斗志呢!就好像他坚信自己就是最厉害的,在楚汉相争中不就一直保持着这种自信吗!
6. 你们说,要是没有刘邦,项羽是不是就能统一天下啦?他那么厉害,可惜呀,遇到了刘邦这个对手。

但这也更显出项羽的了不起!
7. 项羽的故事流传千古,这不就是他魅力的体现吗?大家一直传颂着他的勇猛、他的深情。

他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耀眼无比,垓下之战的时候不就是这样让人心疼嘛!
8. 项羽这个人啊,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他的勇猛无畏,恨他的最终失败。

但不管怎样,他都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颗明星!
我的观点结论:项羽是一个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项羽篇一、人物简介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

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

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与之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取而代之、先发制人、破釜沉舟、以一当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沐猴而冠、四面楚歌等。

(一)、性格特点:1、少怀壮志,志向远大,不甘为人下(1)少时聪明,但学写字和剑法都没能坚持。

结果被叔父项梁责备,就满不在乎地说出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

要学,就要学打大仗和万人对敌的本领。

)的豪言,令项梁很高兴,遂教其兵法。

从其豪言中可以看出,项羽并不甘为人下,要一鸣惊人。

(2)秦始皇巡游会,项羽与父同去观看,发出“彼可取而代也”(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的惊人之语。

吓得项梁忙掩其口,警告他不要乱说话。

此即成语取而代之的故事由来。

他年纪轻轻就可以说出这样的话,而项羽最终尽管统治地位不长久,但也的确带领起义军灭了秦朝。

他在摧毁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斗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3)当会稽守通向项梁表达了希望先发制人揭竿反秦,以免后人受制于人的时候,不甘为人下的项梁和项羽就马上把他杀了,接收了他的部下,自己登上领导者的地位,组织反秦。

2、率直爽朗,坦荡淳朴,以诚待人。

λ(1)在攻占黄城后,他听取了外黄城十二三岁小孩子关于收取民心的建议;(2)鸿门宴上,对樊哙的“闯宴”大度且容忍,只因欣赏樊哙的英武气质;(3)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对于刘邦划分鸿沟,约定中分天下的和解条约都信以为真并努力维持。

3、勇猛无敌(英勇善战)λ(1)身材魁梧,又有才能勇气,吴中的年青人,都很敬畏他。

(2)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有拔山盖世的勇力(“力拔山兮气盖世”)。

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

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3)(项羽与敌将对阵,经常只要嗔目视之,就令敌将闻风丧胆。

)楚汉双方在广武对峙时,项羽派出三名壮士向刘邦挑战,结果都被刘邦的射手楼烦射死。

项羽一怒之下拍马出阵,“嗔目叱之”,竟吓得楼凡“目不敢视,手不敢发”,拔马逃回军中。

(4)救赵是最好的体现。

巨鹿之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九战九捷,大破秦军,秦将苏角被毙,王离被活捉,涉间不降,自焚身亡,章邯向南溃逃,项羽取得了巨大胜利,奠定了项羽在反秦历史上的地位。

也充分体现了项羽的骁勇善战。

秦二世二年冬十月,楚王派卿子冠军率军援赵,宋义行军至安阳,便安营扎寨,整四十天按兵不动,项羽请战,宋义拒绝并说:“夫披肩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连策,功不如义。

”之后仍旧“饮酒高会”而不顾“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怒不可遏,便于“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随后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兵救巨鹿,但“战少利”“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甄,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

(5)项羽在乌江自刎前的逃亡途中,汉将杨喜穷追不舍,项羽勒马回首,竟吓得杨喜人仰马翻,兵退数里。

(6)垓下失败后,他引兵东向逃到东城时,只剩二十八骑,而汉兵有数千人之多。

项羽将仅有的二十八骑分为四队,鼓动余部做最后拼杀,向四面突围。

他身先士卒,率先冲向汉军,斩杀将军数十百人。

最后,项羽退至乌江,江上有一船可渡河而逃,但他因当年率西击秦军的江东八千子弟没有一人生还,竟不肯渡江。

赠出乌骓马后又与汉军展开搏斗,相继杀死数百人。

最终身负重伤,对乌江自刎而死。

这突出他勇猛刚毅的英雄气概,不愧为一代豪杰,李清照有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对项羽最好的评价,垓下之战,即使项羽后来只剩下二十八骑,面对汉军几千骑,仍毫不畏惧,只丢失两骑,就把对方杀了几百人。

4、重情重义(有恭敬慈爱仁者之心)(1)垓下之围中,项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大为惶恐,项羽面对其随军宠妾虞姬和心爱的乌骓马,不禁感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呜喑悲慨,凄凉动人,这是项羽本人面对自己经历和面对失败的心路写照,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千古有心人莫不下涕。

歌声在铁马寒风,夜月刁斗的军营中回荡,令人伤感唏嘘!情不深无以至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在战场勇猛杀人如麻以外深情至切的另外一面。

此时的项羽不再是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也不是意气风发的英雄,他只是一个真情流露的男儿。

他用情之深之真,在他英雄的身份之上更让人唏嘘不已。

他和虞姬的爱情也传唱至今。

英雄末路的悲凉和爱情的凄美共同造就了这千古姻缘,让人难以忘怀!(2)项羽也“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项羽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

”他不杀刘邦,也不杀其父亲和妻儿。

(3)在垓下之围中,他悲歌辞美人,意气慷慨;(4)在乌江畔,他马赠亭长,情调悲凉,(5)自刎而死,为仇者成“德”。

5、侠骨柔情、优柔寡断(妇人之仁)(1)对于谋士范增,虽尊为亚父,但是屡屡不采纳他的意见,气得范增说“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中,项羽私自改变向刘邦进攻的决定,同时对范增在席间屡次劝他杀死刘邦的暗示不表态(“默然不应”),致使刘邦最后逃离鸿门,丧失除掉自己这一劲敌的机会。

(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开始他接受范增的建议要“击破沛公军”,可是听了项伯的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同意刘邦前来谢罪。

堂堂一军统帅,做事却“风吹墙头草”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不能说不是项羽的个人悲哀。

而项庄舞剑,项伯以“身翼蔽沛公”时,项羽却一味地姑息纵容,范增的计划因此再度落空,后来樊哙闯了进来,将项羽大骂了一通,按理说樊哙没有资格进会场,况且还带兵器,项羽应对他的擅闯宴会应予制止,但项羽并未将樊哙逐出。

不料项羽非但没有发怒,反以欣赏口气连呼“壮士”,对他赐酒赐肉,礼待有加,使得后来刘邦有可能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金蝉脱壳、逃之夭夭。

放过了一个绝妙的机会。

尤其是樊哙借项羽“复能饮乎”的发问,指责项羽席间舞剑“欲诛有功之人”,项羽“未有以应”,而且非但不怪罪樊哙的放肆无礼,反而赐坐。

(仁慈软弱,缺乏原则性)(3)鸿门宴上,根本没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亲自来请罪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认为杀之不武。

(4)鸿门宴上沛公逃席却安然接受刘邦的礼物(“置之坐上”)。

(与范增对比:“置之地,把见撞而破之”)(5)项庄舞剑意图寻机杀刘邦时,项伯不奏请,亦擅自舞剑,并暗中保护刘邦。

项羽对此睁只眼闭只眼,未对项伯的行为加以制止。

λ 6、自矜功伐(骄傲自大)(1)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

(2)宴会上的座次安排,违犯了宾为尊,主为次的原则,项王、项伯最上位,范增第二,刘邦再次,张良侍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西向坐;张良西向侍。

”)7、不善用人λ(1)在用人原则上,苛礼唯亲,项庄、项伯都是他的族亲。

(2) 在用人态度上,刚愎自用,多疑嫉才,所以很多原来是项羽麾下的将领后来都投向刘邦。

如陈平、韩信,尽管他们有惊世之才,但项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只将他们分配到地方做小角色,大材小用,最后两人都投奔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臣谋士,夺取天下的有力棋子。

他看不起出身无赖的韩信,当韩信投奔他时,只给他做了个肩戟侍卫的郎中。

韩信曾“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无奈之下,韩信投奔刘邦,并在萧何的竭力推荐下达到重用,成为三杰之一。

陈平也是这样,他出身寒门,既无资力可凭,又无声望可恃,仅是一个“好读书”的穷书生,当他往归项羽时,项羽并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尽管他有“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的奇才,项羽却不能用,也尽管他有“击降殷王”之功,项羽不仅不予重用,反而“将诛定殷者将吏”(《史记•陈丞相世家》)这就使得陈平在项羽麾下不仅不能谋得存身立命之地,还有丢掉脑袋的危险,“陈平惧诛”只有偷偷地逃走投奔了能用人的刘邦,并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

纵观他为刘邦出的六计:一是捐金行反间计,离间项羽和锺离昧;二是用恶劣菜蔬进食楚使,离间项羽和范增;三是夜出妇女,解荥阳围,实是帮刘邦逃出荥阳;四是潜蹑帝足,请封韩信为齐王,以安定天下;五是伪游云梦,抓韩信;六是救出白登,让刘邦脱离匈奴人之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平的奇才,如此贤良,项羽却因其偏见和高傲而不能用,败局已经很明显了。

一个成功的帝王他可以没有卓越的才干,但一定要有识人用人的才华。

刘邦之所以得天下,而项羽之所以失天下,究其原因,刘邦说:“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餽,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汉书•高祖本纪》)这足见一个帝王能否用人,善于让人才尽其所用,是十分重要的。

能否正确用人,根本原因在于他对世界的认识,对个人关系的认识,在于他的时间经验和策略思想,同时,还在于他的心胸之广狭,换句话说,还在于用人者的不同性格。

因项羽出身贵族,所以他身上有贵族的骄傲和偏见,他看不起出身无赖的韩信和出身寒门的穷书生陈平,这就使得韩信、陈平在项羽麾下不仅不能谋得存身立命之地,投奔了能用人的刘邦,并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

若项羽可以谦虚些,放下他贵族的骄傲,历史会不会改写很难断定,但至少可以断定他绝不会败得那么悲惨。

刘邦用人则正与项羽相反,刘邦是地痞流氓出身,没有那么多的偏见和傲慢,他的信念就是于己有用的都接受,一视同仁,心胸宽广。

是贵族出身的张良也罢,无赖出身的韩信也罢,只要你有才他都会用,而且能让人尽其全才。

王符在《潜夫论•本政》中论刘邦用人:“苟得其人,不患贫贱;得其才,不嫌名迹。

”真是一语点中要害。

项羽和刘邦抱有不同的人才观(项取人以名以尊,形成亲亲尊尊的人才观;刘取人以实以贤,形成尚贤任能的人才观),执行了相反的用人政策(刘虚己听人,放手用人,赏不移时;而项刚愎自用,信谗多疑,忘功寻过),用人得失是楚汉战争胜败的关键。

在用人原则上,刘唯才是举,项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刘自明听人,项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刘宽容诚信,项多疑嫉才。

所以刘邦本身并不一定具有超人的文武之才,却能取众才用众智,项羽虽武艺出众,勇猛过人,但他用人有失无得,既不能尽己人才,更不能尽人之才,这是汉胜楚败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