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高一硫的知识点

高一硫的知识点硫(符号:S)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6。
它在地球上广泛存在,常见于矿石、石油和天然气中。
硫具有很多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应用,本文将介绍高一化学中关于硫的知识点。
一、硫的性质1. 物理性质:硫是黄色的固体,常见的形态有硫黄粉末和硫黄晶体。
硫的熔点为115.21°C,沸点为444.6°C。
硫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发光,这一现象被称为硫的荧光。
2. 化学性质:硫能和多种元素反应。
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H2S),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硫(SN)。
此外,硫还能和大部分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
二、硫的最常见化合物1.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常见于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雾和工业废气中。
它是硫酸的原料之一,也是造纸和食品加工中的消毒剂和漂白剂。
2. 三氧化硫(SO3):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常温下极易吸湿生成硫酸。
硫酸的生产通常以三氧化硫为中间产物。
3. 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腐烂的有机物中。
它是一种剧毒气体,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
硫化氢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料,用于生产硫化物和农药。
三、硫的应用1. 农业:硫可以作为农药的成分,用于防治病虫害。
硫还可以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
2. 化学工业:硫酸是硫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
硫酸在制造化肥、洗涤剂、染料和爆炸物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3. 药物工业:硫化物是某些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硫化物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关节炎和皮肤病等疾病。
4. 硫酸铜: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广泛用于电镀、农业、印刷和皮革制造等领域。
四、硫的环境影响1. 大气污染:燃烧煤炭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硫,这是大气中硫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硫污染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2. 酸雨:硫化物和氮化物的排放是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酸雨对土壤、湖泊和森林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3. 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高一化学必修二硫及其化合物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二硫及其化合物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二主要学习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硫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以硫矿的形式存在。
硫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以下是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笔记:
1. 硫的性质:
硫是一种黄色固体,在常温下呈现为非金属固体。
它的密度较大,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硫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气体。
此外,硫还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
2. 硫的化合物:
硫与氧、氢、金属等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其中,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是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硫酸和亚硫酸盐也是常见的硫化合物,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农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3. 硫的应用:
硫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用于制备硫酸、硫化物等化工产品。
此外,硫还被用于制备农药、医药和橡胶工业。
在生活中,硫化氢被用于制备硫化铅等颜料,用于染料工业。
4. 环境问题:
硫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控制硫排放,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总的来说,硫及其化合物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了解硫的性质、化合物和应用,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希望这些笔记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第二册硫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二册硫的知识点硫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6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6,原子量为32.06。
它的化学符号是S,属于非金属元素。
在自然界中,硫以多种形式存在,如黄磷、硫化铁、硫酸盐等。
硫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地球上存在量较多的元素之一。
1. 硫的物理性质硫是一种黄色固体,常温下呈脆性结晶,无定形硫呈黄色蜡状。
硫具有特殊的气味,可引起眼睛和呼吸道不适。
硫的熔点为112.8°C,沸点为444.6°C。
纯度极高的硫能够燃烧,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2. 硫的化学性质2.1 氧化性:硫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反应方程式为:S(s) + O2(g) → SO2(g)。
2.2 还原性:硫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金属和硫化物。
例如,硫可以还原铜氧化物,生成纯铜和二氧化硫。
反应方程式为:CuO(s) + S(s) → Cu(s) + SO2(g)。
2.3 酸性: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生成亚硫酸。
亚硫酸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硫酸。
反应方程式为:SO2(g) + H2O(l) → H2SO3(aq)。
3. 硫的重要化合物3.1 硫酸:硫酸是硫的重要化合物之一,化学式为H2SO4。
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具有强酸性和强腐蚀性的液体。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冶金、石油、化肥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2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硫的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SO2。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大气中存在量很少。
二氧化硫是导致大气污染和酸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刺激性气味。
3.3 硫化氢:硫化氢是硫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S。
它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
硫化氢在工业和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源,可以用于生产硝酸等。
3.4 硫酸盐:硫酸盐是硫酸的盐类,由硫酸基离子(SO4)2-和阳离子组成。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硫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从硫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硫化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1. 硫的性质
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硫矿石、石膏等物质中。
硫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态和密度等方面,其中最常见的是黄色的硫粉,它具有脆性和易于破碎的特点。
在化学反应中,硫可以与氧气、氢气、氮气等元素发生反应。
此外,硫也是一种良好的还原剂,它可以将其他物质还原成更低的氧化态。
2. 硫的制备
硫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从硫矿石中提取、从天然气中提取和从工业废气中提取等。
其中,从硫矿石中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高温熔炼硫矿石,然后将得到的液态硫喷到水中进行冷却,从而得到硫的固态产品。
3. 硫的用途
硫的用途非常广泛,它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制药、橡胶等行业中。
其中,硫在化工行业中被用作生产硫酸等化学品的原料,它也可以用于制造染料、橡胶加工等。
在农业领域,硫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和杀虫剂等,它可以起到保护作物和杀虫的作用。
4. 硫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硫化物是硫和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多种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其中,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以被用于生产硫化铵、硫化铜等材料。
硫化铁是一种黑色固体,它可以被用于生产钢铁、汽车轮胎等。
此外,硫化物还可以用于生产电池、半导体元件等。
硫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们具有多种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高一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硫和硫的化合物知识点硫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S,原子序数为16。
硫以其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而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在高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硫和其化合物的许多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高一硫和硫的化合物的重要知识点。
1. 硫的基本性质硫是一种黄色的固体,常见的形态有硫粉、硫磺等。
硫具有特殊的味道和气味,可以被用于制备一些医药和化妆品。
此外,硫是一种还原剂,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硫的密度较低,熔点较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2. 硫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硫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化合价通常为-2、+4和+6。
当硫以-2的化合价出现时,形成的离子是 sulfide。
当硫以+4的化合价出现时,形成的离子是 sulfite,对应的酸是亚硫酸(sulfurous acid)。
当硫以+6的化合价出现时,形成的离子是 sulfate,对应的酸是硫酸(sulfuric acid)。
3. 硫的氧化反应硫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
其中,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能与水形成亚硫酸,如SO2 + H2O → H2SO3。
三氧化硫是一种白色固体,能与水反应形成硫酸,如SO3 + H2O → H2SO4。
硫的氧化反应在大气污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硫的重要化合物(1)硫化物:硫能与许多金属形成硫化物,如铁(II) 硫化物(FeS)、锌硫化物(ZnS)等。
这些硫化物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都具有重要用途。
(2)亚硫酸和亚硫酸盐:亚硫酸是硫的+4价化合物,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硫酸盐。
例如,亚硫酸钠(Na2SO3)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和消毒剂。
(3)硫酸和硫酸盐:硫酸是硫的+6价化合物,是一种无色的强酸。
硫酸具有广泛的用途,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和农业等领域。
硫酸盐是硫酸的盐类,如硫酸钠(Na2SO4)和硫酸铜(CuSO4)等。
高一化学-硫知识点

1、硫(1)物理性质: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响(与变价金属反响,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2Na+S===Na2S (猛烈反响并发生爆炸)2Al+3S Al2S3(制取Al2S3的唯一途径)Fe+S△FeS(黑色)2Cu + S △Cu2S(黑色)②与非金属反响S+O2点燃SO2S+H2△H2S(说明硫化氢不稳定)③与化合物的反响S+6HNO3(浓)△H2SO4+6NO2↑+2H2OS+2H2SO4(浓)△2SO2↑+2H2O3S+6NaOH △2Na2S+Na2SO3+3H2O(用热碱溶液清洗硫)(3)用处: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自然橡胶,也用于制药与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①硫化氢的制取:Fe+H2SO4(稀)=FeSO4+H2S↑(不能用浓H2SO4或硝酸,因为H2S具有强复原性)——H2S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A.可燃性:2H2S+O2点燃2S+2H2O(H2S过量)2H2S+3O2点燃2SO2+2H2O(O2过量)B.强复原性:常见氧化剂Cl2、Br2、O2、Fe3+、HNO3、KMnO4等,甚至SO2均可将H2S氧化成S。
C.不稳定性:300℃以上易受热分解③H2S的水溶液叫氢硫酸,是二元弱酸。
3、硫的氧化物(1)二氧化硫:①SO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简单液化,易溶于水。
②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响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2有强复原性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2发生氧化一复原反响如:SO2 + Cl 2 +2H2O == H2SO4 + 2HCl④SO2也有肯定的氧化性2H2S + SO2 == 3S↓+2H2O⑤SO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复原反响)⑥试验室制法:Na2SO3+ H2SO4(浓)== Na2SO3+ H2O +SO2↑或Cu + 2H2SO4(浓)CuSO4+ 2H2O + SO2↑(2)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遇水猛烈反响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节硫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化学第一节硫知识点硫,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6,化学符号为S。
在化学中,硫的性质和应用非常广泛,研究硫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化学原理以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硫的性质、化合物以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硫的性质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常见的形态有单质硫和硫化物。
单质硫为黄色结晶固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硫的熔点较低,只有115.21℃,在室温下无法形成液态。
相对密度为2.07 g/cm³。
硫有着比较活泼的化学性质,容易与许多其他元素反应。
例如,硫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存在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作用。
二、硫化物的形成硫与许多金属元素能够形成硫化物,硫化物是由硫与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硫化物有硫化氢(H2S),硫化锌(ZnS)等。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且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常能够闻到其恶臭味道。
硫化氢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生产硫化锌,还可以作为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
硫化锌是一种常见的硫化物,其外观呈现出白色固体,具有发光的性质。
硫化锌在光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被用于制作白色LED等光电器件。
三、硫的应用硫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众多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在化学工业中。
硫可以用来制取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广泛应用于冶金、药品、化肥等行业。
硫酸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还具有腐蚀性,因此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
另外,硫还可以用来制取二硫化碳,二硫化碳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二硫化碳可以作为溶剂用于化学实验室中,也可以用于橡胶、氨纶等材料的生产。
此外,硫还可以用于制取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亚铁(FeS),它常用于电镀工业中的电解电容器制造。
总结:通过对硫的性质、硫化物形成以及应用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硫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硫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与许多元素能够形成化合物。
硫化物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学工业、光学领域以及冶金等行业。
高一必修一化学硫的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化学硫的知识点化学中的硫是一个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6,化学符号为S。
硫是地壳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高一必修一化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硫的一些基本性质、化合物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节:硫的基本性质与结构硫的原子结构由16个电子组成,其中两个位于内层,剩余的14个电子分布在外层。
硫原子的外层电子数目为6,因此它可以接受两个电子或者共享两个电子从而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学键。
硫原子还有六个外层空轨道,使其能够参与到多种化学反应中。
硫是一种黄绿色的非金属元素,常见的硫的同素异形体有两种,即差异为晶体结构的单斜硫和正交硫。
硫在常温下为固体,具有蛋白质或橡胶的气味,它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此外,硫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但是它并不是好的导体。
第二节:硫的化合物与应用硫的化合物非常重要且多样化。
其中,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在制药、农业和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
硫酸是无色的、无味的液体,能够与许多物质反应,如金属、碱和酸。
它是制造肥料、溶解矿石以及制造酸性清洁剂的重要原料。
此外,硫还和氧形成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等氧化物。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常见于燃烧和硫矿石的焙烧过程中。
它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并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此外,硫还可形成硫化物,如硫化氢(H2S)、二硫化碳(CS2)和硫化锌(ZnS)等。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常见于腐烂的有机物体和地下矿区。
它有毒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二硫化碳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硫化锌是一种无色晶体,被用作白色颜料,也可用于制造光学器件。
第三节:硫的危害与保护尽管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但它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如前所述,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它可以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土壤、水源和植被造成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一、选择题1.锌与100 mL 18.5 mol·L -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 ,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硫酸B .气体甲中二氧化硫与氢气的体积比为4∶1C .反应中共消耗97.5 g 锌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 电子【答案】B 【分析】Zn 和浓硫酸先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然后在具体分析; 【详解】A. Zn 和浓硫酸先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反应后溶液稀释至1L ,测的溶液中c(H +)=0.1mol·L -1,说明硫酸过量,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2×1L×0.1mol·L -1=0.05mol ,总硫酸物质的量为100×10-3L×18.5mol·L -1=1.85mol ,即反应过程中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85mol -0.05mol)=1.8mol ,故A 说法正确; B. 令生成amolSO 2和bmolH 2,则有:24422Zn 2H SO =ZnSO SO Oaa()H 2↑+浓++2442Zn H SO =ZnSO H bb↑++得到2a +b=1.8mol ,反应后得到气体物质的量为(a +b)mol=33.6L22.4L/mol,联立解得a=0.3,b=1.2,即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SO 2和H 2的体积之比为0.3:1.2=1:4,故B 说法错误;C. 根据选项A 的分析,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 2SO 4和ZnSO 4,根据硫酸守恒得出n(H 2SO 4)+n(ZnSO 4)+n(SO 2)=n(H 2SO 4)总,得出n(ZnSO 4)=(1.85mol -0.05mol -0.3mol)=1.5mol ,消耗Zn 的质量为1.5mol ×65g ·mol -1=97.5g ,故C 说法正确;D. 整个反应中Zn 失电子,反应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5mol ×2=3mol ,故D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
【点睛】浓硫酸氧化性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锌先与浓硫酸反应:Zn +2H 2SO 4(浓)=ZnSO 4+SO 2↑+H 2O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然后发生Zn +H 2SO 4=ZnSO 4+H 2↑,最后根据反应方程式以及守恒进行计算。
2.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答案】C【详解】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故选C。
【点睛】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不能用硝酸酸化,因为亚硫酸根离子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也具有此现象;也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3.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一定含有 Cl-B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再滴加 H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C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钠在空气中会生成过氧化钠D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现象为黄色说明该溶液的一定含有 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K+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Cl-或SO42-,实验结论不符,A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再滴加 H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O42-,实验结论不符,B错误;C.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钠在空气中会生成氧化钠,实验结论不符,C 错误;D. 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现象为黄色,未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溶液的一定含有 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K+,符合事实,D正确;答案为D。
4.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C.试管c中蓝色退去,说明还原性:SO2>I-D.试管d中无明显现象,说明SO2不是酸性氧化物【答案】C【详解】A.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B.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C.二氧化硫能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SO2+2H2O=4H++2I-+SO4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表明I-的还原性比SO2弱,即还原性:SO2>I-,故C正确;D.SO2是酸性氧化物,NaOH溶液中通入SO2,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答案为C。
5.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遇到有机物后,“强行”以H2O的形式脱去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从而使有机物碳化变黑,A正确;B、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使石蕊变红,HClO再氧化石蕊成无色物质,氯水的酸性主要靠HCl体现,漂白性靠HClO体现,B正确;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SO2,故该溶液中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NH4+和强碱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产生NH3,D正确;故选C。
【点睛】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般认为是CO2,和酸反应产生CO2的离子有CO32-、HCO3-,在分析时,这两种离子都要考虑到;此外,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若题中没有说明,也要考虑到SO2,相应的,和酸反应产生SO2的离子有SO32-、HSO3-。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氯水C.将足量S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SO2水溶液显酸性D.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钾的焰色是浅紫色,容易被钠的黄色火焰所掩盖,因此要在蓝色钴玻璃下进行观察才能确定有没有钾元素,A项错误;CO,B.酸性:盐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次氯酸;因此次氯酸不可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2应该考虑是盐酸的影响,B项错误;SO的水溶液显酸性,C项正确;C.石蕊变红则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说明2SO和高锰酸钾之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褪色,与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D.2答案选C。
【点睛】二氧化硫能够漂白一些有机色质,如品红溶液,属于非氧化性漂白;而二氧化硫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等溶液反应时,体现了二氧化硫的强的还原性,导致了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而非漂白性。
7.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A.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B.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C.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答案】A【详解】A. 用 H2O2溶液和 MnO2反应制取O2,固体不加热,故A符合;B. 用浓盐酸和 MnO2反应制取C12,是固体加热,故B不符;C. 用浓硝酸与 Cu反应制取 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符;D. 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SO2在水中溶解度大,不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A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生成SO 3 D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低 【答案】D 【详解】A. 久置的氯水中次氯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Cl 和O 2,所以不具有漂白性,故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不褪色,故A 错误;B. 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但二氧化硅和HF 反应生成四氟化硅而不是盐,所以它是酸性氧化物而不是两性氧化物,故B 错误;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只能生成SO 2,故C 错误;D. 在熔化状态时金属相互溶解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相互融合形成合金。
合金是两种金属或金属与某些非金属的非均匀混合物,它的熔点总比任一成分金属的熔点低,故D 正确; 答案:D 。
9.一定量的SO 2与NaOH 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 2SO 3和NaH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2 B .3∶5C .5∶7D .8∶11【答案】C 【详解】假设Na 2SO 3和NaHSO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由原子守恒可知,则SO 2的物质的量为x+y ,NaOH 的物质的量为2x+y ;由于x :y=2:3,则参加反应的SO 2与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x y x y++=23223x x x x++=5:7,故答案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