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转换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句型转换专项练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句型转换专项练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害旳人吗?
“把”“被”字句旳互换
一般句式:主动者(主语)+动作(谓语)+被 动者(宾语部分)
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旳发出者)+把+被 动者(动作行为旳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旳承受者)+被+主 动者(动作行为旳发出者)
“把”“被”字句旳互换
例子: 主动者
被动者
一般句式:我 打 破 了 一 个 杯 子。 动作
四、去掉表达数量旳词语。 例:杏树引来一群蜜蜂。
杏树引来蜜蜂。
缩句
缩句旳措施:
五、去掉表达简介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旳等 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 “从……”、“到……”、“用……”等等,很轻易 将它们找出来。
例:红旗在陆堑小学上空飘扬。 红旗在飘扬。
六、“着、了、过”等时态助词因为在句子中几乎没 有独立性,所以不能删除。
扩句练习
扩写下列句子(至少扩写两处):
例:红旗升起来了。 鲜艳旳红旗在操场上渐渐地升起来了。
1、比赛在进行。 一场篮球比赛在体育馆里紧张地进行着。
2、天空充满乌云。 灰暗旳天空渐渐地充满团团乌云。
3、我们要遵守纪律。 我们在上课时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4、列车经过大桥。 开往南京旳列车迅速地经过长500米旳大桥。
喻体
比喻句练习
把下列句子改为比喻句:
例:湖水很绿。 改:湖水绿得像一块碧绿旳翡翠。
1、十五旳月亮很圆。 2、天气真热啊! 3、岸上旳树林都在哗哗作响。 4、月亮挂在天空。 5、草地上盛开着鲜花。 6、鲜红旳五星红旗在飘扬。
拟人句
拟人,思想和感情。即用写人旳词句去写物。
12、51个三(1)班旳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三(1)班旳51个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句子总复习(修改病句、扩句缩句句型转换)(共45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句子总复习(修改病句、扩句缩句句型转换)(共45张PPT)

7.分类不当。 把不是一类的 归为了一类。
例:
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 黄瓜、毛豆、扁豆等蔬菜。
分类不当
❖ 1.“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 大合唱。
❖ 2.山坡上栽着许多梨树、苹果树和果树。
❖ 3.妈妈买了水果、桔子、苹果和薯片。
❖ 4.今天来了许多少先队员和小学生。
8.表意不明。 意思表达的不 清楚,使人误 导。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 放的花蕾吗?
❖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就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2、难道书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吗?
❖ 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3、人生还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 福、成功、辉煌的方法吗?
❖ 人生没有比这更好的生存方式和得到幸福、 成功、辉煌的方法了。
得了成绩。 我们取得了成绩。
缩句和扩句的区别:
不同点
相同点
扩句
把短句子写 成长句子。
缩句 把长句子写 成短句子。
在改写的过
程中,都不能 改变句子原来 的意思。
句型转换
句子句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反问句 设问句 转述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 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 者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 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2、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能、怎么、 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3、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 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例: 我们 有三个学校的老师都来参 加了活动。
1.三所不同的学校。 2.同一所学校的三位老师。
表意不明
❖ 1.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自己的 错误。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课件 25张幻灯片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课件  25张幻灯片
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 末用感叹号。
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 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 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 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 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变“?”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二、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这三克镭体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_难__道__这__三__克__镭__不 —_—_能_—_体___现___居__里_夫__人__伟_ 大的人格吗– ? ?
4、看,海边上不—是—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看__,__海___边__上__是__还__泛___着__白__色__的___浪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不__劳__动___,__连__棵__花__都___养__不__活__,___这__是__真__理__。______________
• 改:……难道我们能不 闻不问吗?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小结:
陈述句
反问句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练习:
一、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2、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全国通用(7页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全国通用(7页PPT)

• 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找的,他帮不了我的忙。 把三代、表 较A为的复人杂称句代子词的改转为换第三人称(他或他们),
妈例妈6:对姑小娘明对说孩,子放们学说后:,“她我来可接以小喝明你。们井里的水吗?”
例改为3::老老师师对对小我明说说,:他“来我帮来助帮我助。你。
• 4、老师对小王说:“我有事,你继续组织学生学习。”
摸索这种转述句的变化规律后,总结这种转述的方法为: A对B说:“代表A的人称代词......代表B的人称代词......” 把代表A的人称代词改为第三人称(他或他们), 代表B的人称代词改为 B 的名字。
三、较为复杂句子的转换
• 当有三个人称时,代表第三个人物的人称代词用 原名 表示。
例 3:老师对小明说:“我来帮助你。 改为:老师对我说,他来帮助我。 A对B说:“代表A的人称代词.
二、稍微复杂句子的转换
• 当所引述的话里有第二人称时,需要根据语境不同调整人称
• 例 3:老师对小明说:“我来帮助你。” • 改为:老师对小明说,他来帮助小明。
• 例 4:老师对我说:“我来帮助你。” • 改为:老师对我说,他来帮助我。
例 3:老师对小明说:“我来帮助你。” 改为:老师对小明说,他来帮助小明。 例 4:老师对我说:“我来帮助你。” 改为:老师对我说,他来帮助我。
•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的了你的忙。 ” 二例、3:稍老微师复对杂小句明子说的:转“换我来帮助你。
例1、3妈:妈老对师小对明小说明:说“:放“学我后来,帮我助来你接。你。
把例代3:表老A的师人对称小代明词说改:为“我第来三帮人助称你(。他或他们),
例代表3:B的老人师称对代小词明改说为:“我B 来的帮名助字你。。
• 老师对小王说,他有事,让小王继续组织学生学习。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陈述句、反问句的句型转换》优质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陈述句、反问句的句型转换》优质课件
3、飞机—难—道不是—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飞___机__是__今__天__早___上__坠__毁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上反问词 • 步骤:1. 去掉反问词——“难道......吗” 或“怎么.....呢”。 • 2.第二步:加(减)否定词。讲反话。 如“是”就改为“不是”,“能”改为“不 能”等。 • 3. “?” 改为“。”。
“。” 改为“?”
课堂小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再见
同学们真棒,非常感谢小可爱们的配合。
教学研讨:
说课与反思
1.上课教师说课。 2.上课教师做教学反思。
教学研讨
感谢你的参与 期待下次再见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陈述句、反问句” 句型转换
比较句子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吗? 我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2.我们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共同点:意思表达一致
不同点:句式不一致
反问句带有:难道……吗 不知道 ? 怎么……呢 能 ?
陈述句带有:
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不能 。
• 反问句中,一般都带有反问词“难道… 吗”“怎么……呢”,而陈述句没有。
_2_、__我这__知幅__道画___—难这__—道本__不图—是__书—是___是我__们小__班丽__蔡的__颖。___画__的__—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这___幅__画__是__我___们__班__蔡__颖___画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句子转换复习ppt

五年级语文句子转换复习ppt
革命战士连牺牲都不怕,难道会怕困难吗?
(2)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
(3)没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更重要的事了。
难道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更重要的事吗?
(4)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5)日子过得这样好,难道你还不感到满足吗?
(一只漂亮的黄白相间的)小鸟(从一棵 高大的树上缓缓地)飞走了。
扩句方法指导
• 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 充,给句子加上一些修饰语或限制语,使句子更 生动形象具体。
• 扩句时需注意: • 1、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 2、添加的修饰语或限制语要和句子的词语搭配。 • 3、正确使用修饰语或限制语后的
2、大雾天气,飞机必须停飞。
大雾天气,飞机不得不停飞。
方法总结
• 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去掉两个否定词(非…… 不可、不得不),加肯定词(必须、一定等)
•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去掉肯定词(必须、一定 等),加上两个否定词(非……不可、不得不、 不能不)
我出题,你来答
(1)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
这点小事,不用妈妈担心。
方法总结
• 陈述句改反问句: • 1、难道……吗?/……怎么……呢? • 2、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 3、句号变问号
• 反问句改陈述句: • 1、删掉“难道”,“吗”、“怎么”,“呢” • 2、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 3、问号变句号
我出题,你来答
(1)革命战士连牺牲都不怕,更不怕困难。
日子过得这样好,你应该感到满足。
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的转换
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

高考语文句式转换课件

高考语文句式转换课件

第八个主题:重组式变换 例8、改变下面句子强调的重点,使 之赞美“美人蕉”,不得改变句式结构。 美人蕉一年就能长出一米多来,但美 人蕉经不起风霜,一年一枯;松柏一年只 生长一寸左右,但松柏顶风冒雪,千年长 绿。 分析:所谓“重组”是指命题人要求 在“不得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变陈述 对象从而改变句子强调的重点,另外,还 要注意的是要牢记保留原意这一点。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个主题: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 例5、把下面加横线的状语后置 的倒装句,变换成常式句。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 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 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 觉得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 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里的 船一样。
• 分析: • 语序按常规句式排列的叫常式句; 不按常规句式排列的叫变式句,如主 谓倒装、状语提前、宾语前置等。 • 一般来说,一个成分如果不在其 常见位置,而移动到句子的开头或结 尾,这个成分就受到强调。 • 参考答案:……都不能如秦淮河的船 一样引起乘客们的情韵。
• 分析: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同的句子可以 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不同 • 参考答案 • (1)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呢? (2)请记住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 (3)都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啊!
• 第七个主题;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变换
例7、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进行转述。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 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 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珍珍说 到这件事。小王说 。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 老师本人。 小王说 。 • 答案:A、小王说:“珍珍,小李他明天上午不去语 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 找她行不行?” B、小王说:“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 找您 了,还问明天晚上去您行不行。”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式转换——反问句、转述句、双重否定句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句式转换——反问句、转述句、双重否定句课件

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用词方法
1、表示判断。“是”“了”用“不可能不”“谁也不能否认”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4、表示全部。“全”“都”“全部”用“没有(谁/一个)……不”
“无不”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直述句还是转述句,填在括号里。
1.老师激动地说:“你们知道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
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直述句)
2.张佳高兴地告诉妈妈,她在书店买了一本曹文轩的《草房子》。
( 转述句) 3.王晓对大家说:“我叫王晓,是从咸阳转来西安的。”(直述句) 4.爸爸说我想去爬山的话他就带我去。( 转述句)
句式转换
目录
01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0 直述句与转述句 023陈述句与反问句
0 1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与双重否定句
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 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陈述句 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 陈述句,简称为 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即否定两次, 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 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 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 加强了肯定的效果。
2
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我不是没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3 谁也不能否认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4
我必须承认你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 我不能不承认你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
5 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佩服小明。
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不佩服小明。
6 爸妈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动手做饭了。
0 3 陈述句与反问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句可分两步走:1、先把句子分 成“谁”,“做什么”或“什么” “怎么样”两部分。2、最后去掉 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 成完整的句子。
例如:
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精彩的 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 怎么能忘怀?
例如:
王阔森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王阔森说:,“我他 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练习:
1、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 了小红。”
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 了小红。 2、父亲说:“我看糟糕透了。”
父亲说,他看糟糕透了。
五、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 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 要意思。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 的奇迹。
工程是奇迹。
1、走进校园,我看见一排挺拔的 松树。 (陈述句) 2、这些树是你们栽的吗?(疑问句) 3、禁止乱丢垃圾。 (祈使句) 4、我们的校园环境多美呀(!感叹句)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2、刘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我不 安心。” 刘老师说,同学们学不好,她不 安心。
缩句
1、受到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 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刺猬缩成一团。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 破帆。
桑娜补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 的万里长城。
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长城。
按要求改写句子
句型转换练习
韩蕊
学习目标
1、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2、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的转换。 3、直接叙述句改转述句。 4、缩句。
一、(1)陈述句变反问句
方法: 1、先加上反问词(如 怎么……呢、
难道……吗 等等)。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
有的删去,没有的加上。 3、句末标点“。”变“?”
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李炳展画的。
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 里的。
2、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在句 子里加上双重否定句常用的语言形式。
如: 没有……不; ……不能不……; ……不得不…… 等等。
练习
在这件事上,我必须说你是对的。
在这件事上,我不必得须不说你是对的。
3、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的方法:去 掉两个否定词。
பைடு நூலகம்例如:
我不得不同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 不能忘怀。
2、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难道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 学习吗?
3、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失败了还得干,怎么能知难而退呢?
直接叙述变间接叙述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 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 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 那位姑娘听的。
我不只得好不 同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四、直接叙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1、标点符号的改变。改转述句
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 2、人称的变化。转述是转达别
人说的话,因此,直接叙述句改转 述句,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 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把 句中的“你”或“他”改为原名。
3、如果直接叙述句有“这”, 把“这”改为“那”。
难道 这幅画 不是我们班李炳展画的吗。 ?
2、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 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难,道我 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吗 ?
(2)反问句变陈述句
方法 1、先删去反问词(怎么……呢、 难道……吗 等)。 2、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有的 删去,没有的加上。 3、句末符号“?”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我们怎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 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 不 正是一首欢乐的 歌。吗?
二、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的互换
1、什么是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就是一句话里有两个否定词,
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即否定加否定等于 肯定。
例如:(1)、他不得不完成作业。 (2)、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
1、人与人的关系密切,使人感到亲切 舒服。(改成反问句)
人与人的关系密切,难道不使人感到亲切 舒服吗? 2、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勇事迹不能不 令我们感动。
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勇事迹很 令我们感动。
3、中队长对张明说:“我去开会, 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中队长对张明说,他去开会, 叫张明 自己去参加比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