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教案展示
教学评一体化优秀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优秀教案课题: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理解并学会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3. 能够欣赏并朗诵数首中国古代优秀诗词作品;4.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3. 经典古诗鉴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授课(30分钟)介绍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包括诗的起源、发展阶段、代表作家等内容,并讲解古代诗词常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代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诗词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扩展学生关于中国古代诗词的认知。
2. 演练(30分钟)分发并讲解几首中国古代优秀诗词作品,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等,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和朗诵。
3. 提高(15分钟)小组展示诗词朗诵,鼓励学生在朗诵中发挥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式:导授与探究相结合,师生互动,小组讨论与展示。
教学资源:图片、音频、视频、诗词选集等。
评价与反思:1. 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及表达能力;2. 课程来源的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此教案结合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诗词,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教案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设计模式,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并提供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知道如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一体化教学中。
2.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设计一门一体化教学课程;- 能够有效地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例将以小学二年级的“春天的花朵与蜜蜂”为例,将语文、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整合。
1. 教学课时:本教学设计按照5个课时进行。
2. 教学内容:- 了解春天的特点、花朵的结构和传粉过程;- 通过实地观察花朵和蜜蜂,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事物;- 学习一些和花朵和蜜蜂相关的诗歌和歌曲;- 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和统计活动,如测量一朵花的高度、统计花朵的颜色等。
三、教学步骤1. 活动一:引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春天和花朵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活动二:学习花朵的结构和传粉过程- 利用图片和实物展示花朵的结构,引导学生认识花的种类和不同的花瓣形状;- 讲解花朵的传粉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蜜蜂等昆虫在传粉中的作用。
3. 活动三:诗歌学习和创作- 学习一些和花朵和蜜蜂相关的诗歌和歌曲;-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自己的花朵和蜜蜂的诗歌或歌曲。
4. 活动四:测量和统计- 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活动,如测量一朵花的高度、测量花瓣的数量等;- 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如统计花朵的颜色、统计蜜蜂的数量等。
5. 活动五:总结和展示- 让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歌曲。
教案设计一体化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具体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提高学生的(具体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具体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具体知识点),运用(具体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导入: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讲授(1)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
(2)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4. 作业布置(1)课后巩固练习: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情况如何?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否丰富,是否提高了教学效果?4. 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关注了学生的需求?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
2. 同行评价:其他教师对本节课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评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以上一体化模板,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模板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
初中随班就读一体化教案

初中随班就读一体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2.教学篇目:《春》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春》,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3.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情感。
5.巩固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点评练习题答案,及时给予反馈。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策略:1.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3.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他们的学习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一体化教学教案展示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谢谢! 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三、任务导入(3分钟)
因郑州地铁5号线施工,中原路桐柏路口需新增移动式交通 信号灯 ,用PLC技术以实现控制,并能进行现场安装与调试。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任务要求: 1、应用PLC技术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循环工作; 2、交通信号灯一个周期(70s)的时序图如图所示。接通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上课所需材料,如工具箱、连接导线、电气元 件、使用手册、视频等;
2、组长检查各组员是否到齐、是否着工装,并做好记录; 3、组员各自检查电源、PLC通信电缆、熔断器等是否良好。
五、任务实施(25分钟)
1、根据讨论出的方案,组长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实施流程 (1)领取材料,做好记录; (2)按照I/O分配表、接线图连接硬件电路,要求按规范
接(颜色、线槽、捆扎、线卡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知识回顾(5分钟)
1、定时器的分类; 2、定时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3、如何实现长时间定时?
数学教评一体化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原理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数学概念、原理和技能,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相关数学问题。
2.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相关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或趣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新知。
(2)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新知。
3. 课堂练习(1)基础练习:教师布置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练习:教师布置一些提高性的题目,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5.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并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探究精神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练习评价:分析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解题能力。
4. 实践活动评价: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实现数学教评一体化,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体化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列出具体知识点)- 学生能够了解……(列出具体概念或理论)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列出具体技能或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列出具体实践活动)提高……(列出具体能力)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列出具体情感或价值观)- 学生能够树立……(列出具体信念或态度)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简述教学主题)2.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节:……(概述第二部分内容)- 第三节:……(概述第三部分内容)- 第四节:……(概述第四部分内容)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入话题:通过……(列举具体方法)引入教学主题- 激发兴趣:通过……(列举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讲授- 教学环节一:……(概述第一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环节二:……(概述第二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环节三:……(概述第三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环节四:……(概述第四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3. 课堂练习- 练习一:……(概述第一项练习内容和方法)- 练习二:……(概述第二项练习内容和方法)- 练习三:……(概述第三项练习内容和方法)4. 总结与反思- 总结:通过……(列举具体方法)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列举具体问题)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列举具体方法)讲解知识点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列举具体讨论话题)的讨论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具体案例)分析问题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列举具体实践活动)掌握技能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列出教材名称及版本)2. 辅助资料:……(列出相关辅助资料,如课件、视频等)3. 实践场所:……(列出实践活动的场所或设备)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按时提交情况等3. 实践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4.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2. 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提高教学效果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改进教学策略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一体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2)掌握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一体化生产的认识和兴趣,树立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一体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2)一体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一体化生产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一体化生产的实际应用;4.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一体化?一体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2)简要介绍一体化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介绍一体化生产的定义、特点和优势;(2)讲解一体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流水线生产、精益生产等。
3. 讲解一体化管理的特点和实施步骤(1)介绍一体化管理的定义、特点和优势;(2)讲解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步骤,如:规划、实施、监控、改进等。
4. 案例分析(1)展示一体化生产的实际案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等;(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一体化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5.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如何将一体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b. 一体化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好之处: 结合学校、学生、设备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流程; 最大程度避免“讲着不听,做着不会”的现象; 融合企业工作岗位对学生PLC能力的要求;
困惑: 1、一体化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及评价表的改进; 2、如何让一体化真正成为技工院校教师优先采用的授课方
式?
谢谢观赏!
2020/11/5
14
接(颜色、线槽、捆扎、线卡等);
(3)打开STEP-7编程软件,编制程序,模拟仿真,查看 是否有输入、输出是否动作、定时器工作是否正常等;
(4)开启电源、下载程序、软硬件联合调试;
(5)各组员记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知识点的疑惑 等;
(6)组长提供帮助,教师巡回指导;
六、成果展示(10分钟)
1、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方案及实现效果、讲解设计思路及 梯形图、列举出现的问题及对相关知识的疑惑;
2、组员补充; 3、教师鼓励学生,记录出现的共性问题及创新点;
七、相关知识点(12分钟)
1、比较指令的格式; 2、字节、整数、双整数比较指令的执行过程; 3、比较指令的的应用举例;
八、总结与评价(8分钟)
三、任务导入(3分钟)
因郑州地铁5号线施工,中原路桐柏路口需新增移动式交通 信号灯 ,用PLC技术以实现控制,并能进行现场安装与调试。
任务要求:
1、应用PLC技术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循环工作; 2、交通信号灯一个周期(70s)的时序图如图所示。接通
启动开关,南北信号灯和东西信号灯同时工作,0~30s期 间,南北信号绿灯常亮27秒,闪烁3秒;东西信号红灯亮; 30~35s期间,南北信号黄灯亮,东西信号红灯亮;35~ 65s期间,南北信号红灯亮,东西信号绿灯常亮27秒,闪 烁3秒;65~70s期间,南北信号红灯亮,东西信号黄灯 亮,如此循环。
一体化教学教案展示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上课所需材料,如工具箱、连接导线、电气元 件、使用手册、视频等;
2、组长检查各组员是否到齐、是否着工装,并做好记录; 3、组员各自检查电源、PLC通信电缆、熔断器等是否良好。
二、知识回顾(5分钟)
1、定时器的分类; 2、定时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3、如何实现长时间定时?
1、总结各小组完成情况,存在的优点及不足; 2、总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提出查找资料的方法; 3、组员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并写出评语; 4、工作岗位6S处理; 5、引出下个任务(利用计数器实现交通信号灯要改进的地方; 2、教学资料准备如何更有效; 3、学生掌握及应用情况; 4、布置技能拓展内容; 5、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任务计划(10分钟+7分钟)
1、小组成员独立分析工作任务,并初步写出实施流程、 编程思路等;
2、组长组织小组讨论,比较各自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做好记录;
五、任务实施(25分钟)
1、根据讨论出的方案,组长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实施流程 (1)领取材料,做好记录; (2)按照I/O分配表、接线图连接硬件电路,要求按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