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计要点浅谈

合集下载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船舶电气自动化是现代船舶电气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指利用计算机、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先进设备,自动实现船舶相关和重要的电气系统和设备的控制和调节。

船舶电气自动化在船舶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但在最近的几十年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船舶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迅速发展,成为提高船舶安全、航行效率、纵深技术水平的重要领域。

(1)人工控制阶段:船舶在这个时期,船员通过手动操作实现控制,判断船舶状态和修正航向、航速等,该阶段的控制成本高,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

(2)半自动控制阶段:船舶电气自动化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在此期间,悬挂定位系统、自动通风、光电跟踪系统和流量控制系统等自动化设备出现,使得船员有更多的时间处理繁琐的细节工作,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3)全自动控制阶段:这个阶段是船舶电气自动化的重大技术创新,利用现代电气自控技术将船舶系统完全自动化,解放了船员的生产力及开销,使得船舶高效率、安全可靠且环保。

(4)网络化管理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船舶电气自动化开始向网络化和远程监控方向发展,通过利用无线通讯等高科技手段,可以实现船舶多点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船舶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现代船舶电气自动化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船舶电气系统的建构技术:在现代船舶电气系统中,网络化、分布式、可扩展性、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等特点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船舶电气系统的建构中,单条线、传统控制等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应选择新的技术和材料结构,在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是船舶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涉及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和信息处理器等技术。

(3)船舶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监控技术正在逐步应用到船舶电气自动化中,实现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船舶领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船舶的智能大脑,它通过自动控制和监测船舶的电气设备,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高效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船舶电气设备也面临着各种故障问题,需要加强排查和排除。

本文将围绕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展开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1. 传统电气系统与现代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对比传统的船舶电气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进行控制和管理,存在人为疏忽、操作不当等问题,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而现代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则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对船舶电气设备的自动监控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2.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船舶的动力系统、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通信系统等各个方面,实现了船舶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为船舶的安全航行和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3.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不断完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将朝着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未来,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将更加注重能源节约和环保性能,努力实现船舶的绿色智能化运行。

二、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的排除1. 常见故障种类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电源故障、控制器故障、电机故障、开关故障等。

这些故障一旦发生,可能会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及时排除。

2. 故障排除方法(1)定期检查和维护船舶电气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查包括电气设备的绝缘测试、接线端子的紧固、电气连接器的接触等,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试等。

(2)设备故障诊断一旦发生设备故障,首先需要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的具体原因和位置。

这需要借助先进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如多用途电路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对故障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诊断。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船舶电气自动化是指通过电气系统和自动化技术来实现船舶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是船舶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航运业的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船舶设计、建造、装备和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船舶的动力系统和船舶操纵设备。

随着船舶航行速度的提高和吨位的增大,对船舶电气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逐渐开始应用于船舶的航行控制、动力管理、船舶通信等方面。

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船舶设计和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一是系统集成性强,可以实现船舶的动力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多个系统的集成控制;二是智能化水平高,可以实现船舶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监测;三是安全可靠性强,可以实现船舶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四是节能环保性好,可以实现船舶动力系统的智能管理,降低船舶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包括客船、货船、油船、航空母舰、科学考察船等。

在船舶设计和建造中,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船舶的动力系统、船舶的辅助设备、船舶的航行控制系统等方面;在船舶配套设备中,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船舶的自动化仪表、船舶的电气设备、船舶的船载通信设备等方面;在船舶航行中,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应用于船舶的船载监控系统、船舶的自动船载控制系统等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二是系统集成性不断增强,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将成为船舶的核心系统之一;三是船舶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实现船舶的数字化管理和运营;四是节能环保性能不断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实现船舶的节能环保目标。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故障排除分析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故障排除分析
5.3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
(1)直观分析法。直观分析法主要通过摸、闻、听、 看四种直观感受来了解故障发生的位置。具体操作为 : 通过摸来检查设备是否出现高温的情况 ;通过闻来检测 设备是否出现异味 ;通过听来检测设备声音是否正常 ; 通过看来检测设备是否存在松动、颜色变化等情况。
(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一种处理故障速度 比较快的方法,只需要更换设备中的部分零部件就可以 解决存在的故障问题。对比分析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检测 工作者要先大致了解可能发生故障的范围,然后在完成 更换零部件工作,如果零部件更换完成之后可以正常使 用,说明零部件就是发生故障的位置,如果更换完成之 后还不能使用,就需要找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来完成维 修工作。
5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的排除分析
5.1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的排除原则
要想保障船舶工作顺利的进行,工作人员在工作的 时候要定期的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查,通过检查排 查出是否有故障存在,这样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的排除原则为 :先易后难、先 外后内、先动后静。
5.2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的排除步骤
141 数字通信世界
2021.06
D 技术 IGITCW 分析 Technology Analysis
安全是船舶运行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消防系统、应 急逃生系统等都属于安全中的一部分,如果对这些系统 检查工作不到位,就会出现重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到船 舶的使用。
4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船舶自动化领域中的 应用
2.2 电气自动化可以更好的完善设备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 和电力电子有关的材料,要想在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 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就需要不断的对材料和设备 进行完善,提高材料的质量、保障设备的效率。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探讨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探讨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探讨船舶电气自动化在船舶运输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还极大地减轻了船员的劳动强度。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开始,探讨其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1.1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了船舶的主要动力和操纵系统。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使得船舶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通讯系统、维护系统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船舶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

1.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得船舶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操作更加简便。

1.3 应用范围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船舶,包括货船、客船、油轮等。

它在船舶的动力系统控制、舵机系统、通讯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船舶的核心部件。

2.1 设备故障原因分析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电气连接问题、系统软件故障等原因导致。

排除设备故障需要对故障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

2.2 设备故障检测和诊断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的检测和诊断是排除故障的第一步。

通过使用先进的故障检测设备和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诊断,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

2.3 故障排除方法一旦发现设备故障,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故障排除方法。

首先要根据故障现象和诊断结果,找出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然后进行相应的修复和替换。

在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进行,确保维修质量和工作安全。

2.4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探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船舶工程的不断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船舶的能耗和运营成本,因此备受船舶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航运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对船舶的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和创新。

最初的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在船舶的动力系统和辅助系统上,用于提高船舶的能效和操作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向船舶的全面系统集成发展,成为了船舶设计和建造的重要内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船舶的航行、操纵、动力、通信等方面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船舶系统的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为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船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船舶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船舶的各个方面。

具体来说,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船舶动力系统。

船舶的主机、辅机、推进系统等都需要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船舶的动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船舶的各个系统能够进行全面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船舶的能耗和运营成本,为航运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和船舶技术的不断创新,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船舶系统将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自主控制和智能化的运行管理,提高船舶的自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

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船舶机舱从有人值守到自动化机舱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船舶电气自动化是实现机舱自动化、进而实现无人值班机舱的必要条件。

本文就与船舶安全和性能关系较大、技术进步较快和具有发展前景的船舶电气自动化及船舶电站自动化基本功能进行简要概述, 针对当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及自动化电站系统的发展现状,论述了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包括系统监控的综合化、网络化)并做出了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展望。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1.船舶电气自动化概述及船舶电站自动化基本功能1.1.船舶电气自动化概述船舶电气自动化指的是船舶电站的自动化,其伴随着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微处理术而不断发展。

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集成电路的投入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这些良好的技术条件促使船舶电站控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时间推进到2l 世纪,制造业、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逐步成熟,船舶的机舱管理以及货物装卸等多方面都在充分地运用计算机技术。

其工作分站能够通过通信卫星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互联,促进了船与船之问、岸与船之问的有机联系,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对话,极大地促了信息的交流、咨询、设备的维护、资料备件的查询、船舶的管理以及资料的查阅等一系列业务活动,从而充分地提高了船舶航行的经济型、安全性与可靠性,为航运事业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技术基础。

1.2.船舶电站自动化基本功能1.发电机组依据电站运行情况和实际负荷需要,按预定的顺序自动起动备用机组,并能自动投入、自动停机;2.故障状态下自动解列、停机的控制;3.发电机组之间的自动并车、电压及无功功率的自动调节、并联运行中功率的自动分配、转移与电网频率的自动调整,重载询问(投入大负载时的自动询问装置);4.船舶电站的综合保护(包括发电机组机电故障的自动处理与报警);2.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及自动化电站系统发展现状2.1.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由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在驾驶、机舱管理和装货等方面实现了全盘计算机控制。

船舶电气生产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研究

船舶电气生产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研究

船舶电气生产设计要点与注意事项研究船舶电气生产设计是船舶建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乎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因此,船舶电气生产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

1. 电气设备选型电气设备选型是整个电气系统的核心,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用途、运行环境和功率需求等因素。

一般来说,船舶电气设备要具有防水、防腐、耐压、耐震等特点。

此外,硬件的选型还需要充分考虑软件算法的适用性,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设计船舶电气系统设计必须遵循电气安全规范,对于不同的船舶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船舶的具体要求来确定电气系统的供电方案、回路分布和安装位置等关键参数,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满足运行要求。

3. 配线方案配线方案是船舶电气系统的关键一环,需要充分考虑导线材料、截面、电阻、电压降、接线等因素。

在设计配线方案时,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充分考虑电气负荷安全预留、散热、维修方便等因素。

同时,需要考虑配线的整体效率和性价比。

4. 电气设施安装电气设施安装关乎船舶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安全性,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正确配合施工人员进行拆装、接线、装置调整等操作,保证电气设施的准确可靠和防火防爆要求。

1. 规范遵守船舶电气生产设计是一项需要遵守相关规范的工作。

因此,设计师必须熟知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标准和船级社认证要求,同时避免因规范问题导致的追责。

2. 安全保障船舶电气系统与船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应该充分注重安全保障。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该考虑各种安全隐患,比如跑火、漏电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船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适用性与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相关设备适用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船舶运行环境需求,提高设备寿命和运行效率。

比如在操纵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使用船员的方便性,为其提供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提高操作效率和减少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计要点浅谈
发表时间:2017-11-14T14:33:33.7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作者:王传兴[导读] 本文首先对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浙江欧华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舟山 3161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船舶工业领域为了实现高速发展,积极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为了实现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对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设计要点一、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近年来,信息和通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在船舶工业领域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船舶的机舱管理、驾驶等环节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泵浦控制、机舱监测报警、冷藏集装箱监控和压载控制等功能得以实现。

不同的船舶类型在自动化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际进行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应从船舶功能需求的角度出发对自动化程度进行确定[1]。

例如,在实际进行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时,可以有针对性的构建综合网络系统,从而有效连接分控制系统与工作母站;在连接分工作站时应对高速传输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等。

目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具备了报警和监测等重要功能,并且能够高效管理船舶的燃油系统、动力系统和压舱系统;在控制阀和泵时可以对电气设备进行充分的应用[2]。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也将逐渐完善,其运行中可以实现较高的可靠性和管理的智能化,为提升操作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提升监控功能的综合化船舶电气设备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提升了设备的适用性,在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中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设计操作的便捷性,实现灵活的转换,同时设计的规范性特点还能够凸显出来[3]。

各种设计操作、监控工作都可以利用屏幕和相关软件来实现,综合监控呈现出了较强的便捷性特点。

(二)网络化功能的实现在总线技术、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促使不同的部件、模块和信号线之间形成了统一的信号通道,现场总线在构建中可以利用双层网,通过使用冗余结构进行控制有助于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

系统具体运行中,数据的收集和传送的网络可以作为首层网络,控网为第二层网络,这样一来,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就可以被数字化、自动化方式所取代,船员工作环境得到了优化,更重要的是,工作效率也实现了大幅度提升[4]。

(三)多学科发展对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科渗透的基础上基础上模糊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

这将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中,大功率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技术、制造工艺和材料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设备运行中不仅呈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同时节能效果也非常良好。

而船舶控制技术的典型控制方式已经转变为可编程序控制器,船舶监控过程中,智能式算机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集中型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技术监控、集散型(分布式)多级和多微机监控系统[5]。

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船舶工业领域也不断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其中包括船岸信息直接交流、卫星通信方式导航、信息技术监视、全智能控制自动化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

三、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现阶段我国在积极进行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掌握设计要点至关重要。

事实上,要想实现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的科学性,设计人员必须抓住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性三大设计要点:(一)可靠性
元器件、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对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从设计、安装和制造等多个环节入手,加大对相关设备的控制力度,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才能够构建可靠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设计人员必须对设备的性能、型号等进行充分的掌握,合理的选择设备,并对设备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最后才能够将其应用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构建中,从根本上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二)安全性
安全问题是影响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实际设计中,设计者必须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展开设计[6]。

例如,电源插座通常拥有多种电压,设计中应对电源插座损毁或插错等可能性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护措施加大对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保护力度;应保证外壳接地端子在设备中处于接地状态,严禁设备外壳带电现象的产生;在设置系统功能时,应保证检测功能的合理性,确保系统运行时能够自动进行检查工作,在综合应用保护和报警装置,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异常现象,从而及时切断故障线路,保护其他设备。

对自检装置的合理应用,是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性的有效保障。

(三)可维性
可维性是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设计人员应对系统内部设备的安装基座形式和安装位置等进行合理分析,当相关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零部件进行替换或拆装。

如果没有合理的确定安装位置,在系统后期运行的过程中,维护工作难度会非常高,此时一旦某一设备发生故障,就会给整个系统带来严重的威胁,造成系统工作停顿等问题。

因此,在船舶电气自动化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仅应同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合作,还应同设备生产厂家进行有效沟通,从根本上提升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维性。

只有抓住以上设计要点,才能够确保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不断向前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工业领域发展较快,船舶工业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相关领域工作人员还应当继续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同我国船舶工业进行紧密结合,实现技术的创新,创造属于我国独特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瑞强.关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设备故障的排除研究[J].科技传播,2016,8(17):150-151.
[2]宋谦.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J].通讯世界,2016(6):270-270,271.
[3]杜一民.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5(9):106-107.
[4]吴翔.有关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1576.
[5]沈松斌.基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3(4):56-57.
[6]黄邦彦,冯常奇,周民等.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1):69-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