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

合集下载

壳寡糖的制备及其对黄瓜的促生长作用

壳寡糖的制备及其对黄瓜的促生长作用

壳寡糖的制备及其对黄瓜的促生长作用壳寡糖,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一种小分子糖类,简单来说就是糖的亲戚。

它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有,特别是在一些植物和海洋生物中,简直是个“小明星”。

今天我们要聊聊怎么制作这种壳寡糖,以及它在黄瓜生长中的神奇作用。

说到黄瓜,大家肯定想到夏天的沙拉,清脆可口,简直让人食欲大开。

没错,壳寡糖就是帮助黄瓜“长大”的秘密武器。

制备壳寡糖可不是个复杂的事儿。

我们从一些常见的天然物质开始,比如说甲壳素,这东西在虾壳里找得到。

听说过吧?把虾壳处理一下,去掉那些不需要的部分,就能提取出甲壳素。

用化学反应把甲壳素分解成壳寡糖,这就像把大山变成小石头一样,简单又有效。

通过调节温度和时间,可以控制壳寡糖的分子大小,简直是个化学小魔术。

最终,你会得到一堆甜甜的小分子糖,想想就让人开心。

现在我们来聊聊这小家伙是怎么帮助黄瓜的。

大家都知道,黄瓜可是个娇气的家伙,浇水、施肥样样都要精细。

可一旦有了壳寡糖,它们就像是打了鸡血,精力旺盛得很。

研究发现,壳寡糖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让黄瓜的根扎得更深,吸收养分的能力简直翻倍。

想象一下,黄瓜的根部像打了气的气球,一下子就鼓起来,疯狂吸收土里的养分,滋养着黄瓜的生长。

壳寡糖还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意思就是面对干旱、病虫害的时候,黄瓜也能挺得住。

就像打了防护罩一样,壳寡糖能激活植物的自我防御系统,增强抗病能力。

试想一下,一个无畏无惧的黄瓜在田野间摇曳生姿,多么潇洒啊!随着生长,它们的营养成分也会提升,吃到嘴里更是鲜美无比。

更有趣的是,壳寡糖还能影响黄瓜的开花和结果,调节生长节奏。

研究表明,施加壳寡糖后,黄瓜开花的时间会提前,结果的数量也会增加,简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节奏。

这样的黄瓜,想想就让人期待,口感脆嫩,吃上一口简直乐开花。

使用壳寡糖的好处还不止这些。

由于它是天然提取物,对环境友好,使用后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许多农民朋友都开始乐于尝试这种新方法,看到黄瓜长势喜人,脸上的笑容可想而知。

壳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壳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壳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COS)是一种由壳聚糖(chitosan)水解而成的寡糖分子。

壳聚糖是由葡萄糖和壳质酸组成的聚大糖,具有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

壳寡糖具有辅助免疫、抗病毒、促进生长、改善水质等多种功能,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应用。

首先,壳寡糖可以增强水产品的免疫力。

在水产养殖中,病原微生物和环境胁迫是造成养殖动物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壳寡糖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养殖动物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防御能力。

研究表明,壳寡糖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养殖动物的溶菌酶和抗生物素活性,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此外,壳寡糖还可以诱导养殖动物产生一系列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免疫应答。

其次,壳寡糖具有抗病毒活性。

在水产养殖中,病毒感染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壳寡糖可以通过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以及增强宿主免疫系统的抗病毒能力,从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壳寡糖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如头足类病毒、鱼病毒等。

壳寡糖可以与病毒颗粒结合,阻碍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阻断病毒感染的过程。

此外,壳寡糖还可以诱导养殖动物产生抗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抗病毒能力。

此外,壳寡糖还可以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

壳寡糖具有低分子量和高活性的特点,可以被养殖动物迅速吸收和利用。

壳寡糖可以促进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养殖动物的体内酶活性,增加养殖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

研究发现,添加壳寡糖可以显著提高鱼类、虾类和贝类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最后,壳寡糖还可以改善水质环境。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残渣、粪便和尿液等废物会导致水域中溶解氧降低、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积累,影响养殖环境和养殖动物的健康。

壳寡糖反应条件(一)

壳寡糖反应条件(一)

壳寡糖反应条件(一)壳寡糖反应条件什么是壳寡糖反应条件?壳寡糖反应是一种常用的糖类化学反应,它能够将壳寡糖转化为较低聚合度的壳寡糖或单糖。

在进行壳寡糖反应时,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

壳寡糖反应的基本条件壳寡糖反应的成功进行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温度:反应温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反应产物的降解。

•pH值:反应溶液的pH值范围一般在4-7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 值都可能影响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壳寡糖反应一般需要适当的酶类或酶类模拟物作为催化剂,以加速反应速度和提高转化率。

•时间:反应时间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之间,具体的反应时间需要根据反应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底物浓度:适当的底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但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导致产物的降解。

常见的壳寡糖反应条件酶催化壳寡糖反应条件•温度:一般在50摄氏度左右。

•pH值:通常在6-7之间。

•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壳聚糖酶、壳寡糖酶等。

•时间:反应时间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在数小时至数天之间。

化学催化壳寡糖反应条件•温度:一般在40-50摄氏度之间。

•pH值:在4-7之间。

•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醋酸银、亚砜等。

•时间:反应时间根据反应速率调整,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之间。

生物催化壳寡糖反应条件•温度:一般在30-40摄氏度之间。

•pH值:常用的pH范围为5-6之间。

•催化剂:一些具有特定催化作用的微生物。

•时间:根据具体反应要求,反应时间在数小时至数天之间。

总结壳寡糖反应是一种常用的糖类化学反应,在进行壳寡糖反应时,需要注意反应的基本条件,包括温度、pH值、催化剂、时间和底物浓度等。

不同类型的壳寡糖反应有不同的反应条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对壳寡糖反应条件的了解提供帮助。

壳寡糖简介

壳寡糖简介

壳寡糖简介(一位教授的信,实际效果不知)1寡聚糖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长期以来由于认为糖在生物有机体的作用远在核酸及蛋白质之下,故其功能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近年来,发现生物体内绝大多数蛋白质表面都连有数目不等的寡糖链(一般将少于12个糖基的糖链称为寡糖,多于12个糖基者称为多糖),这些寡糖在许多生命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如参与蛋白质的折叠、维系空间结构、介导特异的识别过程(细胞识别和分子识别);作为某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保护性储存库(某些生长因子与寡糖结合能免受非特异的水解从而延长其寿命);引导胞内某些特异蛋白(酶)的靶向定位等等。

现已发现,不仅与蛋白质结合的寡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游离的寡聚糖本身在许多生命过程中也都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某些寡聚糖与激素相似,它们依赖于糖链结构的不同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的防御等重要生理过程。

寡聚糖作为植物免疫激活因子的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Ayers等于1976年发现细胞壁的寡糖片段能诱导植物植保素(Phytoalexin)合成。

Bishop于19 81年发现番茄病原菌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消化果胶多糖得到的片段,可诱导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与积累。

以后又发现寡糖可以诱导乙烯、甲壳素酶、葡聚糖酶、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等的产生。

1985年Albersheim首次提出了寡糖素(Oligosaccharins)这个新概念和新领域,并认为寡聚糖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繁殖、防病和抗病等方面的功能,能够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反应,每种活性寡聚糖可发出调节特定功能的信息,激活防御反应和调控植物生长,产生具有抗病害的活性物质,抑制病害的形成。

特别是不同来源的寡聚糖可针对不同的病原菌,从而可开发针对各类病害的系列寡聚糖农药,解决基因工程遗传育种也很难解决的病原菌生态变异小种的问题。

这些寡聚糖分子在很低浓度(nmol/L)下,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物抵抗逆境(虫害、病原菌入侵、生理逆境)的防卫反应。

壳寡糖与对人体健康的有利作用

壳寡糖与对人体健康的有利作用

壳寡糖与对人体健康的有利作用壳寡糖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它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如虾、蟹、贝类等海产品中,也可以从真菌、藻类等来源中提取得到。

壳寡糖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显示出对人体健康具有许多有利作用。

首先,壳寡糖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壳寡糖中的多糖结构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可以中和体内的过氧化物和其他有害自由基,减少细胞受损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其次,壳寡糖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但过度或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疾病的发生。

壳寡糖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调节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疾病的症状。

此外,壳寡糖还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壳寡糖可以与细菌表面的阴离子结合,干扰细菌的生物膜结构,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壳寡糖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NK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增强人体对抗菌的能力。

此外,壳寡糖还被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壳寡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它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周期进程,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壳寡糖还可以增强化疗和放疗的疗效,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此外,壳寡糖还具有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研究发现,壳寡糖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壳寡糖还可以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综上所述,壳寡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糖等多种有利作用。

然而,目前关于壳寡糖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尚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来验证其作用机制和安全性。

在使用壳寡糖作为保健品或药物时,应注意合理用量和适用人群,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壳寡糖制备方法综述

壳寡糖制备方法综述

壳寡糖制备方法综述壳寡糖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主要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和软体动物的软体中。

壳寡糖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医药、食品和农业等。

目前,制备壳寡糖的方法主要有酶法、酸法、碱法和微生物法等。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综述。

酶法是一种常用的壳寡糖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壳寡糖酶将壳聚糖水解成较短的寡糖片段。

紧接着,使用酶抑制剂或通过温度和pH的调控来停止反应,制备壳寡糖。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温和、产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酶价格昂贵和反应时间长的缺点。

酸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壳寡糖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酸催化将壳聚糖水解成寡糖片段。

酸法可以使用无机酸如盐酸或有机酸如甲酸等。

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如酸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来控制壳寡糖的产率和分子量。

然而,酸法也存在酸浓度高反应剧烈、产率低的问题。

碱法是制备壳寡糖的另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碱催化将壳聚糖水解成寡糖片段。

碱法具有反应温和、产率高的特点,但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较多的废碱。

此外,碱法的反应条件也需要控制,以避免过度水解。

微生物法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壳寡糖制备方法。

该方法通过利用具有壳聚糖酶活性的微生物如腐霉菌、异戊糖原杆菌等来酶解壳聚糖。

微生物法具有高产率、选择性强等优点,但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新的壳寡糖制备方法也值得关注。

例如,超临界流体法、离子液体法和微波辅助法等。

超临界流体法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将壳聚糖水解成寡糖片段。

离子液体法使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实现壳寡糖的水解反应。

微波辅助法利用微波的能量来加速水解反应的进行。

综上所述,壳寡糖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制备壳寡糖的方法主要有酶法、酸法、碱法和微生物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壳寡糖制备方法也将不断涌现,为壳寡糖的应用提供更多选择。

壳寡糖

壳寡糖

消化吸收机制
哺乳动物产生的内源性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主要是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作用 于 α-1,4糖苷键,而对其他类型的糖苷键不能分解或分解能力较弱。壳寡糖是由N-乙酞-D-葡萄糖胺以β-1,4糖 苷键结合而成的多糖,不能被哺乳动物胃酸和消化酶降解。但是人体中应用的壳聚糖如手术缝合线、营养保健品 及其他可吸收型医用植入材料等均是通过人体血清中所含的溶菌酶降解后被人体吸收。由于壳寡糖水溶性大于 99%,也有研究发现高脱乙酞度的壳寡糖对于打开细胞间连接效果最显著,可通过动物肠道上皮细胞直接被吸收, 据报道被人体吸收率可达到99.88%。因此,它比几丁质和壳聚糖具有更优越的生物活性。
烟台地区保健品营销人员打着老龄委的旗号名为赠报实为卖“药”骗老人,通过免费赠报诱骗老人参加养生 保健知识讲座,推销以壳寡糖、海藻多糖等为原料的天价保健品,虚假宣传包装成可以治疗癌症的神药.
株洲晚报报道,受害人在芦淞区口腔医院附近“佳廷宾馆”十三楼“科尔公司”被诱骗多次购买了金多莱牌 壳寡糖复合胶囊等保健品,总计价值约6万元。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查获了经营者以讲课形式虚假宣传、 销售产品的违法现场。
甲壳低聚糖是BF的一种重要种类,它能调节动物肠道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分布,促进 双歧杆菌生长繁殖,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肠道内pH下降,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产生B族维生素,分解致癌 物质,促进肠蠕动,增进蛋白质吸收。
改善肠道组织形态
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壳寡糖使回肠微绒毛密度增加,同时也有变细、变高的倾向。微绒毛高度增加,密度加 大,利于增大小肠的吸收面积,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壳寡糖
低聚糖
01 产品简介
03 制备方法 05 应用领域

肥料中壳寡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肥料中壳寡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肥料中壳寡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的发展,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为了满足食品需求,农民们依赖肥料来补充土壤养分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传统的肥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挥发、溶解度低和对环境的负荷。

因此,寻找一种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肥料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壳寡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被发现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它是由海洋生物(如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或植物(如木质纤维)中提取得到的多糖化合物。

壳寡糖不仅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还具有多样的功能特性,包括抗菌、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

不仅如此,壳寡糖在肥料领域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壳寡糖在肥料中的应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会介绍壳寡糖的定义、来源以及其在肥料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在肥料制备、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调控等方面的应用。

其次,本文将重点分析壳寡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其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加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和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壳寡糖作为肥料的潜力以及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壳寡糖在肥料领域的应用,并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本文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以推动壳寡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最终,我们期望通过壳寡糖的研究和应用,能够为农民提供一种更加环保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在概述中介绍了壳寡糖在肥料领域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分别是正文和结论部分。

最后,指明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壳寡糖在肥料中的应用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小节:壳寡糖的定义和来源、壳寡糖在肥料中的应用以及壳寡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壳寡糖与其他寡糖饲料添加剂的异同
表 1 壳寡糖与其他寡糖饲料添加剂的异同 项目 性质 吸收性 主要发挥作用 的部位 壳寡糖饲料添加剂 碱性 十二指肠吸收进入血液 体液、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肠道 1、 吸附性:与脂类等负电荷物质吸附 活性与功能 2、 碱性:中和酸性物质,改善体液 3、 特异性:与免疫细胞特异性结合, 肠道菌群平衡调节 其他寡糖饲料添加剂 中性或酸性 胃肠道基本不吸收 肠道
同时增加了背最长肌中 Cu、心肌中 Zn 以及脾脏中 Mn 的含量;血清中 Cu、 Zn、 Mn 和 Ca 的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 Tang 等 (2005) 通过给仔猪喂食 0.025% 的壳寡糖发现, 壳寡糖可通过增加生长激素 (GH)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 的表达,来促进仔猪的生长。周晓容等(2008)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壳聚糖 对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但添加壳聚糖可通过降低日粮中脂肪表观消化率来降 低猪的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Chae 等(2008)发现,给仔猪喂食含壳寡糖的 饲料可以减少猪肉中的胆固醇(16.4%)和油酸(28.3%)含量,提高猪肉的质 量。Liu 等(2008)研究表明壳寡糖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落平衡来促进仔猪的生 长。 在辽宁开原、葫芦岛等地的实际应用也显示,壳寡糖对促进肥猪生长,提高 母猪受孕率有很好的效果。2010 年 1 月,壳寡糖饲料添加剂在广州增城石山田 猪场的应用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 20 g/t 壳寡糖就可替代抗生素的使用,仅 此一项每吨饲料饲用成本就能降低 40 元。 3.2 壳寡糖在肉、蛋鸡健康养殖上的应用 李晓晶等 (2007) 用壳寡糖替代常用抗生素金霉素添加到肉鸡日粮中发现, 壳寡糖组增重更明显,平均日增重等相关数据更佳;王秀武等(2003)在肉仔 鸡日粮添加 0.1%壳寡糖,结果表明,壳寡糖组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双歧杆 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回肠微绒毛密度增加(P<0.05) ;胸腺和法 氏囊相对重量增加(P<0.05) ,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提高(P<0.05) ;增重和料 重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 。据此说明壳寡糖可以抑制肉仔鸡肠道菌,促进微 绒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Huang 等(2006)运用分子生物学 的方法发现添加壳寡糖后,肉鸡的免疫指标 IgG、IgA 和 IgM 均有大幅度的提 高。2010 年在广东的实际应用显示,壳寡糖可以增加蛋壳厚度、密度,减少次 品蛋的百分比,提高鸡蛋保存时间。2009 年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农产品安全与环 境质量检测中心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了壳寡糖后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 3.3 壳寡糖在渔业健康养殖上的应用 苏州市科技局(2004)用壳寡糖对青虾的成活率、亩产量、饵料系数做了 实验, 结果表明添加了壳寡糖后, 青虾成活率提高了 24.9%, 亩产增加 55.6%, 饵料系数降低了 4.2%。刘国兴等(2004)研究了壳寡糖对罗非鱼饲料利用率效
3 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3.1 壳寡糖在生猪健康养殖上的应用 Tang 等(2005)发现壳寡糖可以诱导仔猪中 IL-1、IL-2、IL-6 转录水平的 提高。Liu 等(2010)的研究证明,壳寡糖可以有效的阻止 E. coli 引起的仔猪 发病,提高仔猪的免疫力,促进仔猪的生长。王秀武等(2005)的研究证明,日 粮中添加了壳寡糖的仔猪的死亡率、次品率均显著降低,而平均体重显著提高。
4 壳寡糖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 环境污染和抗生素残留问题日益严重, 人类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国家先后做出限用或禁用化学合成药物做饲料添加剂的规定, 我国也正在逐 步的取消各种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类添加剂。壳寡糖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因其安 全无害,无残留,无抗药性,可以促进猪只生长及抗病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重 视,并广泛的应用生产实践,为生产安全、放心、无污染的畜禽产品提供了可靠 保证, 壳寡糖产品必将愈来愈为人们所熟知,在未来的添加剂市场中必将占据极 其重要的位置。 壳寡糖饲料添加剂寡糖素 COSII 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 物与糖工程(1805)课题组经十多年研究的成果。寡糖素 COSII 在调节动物机 体的免疫力、增强消化道吸收功能、优化肠道微生物菌群、加快机体新陈代谢、 促进畜禽快速生长等方面具有独特功效。 寡糖素 COSII 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北京等 20 个省市应用,目 前已得到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深圳中牧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德青源农 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认可,并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参考文献: (略)
壳寡糖与健康养殖
杜昱光 1 (1. 赵芳芳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2.中泰和(北京)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北京,100102) 近年来,随着养殖结构的不断调整,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集约化、集团化养殖日趋 明显。然而,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多细菌多病毒混合感染已成为当前疾 病流行的一大特点。高热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席卷全国,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 的损失, 加之抗生素的超剂量添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 已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的粘附, 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壳寡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起到很好的调节肠道平衡 的作用。 王秀武等(2005),Liu 等(2007)的研究均显示,壳寡糖增加空肠和回肠 的绒毛高度,降低空肠和回肠中 IgA 阳性细胞的数量;有效的恢复大肠杆菌感 染引起的仔猪不良反应,如抑制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提 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痢疾的发生率。 2.3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王秀武等(2008)研究发现壳寡糖可以提高仔猪生产性能,显著降低仔猪 死亡率、次品率,增加背最长肌中 Cu、心肌中 Zn 以及脾脏中 Mn 的含量,降 低脾脏、胃和肾组织中 Ca 和 Mg 的含量,血清中 Cu、Zn、Mn 和 Ca 的含 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中国农业大学(2008)的研究发现,壳寡糖对仔猪的总能、 粗蛋白、钙、磷、脂肪等的吸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对钙、磷的吸收增加 的比较明显,其主要是通过增加回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促进小肠绒毛的生长, 进而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2.4 促进生长作用 Tang 等(2005)研究发现,壳寡糖能增加仔猪血清中生长激素(GH)和胰岛 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量,并对仔猪的肝中和肌肉中的 IGF-Ⅰ的 mRNA 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后发现,肝中和肌肉中的 IGF-Ⅰ的 mRNA 表达量明显上调。 GH-IGF-Ⅰ信号通路是调控生长的主要信号通路,GH 与细胞表面的 GH 受体 结合,进而活化 JAK2、PI3K、STAT-5b 等通路,最终调控转录水平上 IGF-Ⅰ的 表达,IGF-Ⅰ再与其受体结合,开启 ERK1/2 和 PI3K 通路,最终促进生长,可 见壳寡糖是通过参与 GH-IGF-Ⅰ信号通路来达到促进动物的生长作用。
疾病发生,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引爆。究其原因,归根结底,免疫抑制性疾
病是罪魁祸首。行业内急切需要一种既能在饲料里添加,又能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安全、 高效、绿色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壳寡糖由 2~10 个氨基葡萄糖通过 β-1,4 糖苷键连接,是目前自然界中发 现的唯一呈碱性、 带正电荷、 分子量在 2000D 以内, 水溶性、 动物性纤维寡糖, 它在胃肠道中不被分解,可被动物直接吸收入血作用于靶细胞,持续稳定的提高 动物机体免疫力。 壳寡糖可以将特有信息以化学传递方式调节靶细胞的功能, 其本身在体内不 产生新的功能,仅仅起着信使的作用,在信息传递后,即被排除体外,安全、无 毒、无残留。
果、肝脏脂肪代谢和肝组织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壳寡糖能有效提高罗非鱼的体重和饲料利用率, 提高罗非鱼肝组织内抗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浓度, 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壳寡糖能 有效促进罗非鱼的肝体比重和肝脂含量。Stale Refstie(1998)给大西洋鲑鱼 分别喂食不含壳寡糖和含少量壳寡糖的饵料 55 天,结果表明喂食含少量壳寡糖 的大西洋鲑鱼在增长率、 饲料转换率以及蛋白质、脂肪消化率等方面均和对照组 差异显著。蔡雪峰等(2006)研究了不同浓度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的影 响以及利用壳寡糖作为唯一碳源的肠道细菌和虹鳟幼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 情况。结果显示,各组虹鳟幼鱼肠道优势菌有所变化。利用壳寡糖作为唯一碳源 的菌株数量受到壳寡糖及其浓度的影响。 壳寡糖能够提高虹鳟幼鱼抗啫水气单胞 菌感染的能力。
免疫调节 4、 还原性: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 饲料添加量 20~kg 1000mg/kg 以上
2 壳寡糖的功能及机理
2.1 双向调节免疫 2.1.1 释放免疫因子,激活免疫细胞 壳寡糖可以最大限度的释放免疫因子,激活包括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等多种免疫细胞,使体液向碱环境偏移而激活免疫淋巴细胞,将LAK细胞的功 能提高3倍左右、NK细胞活性提高约4.5倍。其作用机理在于壳寡糖可通过甘露 糖受体(MR)和Toll样受体(TLR4)开启一连串的免疫应答反应。Yanping Han(2005)等发现,甘露糖受体是壳寡糖吸收过程中的主要受体,它同时可诱 导INF-α分泌量增加和[Ca2+]的变化,它在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功能过程中充当 单个信号分子受体的作用。Yibing Dang(2011)等同时发现,聚合度为7-15 的壳寡糖可显著诱导树突细胞MHCⅡ和CD86的表达,刺激树突细胞表达TNF-, 诱导其免疫活性,树突细胞表面的TLR4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桥梁作用。Wu (2007)等发现壳寡糖联合IFN-γ,通过CD14、TLR4和CR3受体,协同诱导 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 2.1.2 抑制炎症反应 当机体防御过激发生炎症时,壳寡糖可以抑制肥大细胞、吞噬细胞、内皮细 胞炎症反应,通过机体自身双向调节保证最佳抵抗力。 Ying Qiao(2010)等研究发现,壳寡糖可结合在 TLR4/MD-2 受体复合物 上,抑制脂多糖(LPS)的跨膜信号转导作用,从而降低炎症中间产物,调控炎 症反应。Chen(2008)等的研究发现,水溶性壳聚糖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表面 CD44 和 TLR4 的表达,下调炎性细胞因子 IL-6 和 TNF-的产生。 2.2 肠道形态学和菌群结构的改变 Jonathan Rhoades 等(2006)对肠道致病菌研究发现, 壳寡糖可以选择性地 抑制三种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O111:H27, O119:H4 和 O128:H12)对结肠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