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处理流程39页PPT
合集下载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12
4、 纠正酸中毒 组织的低灌状态是酸中毒的基本 原因。4%~5%碳酸氢钠具有离解度大,中和酸 根作用快和扩容作用,宜首选。轻症休克400 ml/d,重症休克(600~800)ml/d,或可参照 CO2结合力或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次选乳酸钠。
13
5、改善心功能 由于大量出血,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 动脉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心率加快、心音无力,可测定 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锲压(PCWP)作为监护。 CVP正常值为0.49 kPa~1.18 kPa(5 cmH2O~12 cmH2O),PCWP正常值为0.8 kPa~1.6kPa(6 cmH2O~12 cmH2O)。对CVP>1.96 kPa(15 cmH2O),PCWP>2.67 kPa(20 cmH2O)者,可适当 应用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等,增加心肌收缩力。必要时加 用血管扩张剂
7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三查七 对,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防止感染,并 保证患者输液、输血、导管等各装置管的 通畅。
8
(5)其他护理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 500 U, 预防破伤风,在观察治疗抢救的同时,应及 时处理及防止并发症。并且做好各种基础护 理,如褥疮护理、昏迷病人的护理、高热护 理和气管切开护理等。同时要加强患者的心 理护理。
16
17
3
护理
1、一般护理
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去枕平卧,有利于呼 吸循环功能恢复,改善脑灌流。注意in~30 min测T、P、 R、BP一次,并详细记录各项抢救措施。注意神志、 尿量的变化,神志的变化能反应脑部血流灌注情况 和缺氧程度,尿量能正确反映组织灌流情况,是观察 休克的重要指标,另外还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 反射情况,皮肤的温度、色泽、湿度、皮肤转暖, 红润表示休克好转;同时应观察周围静脉及甲床的 情况,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4、 纠正酸中毒 组织的低灌状态是酸中毒的基本 原因。4%~5%碳酸氢钠具有离解度大,中和酸 根作用快和扩容作用,宜首选。轻症休克400 ml/d,重症休克(600~800)ml/d,或可参照 CO2结合力或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次选乳酸钠。
13
5、改善心功能 由于大量出血,导致心脏排血量减少, 动脉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心率加快、心音无力,可测定 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锲压(PCWP)作为监护。 CVP正常值为0.49 kPa~1.18 kPa(5 cmH2O~12 cmH2O),PCWP正常值为0.8 kPa~1.6kPa(6 cmH2O~12 cmH2O)。对CVP>1.96 kPa(15 cmH2O),PCWP>2.67 kPa(20 cmH2O)者,可适当 应用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等,增加心肌收缩力。必要时加 用血管扩张剂
7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三查七 对,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防止感染,并 保证患者输液、输血、导管等各装置管的 通畅。
8
(5)其他护理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 500 U, 预防破伤风,在观察治疗抢救的同时,应及 时处理及防止并发症。并且做好各种基础护 理,如褥疮护理、昏迷病人的护理、高热护 理和气管切开护理等。同时要加强患者的心 理护理。
16
17
3
护理
1、一般护理
立即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去枕平卧,有利于呼 吸循环功能恢复,改善脑灌流。注意in~30 min测T、P、 R、BP一次,并详细记录各项抢救措施。注意神志、 尿量的变化,神志的变化能反应脑部血流灌注情况 和缺氧程度,尿量能正确反映组织灌流情况,是观察 休克的重要指标,另外还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 反射情况,皮肤的温度、色泽、湿度、皮肤转暖, 红润表示休克好转;同时应观察周围静脉及甲床的 情况,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规范 ppt课件

ppt课件
42
(五)血容量是否补足的临床表现
表 现 口渴 颈静脉充盈 收缩压/舒张压药 >12KPa/5.33KPa 脉压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尿量 皮肤 中心静脉压(CVP) <10cmH2O 脉 眼底 A :V 电解质 意识 血容量不足 + 不良 下降 下降,<2.67KPa 延长 <30ml/h 冷、湿、紫绀 下降 快、弱 1: 3 或 1: 4 Na↓K↑ PLT↓ ALT/AST↑ 淡漠或昏迷
实验室检查,如:Hb、Rbc、Hct、全 套生化、凝血功能; 尿量、尿常规。
ppt课件
27
3、针对病因止血 (Arrest hemorrage,A)
在补充血容量同时应尽快止血。
ppt课件
28
4、人员组织(Consult,C)
值班1 ̄3线到位,
胎盘娩出后2小时正常阴道出血200毫升, 如继续出血积极转诊。
ppt课件 34
[特注]
1、 临床实践已证明,应用电解质溶液治疗 休克其疗效远比单纯输血为佳。 2、在基层缺乏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提 高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 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 环并减轻组织水肿。 在急诊或转诊途中生命体征能很快恢复, 疗效满意,可为后继的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ppt课件 36
(3)全血
可补充血容量及凝血物质和血液有形成份, 但有污染可能。
当Hgb ≤ 7g/dl HCT ≤ 24%时应当输血。 当 HCT达到 30%时 复苏效果为好 (死亡率最低), >33%时 死亡率反而增高。
补充全血500ml ,可增加HCT 3~4vol%; 补红细胞250ml ,增加HCT3~4vol%; 补血浆250ml ,增加纤维蛋白元150mg 及其他凝血物质, 补血小板50ml/V,增加血小板 5000~8000/ul 。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ppt课件

药物止血
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维生素K等,帮助控制出血。
其他治疗手段
心肺复苏
对于心跳骤停的休克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其他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肾功能支持等。
05
失血性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身体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或损伤,从而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以
防止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
03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便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康复指导
合理饮食调整
在康复期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 促进身体的恢复。
适度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 力。
影像学检查
特殊检查
如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对某些特 殊病因所致失血性休克有重要诊断价 值。
超声、X线、CT等检查,了解出血部 位及原因。
04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紧急处理措施
止血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无菌 纱布压迫止血,并抬高受伤部位 。对于内部出血,应尽快找出出
血部位并采取相应措施止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例二:儿童失血性休克的诊疗经验
总结词
该病例分享了儿童失血性休克的诊疗 体会,强调了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及病情变化的必要性。
详细描述
患儿因意外受伤导致出血不止,出现 休克症状。医生根据患儿生长发育特 点调整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最终使患儿脱离危险。
病例三:特殊原因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处理
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维生素K等,帮助控制出血。
其他治疗手段
心肺复苏
对于心跳骤停的休克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其他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肾功能支持等。
05
失血性休克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身体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或损伤,从而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以
防止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
03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便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康复指导
合理饮食调整
在康复期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 促进身体的恢复。
适度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抵抗 力。
影像学检查
特殊检查
如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对某些特 殊病因所致失血性休克有重要诊断价 值。
超声、X线、CT等检查,了解出血部 位及原因。
04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紧急处理措施
止血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无菌 纱布压迫止血,并抬高受伤部位 。对于内部出血,应尽快找出出
血部位并采取相应措施止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例二:儿童失血性休克的诊疗经验
总结词
该病例分享了儿童失血性休克的诊疗 体会,强调了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及病情变化的必要性。
详细描述
患儿因意外受伤导致出血不止,出现 休克症状。医生根据患儿生长发育特 点调整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最终使患儿脱离危险。
病例三:特殊原因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处理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ppt课件

压稳定。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 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出血情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出血情况,如出 血量、出血速度等,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输液 速度、更换止血措施等。
做好记录与交接
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吸氧
03
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止血方法选择及应用
01
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用手指或手掌在伤口近心端用
力压迫动脉,阻断血流。
02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
巾、绷带等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适当加压包扎。
未来改进方向探讨
加强培训
完善流程
强化团队协作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定期 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 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优化急救流程,缩短响 应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 队协作训练,提高团队
协作能力。
引入先进技术
引进先进的急救技术和 设备,提高救治成功率
和患者生存率。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上腺素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调整药物剂量和速度。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副 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1
现场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口腔、鼻腔异物
01
迅速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异物,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 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异常情况。
观察出血情况
定期评估患者的出血情况,如出 血量、出血速度等,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输液 速度、更换止血措施等。
做好记录与交接
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
吸氧
03
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止血方法选择及应用
01
指压止血法
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用手指或手掌在伤口近心端用
力压迫动脉,阻断血流。
02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
巾、绷带等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适当加压包扎。
未来改进方向探讨
加强培训
完善流程
强化团队协作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定期 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 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优化急救流程,缩短响 应时间,提高救治效率。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团 队协作训练,提高团队
协作能力。
引入先进技术
引进先进的急救技术和 设备,提高救治成功率
和患者生存率。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上腺素等,以维持血压稳定。
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调整药物剂量和速度。
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和副 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1
现场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除口腔、鼻腔异物
01
迅速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异物,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和进展 ppt课件

ppt课件
19
间质液体有三个出路:一是从毛细血管静脉端返 流回血管内;二是经淋巴管返流;三是休克时细 胞膜钠-钾- ATP 泵活性下降,水进入细胞内造 成细胞肿胀。休克病人在经过从出血阶段到间质 液贮留阶段的抢救,间质间隙容量显著扩大,这 种强制性液体贮留的量,和休克的程度以及持续 时间有密切关系。
ppt课件
11
骨骼肌: 在休克期间代谢并不活跃,而且耐受缺 血的能力强于其他器官。但如果大量骨骼肌缺血 则会产生大量乳酸和自由基。骨骼肌细胞持续缺 血会导致细胞内钠离子和游离水增加,从而加剧 血管内及组织间隙液体的消耗。
ppt课件
12
1、失血性休克失血程度分级:
Ⅰ级出血:丧失 10%~15%的血容量(750ml-1000ml ),有心动过速, 而血压和呼吸基本无变化。快速输入2L平衡溶液就能有效恢复循环血 量和心排血量。肾血液灌注,末梢血管阻力和肾血管阻力接近正常。
ppt课件 27
④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病人表现为烦躁不安,头痛,呕吐,视乳头 水肿等,严重时出现意识淡漠,反应迟钝,谵妄,甚至抽搐,昏迷等。
ppt课件
28
⑤血液系统的表现:病人
早期 呈高凝状态,有利于局部止血。
晚期则有出血现象,包括创面的渗血,穿刺部位出现出血瘀斑。 晚期出血的原因多为血小板减少和纤溶功能亢进。
ppt课件
9
肠道:是受低灌注影响最早的脏器之一,并且可 能是 MOSF 的主要触发因素。休克早期即可出现 强烈的血管收缩,并且常导致“无复流”现象。 肠细胞的死亡会破坏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导致 细菌向肝脏、肺脏移位,进而可能导致MOSF。
ppt课件
10
肝脏:肝细胞新陈代谢活跃,在缺血性炎症反应 和血糖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休克后出现的肝 脏合成功能衰竭甚至可能致命。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规范PPT课件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和生活上的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
评估外周循环状态,判断失血 量和休克程度。
止血与包扎技术应用
布或干净布料直 接压迫出血部位。
止血带止血
对于无法直接压迫止血的 四肢大出血,可使用止血 带。
包扎固定
对伤口进行包扎,减少污 染和进一步出血,同时固 定骨折部位。
疼痛控制与液体复苏初步措施
发病机制
主要包括血容量减少、心血管功能障碍和细胞代谢异常三个 方面。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使心输出 量减少,细胞代谢异常则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 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昏迷等严重症状。
05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
早期康复介入时机和方法
早期康复介入时机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开始康复 介入,以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VS
康复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方案 。
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重要性
心理干预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能经历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情绪,提高 康复信心。
纠正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 等血液制品;应用止血药物,如氨甲 环酸等;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止血。
感染风险降低策略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 滥用。
处理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立即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加强 感染部位的引流和换药处理。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指南 PPT课件

输液通路的建立
• 及时建立足够血管通路:外周,中心?
• 建立静脉通路后,应抽取血液标本送检, 包括血型、交叉配血、适当的实验室检查、 毒理学研究、所有育龄妇女的妊娠相关检 查。 • 动脉血气分析。
液体治疗及评估
• 保温的等渗电解质溶液。乳酸 林格氏溶液为首选,生理盐水 为次选。 • 一开始,温液体的输注越快越 好。通常在成人给予1~2升而儿 童给予20毫升/公斤。
表1—失血量及液体的评估基于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 Ⅱ级 Ⅰ级 失血量(毫升) 达到750 750—1500 1500—2000 大于2000 Ⅲ级 Ⅳ级
达到15% 失血量(占血 容量的百分比)
脉率 (次/分) 血压 小于100 正常
15%—30%
大于100 正常
30%—40%
大于120 下降
大于40%
判断休克的误区
• 老年人可能并不表现为心动过速,因为他 们对儿茶酚胺刺激的心脏反应有限,或者 同时应用例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 在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中心率加快的能力受 到限制。
休克识别的可能误区
• 单纯依靠收缩压作为休克的指标会延误认 识休克状态的时机,代偿机制会防止收缩 压的大幅度降低,直至血容量丢失超过 30%。 • 脉压差的缩窄提示明显的血液丢失和代偿 机制的参与。
反复评估!
Ⅹ、总结
1 基于正确的生理学原则的休克治疗手段常常是成 功的。 2 在大多数创伤患者中低血容量是休克的原因。 3 这些病人的治疗需要立即控制出血和进行液体或 血制品的补充治疗。而那些对上述措施无反应的 患者,手术控制出血可能是必要的。 4 另外,对于短暂反应或无反应的患者应考虑其他 可能引起休克的其他原因。
生命征
估计失血量(占血 容量的百分比) 更多晶体的需求 血制品的需求 备血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PPT课件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预防感染的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协助病人咳嗽、咳痰。 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病情许可时,每
2h翻身、拍背1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以预 防皮肤压疮。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 调节体温的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保暖:可采用盖棉被、羊毛毯等措施,也可通 过调节病室内温度升高体温,一般室内温度以 20℃左右为宜。
大于40%(大于 1600ml)
休克的病情评估
临床观察 血流动力学检测 实验室检查临床观察 Nhomakorabea神志 血压
皮肤 呼吸
脉搏
尿量
➢一看:看意识、肤色甲床、颈静脉、呼吸 ➢二摸:摸肢体温度、湿度和脉搏 ➢三测:测血压和脉压 ➢四量:尿量
休克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血流动力学监测
• 中心静脉压 CVP •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 心排血量CO • 心脏指数CI •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
DIC
重要生命脏器和细胞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坏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前期
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脉搏<100次/分 呼吸变快 血压不变 尿量正常或小于 25-30ml/h
休克中期
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皮肤黏膜发绀 脉搏>120次/分 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 尿量减少
休克晚期
意识模糊或昏迷 皮肤明显发绀
脉搏微弱 呼吸微弱 血压测不出 体温不升
• 补充血容量 • 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 尿补钾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
• 目前,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的液体复苏有两种 :传统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传统液体复 苏注重即时充分扩容、早期输注全血和胶体液, 将患者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