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ICU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血小板P选择素、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对预后的影响

t i o n a n d 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C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h s —CRP)l e v e l s i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e ( ACS ) . Me t h o d s
・
1 06 2 ・
C HI NE S E J OURNAL OF I NTE GRATI VE MEDI CI NE ON C ARDI O / C ERE B R( ) VAs CuLAR DI S E AS E S e p t e mb e r 2 0l 3 Vo 1 .1 1 No . 9
不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UAP ) 3 O例 , 另设 对 照 组 3 0例 。 采 用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法 测 定 NT —p r o BNP、 全 血 法 流 式 细 胞 术 测 定 P —s e l e c t i o n及
胶 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 h s—CRP水 平 。 同时探 讨 三 指 标之 间 的 相 关 关 系, 并 对 老 年 ACS患 者进 行 预 后 随 访 。 结 果 老 年 AC S 患者 NT— p r o B NP、 P—s e l e c t i o n、 h s — CRP水 平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 P< 0. 0 5); 老 年 ACS患 者 NT— p r o B NP与 P— s e l e c t i o n呈 正 相 关 ( r 一0 . 2 2 5 , P< O . 0 5 ) , NT —p r o BNP 与 h s—CRP 呈 正 相 关 ( r 一0 . 6 1 5 , P< 0 . 0 1 ) , P —s e l e c t i o n与 h s —CRP 呈 正 相 关 ( ru F a n g/ / Th e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Lt i l i a n g( L t i l i a n g 0 3 3 0 0 0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o b s e r v e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a mi n o~t e r mi n a l p r o—b r a i n n 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NT —p r o B NP ) , p l a t e l e t P—s e l e c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及评估预后中的应用

pr n, R D )肯定了 N —rB P在 急诊室 中用 以诊 断 at t P I E me Tpo N
C F的临床意义 _ 。该研究人选 了 5 9例急诊 呼吸困难患 H l 9
的诊断 、治疗 及评估 预后 中的应用 作一综述 ,供 临床参考 。
者 ,其 中急性失代偿 性 C F29例 ,其 N —rB P水平 明 H 0 Tpo N 显高于 无 C HF者 ( 3 sL比 1 1n/ ,P <00 1 4 4 5 n/ 3 g L .0 o
断 同可 于 导 疗 评 预 。 文 NpN 充 性 力竭 诊 、疗 评 预 中 ,时 用 指 治及 估后 该 就T B 在 血 心 衰 的 断 治 及 估 后 的委 ・ P m
应用作一综述 ,供 临床参考。 [ 关键词] 氨 基末端脑钠肽 前体 脑钠肽 充血性心 力衰竭 心功 能不全 心脏 疾病
而且 ,N .rB P的水 平 明显 与纽 约心 功能分 级平 行。经 Tpo N 多变量分析 ,N .rB P是唯一 能够 强力预测 C F的 “ Tpo N H 金
2 氨基末 端脑钠 肽 前体 的 来 源及 生物 学特
性. 利钠肽 对 维 持 心 脏 正 常 结 构 和 功 能 起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目前 已经 明确 人类 最少 有 6种利 钠肽 ,其 中脑钠 ] 肽主要 由心肌细胞分 泌。当心房 、心 室负荷或 室壁 张力增 高时 ,心室肌细胞在压 力负荷 增加 时合成 有 14个 氨基酸 3 残基的 PePo N ,并迅 速剪 切掉 含有 2 氨基 酸残 r-rB P 6个 基的信号肽 ,形 成 18个氨基酸 残基的脑 钠呔前体 ( r - 0 po B
【 要 氨 末端 钠肽 体 (- m ap。a t r 。ei , T r N ) 种主 羔 摘 ] 基 脑 前 Ne ilrb inr e p t N。o P 是一 要 t n o r a ut p e pB r n ii d 由 分 的多 类 素, 床 定血 T r N 水 有 急 充 性心力 竭的 与 诊 悉 心室 泌 肽 激 临 测 浆N—o P 平 助于 慢性 血 pB 衰 诊断 鉴别
脓毒症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脓毒症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NT-proBNP、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入院24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各指标差异,并比较各指标间相关性。
结果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浆NT-proBNP、乳酸、APACHEII、CRP 均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死亡组血浆各指标值均高于存活组(P<0.05);NT-proBNP水平与乳酸、APACHE II评分、CRP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0.525,0.537(P<0.05)。
结论血浆NT-proBNP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标签:脓毒症;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预后脓毒性血症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常见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发生率约为11%~15%,而病死率高达40%[1]。
研究学者多通过筛查与脓毒性休克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与患者预后转归的相关指标来早期评估患者的总体预后。
研究发现,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判断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敏感性指标,同时,其与脓毒性休克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研究对50例脓毒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临床预后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收治的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4.75±5.61)岁。
所有患者符合201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会(SCCM)”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诊断标准[2],并依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各组间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李宝亮;苏华;陈琛【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NT-pro-BNP)是否是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综合ICU 非心源性患者152例,进入ICU后完善患者基本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等。
于收治1、2、5 d进行NT-proBNP检测,记录患者28 d的终点事件。
结果152例入选患者28 d死亡率40§.13%(61/152)。
死亡组血浆NT-pro-BNP第1天浓度和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NT-pro-BNP与APACHE Ⅱ有相关性,且均为影响患者28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比较,NT-pro-BNP 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16,在评估患者预后比较中NT-pro-BNP 优于APACHE 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血浆 NT-pro-BNP 最佳临界值为5003.39 pg/ml,NTp-ro-BNP<5003 pg/ml组生存率高于NT-pro-BNP >5003 pg/ml组(χ2=32.1, P <0.01)。
结论ICU非心源性重症患者NT-pro-BNP>5003 pg/ml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lasma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noncardiac severe pati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 ICU ) .Method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in which 152 noncardiacsevere patients in ICU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 age, sex, basic data, APACHEⅡscores were collected,the patients’ NT-pro-BNP levels were detected at day 1,2,5 after admission to ICU and 28-day mortality was recorded.Results The 28-day mortality of the patients was39.8%(61/152).The plasma NT-pro-BNP levels (pg/ml) and APACHE Ⅱscore in deat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vival group ( P<0.05) at the first day of admission to ICU.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NT-pro-BNP levels and APACHE II score,moreover, which w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influencing 28-day mortality of noncardiac severe patients in ICU .The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 ROC curve) of NT-pro-BNP and APACHE Ⅱ score were 0.731 and 0.714,respectively. NT-pro-BNP was better than APACHE Ⅱ in evaluating patients ’ prognosis , however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 P >0.05).The optimized critical value of plasma NT-pro-BNP was 5 003.39pg/ml,furthermore,the survival rate in NT-pro-BNP<5 003pg/m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NT-proB-NP>5003pg/ml group (χ2=32.1, P<0.01).Conclusion The NT-pro-BNP>5003pg/ml of noncardiac severe patients in ICU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in evaluating patients’ prognosis.【总页数】3页(P343-345)【作者】李宝亮;苏华;陈琛【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2【相关文献】1.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ICU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陈琛;李宝亮;苏华2.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应用价值 [J], 苏华;陈琛;李宝亮3.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价值 [J], 刘琴;蒋媛媛;丁思意;蒋洪敏;钱邦伦4.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T及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判断的分析 [J], 江承琼5.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陈矛;陈咏佳;张奕威;张哲;程志元;莫永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水平及其

loss〔 J〕 . Front Molec Neurosciꎬ2017ꎻ4(10) :107 ̄15
14 陈宏ꎬ杨虹ꎬ齐国荣 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联合检测在突发性耳
〔 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 ̄proBNP) 、肌钙蛋白 I 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
性ꎮ 方法 选择绍兴第二医院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 70 岁以上脓毒症休克患者 70 例作为 C 组ꎬ同期脓毒症未休克患
者 70 例为 B 组ꎬ健康体检者 70 例为 A 组ꎮ 测定血清 NT ̄proBNP、肌钙蛋白 I 水平ꎮ 结果 与 A 组比较ꎬB 组和 C 组血清 NT ̄
( 编辑 滕欣航)
9 Quaranta NꎬCeglie VDꎬD′Elia A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idiopath ̄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 I
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干浩庆 张海光 ( 绍兴第二医院急诊内科ꎬ浙江 绍兴 312000)
514 ̄21
5 章祎ꎬ王湛ꎬ蔡梦娇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 C 反应蛋白与冠
心病、高血压疾病发展的相关性〔 J〕 . 广东医学ꎬ2016ꎻ3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 ) :
1989 ̄90
6 丁萌ꎬ张青云ꎬ景阳ꎬ等 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下肢
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ꎬ2016ꎻ38
白 I 水平升高ꎬ血清 NT ̄proBNP、肌钙蛋白 I 水平与脓毒症休克的预后关系密切ꎬ为脓毒症休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ꎮ
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标准

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以下是一个示例:概述部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脑钠肽的生物标志物,其血液浓度通常被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
Nt-proBNP 是主要由心脏细胞产生的一种激素,其在心脏负荷增加时会被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通过监测Nt-proBNP的水平,我们可以间接评估心脏细胞的受损程度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Nt-proBNP的测定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Nt-proBNP浓度,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本文旨在介绍Nt-proBNP前体的标准化测定方法,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以确保不同实验室、不同设备进行的Nt-proBNP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文章将介绍Nt-proBNP前体标准的制备方法、测定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将在文章的引言部分概述当前对Nt-proBNP 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接着将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建立Nt-proBNP前体标准来提高Nt-proBNP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介绍Nt-proBNP前体标准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原理。
第三部分将总结前两个部分的内容,并对Nt-proBNP前体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进行展望。
希望该文章能够对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在Nt-proBNP的测定和应用上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标准的相关知识。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标准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特点和应用领域。
随后,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的内容安排。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肌钙蛋白I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肌钙蛋白I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评价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脓毒症预后判断的作用。
方法入选住院的脓毒症患者66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4例)、严重脓毒症组(22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0例);根据患者的28天生存率,分为死亡组(20例)和存活组(46例)。
在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清cTnI、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NT-pro-BNP、cTnI水平与PCT水平、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脓毒症休克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及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严重脓毒症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死亡组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
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PCT呈正相关(r分别=0.901,0.866,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2、0.521,P 0.05),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均于入院24 h内留取促凝全血9 ml,静置5 min后,3800 r/min 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ELISA测定血清cTnI水平,采用一步免疫夹心法测定NT-pro-BNP水平,以上试剂盒均由Cobas公司提供。
1.4 APACHEⅡ评分方法该评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监测对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监测对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徐梅华;蔡克银;赵克洪;涂颖【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年(卷),期】2012(40)2【摘要】目的动态监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其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前瞻性选取186例老年心衰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4周测定血浆NT-proBNP(NT-proBNP1、NT-proBNP2、NT-proBNP3)水平,观察心衰患者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等事件,评价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判定的价值。
结果 186例患者平均随访(261±23.6)d,心源性再发组及非再发组的NT-proBNP1及NT-proBNP3水平无明显差异。
再发组NT-proBNP2水平显著高于非再发组(均P<0.01),心源性死亡组NT-proBNP2水平也显著高于心衰再入院组(均P<0.01),再发组NT-proBNP 变化指数显著低于非再发组(P<0.01)。
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2、住院期间NT-proBNP变化指数、患者的年龄、既往心衰史、贫血、入院时NYHA 分级、合并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是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再住院的独立的相关因素。
结论动态监测入院时及出院时NT-proBNP,计算NT-proBNP 变化指数,有利于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做出评估。
【总页数】4页(P310-313)【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力衰竭;预后;老年【作者】徐梅华;蔡克银;赵克洪;涂颖【作者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干部病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J], 刘艳丽;李婷婷;王艳;丁莉;宋亚君2.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J], 刘建飞;彭宗清;夏豪3.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J], 黄芳;金钧;孔金丹;郝艳;王俊4.早期联合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 [J], 林化;倪琦;李超乾5.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联合血红蛋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J], 向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ICU 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全彩娟(上海市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内科,上海201700)〔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重症监护室(ICU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0-2170-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0.088第一作者:全彩娟(1973-),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人急诊与重症医学研究。
重症监护室(ICU )危重患者病情预后评估是治疗的重要基础及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钠肽对维持心脏正常结构和功能起重要作用〔1,2〕,而关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对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相对较少,本文回顾分析ICU 治疗的危重症患者NT-proBNP 水平,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ICU 住院危重病患者143例,其中男74例,女69例;年龄45 78〔平均(53.41ʃ4.48)〕岁。
其中神经系统疾病56例,循环系统疾疾病30例,呼吸系统疾病25例,消化系统病17例,血液系统疾病8例,泌尿系统疾病5例,风湿系统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各1例。
根据患者最终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95例,死亡组48例。
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按患者NT-proBNP 水平是否高于994ng /ml (中位数)分为低水平组71例和高水平组72例。
1.2观察内容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在ICU 治疗时间,入院时是否有并发症,入院时心率(HR );动脉血气分析,包括血二氧化碳分压(PCO 2),血氧分压(PO 2),pH 值及血红蛋白(Hb )和血总胆固醇(TC )等指标。
患者入院后24h 内采集血样4ml 经离心后分离出血清,进行NT-proBNP 测定。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中NT-proBNP 水平。
检测仪器为罗氏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仪,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
2结果2.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存活组ICU 平均治疗时间明显高于死亡组(P <0.05)(表1)。
2.2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入院合并疾病两组患者入院时HR 和PaO 2无显著差异(P >0.05);死亡组患者NT-proB-NP 和PaCO 2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死亡组患者Hb 、TC 和pH 值明显低于存活组(P <0.05);低水平组Hb 、TC 和pH 均高于高水平组(P <0.05)(表2)。
2.3患者死亡多因素分析以患者是否死亡以及NT-proBNP 水平是否高于994ng/ml为因变量,Hb、TC、PaCO2和pH值为自变量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所有变量均一次性全部纳入,结果显示:Hb和TC值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Hb、TC、PaCO2和pH均是NT-proBNP水平增高的危险因素。
同时以预后为因变量NT-proBNP为自变量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T-proBNP 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xʃs)组别n年龄(岁)性别〔n(%)〕男女ICU时间(d)并发症〔n(%)〕存活组9553.28ʃ4.0752(54.73)43(45.26)17.49ʃ3.0853(55.79)死亡组4853.65ʃ5.2322(45.83)26(54.17) 5.99ʃ2.851)33(68.75)合计53.41ʃ4.4874(51.75)69(48.25)13.63ʃ6.2286(60.14)与存活组比较:1)P<0.05表2两组入院时各检测指标比较(xʃs)组别n HR(次/min)NT-proBNP(ng/ml)Hb(g/L)TC(mmol/L)PaCO2(kPa)PaO2(kPa)pH存活组95115.49ʃ15.20911.29ʃ427.88100.85ʃ15.17 3.26ʃ1.03 5.32ʃ2.0213.38ʃ2.987.27ʃ0.15死亡组48111.39ʃ18.502882.65ʃ1418.941)79.51ʃ16.711) 2.26ʃ1.341) 6.27ʃ2.291)13.31ʃ3.387.17ʃ0.121)低水平组71115.4ʃ15.32689.08ʃ215.69107.46ʃ13.31 3.45ʃ1.25 5.75ʃ2.1813.44ʃ2.847.33ʃ0.11高水平组72112.85ʃ17.472444.65ʃ1312.612)80.10ʃ11.942) 2.40ʃ0.982) 5.53ʃ2.1313.27ʃ3.377.13ʃ0.112)合计143114.11ʃ16.431573.01ʃ1288.5393.68ʃ18.63 2.93ʃ1.23 5.64ʃ2.1613.36ʃ3.117.23ʃ0.15 1)与存活组比较:P<0.05;2)与低水平组比较:P<0.05表3ICU患者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因素β标准误χ2值P值OR(95%CI)预后Hb-0.0640.01615.9500.0000.938(0.909 0.968)TC-0.6850.2209.6690.0020.504(0.327 0.776)PaCO20.1910.107 3.2000.074 1.211(0.982 1.493)pH-2.8671.892 2.2960.1300.057(0.001 2.319)NT-proBNP Hb-0.1830.05212.4830.0000.832(0.752 0.922)水平TC-1.8580.5949.7720.0020.156(0.049 0.500)PaCO2-0.6910.290 5.6820.0170.501(0.284 0.884)pH-37.43211.01411.5500.0010.000(0.000 0.000)预后vs NT-proBNP-0.1830.05212.4830.0000.832(8.635 80.232)3讨论目前已经明确人类最少有6种利钠肽,其中BNP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
当心房、心室负荷或室壁张力增高时,心室肌细胞在压力负荷增加时合成有134个氨基酸残基的Pre-ProBNP 1 134,并迅速剪切掉含有26个氨基酸残基信号肽,形成108个proBNP1 108,在血液中由蛋白水解酶进一步分解成32个氨基酸残基BNP和无生物学活性的78个氨基酸残基的NT-proBNP〔3〕。
NT-proBNP具有以下特点:半衰期长可达到60 120min,稳定性好,血浆NT-proBNP在室温下可保存7d〔4 6〕,这都为该项指标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了有利条件。
ICU急诊患者中,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因此NT-proBNP对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国外关于先利用NT-proBNP对急性CHF患者的近期死亡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其阴性预测值为96%〔7〕;本研究也显示死亡组患者NT-proBNP值高于存活组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而且NT-proBNP不仅是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也是预后危险因素之一。
本研究还发现死亡组患者并发症所占比例高于存活组,由于样本量所限,虽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对于患者预后也应有一定影响。
ICU治疗时间在存活组明显高于死亡组,这是由于ICU患者都是危重症,死亡往往发生在较短时间的缘故。
本文结果提示外科危重病患者预后差也与PaCO2过度升高有关。
外科危重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或换气不足导致PaCO2过度升高,且经治疗后仍持续升高,这往往提示预后不良〔8〕。
也反映了改善通气在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性。
而TC和pH降低可能是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机体能量大量消耗,且得不到有效补充所致。
综上,必须充分综合评估患者各种危险,并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对于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1Patel JB,Valencik ML,Pritchett AM,et al.Cardiac-specific attenuation of natriuretic peptide A receptor activity accentuates adverse cardiac remode-ling and mortality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overload〔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5;289(2):H777-84.2高修仁,曾群英,罗斌,等.心力衰竭心率变异能谱及其昼夜规律变化〔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6):449-51.3Martinez-Rumayora A,Richards AM,Burnett JC,et al.Biology of the na-triuretic peptides〔J〕.Am J Cardiol,2008;101(3A):3-8.4Yeo KT,Wu AH,Apple FS,et al.Multicenter evaluation of the Roche NT-proBNP assay and comparison to the Biosite Triage BNP assay〔J〕.Clin Chim Acta,2003;338(1-2):107-15.5Azzazy HM,Christenson RH,Duh SH.Stability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in whole blood and plasma sto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hen measured with the Biosite Triage or Beckman Coulter Access sys-tems〔J〕.Clin Chim Acta,2007;384(1-2):176-8.6彭穗玮,黄守坚.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简介〔J〕.新医学,2004;35(9):570-2.7Januzzi JL,Van Kimmenade R,Lainchbury J,et al.NT-pro-BNP testing for diagnosis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in acute destabilized heart failure:an international poled analysis of1256patients: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of NT-proBNP Study〔J〕.Eur Heart J,2006;27(3):330-7.8范家珊.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6;22(14):2112-3.〔2011-09-13收稿2011-11-27修回〕(编辑袁左鸣/张慧)·1712·全彩娟综合ICU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