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检测的临床意义

8 2.
实验 与检 验 医 学 2 0 1 5年 2月第 3 3卷第 1 期 E x o e i t m e n t a l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v Me d i c i n e 。 F e b . 2 0 1 5 。 V o 1 . 3 3 . N o . 1
重要 指 标
关键词 : N T - p r o B N P ; 慢性心力衰竭 : 心 功 能 分 级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6 2 , R 5 4 1 .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1 1 2 9  ̄0 1 5 ) 0 1 — 0 0 8 2 — 0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膜性 心 脏 病 、 肥 厚 型 心肌 病 、 慢性活动性心肌炎 、 脑卒 中 、 肝 硬化 、 免 疫性 疾 病 、 恶性 肿 瘤 、 服 用 类 固 醇激 素者 等 同期 选择 4 O例 无心 脏器 质性 疾病 的 健康 体检 者 为对 照 组 .平 均 年 龄为 6 5 . 0  ̄ 1 1 . 1岁 . 其 中男 1 7例 , 女2 3例 。两 组 性 别 、 年 龄和 体 重 指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1 2 9 . 2 0 1 5 . 0 1 . 0 3 0
心 力 衰 竭f H e a a f a i l u r e , H F ) 是 由于 心 肌梗 死 、 心 肌病 、 血 流 动力 学负 荷 过重 、 炎 症 等任 何 原 因引 起 心肌 损伤 . 造 成 心肌 结 构和 功 能发 生 变化 。 最后 导 致心 室泵 血 或充 盈 功能 低下 的一 种 复杂 的 临床 综合 征 临床 主要 症状 是 呼吸 困难 、 乏 力和体 潴 留 等t 1 4 ] 。慢性 心力衰 竭f C HF 1 通常指 持续 存在 的心力 衰 竭状 态 . 即为 临床上 所 称 的充 血性 心 力 衰竭 . 是 各 种 心脏 疾病 的严 重 阶段 . 其 发 病率 、 死亡 率 和病 残 率 高 。C H F的早 期 、 正 确和 及 时 的诊 断与 治疗 , 能 明显 地改 善症状 、 提 高生活 质量 。 研究 表 明 , N T — D r o B N P的代谢 可 以直接反 映心 室 的压 力 ,其 浓 度 和心 室舒 张 末期 的压 力 、 体 积成 正 比例 关 系 。 可 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沈军瑾【摘要】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健康人组80例和心力衰竭组80例(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30例、Ⅳ级25例)血清NT-proBNP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增高,且随心功能的恶化NT-proBNP水平增高.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加,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0(010)005【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NT-proBNP【作者】沈军瑾【作者单位】江西省肿瘤医院,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心力衰竭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的被动性充血,故又称之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1]。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已被确认为是心力衰竭早期的标志物,且增高水平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明显相关[2]。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心力衰竭组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已确诊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除外糖尿病、肥胖等因素),年龄34~90岁,男性42例,女性38例,并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30例、Ⅳ级25例。
1.1.2 对照组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80例,年龄35~88岁,男性40例,女性40例,均无心脏病史,无心力衰竭症状,各项身体检查均正常。
1.2 采集标本的处理及保存所有血样均在7:30~8:30空腹采集,12:00前测定完毕。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测定与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 张德立 , 1 陈立福. 骨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结 果分析【 . J 中 1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 0 ,1 2) 4 — 4 . 0 1 1( :17 18 不 稳 定 的情 绪不 利 于病情 的康 复或 加重 伤 口的疼 痛 。 [】 李 淑花 , 2 毋玉梅 , 李妙芳. 骨科无 菌手 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 医护 人员要 加 强对 患者 在手术 中及手 术后 的切 口感 染
毒 ,规 范铺 巾 ,在手 术 区域 的皮 肤粘贴 无 菌薄 膜 可防 【] 蔡 畅 ,周美茜 , 4 陈少 贤 , . 0 — 0 6 住院患者 医院感 等 2 2 20 年 0 止皮肤上 尚存 的细 菌在术 中进人 伤 口_。术后 ,应严格 3 _ 染病原菌及耐药特 征分析[ .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 , 0 9 】 20 , 遵 守无 菌技术 清 洁伤 口和更 换 敷料 ,保 持敷 料 的清 洁
的操 作程 序 的规范 化并 做术 后 的检查 。手 术 中时 手术
[ . 医正骨 ,2 0 ,1 8) 0 2 . J中 1 0 3 5( :2 — 1
生 出 版 社 ,2 0 :7 1. 08 — 1
器 械 及 内置物 应严 格 消毒灭 菌 ;手术 区域 严格 规 范消
[] 吴 在德 ,吴 肇汉 ,安 洪 ,等. 科学[ . 北京 :人 民卫 3 夕 M】 7版.
( )住院时 间 :医院虽然有完 善的消毒措施 ,但是 ,进 院所 使用 的抗 菌素具 有 较高 的耐 药性 ,作 为 护理 人 员 2 出 医院 的人 群 相对较 复 杂 ,而且 ,医院在 管理 上容 易 可 以对 相关 的情 况及 患 者感染 的情况 表 象情 况进 行 收 让 患者 之 间造成 交叉 细菌感 染 ;( 3)卧 床时 间 :术 后 集 ,为 临床 医生恰 当使用 抗生 素 提供 信 息 。在实 施 护 的长期 卧床 ( 见表 1) ≥ 6天 的患者感 染率较 高 于其 理优质 服务过 程 中 ,增 强护 理人员 的责任 心和使命 感 , , 他 患者 ;( 4)手术时 间 :大 于 2h的明显高于手术 小于 调 动护 士学 习 的主动 性 ,可使 护 理全 面业 务水 平 明 显 2h的患者 ,由于术 中的除菌 比术后差 。另查 阅文献f 2 ] 结 提高【 。另外 ,对于感染 ,除需 要患者 自身 因素外 ,医 果 与本 文结 果相 同 ,腰部 以下 部位 骨折 的手术切 口感 院 的 因素亦需 要 加 以整顿 。例 如 ,病 区环 境就 是 一个 染 率 高于颈 肩 上肢部 骨 折 的手 术 ,本 次调 查 的于 与腰 经 常被媒 体 曝光 的 因素 ,病 区 由于 出入 的人员 较 为 繁 髋 部位下 的手术切 口感染率 7 .6 38 %,其原 因与手 术侵 多 、杂乱 ,导致 管理 不 到位 ,难 以达 到杜 绝外 界感 染 入 性操 作 多 、切 口深 、难 度大 及 时间长 有关 。 的效 果 ,进 而发 生 了院 内感染 。对此 ,医护人 员需 要 医护人 员需 要对 患 者加强 术后 卫生 健 康指 导及 适 提 高对病 区控 制感 染 的管 理制 度 ,规 范 、合理 安 排患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老 年 慢 性 心 力 衰竭 ( C H F ) 患者血浆 N . 末端脑钠肽前体( N T — p r o B N P ) 水 平 与左 心 室功 能 的 关
系及 临 床 意 义 。 方 法 选 取 2 0 1 0年 1 2月至 2 0 1 2年 1 0月在 该 院住 院 的 2 6 1 例 老年 C H F 患者 ( C HF组 ) , 同 时按 美 国 纽
约心脏病协会( N YH A) 心 功 能 分 级 方 法 分 为 心 功 能 Ⅱ级 6 1 例、 Ⅲ级 1 5 6例 、 Ⅳ级 4 4例 三组 ; 另选 6 0名 心 功 能 正 常 非 心 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 用 电化 学 免 疫 分 析技 术 测 定 四 组血 浆 N T — p r o B N P水平 , 心 脏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测 定 左 心 室舒 张末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M Z h e n y t t n, Ⅳ C h a o z h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e d i c i n e, C h o n g q i n g C h a n g n a H o s p i t a l ,
统计学意义( 1 9 < 0 . 0 1 ) 。 N T . p r o B N P水 平 与I ⅣE D D 呈 正相 关 ( r = 0 . 6 8 9 , P < 0 . 0 1 ) , 而与 L V E F呈 负相 关 ( r = 一 0 . 7 6 0 , P < 0 . 0 1 ) 。结
脑钠肽前体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脑钠肽前体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黄若文;吕卓人;朱长顿【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26)2【摘要】目的比较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NYHA)、经超声心动仪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UCG-EF)、6 min步行试验(6-MWT)在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不同基础心脏病的老年心衰患者治疗前后的pro-BNP水平,并与常规临床评估方法NYHA、UCG-EF、6-MWT进行比较.结果随治疗后心衰客观指标的好转,pro-BNP水平下降,pro-BNP心功能状态分级也降低,与pro-BNP心功能状态分级比较,UCG-EF心功能状态分级与其接近,其次为NYHA,6-MWT差异最大.结论 pro-BNP是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并判断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尤其当合并肺部疾病采用其他方法评定有困难时更有价值,其次为UCG-EF.【总页数】3页(P155-157)【作者】黄若文;吕卓人;朱长顿【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陕西西安,71006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相关文献】1.血清脑钠肽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中的价值 [J], 唐利;廖常彬;钟春梅2.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J], 葛正中;吴永华;王晓周3.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林箐;史晓敏;祁芸云;宋以信4.脑钠肽前体对于糖尿病透析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临床意义 [J], 刘建春;于华;吕豪5.血浆脑钠肽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与常规心功能指标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J], 谭今;于涛;黄克力;刘科;杨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两两比较 ,差异 均有 统计 学意 义 ( 尸<0 . 0 5 ) 。血 浆 N T—p r o B N P水平 与左 室射 血分数
( L V E F ) 呈 负相关 ( , =一0 . 3 2 6 ,P< 0 . 0 5 ) 。结论 血浆 N T— p r o B N P水 平是 快速诊 断 C H F的一个客 观指标,为临床
he t d i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P< 0 . 0 5 ) ;t W O t w o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s w e e r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0 . 0 5 ) .T h e p l a s m a l e v e l o f N T— p mB N P w a s n e g a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h t L V E F( r =一 0 . 3 2 6 ,P< 0 . 0 5 ) .C o n c l u s i o n N T— p mB N P i s a n
一 , 。e t a 1 .D e p a r t m e n t D ,C a r d i o l o g y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5 H o s p i t a l o fG u i y a n g ,G u i y a n g 5 5 0 0 0 0,C h / n a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e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l e v e l o f p l a s m a N—t e r mi n a l p r o b r a i n n a t r i u r e t i c p e p t i d e( N T— p r o B N P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竭 病 患 者 主要 集 中于 6 岁 以上 年龄 段 的老 年 人 _。 由于 心 力 衰 0 2 】
竭 预后情况较差 ,其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住院率和总死亡率始 终居高不下 ,是严重危 害患者生活质量 的临床综合病症 。B P N
即 B 利 钠 肽 ,是 储 存 并 于 心 室 中合 成 的神 经 激 素 。心 室 压 力 型 增 高 时 ,脑 钠 肽 前 体 ( rp o P)会 被 酶 分 解 为BN pe rBN P、N . T
2 内复查C 4h 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及脑水肿程度 。①2%的甘露 0
醇 15 5 静 脉 推 注 。 1 / h 2 ~2 0ml 次 6 ,脱水 控 制脑 水 肿及 颅 内压 ;
②控制血压。应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静脉泵注,同时留置胃鼻饲 降压药 ,营养食物;③记2 出入量 ,保证正常生理需要量 ,保 4h
4 参考文献
[] 克华 , 成 , 华 . 压性 脑 出血 的诊 治进展 和 预后 评估 1孙 卢亦 傅 高血 【. J 中国微侵 袭 神经 外科 杂志 , 0 , 9: 9 ] 2 49 ) 2 . 0 ( 4
[ 杨晓明, 兵, 2 】 冀 蔡颖琦, 超早期微创伤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 等.
2 结 果
术 后 2 头颅 C 肿 基 本 清 除达 9 %以上 ,随访 3~6 4h T, 0 个
尽早手术 ,清除血肿 ,降低解除颅高压;②分离侧裂时,动作要
稳定 轻 柔 ,保 护好 血管 ,主 要 是 大脑 中动 脉 及其 分 支 及 回流 静 脉 ,尽量 应用 脑棉 保 护 ,不 用脑 压板 ;③ 对 于与 血管 脑组 织粘 连 较 紧的血 肿不 要 强行 剥离 ;④彻 底 止血后 ,血肿 腔可 用止 血纱 适 当覆 盖 。所 以从 外侧 裂入 路显 微手 术清 除基 底节 区脑 出血 。具 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因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最终导致了心脏泵血能力的下降和外周组织器官的供血不足。
CHF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和评估中,血清标志物的检测非常重要。
目前,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被广泛应用于心衰患者的诊断、疾病分级、预后评估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清NT-proBNP和cTnI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和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NT-proBNP是一种由心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活物质,能够促进利钠、降压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对维持血容量和血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浓度可反映心脏负荷情况,且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常高于正常水平。
而cTnI是一种心肌特异性标志物,当心肌细胞受损,其释放至血液中浓度升高。
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早期发现心肌损伤,有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
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高水平的NT-proBNP与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而cTnI的升高则提示心肌损伤的程度,与心功能不全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有助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血清NT-pro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于监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保持良好的疾病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 chf 患者98 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 bnp 水平并与40名健康者为对照。
结果:chd 组患者的血浆 bnp、 lvedd 、lveds、pasp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lvef 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chf 患者血浆 bnp 水平随着 nyha 心功能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或0. 01);bnp 与 lvef 呈负相关(r-0. 652, p < 0. 01),bnp 与 lvedd、 lvesd 和pasp呈正相关(r 0. 578, 0. 592, 0. 613, p < 0. 01); chf 患者治疗后血浆 bnp 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血浆 bnp 水平和心脏结构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可作为 chf 诊断病情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n末端bnp前体;心力衰竭change of plasma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change of plasma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98 cases of chf patients were selected,and assayed plasma bnp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40 cases of health were as control. results plasma bnp,lvedd,lveds and pasp in chd group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lvef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ing with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1). plasma bnp level in chf patients went up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nyha cardiac function,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 05 or 0. 01). bnp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ef(-0. 652, p < 0. 01). bn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vedd,lveds and pasp( 0. 578, 0. 592, 0. 613, p < 0. 01). in chd group,plasma bnp level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and lvef was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p < 0. 05). conclusionplasma bnp level is related with cardiac structure. it can beused as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state of cardiac function,the diagnosis of chf.【key words】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heart failure【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40-02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一种以心室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近年研究表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脑钠肽系统无生物活性的前体,它主要来源于心室,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心室肌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在心功能不全时血浓度明显增高,是一种新的心脏标志物,可用于chf 的诊断并与其预后评估。
本研究通过观察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旨在观察不同程度心衰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其对 chf 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10 年 03 月至 2011 年 05 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 98 例,其中男61例,女37 例; 年龄32 ~ 88 岁,平均(56. 3 ± 3. 8)岁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分级: ii 级8 例,iii 级48例, iv级42 例,引起 chf 的原发病有缺血性心脏病 37 例,扩张性心肌病 2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2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做心电图、胸部平片、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由至少两位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及治疗情况,并结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 55%做出心功能不全的诊断。
排除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 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 严重的内分泌疾病; 严重肝、肾功能异常; 严重感染性疾病; 肿瘤等。
选择健康体检者40 例为对照组,均为我院体检合格的正常人,经临床体检、ecg、胸片、超声波、常规生化排除心、肝、肾重要脏器疾病。
男28 例,女12 例,年龄43 ~ 70岁,平均(57.2 ± 11.4)岁,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方法1. 2. 1 观察指标及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天时进行以下指标检测: 血浆 nt-pro-bnp 测定: 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肘中静脉血1ml,置于抗凝试管中,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试剂盒购自广州万孚公司。
超声心动图检查: 应用美国ge公司vivid4 型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3 mhz,同步记录心电图,患者取左侧卧位,于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早期充盈锋速ep与舒张末期峰速ap比值(ep/ ap),连续多普勒沿三尖瓣返流束方向测出跨瓣压差,并以此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
每次测量 3 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机内软件自动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
1. 2. 2 chf 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所有患者入选后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休息、低盐、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及控制感染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10 mg, 1 次/d,并加用倍他乐克片,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倍他乐克片剂量至患者最大耐受剂量。
对照组不进行治疗,给予测定血浆nt-pro-bnp 及超声心动图检查1 次。
1. 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3. 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均为双侧检验,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chf 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比较(表 1) chd 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 lvedd 、lveds 和pasp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 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2.2 chf 组 nyha 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表2) chf 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 nyha 心功能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0.01)。
治疗后血浆nt-pro-bnp 水平明显降低(p<0.05)。
表1 chf 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比较(x ± s)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表2 chf组 nyha 心功能分级与nt-pro-bnp 水平变化(x ± s)注:与治疗前比较,#p < 0. 05;与心功能ii比较,*p <0. 05;与心功能ii比较,△p < 0. 05。
2. 3 血浆nt-pro-bnp水平与 lvef 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nt-pro-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 -0.652, p < 0.01),与左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末内径以及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 0.578, 0.592, 0.613, p<0.01)。
3 讨论chf 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 chf 已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更重要的是由于多种神经体液因子的参与,促使 chf 持续发展。
nt-pro-bnp是 chf 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可靠生化指标[1]。
当心脏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时由心室肌细胞受牵拉后反应性合成108个氨基酸组成脑钠肽前体蛋白,继而分解成76个氨基酸的nt-probnp 和32个氨基酸的bnp[2]。
nt-pro-bnp是少数几种已经被证实具有心血管疾病诊断价值,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的血生化标志物[3]。
与bnp相比具有半衰期长,稳定性好,检测方法统一等优点[4],因此, nt-probnp更适用于临床, 在chf的诊断中更受青睐。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各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的nt-probnp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心衰各级nt-probnp水平也有明显差异,随着心功能分级(nyha)的升高显著升高(p<0.01),与相关研究一致[5]。
chf患者血浆nt-pro-bnp增高是因为 chf 使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室负荷,使心室壁压力增加,从而促使nt-pro-bnp分泌和释放。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显示,chf 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越大,血浆nt-pro-bnp 水平越高: 说明nt-pro-bnp的释放与左心室容积增大有关。
nt-pro-bnp 浓度的测定可帮助临床客观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指导 chf 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目前研究认为,nt-pro-bnp浓度可作为预测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和发生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因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