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原脑利钠肽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N末端脑钠肽原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意义

N末端脑钠肽原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CHF,简称心衰)的发病者基数和新发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上升的疾病之一。
>10%老年人群(>70岁)发生心衰,在发达国家,约7%的人群患有此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体内存在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其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作为利钠肽系统的一种肽类激素在心衰时分泌升高。
目前有多项研究显示脑钠肽(BNP)对心衰的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有重要价值,而血浆N末端BNP原(NT-pro BNP)是由BNP原裂解产生,同时生成BNP,NT-pro BNP血浆中浓度更高也更加稳定,因此临床上以NT-pro BNP浓度代表BNP水平。
一、概念:NT-pro BNP全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是心肌细胞根据心内压力而释放的保护性肽类。
二、临床意义:心力衰竭已经日益成为心血管病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并成为众多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殊途同归的终末期表现。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仍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20%的心衰患者出院将在30天内再住院,花费了大量医疗费用。
我国成年人心衰的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目前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的心衰患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1、心衰的早期确诊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越早开始治疗,对病人就越有益。
但心力衰竭,尤其是在心衰早期是很难确诊的。
心衰的典型症状,如2010年9月27日呼吸急促、踝关节肿胀、疲劳等都不具特异性,有些病情轻微的患者也没有表现出典型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肥胖患者,即使有这些症状也易被忽略。
因此,初级医疗机构仅依赖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诊断依据,极易造成心力衰竭的误、漏诊。
根据《NT-proBNP检测心脏功能的国际专家共识》,NT-ProBNP是临床评价心功能的一个稳定和敏感的指标,包括在早期心脏失代偿期。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i t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s e r u m N . p r o B N P a n d c a r d i a c f u n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a t i . e n t s wi t h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a n d 1 0 0 c a s e s o f c o n t r o l h e a l t h g r o u p f r 0 m J a n u a r y 2 0 1 1 t o Ap r i l 2 01 4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US A Ne w Yo r k Hc a r t As s o c i a t i o n( NYHA)s t a n d a r d s ,h e a r t f u n c t i o n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wi l l d i v i d e d i n t o
血清 N端脑钠 肽前 体测定 在心力衰竭诊 断 中的应用
广 东省 河 源 市 源 城 区人 民 医院 ( 5 1 7 0 0 0 ) 钟 国权
【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力 衰竭患者 血清 中 N端脑 钠肽前 体( N — p r o B N P ) 浓 度与心功 能分级 和左室射 血分数
4 l e v e l s . T h e s e u m r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N— p mBN P w a s me a s u r e d b y Ro c h e c h e mi c a l i n s t u me r n t l i g h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Hi t a c h i 7 1 8 0 a u t o ma t i c b i o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z e r f o r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AS T, CK, C K. MB, L DH. Re s u l t s T h e s e u m l r e v e l o f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作者: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52例。
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
ELISA 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实验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由于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NT-proBNP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关键词] 心力衰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诊断[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037-02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心室受到牵张时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肽。
心室首先合成一种由108 个氨基酸组成的脑利钠肽前体(proBNP),proBNP在释放到血液之前降解为有活性的脑利钠肽(BNP)和无活性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它在多种病理状态下都会升高,尤其是在循环血量增加致室壁张力增高以及NT-proBNP清除减少的情况下[1-3]。
本研究旨在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方面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组:2011年4月1日~2012年4月1日经急诊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1区及胸心2区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其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8例,慢性心力衰竭中心功能NYHAⅢ级患者14例和NYHAⅣ级的患者20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15)岁。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
2 5 8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1 5 年2 月第 1 5 卷第 2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c s , F e b r u a r y 2 0 1 5 , V o 1 . 1 5 , N o . 2
N 一 末 端 B型 利钠肽 原 在 心 力衰 竭 中 的 临床 诊 断价 值
段 爱珍 张巧 玲 郝 芳
心力衰竭 ( C H F ) 是一种复 杂临床症候群 , 是 心血管疾病
的终末期 表现和最主要 的死 因。 目前 , 尽管心力 衰竭治疗有
DOI : 1 0. 1 1 6 5 5 / z g y wy l c 2 01 5 . 0 2 . 0 51
环, 一 旦 突破 某 一 临界点 , 会 突然 对 间脑 、 脑 干形 成 巨大 的压 力 ,
[ 2 ] 王辉 , 余 安斌 , 周章 明 , 等. 额 叶脑 挫裂伤 的处 理[ J ] . 中国f 临 床
神经外科杂志 , 2 0 1 2 , 1 7 ( 5 ) : 2 7 9 . 2 8 0 .
的观察病情进展 的指标 。针对 I、 Ⅱ型患者应严 密观察病情
变化 , 对 Ⅱ型患者有病情恶化倾 向 , 例如 出现烦躁 、 挫裂伤 区 水肿难 以消退 , Ⅱ型比较 P < 0 . 0 5
究 报道中也发现了这一临床现象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 双
1 5 ( 1 4 ) : 3 9 . 4 1 .
而导致“ 中心疝 ” 的形成I 3 ] , 进一步发展至枕骨大孔疝 . 以致疴 隋 突发加重 , 部分病患甚至失去手术机会。 因此 ,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保 守治疗的时机把握就 显得格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脑利钠肽(BNP)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郭润财,王警,李靖宇,唐涛,刘擘摘要:脑利钠肽(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少量由心房分泌的多肽。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伴随心室肌细胞牵拉或者室壁压力的增高,患者BNP含量升高。
BNP的释放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利尿和利钠作用平衡HF中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效应。
随着技术的发展,BNP其它方面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最近,BNP 也逐渐在HF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应用。
现就以上所提到的做一综述。
关键词:脑利钠肽;心力衰竭Abstract: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is a peptide produced predominantly by the cardiac ventricles and in lesser quantities by the atri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rise in response to stretch of ventricular myocytes or increases in wall tension as occurs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Release of BNP is beneficial as it causes vasodilation, diuresis, and natriuresis, thereby counterbalancing the effects of sympathetic activation that occurs in heart failure. Along with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Other aspects of the role of BNP have been gradually known. Rece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use of BNP in the diagnose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fore-mentioned issues.Key words: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heart failure一、脑利钠肽概述1981年,de Bold和他的同事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揭示了从鼠心房提取物中包含一种利尿、利钠因子,由此也建立了心脏和肾脏之间的联系。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老 年 慢 性 心 力 衰竭 ( C H F ) 患者血浆 N . 末端脑钠肽前体( N T — p r o B N P ) 水 平 与左 心 室功 能 的 关
系及 临 床 意 义 。 方 法 选 取 2 0 1 0年 1 2月至 2 0 1 2年 1 0月在 该 院住 院 的 2 6 1 例 老年 C H F 患者 ( C HF组 ) , 同 时按 美 国 纽
约心脏病协会( N YH A) 心 功 能 分 级 方 法 分 为 心 功 能 Ⅱ级 6 1 例、 Ⅲ级 1 5 6例 、 Ⅳ级 4 4例 三组 ; 另选 6 0名 心 功 能 正 常 非 心 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采 用 电化 学 免 疫 分 析技 术 测 定 四 组血 浆 N T — p r o B N P水平 , 心 脏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测 定 左 心 室舒 张末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M Z h e n y t t n, Ⅳ C h a o z h i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e d i c i n e, C h o n g q i n g C h a n g n a H o s p i t a l ,
统计学意义( 1 9 < 0 . 0 1 ) 。 N T . p r o B N P水 平 与I ⅣE D D 呈 正相 关 ( r = 0 . 6 8 9 , P < 0 . 0 1 ) , 而与 L V E F呈 负相 关 ( r = 一 0 . 7 6 0 , P < 0 . 0 1 ) 。结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替米沙坦片40mg,每日1次;美托洛尔片12.5mg,每日2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 ,每日1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等3天后患者心衰症状完全缓解。
1周后复查NT-proBNP为789pg/ml,下降幅度超过85%。
10天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侧胸腔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患者存在脑钠肽(BNP)的临床意义在这个病例中,急诊使用了脑钠肽(BNP)对呼吸困难的原因进行鉴别,住院后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并通过对比治疗前后NT-proBNP的数值变化评估疗效和预后,增强了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有创检查和治疗的信心,获得了良好的结果,逆转了患者的心衰病程。
BNP是利钠肽家族的成员,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
心室肌细胞合成108个氨基酸的BNP 原(BNP前体,proBNP),贮存于分泌颗粒内。
在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如心脏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改变,心肌细胞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50岁以上者应>900ng/L;75岁以上者应>1800ng/L;肾功能不全者(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应>1200ng/L。
NT-proBNP也常用于预测心衰患者预后,其值大于5500ng/L被认为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常超过30%;而治疗无效或心功能进行性衰退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不下降,甚需要注意的是,BNP半衰期BNP的半其是伴有高血压的急性心衰患者;不建议应用于严重瓣膜狭窄、限制性或阻塞性心肌病、限制性心包炎、心包填塞或其它心输出依赖静脉回流或被怀疑存在心脏低充盈压的患者。
rhBNP也可与常规的心衰治疗药物联用,但不建议与其他血管扩张剂联用。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对rhBNP是Ⅱa推荐,认为该药“对于急性心衰患者安全,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困难的相。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述评

摘要 : 文系统地复习了脑利钠肽的一般知识以及对心力衰竭的诊断 、 本 鉴别诊断 、 预后 评估 、 筛查和指导治疗 的价值 。
关键词 : 利钠 肽 ; 脑 心力衰竭 ; 鉴别诊 断 ; 筛查 ; 预后评估 ; 呼吸 困难
中 图分 类 号 : 5 16 R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14 2 1 )40 9 -5 1 187 (0 2 0 -130 0
解为具有生理活 性 的羧基端 片断 ( N ) B P 和无 生理 活性 的氨 基
端 片 断 ( TpoB P 。B P的 清 除途 径 有 二 : 1 通 过 与 C型 N —r N ) N ()
受体结合后 , 通过胞饮 作用进 入溶 酶体裂 解 , 激活 磷酸 肌醇 清
除 ;2 通过细胞 膜表 面 的非 特异 性 中性 内肽 酶 ( et led. () N ur no a
ppiae N P 打 开利 钠肽 环状 结 构而 降解 , 肾排 出。B P et s, E ) d 由 N
半衰期 为 1 2 mn N —r N 8— 2 i; TpoB P半衰期为 6 0~10 i。 2 mn 1 2 B P的生理作用 . N B P与 A型和 B型受体 结合后 , 活 N 激
血管 ; 3 阻止心肌纤维化和血 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4 通过 抑 () () 制血管 内皮细胞表达组 织 因子 ( 内皮素 ) 如 和纤 维蛋 白溶酶 原 激活物抑制剂一 的表达 , 1 阻止血栓形成 。
2 B P的 检 测 方 法 与 正 常 值 N
优势 , 临床上已多次应用于心脏病 的诊断 。美 国和欧洲 都将血 浆 B P浓度作为 H N F诊断和疗效判断 的一项 客观指标 。为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371·Vol.27 No.4 2010病初期不易被重视,直至患儿出现拒奶、嗜睡、昏迷时才急诊入院,导致患儿预后差、死亡率高。
护理上,应严密观察患儿神态变化、呕吐的性质、瞳孔的变化,尤其是出现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和贫血等症状应考虑本病。
2.2 相关护理措施 静脉穿刺时应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穿刺,进针时不要多方向移动针尖,争取一针见血。
穿刺点应压迫5-10min,个别病例可更长,压迫时应观察患儿上肢皮肤色泽及有无紫绀。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感染。
各种穿刺性操作应严格无菌,使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体温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相应处理。
加强皮肤、臀部和口腔护理,防止发生红臀和鹅口疮。
患儿经治疗、护理病情好转后,指导家属正确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母亲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鸡蛋等含维生素K 的食物。
小儿出生后应遵医嘱常规肌肉注射维生素K1,反复腹泻及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预防性补充维生素K。
新生儿期儿保不少于2次,以后每月1次定期儿保,及时添加辅食。
【参考文献】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0.(收稿日期:2010-06-20)[1][2]N 末端原脑利钠肽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蔡定华,朱乃训,庄德荣,王文苑(江都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江都 225200)【摘要】目的:探讨N 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CHF 患者115例(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39例非心力衰竭的心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 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LVEDD 和LVEF 的差别;分析血浆NT-pro-BNP 水平与LVEDD、LVEF 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 水平、LVEDD 明显升高(P <0.05),LVEF 明显降低(P <0.01);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 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及LVEDD 明显升高(P <0.01),LVEF 明显降低(P <0.01);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与LVEDD 呈正相关(P <0.01),与LVEF 呈负相关(P <0.01)。
结论:血浆NT-pro-BNP 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HF 的一个可靠指标,同时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CHF 的严重程度。
【关键词】N 末端原脑利钠肽;心力衰竭;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79(2010)04-0371-02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高再住院率、高死亡率、高社会医疗资源占用率等特点的疾病[1]。
CHF 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CHF 的快速诊断对于降低其潜在的病死率及控制病情发展非常重要。
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N 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与心功能密切相关。
随着心力衰竭的发展,心脏分泌的NT-pro-BNP 随之增加,血浆NT-pro-BNP 的浓度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本研究通过对比CHF 患者与非CHF 病人血浆NT-pro-BNP 水平,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评价血浆NT-pro-BNP 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及病情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CHF 患者115例,男性66例、女性49例,年龄38-82岁、平均(66.7±14.5)岁。
患者基础心脏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49例、心脏瓣膜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35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
按照NYHA 的分级标准:NYHA 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42例、Ⅳ级49例。
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史、体征、生化检测、胸片、心电图、心脏多普勒等检查明确诊断为CHF。
以经相关检查明确排除心力衰竭的39例心内科其他病人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1.2.1 检测血浆NT-pro-BNP:所有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于晨起空腹经肘正中静脉取血2ml,注入EDTA 抗凝试管,4℃、2000r/min 离心15min,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372·Vol.27 No.4 20101.2.2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有患者入院后24-48小时由本院心脏彩色多普勒室高年资专业医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常规测定并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多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血浆NT-pro-BNP 水平、LVEDD 和LVEF 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 水平、LVEDD 明显升高(P <0.05),LVEF 明显降低(P <0.01),见表1。
表1 血浆NT-pro-BNP 水平、LVEDD 和LVEF 检测结果(±s)3 讨论血浆脑利钠肽(BNP)是1988年日本学者Sudoh [2]从猪脑中分离,由30种氨基酸组成的心脏血管神经激素,是促尿钠排泄氨酸系统(NPS)的一员,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唯一的天然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排钠、降低醛固酮水平、降低RAAS 活性及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作用。
人体内的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
正常状态下BNP 在心室肌中储备很少,当心室壁张力增加及容量负荷过重时可刺激心室肌BNP 的快速合成,分泌增加而释放入血。
CHF 是一种以心室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病理生理学表现是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
心力衰竭时由于左室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室壁张力增加,直接刺激BNP 分泌,且随NYHA 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直接成比例地反映心室的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能更敏感地反映心室功能的紊乱程度[3]。
NT-pro-BNP 在蛋白酶作用下与BNP 一起生成,与BNP 相比,半衰期长,血中浓度稳定,能较早发现CHF,浓度越高,心力衰竭越严重。
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NT-pro-BNP 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其浓度与左室舒张末压、LVEF 以及NYHA的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4]。
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多项报道相同。
本研究发现,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力衰竭者,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浆NT-pro-BNP 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
超声心动图一直被认为是排除或诊断有无CHF 的重要检查手段,超声心动图诊断CHF 的金标准是LVEF 下降。
本研究发现,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与LVEDD 呈正相关,随着LVEDD 的增大血浆NT-pro-BNP 水平升高;与LVEF 呈负相关,随着LVEF 的降低血浆NT-pro-BNP 水平升高。
本研究表明,NT-pro-BNP 的合成与释放与心室容积扩张和心室压力超负荷直接相关,随着左心室扩大程度的增加,NT-pro-BNP 水平也随之增高,并预示左室射血功能的减退更加严重。
可见,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心功能分级(NYHA)的增加,血浆NT-pro-BNP 水平升高,因此NT-pro-BNP 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的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NT-pro-BNP 随左心室负荷及室壁张力增加而分泌增加,能特异地反映左心室的功能改变,对CHF 的诊断、病情的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血浆NT-pro-BNP 水平测定简单、方便、准确和客观,可有望成为心衰病人简单易行的常规检查项目。
【参考文献】Berry C,Murdoch DR,McMurray JJ. Economic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 J Heart Fail,2001,3(3):283-291.Sudoh T,Kangawa K,Minamino N,et a1.A neunatriuretie peptide in porcine brain [J]. Nature,1988,332(6159):78-81.朱红俊,龚少愚,皱逊,等.心力衰竭病因对BNP 水平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7,22(1):27-28.Maisel A.B-type natrluretic peptide levels: a potential novel “white Count”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J].J Card Fail, 200l,7(2):183-193.(收稿日期:2010-07-15)组别 例数 NT-pro-BNP(ng/L) LVEDD(mm) LVEF(mm) 心力衰竭组 115 3649.89±2019.67** 60.56±8.26** 39.72±4.45*对照组 3968.15±16.42 46.16±4.25 62.12±4.32变量 NT-pro-BNP r值 P LVEDD 0.72 0.005LVEF -0.65 0.003[1][2][3][4]与对照组比较:*P <0.01,**P <0.052.2 不同心功能分级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LVEDD 和LVEF 比较 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 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 患者血浆NT-pro-BNP 水平及LVEDD 明显升高(P <0.01),LVEF 明显降低(P <0.01),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