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01+_锂电池保护芯片
DW01、8205A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精编版

锂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及过放过充短路保护解析锂电池保护板根据使用IC,电压等不同而电路及参数有所不同,下面以DW01 配MOS 管8205A进行讲解:锂电池保护板其正常工作过程为:当电芯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
此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极接到来自DW01 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
此时电芯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2.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 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
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
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
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 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第1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放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4.保护板过充电保护控制原理:当电池通过充电器正常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的电压将越来越高,当电芯电压升高到4.4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充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3脚的输出电压,使第3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4脚无电压而关闭。
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
即电芯的充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充电。
保护板处于过充电状态并一直保持。
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放电负载后,因此时虽然过充电控制开关管关闭,但其内部的二极管正方向与放电回路的方向相同,故放电回路可以进行放电,当电芯的电压被放到低于4.3V时,DW01 停止过充电保护状态重新在第3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充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8205a与dw01工作原理

8205a与dw01工作原理8205a和dw01是常用的保护IC,常用于锂电池的保护电路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8205a和dw01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8205a是一种多功能保护IC,其主要功能是对充放电过流、过压、过温等情况进行保护。
它由一个微控制器单元(MCU)、电池电流检测电路、电流比较器、过压保护开关和温度检测电路等组成。
8205a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配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8205a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电流检测电路将检测到这一情况,并将信号传递给MCU。
MCU会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保护措施。
如果需要保护,MCU将控制过压保护开关打开,切断电池与负载之间的连接,以防止过流、过压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8205a还通过温度检测电路,实时监测电池的温度情况,并在温度过高时触发保护机制。
与8205a相比,dw01是一种简化的保护IC,其功能主要是对过放电、过压、过流等情况进行保护。
dw01由一个电流检测电路、一组比较器和一个开关控制电路组成。
与8205a相比,dw01的保护功能较为简单,但成本也更低,适用于成本要求较低的应用。
dw01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池的电压超过设定的阈值或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电流检测电路会检测到这些情况,并将信号传递给比较器。
比较器会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保护措施。
如果需要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将切断电池与负载之间的连接,以防止过放电、过压、过流等情况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8205a和dw01都需要与电池管理系统(BMS)或其他控制电路进行配合使用。
它们并不能直接控制电池充放电过程,而是通过与其他部分的协作,对电池进行保护。
总结起来,8205a和dw01在锂电池保护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8205a具有多种保护功能和较高的灵活性,适用于复杂的应用场景。
而dw01则拥有简化的保护功能和较低的成本,适用于成本要求较低的应用。
无论是8205a还是dw01,它们都能有效保护锂电池免受过充、过放、过流等情况的损害,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DW01FA锂电保护IC

锂电池保护 IC
正常状态下,如果电池放电使VDD端电压降低至过电压放电保护阈值VOD,且持续时间超过过电压放电保 护延迟时间tOD,则DW01F将使放电控制端DOUT由高电平转为VSS端电平(低电平),从而使外接放电控制 N-MOS管Q2 关闭,放电回路被“切断”,即DW01F进入过电压放电保护状态。同时,VM端电压将通过内部电 阻RVMD被上拉到VDD。在过电压放电保护状态下,VM 端(亦即VDD端)电压总是高于电池短路保护阈值VOI2, 满足此条件后,电路会进入“省电”的低功耗模式。此时,VDD端的电流将低于0.7μA。 恢复条件
有以下两种条件可以使DW01F从过电压充电保护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1)电池由于“自放电”使VDD端电 压低于过电压充电恢复阈值 VOCR;2)通过负载使电池放电(注意,此时虽然Q1关闭,但由于其体内二极管 的存在,使放电回路仍然存在),当VDD端电压低于过电压充电保护阈值VOC,且VM端电压高于过电流放电保护 阈值VOI1(在Q1导通以前,VM端电压将比VSS端高一个二极管的导通压降)。DW01F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后,充 电控制端COUT将输出高电平,使外接充电控制N-MOS管Q1回到导通状态。
DW01中文资料

精心整理DW01锂电池保护IC一、主要特性静态电流待机电流(检测到过放之后)过充检测精度(Topt=25℃)过充检测精度(Topt=0到50℃)过放检测精度过放检测电压过流保护过充延迟(VDD=4.4V)过放延迟(VDD=2.2V带有内置电容)封装典型值:4.0uA典型值:0.2uA±50mV±60mV±100mV2.0V到3.0V,每步0.005V 0.04V到0.32V,每步0.04V 110mS22mS(最小值)SOT23-6/6-pin二、基本描述DW01是一款单节可充电锂电池保护集成电路,具有过充、过放、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IC内部包含:三个电压检测电路、一个基准电路、一个延迟电路、一个短路保护电路和一个逻辑电路。
当充电电压逐渐增大超过过充检测电路的阈值VDET1时,Cout Pin的输出电压即过充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VD1会变到低电位,也就是充电器负端的电位。
在进入过充保护状态后,当VDD电压降低到VREL1下方或者当电池组脱离充电器而接一个负载,且VDD介于VDET1与VREL1之间时VD1可以复位,即CoutPin输出变为高电位。
当放电电压低于过放检测电路的阈值VDET2时,经过一段固定的延迟时间,Dout Pin的输出即过放检测电路的输出VD2会变为低电位。
这时,若给电池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过放检测电路的阈值电压之上时,VD2恢复,Dout的输出电压变为高电平。
当有过流情况出现时,内部过流检测电路会检测到,经过一段固定的延迟时间后,VD3和Dout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被切断。
这时,若将电池组从负载系统中分开,VD3会恢复使Dout 变为高电平。
当有外部短路电流时,短路保护电路会立即使Dout变为低电位,当外部短路电流消失后,Dout会转换为高电位。
在检测到过放之后,会通过关闭一些内部电路使电源电流非常低。
IC过充检测电路的延迟时间可以通过连接外部电容进行设置。
锂电保护芯片 DW

30
50
100
K
CO pin Nch ON voltage CO Nch ON 电压
VCOL
-
0.4
0.5
V
CO pin Pch ON voltage CO Pch ON 电压
VCOH
VDD-0.1 VDD-0.02
-
V
DO pin Nch ON voltage DO Nch ON 电压
VDOL
-
Operation mode 正常操作
Typ. 2.4 μA Max. 6.0 μA (25℃)
Standby mode 待机电流
Green-mode 休眠功能 Self-recovery function 自恢复功能
Max. 0.1 μA (25℃) Max. 3.0 μA (25℃)
Small package 超小型封装
Discharge overcurrent
Detection Voltage [Vdet3]
放电过电流检 测电压
140mV± 30mV
0V Battery Charge Function
0V 充电
Available 允许
Mode Selection
休眠功能 Auto-
recovery 自恢复
◆◆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电气参数 (无特殊标注时 TA = 25℃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3
DS-Rev-1.5_cn
DW01A
One-cell Lithium Battery Protection IC
◆◆ Product Name List 产品电压版本
dw01原理图

dw01原理图DW01原理图。
DW01原理图是指DW01电池保护IC的电路原理图,用于实现对锂电池的保护和管理。
DW01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锂离子电池保护的集成电路,它可以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并在必要时切断电池的输出,以防止电池过充、过放、过流和过温,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
DW01原理图主要包括DW01芯片、电池接口、电池连接线、保险丝、电源接口、电源管理芯片等几个主要部分。
通过这些部分的合理连接和布局,可以实现对锂电池的全面保护和管理。
首先,DW01芯片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部分,它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实时掌握电池的工作状态。
一旦发现电池处于过充、过放、过流或过温状态,DW01芯片会立即切断电池的输出,以保护电池不受损害。
其次,电池接口和电池连接线是用来连接锂电池和DW01芯片的重要部分,它们负责传输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信息给DW01芯片,并接收DW01芯片的保护指令,以实现电池保护和管理的功能。
另外,保险丝是用来保护电路的重要部分,一旦电路中出现过流情况,保险丝会立即熔断,切断电路,保护电路不受损害。
此外,电源接口和电源管理芯片是用来为DW01芯片提供工作电压和管理电源的重要部分,它们负责为DW01芯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和电源管理功能,以确保DW01芯片能够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DW01原理图是一种用于锂电池保护和管理的电路原理图,通过合理连接和布局DW01芯片、电池接口、电池连接线、保险丝、电源接口和电源管理芯片等部分,可以实现对锂电池的全面保护和管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
DW01原理图的设计和应用,对于锂电池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锂电池产品中。
DW01 锂电池保护 中文版

一、主要特性静态电流待机电流(检测到过放之后)过充检测精度(Topt=25℃)过充检测精度(Topt=0 到50℃)过放检测精度过放检测电压过流保护过充延迟(VDD=4.4V)过放延迟(VDD=2.2V 带有内置电容)封装典型值:4.0uA典型值:0.2uA±50mV±60mV±100mV2.0V 到3.0V,每步0.005V 0.04V 到0.32V,每步0.04V 110mS22mS(最小值)SOT23-6/6-pin二、基本描述DW01 是一款单节可充电锂电池保护集成电路,具有过充、过放、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IC 内部包含:三个电压检测电路、一个基准电路、一个延迟电路、一个短路保护电路和一个逻辑电路。
当充电电压逐渐增大超过过充检测电路的阈值VDET1 时,Cout Pin 的输出电压即过充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VD1 会变到低电位,也就是充电器负端的电位。
在进入过充保护状态后,当VDD 电压降低到VREL1 下方或者当电池组脱离充电器而接一个负载,且VDD 介于VDET1 与VREL1 之间时VD1 可以复位,即Cout Pin 输出变为高电位。
当放电电压低于过放检测电路的阈值VDET2 时,经过一段固定的延迟时间,Dout Pin 的输出即过放检测电路的输出VD2 会变为低电位。
这时,若给电池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过放检测电路的阈值电压之上时,VD2 恢复,Dout 的输出电压变为高电平。
当有过流情况出现时,内部过流检测电路会检测到,经过一段固定的延迟时间后,VD3 和Dout 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被切断。
这时,若将电池组从负载系统中分开,VD3 会恢复使Dout 变为高电平。
当有外部短路电流时,短路保护电路会立即使Dout变为低电位,当外部短路电流消失后,Dout 会转换为高电位。
在检测到过放之后,会通过关闭一些内部电路使电源电流非常低。
IC 过充检测电路的延迟时间可以通过连接外部电容进行设置。
dw01锂电池保护中文版

dw01 锂电池保护中文版锂电池保护 IC DW 01一、主要特性静态电流典型值:4.0uA待机电流(检测到过放之后) 典型值:0.2uA过充检测精度 (Topt=25?) ? 50mV过充检测精度(Topt=0 到 50?) ? 60mV过放检测精度 ? 100mV过放检测电压 2.0V 到 3.0V,每步 0.005V过流保护 0.04V 到 0.32V,每步 0.04V过充延迟(VDD=4.4V) 110mS过放延迟(VDD=2.2V 带有内置电容) 22mS(最小值)封装 SOT23-6/6-pin二、基本描述DW01 是一款单节可充电锂电池保护集成电路,具有过充、过放、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IC 内部包含:三个电压检测电路、一个基准电路、一个延迟电路、一个短路保护电路和一个逻辑电路。
当充电电压逐渐增大超过过充检测电路的阈值 VDET1 时,Cout Pin 的输出电压即过充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 VD1 会变到低电位,也就是充电器负端的电位。
在进入过充保护状态后,当 VDD 电压降低到 VREL1 下方或者当电池组脱离充电器而接一个负载,且 VDD 介于 VDET1 与 VREL1 之间时VD1 可以复位,即 Cout Pin 输出变为高电位。
当放电电压低于过放检测电路的阈值 VDET2 时,经过一段固定的延迟时间,Dout Pin 的输出即过放检测电路的输出 VD2 会变为低电位。
这时,若给电池充电,当电池电压上升到过放检测电路的阈值电压之上时,VD2 恢复,Dout 的输出电压变为高电平。
当有过流情况出现时,内部过流检测电路会检测到,经过一段固定的延迟时间后,VD3 和 Dout 变为低电平,放电回路被切断。
这时,若将电池组从负载系统中分开,VD3 会恢复使 Dout 变为高电平。
当有外部短路电流时,短路保护电路会立即使Dout变为低电位,当外部短路电流消失后, Dout 会转换为高电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描述
DW01+是一个锂电池保护电路,为避免锂电池因过充电、过放电、电流过大导致电池寿命缩短或电池被损坏而设计的。
它具有高精确度的电压检测与时间延迟电路。
二、 主要特点
Ø工作电流低;
Ø过充检测4.3V,过充释放4.05V;
Ø过放检测2.3V,过放释放3.0V;
Ø过流检测0.15V,短路电流检测1.0V;
Ø充电器检测;
Ø过电流保护复位电阻;
Ø工作电压范围广;
Ø小封装。
三、 应用
Ø单一锂电池保护电路。
四、 内部框图
五、 极限参数
参数符号参数范围单位
电源电压VDD VSS-0.3~VSS+12 V OC输出管脚电压VOC VDD-15~VDD+0.3 V
OD输出管脚电压VOD VSS-0.3~VDD+0.3 V
CSI输入管脚电压VCSI VDD+15~VDD+0.3 V 工作温度Topr -40~+85 ℃
存储温度Tstg -40~+125 ℃
六、 电气特性参数(除非特别指定,Tamb=25℃)
参数符号测试条件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单位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VDD -- 1.5 -- 10 V 电流消耗
工作电流IDD VDD=3.9V -- 4.0 6.0 uA 待机电流IPD VDD=2.0V -- 0.3 0.6 uA 检测电压
过充电检测电压VOCD -- 4.25 4.275 4.30 V 过充电释放电压VOCR -- 4.05 4.075 4.10 V 过放电检测电压VODL -- 2.40 2.50 2.60 V 过放电释放电压VODR -- 2.90 3.00 3.10 V 过电流1检测电压VOI1 -- 0.12 0.15 0.18 V 过电流2(短路电流)检测电压VOI2 VDD=3.6V 0.80 1.00 1.20 V 过电流复位电阻Rshort VDD=3.6V 50 100 150 KΩ过电器检测电压VCH -- -0.8 -0.5 -0.2 V 迟延时间
过充电检测迟延时间TOC VDD=3.6V~4.4V 150 340 500 ms 过放电检测迟延时间TOD VDD=3.6V~2.0V 80 200 300 ms 过电流1检测迟延时间TOI1 VDD=3.6V 5 13 20 ms 过电流2(短路电流)检测迟延时间TOI2 VDD=3.6V -- 5 50 us 其他
OC管脚输出高电平电压Voh1 -- VDD-0.1 VDD-0.02 -- V OC管脚输出低电平电压Vol1 -- -- 0.01 0.1 V OD管脚输出高电平电压Voh2 -- VDD-0.1 VDD-0.02 -- V OD管脚输出低电平电压Vol2 -- -- 0.01 0.1
开始向零伏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电压VOCHA DW01+ 1.50 -- -- V
七、 管脚排列图
八、 功能描述
Ø 正常条件
如果VODL>VDD>VOCU ,并且VCH<VCSI<VOI1,那么M1和M2都开启(见典型应用电路图)。
此时充电和放电均可以正常进行。
Ø 过充电状态
当从正常状态进入充电状态时,可以通过VDD 检测到电池电压。
当电池电压进入到这充电状态时,VDD 电压大于VOCU ,迟延时间超过TOC ,M2关闭。
Ø 释放过充电状态
进入过记电状态后,要解除过记电状态,进入正常状态,有两种方法。
l 如果电池自我放电,并且VDD<VOCR ,M2开启,返回到正常状态。
l 在移去充电器,连接负载后,如果VOCR<VDD<VOCU ,VCSI>VOI1,M2开启,返回到正常模式。
Ø 过放电检测
当由正常状态进入放电状态时,可以通过VDD 检测到电池电压。
当电池电压进入过放电状态时,VDD 电压小于VODL ,迟延时间超过TOD ,则M1关闭。
此时CSI 管脚通过内部电阻RCSID 拉到VDD 。
如果VCSI>VOI2,则电路进入断电模式(电流小于0.3uA )。
Ø 释放断电模式
当电池在断电模式时,若连接入一个充电器,并且此时VCH<VCSI<VOI2,VDD<VODR ,M1仍旧关闭,但是释放断电模式。
如果VDD>VODR ,M1开启并返回到正常模式。
Ø 充电检测
如果在断电模式有一个充电器连接电池,电压将变为VCSI<VCH 和VDD>VODL 。
M1开启并返回到正常模式。
Ø 异常充电状态
如果在正常模式下,充电器连接在电池上,若VCSI<VCH ,迟延超过TOC ,则M2关闭。
Ø 过电流/短路电流检测
在正常模式下,当放电电流太大时,由CSI 管脚检测到电压大于VOIX (VIO1或VIO2),并且迟延大于TOIX (TIO1或TIO2),则代表过电流(短路)状态。
M1关闭,CSI 通过内部电阻RCSIS 拉到VSS 。
Ø 释放过电流/短路电流状态
当保护电路保持在过电流/短路电流状态时,移去负载或介于VBAT+和VBAT-之间的阻抗大于500K Ω,并且VCSI<VOI1,那么M1开启,并返回到正常条件。
注:当电池第一次接上保护电路时,这个电路可能不会进入正常模式,此时无法放电。
如果产生这种现象,使CSI 管脚电压等于VSS 电压(将CSI 与VSS 短路或连接充电器),就可以进入正常模式。
九、 时序图
过充电状态→自放电状态→正常状态
管脚号 符号 I/O 管脚描述
1 OD O 放电控制FET 门限连接管脚。
2 CSI I/O 电流感应输入管脚,充电器检测。
3 OC O 充电控制FEL 门限连接管脚。
4 TD I 延迟时间测试管脚。
5 VDD I 正电源输入管脚。
6
VSS
I
负电源输入管脚。
过充电状态→负载放电→正常状态
过充电状态→充电器充电→正常状态
过充电状态→反常状态→正常状态
过充电状态→正常状态
十、 操作状态图
十一、 典型应用电路图
注:以上线路及参数仅供参数,实际的应用电路请在充分的实测基础上设定参数。
十二、 封闭外形图
SOT-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