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床加工车间钢结构操作平台设计课设
钢结构操作平台课程设计

钢结构操作平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钢结构操作平台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结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掌握钢结构操作平台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了解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安全和维护要求。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钢结构操作平台的设计和计算;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如组装、焊接和调试等;能够对钢结构操作平台进行维护和保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钢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2.钢结构操作平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钢结构操作平台的施工技术;4.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安全和维护要求。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第二课时:钢结构操作平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第三课时:钢结构操作平台的施工技术第四课时: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安全和维护要求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钢结构操作平台的应用和施工技术。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钢结构操作平台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钢结构操作平台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钢结构课程设计 车间工作平台

目录一.设计说明 (2)二.计算书正文 (2)第一节平台铺板设计 (2)第二节平台次梁计算 (3)2.1跨中截面选择 (3)2.2次梁的抗弯强度验算 (3)2.3抗剪强度验算 (4)2.4次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4)第三节平台主梁设计 (5)3.1内力计算 (5)3.2局部稳定验算 (7)3.3抗弯强度验算 (7)3.4抗剪强度验算 (7)3.5整体稳定性验算 (8)3.6刚度验算 (8)3.7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验算 (8)第四节平台柱计算 (9)4.1平台柱设为实腹柱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9)4.2平台柱强度,刚度,整体稳定验算 (10)4.3局部稳定性验算 (10)三 .连接点设计 (11)一.设计说明1.本设计为某车间工作平台2.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间距4m,5跨,共20m,跨度3m,4跨,共12m3.梁上铺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30mm素混凝土面层。
永久荷载为:5KN/mm²,可变荷载为:10KN/m²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1.2,可变荷载1.3二.计算书正文第一节平台铺板设计依题意并综合分析比较,平台钢结构平面布置如上图,主梁计算跨度为6m ,次梁计算跨度为3m ,次梁与主梁采用平接方式连接。
铺板自重为:0.1*20+0.03*24=2.72KN/m ²铺板承受的荷载标准值为:q k =2.72+10=12.72KN/m ² 铺板承受荷载设计值:q=1.2*2.72+10*1.3=16.264KN/m ²第二节 平台次梁计算 2.1跨中截面选择查《荷载规范》钢筋混凝土自重按25KN/mm ³,素混凝土按24KN/mm ³,则 因此取:r q =1.3,r G =1.2;次梁承受恒荷载包括铺板自重标准值为(暂不考虑次梁自重):1p =2.72*1.2=3.264KN/m活荷载标准值:p 2=10*1.2=12KN/m次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M ax M =ql ²/8=16.264*5*5/8=50.825KN ·m 需要的净截面模量为:W=fr x maxM =50.825/(1.05*215)=225cm ³ 初步拟定次梁采用工字型I20a ,A=35.5cm ²,X W =237cm ²,2370x =I cm 4,cm 2.17xx=S I ,自重27.9Kg/m 2.2次梁的抗弯强度验算考虑次梁自重后,跨中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M ax M =81*[16.264+0.0279*10]*5*5=51.69KN ·mnx w xr W M =4310*237*05.110*51.69-=207.7N/mm ²<215N/mm ²(满足)2.3抗剪强度验算次梁最大剪力设计值为:5*]2.1*10*0279.0264.16[*212ql max +==V =41.5KN wx max t I S V =τ=13.2410*17210*41.53=N/mm ²<f v =125N/mm ²(满足) 2.4次梁整体稳定性验算因为混凝土预制板与平台次梁上翼缘链接牢固,故不需要验算,整体稳定性可得到保证。
(完整word版)课程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

钢结构平台设计一.设计题目某车间工作平台二.设计目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后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设计和应用能力。
通过基本的设计训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结构内力计算、构件和节点设计及绘制钢结构施工图等专门知识,从而加深对钢结构设计原理基本理论和设计知识的认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设计资料1.某冶炼车间检修平台,平台使用钢材材质、平面尺寸为15*15、活荷载为32kN/m。
不考虑水平向荷载。
柱间支撑按构造设置。
平台上三个有直径1 m检修洞口,位置不限。
平台顶面标高为6m,平台下净空至少4m,梁柱铰接连接。
平台平面内不考虑楼梯设置。
2.参考资料:1)钢结构设计教材2)钢结构设计规范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钢结构设计手册四.设计内容1.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布置形式依题意并经综合比较,平台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2.平台铺板设计支撑柱a)c)(1)确定有关尺寸铺板采用有肋铺板,板格尺寸为1000mm ×1500mm 。
根据结构要求及荷载作用情况,取铺板厚6mm ,板肋尺寸为6mm ×60mm 。
(2)验算铺板的承载力和钢度 ①承载力验算计算铺板和钢肋的跨中最大弯矩 铺板自重标准值:23/462.01068.97850m kN q =⨯⨯⨯=-板肋自重标准值:m kN q /0277.0106068.978506=⨯⨯⨯⨯=-板面活荷载标准值:3kN/m 2计算铺板跨中最大弯矩,铺板按四边简支平板计算:0.25.11000/1500/<==a b查表得:0812.01=α铺板面荷载设计值2/54.7434.1462.02.1m kN q =⨯+⨯=铺板单位宽度最大弯矩为m kN qa M x •=⨯⨯==386.0154.740812.0331αx y x M M M M a b =>>max ,,那么所以因为计算板肋的跨中最大2弯矩,可按两端只承在平台梁上的简支梁计算加劲肋承受的线荷载,其中恒荷载标准值为:m kN q /4897.00277.01462.0=+⨯= 活荷载标准值为:m kN q /3= 加劲肋的跨中最大弯矩为:m kN ql M •=⨯⨯+⨯⨯== 1.3475.1)34.14897.02.1(818122 验算铺板和加劲肋的计算强度 铺板截面的最大应力为2622max /2153.364106386.066mm N f MPa h t M s =<=⨯⨯==- 加劲肋可考虑铺板30倍厚度的宽度参与截面共同工作,计算截面如图3-2所示。
钢结构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
设计某车间钢结构工作平台。
二、设计参数:
1.工作平台平面尺寸为L×B(见图1),结构布置采用普通梁格,次梁简支于主梁,主、次梁等高相连,平台面标高5.5m,平台下要求净空高度4m,平台上设置2m×2m洞口,主、次梁以及柱均采用Q235B级钢,焊条为E43系列,试设计该平台结构。
5.平台柱截面设计
6.进行平台节点设计(主次梁节点、梁柱节点、柱脚)
7.绘制钢平台结构施工图(2号图纸两张:结构平面布置图;节点详图)
四、提交成果:
计算书一;2号图纸两张
2.平台楼面采用:轻型钢铺板(花纹钢板)
3.可变荷载:(6+学号×0.1)kN/m2
4.L×B尺寸分组:1)18m×30m、2)12m×18m、
3)10m×18m、4)10m×12m
图1平台平面尺寸
三、设计要求及工作量:
1.进行钢平台结构布置
2.平台铺板设计(加劲肋设计)
3.计算平台主、次梁内力
4.选择平台主、次梁截面
课程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

由专业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点评,指出设计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教 师点评应注重专业性、客观性和指导性,帮助学生提升设计水平。同时,教师还 可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THANKS
感谢观看
钢结构平台设计原理
02
阐述钢结构平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
钢结构平台构造与细节设计
03
详细介绍钢结构平台的构造方式、连接方法、节点设计等细节
问题。
课程设计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钢结构平台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 规范和标准。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钢结构平台 的设计、分析和优化,具 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
动态分析法
考虑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采用动力学原理进行 建模和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评估其在动力荷 载下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钢结构平台进行建模和计算,可以得到 详细的应力、变形分布情况,以及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稳定 性。
提材料性能
通过改进结构形式,如采用空间桁架、网 架等高效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增强其抵抗变形的能力。
选用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提高材料的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从而增强结构的承 载能力。
强化连接方式
增加支撑条件
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高强度螺 栓连接等,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 连接失效,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通过设置合理的支撑点和支撑方式,如设 置柱间支撑、水平支撑等,提高结构的整 体刚度和稳定性。
荷载组合
考虑不同荷载同时作用的情况,进 行荷载组合,确定最不利荷载组合 。
钢结构工作平台课程设计精品文档9页

武汉工程大学钢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工作平台课程设计专业班级:理论与应用力学01学生学号:0903040120学生姓名:X X X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马志敏课题工作时间:2019-09-3至2019-9-23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填写说明:1. 表中第一、二、三、六项由指导教师填写;第四、五两项由学生填写。
2. 表中第一、二、三在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开始前填写,第四、五、六项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完成后填写。
3. 本表格填写完整后连同正文装订成册。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或学年论文的基本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钢结构原理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钢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钢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钢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钢结构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4.培养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进度安排1 设计准备(2天)2 载荷计算和内力分析(3天)3截面选择及验算(4天)4 施工图绘制(1天)5 整理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4天)6 设计总结与答辩(1天)三、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钢结构课程设计赵根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钢结构赵根田孙德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8钢结构原理(第二版)陈志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8钢结构设计原理赵凤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5指导教师签字:马志敏2019 年9 月 5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吴艳阳2019 年9月 5 日四、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摘要(中文)钢结构平台亦称工作平台。
现代钢结构平台结构形式多样,功能也一应俱全,在各种设备安装以及建筑中多有涉及。
钢结构的设计主要需要对刚度、强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校核,使其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本设计主要是对工作平台的主梁、次梁以及腹板加劲肋的设计。
设计者需要根据所知可变荷载以及永久荷载,选用合适的尺寸的次梁,并据此得到主梁尺寸。
钢结构钢平台课程设计

钢结构钢平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钢结构钢平台的基本概念、设计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钢结构钢平台的结构特点、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钢结构钢平台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类型。
•理解钢结构钢平台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了解钢结构钢平台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钢结构钢平台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能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钢结构钢平台的施工图设计。
•具备现场施工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参与钢结构钢平台的施工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钢结构的认知水平。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坚持原则,保证工程质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钢结构钢平台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类型:包括钢结构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范围;钢平台的结构形式、功能和选型原则。
2.钢结构钢平台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钢结构的设计要求、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钢平台的荷载分析、内力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3.钢结构钢平台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包括钢结构焊接技术、连接技术和防腐技术;钢平台的施工流程、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
4.钢结构钢平台的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钢结构钢平台的设计、施工和应用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钢结构钢平台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钢结构钢平台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3.实验法:学生参观钢结构钢平台的施工现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钢结构钢平台的施工过程和质量要求。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钢结构课程设计车间工作平台

目录一.设计说明 (2)二.计算书正文 (2)第一节平台铺板设计 (2)第二节平台次梁计算 (3)2.1跨中截面选择 (3)2.2次梁的抗弯强度验算 (3)2.3抗剪强度验算 (4)2.4次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4)第三节平台主梁设计 (5)3.1内力计算 (5)3.2局部稳定验算 (7)3.3抗弯强度验算 (7)3.4抗剪强度验算 (7)3.5整体稳定性验算 (8)3.6刚度验算 (8)3.7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验算 (8)第四节平台柱计算 (9)4.1平台柱设为实腹柱轴心受压构件设计 (9)4.2平台柱强度,刚度,整体稳定验算 (10)4.3局部稳定性验算 (10)三 .连接点设计 (11)一.设计说明1.本设计为某车间工作平台2.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间距4m,5跨,共20m,跨度3m,4跨,共12m3.梁上铺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30mm素混凝土面层。
永久荷载为:5KN/mm²,可变荷载为:10KN/m²荷载分项系数:永久荷载1.2,可变荷载1.3二.计算书正文第一节平台铺板设计依题意并综合分析比较,平台钢结构平面布置如上图,主梁计算跨度为6m ,次梁计算跨度为3m ,次梁与主梁采用平接方式连接。
铺板自重为:0.1*20+0.03*24=2.72KN/m ²铺板承受的荷载标准值为:q k =2.72+10=12.72KN/m ² 铺板承受荷载设计值:q=1.2*2.72+10*1.3=16.264KN/m ²第二节 平台次梁计算 2.1跨中截面选择查《荷载规范》钢筋混凝土自重按25KN/mm ³,素混凝土按24KN/mm ³,则 因此取:r q =1.3,r G =1.2;次梁承受恒荷载包括铺板自重标准值为(暂不考虑次梁自重):1p =2.72*1.2=3.264KN/m活荷载标准值:p 2=10*1.2=12KN/m次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M ax M =ql ²/8=16.264*5*5/8=50.825KN ·m 需要的净截面模量为:W=fr x maxM =50.825/(1.05*215)=225cm ³ 初步拟定次梁采用工字型I20a ,A=35.5cm ²,X W =237cm ²,2370x =I cm 4,cm 2.17xx=S I ,自重27.9Kg/m 2.2次梁的抗弯强度验算考虑次梁自重后,跨中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M ax M =81*[16.264+0.0279*10]*5*5=51.69KN ·mnx w xr W M =4310*237*05.110*51.69-=207.7N/mm ²<215N/mm ²(满足)2.3抗剪强度验算次梁最大剪力设计值为:5*]2.1*10*0279.0264.16[*212ql max +==V =41.5KN wx max t I S V =τ=13.2410*17210*41.53=N/mm ²<f v =125N/mm ²(满足) 2.4次梁整体稳定性验算因为混凝土预制板与平台次梁上翼缘链接牢固,故不需要验算,整体稳定性可得到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设计题目某机床加工车间钢结构操作平台设计。
第二章设计条件1.某机床加工车间,厂房跨度24m,长度96m。
室内钢结构操作平台建筑标高为4.500m,柱网布置如图2-1所示。
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二级。
图2-1 柱网布置图2.楼面活荷载根据工艺要求为2.0~7.0kN∕m2,详见下表,准永久值系数ψq=0.8。
3.连接方式平台板与梁采用焊接(角焊接);次梁与主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主梁与柱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定位螺栓采用粗制螺栓。
4.材料型钢、钢板采用Q235-A.F;焊条采用E43XX型;粗制螺栓采用Q235钢材。
5.平台做法设计对象为厂房内的钢操作平台,钢平台楼面做法:(1)采用花纹钢板或防滑钢板。
(2)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3)柱网尺寸和可变荷载标准值按老师分配的数值计算。
第三章设计内容1.钢平台结构支撑系统(支撑布置及选型,在计算书上应绘制支撑布置图)。
2.楼板设计(包括楼板和加劲肋的设计或者楼板配置及合理布置)。
3.次梁设计(采用型钢)。
4.主梁设计(采用焊接组合梁)。
5.钢柱设计(采用焊接组合柱或型钢柱)。
6.次梁与主梁、主梁与柱上端、柱脚设计。
7.平台楼梯和栏杆的选择与设计。
8.钢平台的设计施工图。
第四章结构布置1.梁格布置采用单向板布置方案,柱网尺寸为9.0m×6.0m;主梁沿纵向布置,跨度为9m;次梁沿横向布置,跨度为6.0m。
间距为1.5m;单块铺板的平面尺寸为1.5m×6.0m。
平台结构平面布置如图4-1所示。
图4-1 钢平台平面布置图2、连接方案次梁与主梁采用高强螺栓侧面铰接连接,次梁与主梁的上翼缘平齐;主梁与柱采用侧向铰接连接;柱与基础采用铰接连接;平台板与主(次)梁采用焊接(角焊缝)连接。
3.支撑布置钢平台柱的两端均采用铰接连接,并设置柱间支撑,以保证结构几何不变。
在轴线②和轴线B 处分别布置纵、横向支撑,采用双角钢,如图4-2所示。
图4-2 1—1剖面因无水平荷载,支撑磕按构造要求选择角钢型号。
受压支承的最大计算长度mm mm l 9760)2009000()2804500(220=-+-=,受压支撑的允许长细比[λ]=200,要求回转半径i ≥,8.48200/9760]/[0mm l ==λ选用2L125×8(节点板厚度8mm ,mm i y 1.54=,y 为对称轴)。
第五章 铺板设计1. 初选铺板截面在铺板的短跨方向设置5道加劲肋,间距m m 1000l 1=。
平板厚度m m 8t m m 33.8~67.6120l ~150l t 11==≥,取。
2. 计算简图因铺板区格长边之比0.25.10.15.1a b ≤== 可作为多跨连续的双向板计算,加劲肋和次梁作为其支承边。
3.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8mm 厚花纹钢板: 2m /k 63.0008.05.78N =⨯ 平台板永久荷载标准值: 2k m /k 63.0g N = 平台板可变荷载标准值: 2k m /k 0.6q N = 平台板的荷载基本组合值:22k k m /k 56.8m /k 0.63.163.02.1q g N N P Q G =⨯+⨯=+=)(γγ (5-1) 平台板的荷载标准组合值:22k k k m /k 63.6m /k 0.663.0q g N N P =+=+=)( (5-2)(2)内力计算平台板单位宽度最大弯矩:m/m 0.69kN m /m k 0.156.8081.0pa 22max ⋅=⋅⨯⨯==N M α (5-3)注:根据b/a=1.5,查钢结构课程解析与实例中表4-1可得,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板的弯矩系数α=0.081。
平台板的最大挠度:m m 28.5m m 81006.20.1106.63084.0Et f 354-334max=⨯⨯⨯⨯⨯==a q k β (5-4) 注: 根据b/a=1.5,查钢结构课程解析与实例中表4-1可得,均布荷载作用下四边简支板的挠度系数m /m k 1006.2084.05⋅⨯==N E ;β4.截面设计(1)强度计算 铺板的强度按式(4-5) 计算(满足要求)222232maxmax mm /215f mm /91.53mm /82.11069.06t 6N N N M W M =<=⨯⨯⨯==γγ(5-5)(2)挠度计算(满足要求)15011891100028.5a f <== (5-6)5.加劲肋设计(1)计算简图 加劲肋与铺板采用单面角焊缝,焊脚尺寸6mm ,每焊150mm 后跳开50mm 间隙(图5-1b 所示)。
此连续构造满足铺板与加劲肋作为整体计算的条件。
加劲肋高度取h=80mm ,厚度6mm ,考虑有30t=180mm 宽度的铺板作为翼缘,按T 形截面计算,如图5-1c 所示。
加劲肋的跨度为1.5m ,计算简图如图5-1a 所示:(a )(b )(c )图5- 1 加劲肋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 铺板为四边支承板,较精确地计算可嘉定荷载按梯形分布,为简化计算,可安全地均布荷载考虑,即取加劲肋的负荷宽度1000mm 。
永久荷载标准值:平台板传来永久荷载 m N N /k 63.0m /k 0.163.0=⨯ (5-7) 加劲肋自重 m /k 03768.0m /k 006.008.05.78M N =⨯⨯ (5-8) m /k 67.0g k N =可变荷载标准值: m /k 0.6m /k 0.10.6q k N N =⨯= (5-9) 荷载的基本组合值:mN N P Q G /k 60.8m /k 0.63.167.02.1q g k k =⨯+⨯=+=)(γγ (5-10)荷载的标准组合值m /.67kN 6m /kN 0.667.0q g k k k =+=+=)(P (5-11)(3)内力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m 42.25.160.8818122max ⋅=⨯⨯==N pl M (5-12) 支座处最大剪力设计值kN pl V 45.65.160.82121max =⨯⨯==(5-13)(4)截面特性计算 截面形心位置mm y c 23.166806180)640(68036180=⨯+⨯+⨯⨯+⨯⨯=(5-14)截面惯性矩2323)23.1646(680806121)323.16(61806180121-⨯⨯+⨯⨯+-⨯⨯+⨯⨯=I )(4876677mm = (5-15))4(8736772)23.1646(6802)323.16(6180x mm I =-⨯⨯+-⨯⨯=(5-1)支座处抗剪面积只计算铺板部分,偏于安全的仍取180mm 范围,则2210806180mm mm A v =⨯= (5-16)(5)强度计算 受弯强度计算按式(4-7)计算,受拉侧应力最大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2。
nxx W M γσmax =(5-17) )(/215m m /05.16123.1686/8736772.11042.2226满足要求)(mm N f N =<=-⨯⨯=受剪强度按式(4-8)计算:τ=VA VIt S V max max 5.1= (5-18) =2223/125m m /0.9m m /10801045.65.1mm N f N N v =<=⨯⨯(满足要求) (6)变形计算 加劲肋的挠度按式(4-9)计算:150143116144371006.2384150067.653845533<=⨯⨯⨯⨯⨯==x k EI l p l f (满足要求)(5-19) 第六章 次梁设计 1.计算简图次梁与主梁铰接,按简支梁计算,跨度0l =6.0m ,如图6-1所示。
图6-1 次梁计算简图2.初选次梁截面次梁的荷载主要由铺板---加劲肋传来相隔1000mm 分布集中荷载,每个加劲肋传到次梁上的集中荷载设计值m /9.120.1/5.16.8KN q BS =⨯=(5-1) m /78.90.1/5.167.6KN q BSk =⨯=(5-1)次梁采用轧制普通工字钢,假定铺板不起刚性楼板作用。
跨中无侧向支撑,上翼缘受均匀布荷载,自由长度为6.0m 。
假定钢号为22~40之间,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附表B.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6。
次梁跨中弯矩设计值M ma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 KN ⋅=⨯⨯=05.5869.12812(6-1)所需的截面抵抗矩x W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3600.4594590002156.01005.5802.1cm mm ==⨯⨯⨯=(6-2) 选用a I 28,h=280mm,b=122mm,t=13.7mm,t w =8.5mm,W X =508.2cm 3,x I =7115cm 4,自重为43.47kg/m=0.4347KN/m 。
3.内力计算包含自重在内的次梁均布荷载基本组合值m kN q BS /42.13)4347.02.19.12=⨯+=( (6-3)均布荷载标准组合值m kN q BS /44.10)4347.02.101.10=⨯+=( (6-4)最大弯矩基本组合值M ma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 kN /39.600.642.13812=⨯⨯ (6-5)最大剪力基本组合值V ma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 kN /26.400.642.1321=⨯⨯ (6-6) 4.截面设计轧制型钢梁不需要验算局部稳定;正截面强度不起控制作用;连接处净截面抗剪强度见连接节点计算。
截面积算内容包括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整体稳定和试用阶段极限状态的挠度。
(1)整体稳定性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236215/05.198102.5086.01039.60mm f mm N =≤=⨯⨯⨯= (6-7)(2)挠度验算l f =x BSK EI l q 38453=250150011071151006.2384600044.105453<=⨯⨯⨯⨯⨯⨯=(满足要求) (6-8)第七章 主梁设计1、计算简图主梁与柱铰接,按简支梁计算,跨度l 0=9.0m ,计算简图如图7-1a 所示:2、初选主梁截面尺寸(1)梁腹板高度h w 主梁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主梁的负荷宽度为9.0m 。
次梁传来集中荷载设计组合值:P=13.42kN/m ×9.0m = 120.78kN 次梁传来集中荷载标准组合值:P K =10.44KN/m ×9.0m = 93.96KN 主梁的弯矩设计值近似按此梁端部反力计算,假定g=2.0kN/m ,则:mkN gl l P l P l gl P M X ⋅=-⨯-⨯-⨯+⨯≈618.1002861622)225(2.12(7-1)则所需的截面抵抗矩为W nx ≥ M x /f =1002.618 ×106/215 =4663340mm 3=4663.3cm 3 (7-2)按下式确定梁的经济高度:cm W h nx e 95.86303.4663730733=-⨯=-⨯= (7-3)或 cm W h nx e 02.8835.466335/25/2=⨯== (7-4) 梁的最小高度按刚度条件确定,由表4-2可见,梁的允许挠度为l 0/400,其最小高度h min 必须满足:h min ≥ l 0 /15=9000mm/15=600mm (7-5)取梁的腹板高度h w =850mm ,满足最小高度要求,且接近经济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