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 地理

合集下载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1: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区别。

题目中冬麦、高粱等体现了农业生产活动,故选择B。

2【答案】D【解析】由题中描述可知,该处为希望的田野,为主要发展种植业的平原地区,故选择D。

3【答案】C【解析】交通地图属于专题性地图,是重点反映各地交通状况的地图,故可用于设计出行线路,故选择C。

4【答案】A【解析】公路运输在中短途客货运输中,效果突出,故选择A。

5【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位置,③处东侧为晓月阁和宛平城东门,南侧为七七事变弹坑遗址,西侧为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指示牌相符,故选择C。

6【答案】B【解析】如图,改日天气晴朗,无雨雪雷电天气,故选择B。

7【答案】A【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故选择A。

8【答案】D【解析】文中说到“南北渐远,寒暖殊别”,体现了南北方地区热量差异,导致了种植时间的差异,故选择D。

9【答案】A【解析】题中问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由图可知,中国人口一直处于净增长状态,故选择A。

10【答案】A【解析】计划生育的实施,是影响出生率的主要原因,故选择A。

11【答案】B【解析】 B图体现了人口数量过多引起的粮食危机问题,故选择B。

12【答案】C【解析】当湖泊流域发生旱灾时,水位低于河流,江水注入湖泊,故选择C。

13【答案】A【解析】题中问为发挥调节作用,故应该采取退耕还湖和保持水土的方式。

而防治污染不能直接增强其调节作用,故③不选,故选择A。

14.【答案】C【解析】由图5可知此图等高距为50,山峰海拔取值范围大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小于距离近的等高线数值加等高距即取值范围为250米-300米之间,C符合要求。

15.【答案】D【解析】图中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山谷,地势低无法看到湘江风光;②处受到山峰阻挡也无法看到;③处受到山脊阻挡无法看到橘子洲头;④处位于山脊,可以远眺观赏江湖水。

故选D16.【答案】A【解析】在电子地图上,岳麓山周边地形区分布的实地范围无法改变,即B、D、选项不符合题意;手机大小不变,图幅大小不发生改变;但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的大小来反映图上事物分布的详略程度,故选A。

2018北京中考真题地理含答案

2018北京中考真题地理含答案

2018北京中考地理一、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第1、2题。

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2.“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第1、2题。

该聚落地处()A.地表崎岖的山区B.冰天雪地的高原C.干旱缺水的荒漠D.灌溉便利的平原3.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如图为纪念馆周边地区示意图及学校地理小组绘制的指示牌。

据此,完成第3~6题。

设计从学校到纪念馆的行程路线,需参考()A.中国地形图B.京津冀地区水系图C.北京市交通图D.北京土地利用类型图4.从学校集体前往纪念馆,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5.指示牌位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6.如图为某同学在纪念馆正门拍摄的照片。

据图判断当时的天气是()A.B.C.D.7.“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伴。

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

地利篇》)。

据此,完成第7、8题“江淮以北”和“江淮以南”泛指我国的()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B.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C.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D.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8.“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伴。

且以江淮南北论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

又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引自《王祯农书。

地利篇》)。

据此,完成第7、8题反映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差异的是()A.江淮以南,土地广阔平坦B.江淮以北水田广布,种植水稻C.江淮以北,河流纵横交错D.南北距离越远,热量差异越大9.如图为我国1950﹣2010年每十年人口净增长统计图。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试卷-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地理试卷-答案

北京市2018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答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可知,该聚落类型描述的是乡村,并且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也会有河流流经。

故选B。

【考点】聚落的类型。

2.【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小河”“一片冬麦”“一片冬麦”“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可知,该聚落应位于灌溉便利的平原。

故选D。

【考点】乡村聚落的分布。

3.【答案】C【解析】从学校到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需要选择准确的行程路线,应选择含有该城市具体的交通路线信息的地图,因此应该参考北京市交通图。

故选C【考点】选择合适的地图。

4.【答案】A【解析】从学校到纪念馆,距离不远,选择公路运输最合适。

故选A。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5.【答案】C【解析】首先观察指示牌,根据指示牌中小手指的指向确定指示牌的位置,可知,指示牌位于图中的③处。

故选C。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

6.【答案】B【解析】A表示的是雷阵雨,B表示的是晴天,C表示的是中雨,D表示的是小雪。

根据图中拍摄的照片可知当时的天气是晴天。

故选B。

【考点】常见的天气符号。

7.【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江淮以北,高田平旷,所种宜黍稷等稼”可判断出江淮以北适合旱作农业,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江准以南,下土涂泥,所种宜稻秫”可判断出,江淮以南土地湿润,多为水田,适合种水稻,因此,泛指我国南方地区。

故选A。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8.【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南北渐远,寒暖殊别,故所种早晚不同”可以推断出,南方和北方距离远,接受到的热量不一样,故播种早晚不同。

故选D。

【考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差异。

9.【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我国每10年净增长人口都是正数,因此可以推断出我国的人口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故选A。

【考点】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10.【答案】A【解析】我国自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净增长逐渐下降,尤其是1990年以后,人口净增长下降最明显。

2018年地理中考考试说明

2018年地理中考考试说明

2018年地理中考考试说明2018年中考地理考试说明2018年初中地理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考试说明》根据2012年1月XXX颁发的《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5年中考加试地理、生物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地理教科书(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结合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制定。

一、考试的性质、指导思想及原则1.考试性质中考加试地理属于选拔性考试。

考试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旨在准确地测评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培养目标,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地理研究水平,科学地反映考生的潜质,并发挥考试的鉴定、激励等评价功能。

2.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命题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进地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研究、主动发展。

3.中考命题遵循的原则命题遵循基础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实践性原则。

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现实生活,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并进行考查。

二、学科的能力要求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了解世界、中国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共40分)
(每题1分,共4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0分)
41.(14分)
(1)甲山西晋(3分)
(2)东北西南黄河长江秦岭云贵高原(6分)
(3)逐渐增加(1分)距海远近不同;夏季风势力强弱;地形影响(任选一点,解释清楚即可,2分)
(4)①③⑥(答出两个即可)(2分)
42.(10分)
(1)(6分)
(2)BD(2分)
(3)AD(2分)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2页)
43.(14分)
(1)B(1分)
(2)达累斯萨拉姆高大(3分)
(3)西东西高东低高原(山地)火山地形(6分)
(4)黑色非(2分)
(5)服饰:薄、少、短,说明当地气温高;(民居:矮、简易,圆坡顶,墙壁薄,材料以草木为主,全年高温,降水量大)(2分)
44.(12分)
(1)外流河(1分)
(2)大慢(2分)
(3)缓慢淤积抬升降水集中(降水量大)(4分)
(4)加剧(1分)水土流失面积加大,森林覆盖率降低,造成河流泥沙含量加大,加速淤积(2分)
(5)植树造林、退坡还草、退耕还林、治理污染、退耕还湖、加强法律法规监管、加强环境意识监管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地理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2页)。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题评价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题评价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试题评价一、整体特点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学科命题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为依据,贯彻北京市中考改革的精神,基于北京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

试题难度适中,突出立德树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生活,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凸显价值观导向试题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自尊。

1.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选择题第3—6题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线索,渗透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主义情感;综合题第41题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为线索,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等。

2.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选择题第1、2题通过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歌词考查乡村聚落;选择题7、8题通过农业古籍《王祯农书.地利篇》考查我国东部地区的南北差异;选择题第14—16题通过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考查岳麓山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等;综合题第43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等。

(二)突出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人地协调观:例如:选择题第13题以长江流域为例,引导学生认识湖泊的生态作用;选择题24、25题,通过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综合题第41题(4)小题,列举生态涵养区对北京平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等,都在渗透人地协调的观念。

2. 区域认知:试题考查学生从不同尺度认识区域的思想方法。

例如:综合题第41题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认识家乡的发展;选择题第20、21题认识“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题第42题认识“青藏地区”;选择题第26—29题认识“瑞典”,综合题第44题认识“秘鲁”;选择题第35—37题认识“南极洲”等,尺度逐渐增大,视野也不断扩展。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地理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小畅对初一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购买了一个地球仪。

据此,完成第1〜3题。

1.课上他发现老师所用的地球仪比自己的大,但不论大小,地球仪都能反映出A.赤道是0°经线B.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C.地球表面海陆在变迁D.地球是一个球体2.小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正确的做法是A.手持地球仪,地轴竖直,自左向右匀速拨动B.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北倾斜,自左向右匀速拨动C.手持地球仪,地轴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D.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南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3.小畅想自制一个地球仪,制作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图1),图中画错的是A.纬线相互平行B.铁丝是倾斜的C.经线相交于极点D.经线是折线某地质勘探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前,利用等高线图了解当地情况。

读图2,完成第4-7题。

4.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5.该地区最高峰是A. AB. BC. CD.D6.小组成员发现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A.①B.②C.③D.④7.甲、乙两个居民点的直线距离约是A.1000米B. 500 米C. 5000 米D.200米图3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2010〜2015年实际排放量及2015〜2020年排放测算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第8、9题。

8.图中三种污染物A.排放量都在逐年下降B.排放量呈波动性下降C.减少数量最多的是细颗粒物(PM2. 5)D. 2015年后二氧化硫的下降速度增大9.要达到202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测算目标,需要①五环以内车辆限号行驶②放宽机动车摇号政策③疏解和迀出污染企业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西城区初三地理2018年中考试题汇编示例地球与地图部分 课件 (共62张PPT)

西城区初三地理2018年中考试题汇编示例地球与地图部分 课件 (共62张PPT)

【内容细目】运用资料,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学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不 能正确区分圆形与球体、 地球的形状 易 椭圆与椭球体的概念
——市第三次调研题

地球的形状 ——市第二次调研题
1.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是 A.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 C.地球的卫星照片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D.“嫦娥一号”绕月探测 ——西总试题
6月22日 (夏至) 昼最长 昼变短
12月22日 (冬至) 昼最短
9月23日(秋分) 昼夜平分
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的“农业气候历”。 读图4,结合与之相关 的农谚,完成9、10题。 9. 谚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A.说明春分时白昼最长 B.说明春分后白昼渐长 C.该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相关 D.该现象在南半球会同时现 3月21日(春分) 昼夜平分 昼变长
【内容细目】描述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法
演示地球自转的方法
学生知识盲点
2.小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正确的做法是 A.手持地球仪,地轴竖直,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B.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北倾斜,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C.手持地球仪,地轴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D.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南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市第二次调研题
8.假如上面提到的4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可能最详细的 A.世界政治地图 B.北京城区图 C.上海地形图 D.动物园导游图

——西城区11年试题
19.甲乙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甲图比例尺是乙图比例尺的2倍,两 幅图相比 A.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内容也简略 B.甲图上的1厘米所代表的水平距离是乙图的2倍 C.乙图上的1厘米所代表的水平距离是甲图的2倍 D.乙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甲图广,内容也详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