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能量的获得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

第五章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

光合作用过程
光合作用一系列化学反应中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概括 为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 光才能进行。 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光无 光都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过程
H2O
水在光下分解
O2
[H] ATP 酶
ADP+Pi
光反应示意图解
英格豪斯
R.梅耶 萨克斯
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绿叶才可以更新空气
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 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880
1939 20世纪40年代
恩格尔曼
鲁宾 卡门 卡尔文
氧由叶绿体释放出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
分析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你有何感悟?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概念: 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
产 物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J.Priestly)
1、完成课本后练习P106 2、预习P110--P114页
矿质营养对光合作用影响
Mg离子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K离子参与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等 N元素是组成蛋白质的原料,参与光合作用酶的合成。 P元素是ATP的组成元素,也是光合膜的组成元素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原理: 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内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 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 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 的叶片上浮,根据上浮所需的时间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 强弱。 实验步骤: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五章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共73张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五章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共73张PPT)

3、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
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 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由概念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产 物、动力、场所分别是什么?
(2)、光合作用探索历程
经典实验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有人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到相反的结 果,所以有人认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
2、溶解度最大的是?溶解度最小的是?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3、按照含量由多到少排序是? 叶a>叶b>叶黄素>胡萝卜素 4、色素带中相邻间隔最大的是?相邻间隔最小的是?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胡萝卜素和叶b 最小的是? 5、色素带间隔最大的是? 6、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滴在滤纸上, 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由中心向四周圆环依次是?
恩吉尔曼实验
如何验证: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引起的光合作用强度是不同的。
该实验的巧妙之处:
1.实验材料选用水绵和好氧性细菌。 因为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 用好氧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的部位。 2.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 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3.先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而后又让水绵完全 曝露在光下。 先选极细光束,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 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用好氧细菌检测, 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而后用完 全曝光的水绵与之做对照,从而再一次证明实验 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并且氧是由叶绿体释放 出来的。
第4节
思考:白化苗能光合作用 吗?为什么? 捕获光能与细胞中的色素 有关。 思考:细胞中哪里有色素? 都是什么色素呢? 液泡:花青素
叶绿体:多种色素
只有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 捕获光能。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浙教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

浙教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

浙教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七大营养素: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2.供能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3.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①分别燃烧等质量的干燥花生仁,牛肉干,大米②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温度的水,注意挡风比较水温升高多少③结论: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分别富含脂肪、糖类和蛋白质。

通过实验可知,富含脂肪的花生仁所含的能量最多。

有机物的氧化:糖类在体内完全氧化和在体外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一样的,1克糖类可释放16.8千焦的热量,同理的脂肪和蛋白质体内氧化和体外完全燃烧也相同,但是等质量的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热量更多由于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和比例不同,它们所含的能量往往不同。

二.营养素的作用1.水: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无机盐:食物中含有很多种无机盐,其中包括钙、铁、碘、钠和磷等元素。

他们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成分作用缺乏症状食物来源钙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蔬菜、奶类、豆类磷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厌食、贫血、肌无力等瘦肉、鱼、奶类、豆类等铁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性贫血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碘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儿呆小症海产品、菠菜、芹菜等锌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肉类、鱼、蛋等3.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食物中含量较多,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4.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干重的50%与,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5.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糖类3.由于年龄、性别、体质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不同,人每天所需能量也不同,一般人处于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等快速生长期时,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二)营养素的作用A.水1.功能:水不提供能量,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2.来源:各种食物与饮水B.无机盐1.功能:不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食欲减弱;缺碘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儿童智力低下2.来源:蔬菜、奶类、豆类、瘦肉等C.糖类1.功能: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2.来源: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等D.蛋白质1.功能: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来源: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E.脂肪1.功能:生物体内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2.来源:植物油、动物油、核桃和花生等F.膳食纤维1.功能:不能被消化吸收,却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此外,膳食纤维还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来源:植物性食物G.维生素1.功能:不提供能量,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作用极大2.来源: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三)平衡膳食1.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谢,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的平衡膳食2.应用平衡膳食宝塔时,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应根据个人的情况作适当调整,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晚餐各30%,中餐占40%为宜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A.消化系统的组成B.牙1. 牙是口腔内取食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牙的结构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肛门 (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胰腺分泌消化液, 参与食物的消化3.龋齿的形成:龋齿俗称蛀牙,是由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的C.小肠的结构特点1.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源,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第4节能量的获得教案

第4节能量的获得教案

4.4能量的获得夏肖华2、列举人体及植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比拟其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点。

3、举例说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得氧气的方式不同。

教学重难点:能量的获得教学方法:图表法、讲授法、提问法教学用具:白板教学过程:引入:录像〔火山爆发和学生体育课〕师:火山爆发的能量来自哪里?------地热能刚刚同学们跑步时的能量又来自哪里呢?------食物食物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什么?【副板书】〔糖类,蛋白质,脂肪〕它们又是怎样为人体提供能量呢?生:呼吸作用【板书】氧化功能:糖类+ 氧气二氧化碳+ 水+ 能量下面请看一组数据:书写时消耗能量为1.68千焦每千克,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能量为18.40千焦每千克。

可见,当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能量的供给,虽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增加了,但仍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以致于肌肉处于暂时缺氧的状态,,于是细胞就会进行无氧呼吸。

【板书】无氧呼吸:葡萄糖乳酸+ 能量〔少量〕师:剧烈运动时由于产生了乳酸才会觉得酸,休息后,乳酸继续被氧化分解,酸胀的感觉也就消失了,但它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师::除了人体会在肌肉暂时缺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释放一些能量,其他生物也会。

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但在缺氧条件下,局部组织细胞仍保持着无氧呼吸的能力。

如在水淹情况下,高等植物可以进行短时间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少量能量,以适应缺氧的环境。

又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进行无氧呼吸时却产生乳酸。

而高等动物和人在局部组织缺氧时,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均产生乳酸。

是常生活中的酿葡萄酒,苹果放久了有酒味,腌咸菜等都进行无氧呼吸. 师:请同学们写出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表达式(一学生板演,其它学生书写)酶葡萄糖酒精+ 二氧化碳+ 能量〔少量〕所以我们根据有无氧气参与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

问:通过以上的学习,你知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何不同吗?请结合书本答复。

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四节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四节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

叶绿体的分布 主要:叶肉细胞中 其他:幼嫩茎、果实等器官 的一些细胞中 保卫细胞
类囊体 极大地 扩展了 基粒 受光面 积
吸收光能的 色素分布于 类囊体的薄 膜上
外膜 内膜 分布有 类囊体 色素 基质 基粒
叶绿体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
注意: 叶绿体的外膜、内膜、类囊体薄膜 都属于 生物 膜,基本支架都是 磷脂双分子层
绝大多数生物,活细胞所需能 量的最终源头是 来自太阳的光能 , 将光能转变成细胞能够利用的化学 能的生理过程是 光合作用 。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正常幼苗 能进行光 合作用制 造有机养 料
正常苗
白化苗
白化苗不 能进行光 合作用, 无法制造 有机养料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3/4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1/4
色素的种类 叶绿素a
叶绿素
叶 绿 体 色 素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 在层析 含 色素种类 颜色 液中的 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呢? 量
溶解度
扩 散 速 度
主要 吸收 的可 见光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注意事项: ⑴滤纸条的放置: ①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 ②下端应插入层析液中 ③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⑵装置 加盖
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 及层析液?
如果触及到层析液,细线上的 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而不 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
2、实验流程
观察记录
橙黄色
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叶黄素 黄色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之一

第四节 能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 能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第三章
第4节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运动:宏观物体在宏观上的运动 从宏观上看: 内力中可能有非保守内力 例如:摩擦力是非保守内力 因为: (1)滑动摩擦永远与相对位移的方向相反 ,它所作的功取决于运行的路径,而且即使 路径闭合,功也不为零。 (2)流体的摩擦与相对速度的方向相反, 它取决于速度而不是位置。 但我们绝不能认为,由于象摩擦这类非 保守力的存在,就必须意味着在基本粒子间 也可能有非保守性相互作用的存在。
Fz =
EP z
第4节
例3-8 恒力所作的功与势能 解:设质点 m 在一大小和方向都恒定的力 F 作用下运动,当质点沿路径从A运动到 B 时 ,恒力 F 所作的功为: A = AB F(r)dr = FAB dr = F( rB - rA ) = F rB - F rA 结论: 恒力 F 所作的功与路径无关。
第三章
物理学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这样的情 况。在某类新现象里似乎有一部分能量消失 了或凭空产生出来,后来物理学家们总能够 确认出一种新的能量形式,使能量的守恒律 得以保持。虽然我们不能给能量下个普遍的 定义,但这决不意味着它是一个可以随意延 拓的含糊概念。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家们确定 了能量转换的各种当量,从而使得能量守恒 定律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加以定量地验证或否 定。此外,每确认出一种新形式的能量之后 ,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又能定量地 预言一大批新效应,后者经受住了新实验的 检验。
第三章
第4节
例如:两个质点 m1和 m2,它们被一弹性系 数为k的弹簧联结在一起,如果该系统被抛 在空中(无其他外力作用), 动能:Ek = m1v12 / 2 + m2v22 / 2 内势能:Epi = k x2/ 2 ( x是一弹簧的形变) 外势能:Epe = m1gh1 + m2gh2 h1、h2 分别是 m1和 m2 在地球表面上的高度 系统原能:U = m1v12 / 2 + m2v22 / 2 + k x2/ 2 总能量:E = m1v12 / 2 + m2v22 / 2 + k x2/ 2 + m1gh1 + m2gh2 在运动过程中: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食物与营养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

本计划通过实验等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防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这一环节没能实现,而且饮食时注意均衡营养,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太熟悉,学完了知识后,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食物营养也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呀!”课后,我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之外,最多的还是对如何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的反思。

科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在传授科学知识和训练科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

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让科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间题的能力。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以往很多教学情节都只是为导入新课而设计,1分钟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后面的环节又重新设计一个完全没有关联的情节。

这样就显得很造作了。

这就范了教学情节设计大忌:为情节而设计,太过牵强,生命力太短,意义不大。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避免了生硬的情节,而是设计了一个故事情节贯穿整一节课教学。

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既有开启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又能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终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社会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所有环节一环扣一环,逐层深入提升。

首先,我让学生看一段有一小孩吃饭不定时、暴饮暴食、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最后肚子疼送医院的一段视频,画面最后停留在医生给这个小孩作完检查。

这时我让学生来当一回医生,给小孩诊断一下他有可能得什么病。

我赶紧趁热打铁引发学生思考消化系统构成与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然后再通过一段小孩消化系统器官的“对话”,引发学生如何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讨论,从而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称之为细胞呼吸, 即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一样吗?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
入O2 、呼出CO2)的总过程。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物质燃烧也是物质的氧化分解
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
• 共同点: 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都能产生二氧 化碳;都能释放出能量。 • 不同点: 燃烧 呼吸作用 环境 速度 体外 快速 细胞内 缓慢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变 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可用于细胞 分裂、矿质吸收、肌肉收缩、神经冲 动及冲动的传导等各项生命活动。
2. 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 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 料。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 合成丙氨酸。
练习6:
问题
1、食物有什么作用? 提供能量、为构成细胞提供原料、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护身体
2、食物中哪些物质能提供能量?
糖类
贮存能量的物质
脂肪
也能供应少量的能量
蛋白质
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食物怎样为人类提供所须的能量? 在细胞体内氧化分解 从而释放出能量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在细胞 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 成CO2或其他产物彻底氧化分解, 并且释放能量的总过程。
反应程度 彻底氧化分解
产物
能量多少
CO2、H2O 大量

多样的呼吸器官
生物的呼吸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草履虫、变形虫 (体表) 虾 (鳃) 蝗虫 (气管) 鱼类 (鳃) 青蛙 (肺和皮肤)
爬行类、哺乳类 (肺)
鸟类 (肺、气囊)
气管在腹部
双重呼吸
气囊协助肺呼吸
1、一只蝗虫到池塘边玩,遇到鲫鱼
呼吸,肌肉酸胀。
葡萄糖

乳酸 + 能量(少量)
b.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
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 碳。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少量)
无氧呼吸
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呼吸的主 要形式是有氧呼吸,但在缺氧条件下, 部分组织细胞仍保持着无氧呼吸的能力。 如在水淹情况下,高等植物可以进行短 时间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 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少量能量,以适应 缺氧的环境。又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 根等进行无氧呼吸时却产生乳酸。而高 等动物和人在局部组织缺氧时,其细胞 进行无氧呼吸均产生乳酸。
生物的细胞呼吸与生产实践有着
密切的联系,因此合理调控影响生物 细胞呼吸的因素,在生产、生活上有
重要的应用价值。
练习温25℃ 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C.昼夜恒温15℃ D.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25℃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红富士” 苹果,甜度高,水分大。但在苹果收 获季节价格偏低,某果农想把苹果贮 存起来,等价格上涨时出售。请你为 该果农设计一个贮存方案: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根据是否需要氧:
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 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酶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反应表达式:
糖类+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你认为有氧呼吸的目的是什么?除了 葡萄糖等糖类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进行有 氧呼吸? 蛋白质 脂肪 你能写出反应表达式吗?
问题2
苹果贮藏久了,为 什么会有酒味散发出来? 答案: 苹果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练习3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 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D )
A.只有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主要是有氧呼吸
问题4: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 要有哪些?
答案:温度、氧气浓度等
问题
1、能否将无氧呼吸作为能量 获得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不能,无氧呼吸作用下,有机物分 解并不彻底,且放出的能量很少
2、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生 物是怎样获得能量的。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比较
有氧呼吸 反应物 反应条件 有机物 无氧呼吸 有机物
需酶、氧气
需酶、缺氧
不彻底氧化分解 CO2、酒精或乳酸 少量
蛋白质+氧气
脂肪+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二氧化碳+水+能量
氧化分解脂肪的反应表达式

问题
有氧呼吸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能量 除了葡萄糖等糖类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进 行有氧呼吸?
极少数蛋白质、一部分脂肪
刘翔在训 练时常会 在第二天 早上肌肉 发酸,为 什么?
a.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就会出现无氧
正在水里吐泡泡。 鲫鱼说:“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 中一个小时吗?” 蝗虫满不在乎:“敢呀!但是你敢跑 到陆地上呆上一个小时吗?”青蛙跑 来作证,蝗虫将头深深地浸入水中, 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 一小时以后安然无恙的抬起头,鲫鱼 顿时傻了眼。 是这只小鲫鱼,这时候你会怎样做? 鲫鱼不得已,只好跳到岸上,不一会 便死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