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市简史

合集下载

即墨介绍

即墨介绍

即墨旅游名胜
• 温泉
• 著名热水泉。位于即墨市温泉镇。原名汤泉,俗称汤上。 汉代时已相当著名,在此曾封温水候国。水温高达93℃。 泉眼很多,大者如拳,小者如豆。水内含有盐、硫、溴、 砷等十多种矿物质和元素。东汉科学家张衡、明代名医李 时针均有治病载。 鹤山 鹤山是崂山诸山中的最秀者,素有“崂山魂”之誉。因山 之东峰有石似鹤而得名,也有传说,从前这里有群鹤栖息, 因而当地士民以鹤山为名
有47级,人在上端,另一人拾级而上,上端的人便会听到 叮咚悦耳的水鸣声,让人啧啧称奇,疑有神意。 • 滚龙洞 • ——---爬过是虫,滚过为龙。 • 聚仙门 • 此洞由巨石偃仰,中虚而成。洞高仅半米,石底光洁,清 凉爽幽,人需辗转匍匐才得过,因名“滚龙洞”。洞内明 亮,清风徐徐,酷夏之际亦清凉宜人。俯瞰海上,悠然出 尘。穿越背后,但见一线天光,顿生超凡脱俗之感。故有 民谚:爬过是虫,滚过为龙。
• 招鹤回鸣
• ——“游崂山不游鹤山乃为憾”。此景位于三真殿前,在 此处凝神拍掌,会听到“仙鹤”天籁般的鸣叫。堪称世界 之谜,绝世无双。使游客油然而生“烟波江上不解愁,黄 鹤飞离鹦鹉洲,仙山还是鹤山好,海阔天空任遨游”的感 叹。
• 水鸣天梯 • ——---叮咚悦耳的水鸣声 • 从三真殿到老君殿的台阶谓之“水鸣天梯”。此处台阶共
• 即墨市7个街道、7个镇、一个经济开发区、一个 度假区:环秀街道、通济街道、北安街道、龙山 街道、鳌山卫街道、温泉街道、龙泉街道、蓝村 镇、灵山镇、段泊岚镇、移风店镇、大信镇、金 口镇、田横镇、省级高新区、山东省即墨经济开 发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历史长廊
•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它载荷着丰富而沉 重的历史内容。“即墨”之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 《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 (今平度市朱毛村处)而得名,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设即墨 县,属齐郡。西汉时,即墨县城同时为胶东王国都城。东汉及 两晋时,属青州。隋、唐及明清时期均属莱州。1943年分设 即东、即墨两县,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 月,恢复即东县。建国初期,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即东 县并入即墨县,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 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 1989年9月,撤县设市。

即墨古城:一座古城孕育的千年故事

即墨古城:一座古城孕育的千年故事

即墨古城:一座古城孕育的千年故事即墨古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城。

作为青岛市的重要历史遗产,即墨古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即墨古城所孕育的千年故事。

即墨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据史料记载,即墨古城的建城始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墨古城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乱风雨,但它依旧屹立不倒,成为了青岛地区乃至整个山东省的历史古城之一。

古城的建筑风格依旧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的痕迹,石砌砖瓦的古城墙、古老的街巷、古寺古庙等,无不透露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古城内的民居建筑更是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木雕石刻,展现着多样的建筑艺术风貌。

即墨古城还有着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景点,如孟庙、孟府、孟子广场、华佗广场等等,这些景点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即墨古城的节庆活动也是别具特色,如孟庙会、华佗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与,使得古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即墨古城所孕育的千年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孟子。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即墨古城是孟子的故乡,在这里,孟子思想的传承也更加深厚。

据传记载,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他的父亲是即墨的孟慎,所以孟子在即墨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即墨古城也被誉为“孟子故里”,成为了研究孟子思想的圣地。

在即墨古城的孟庙内,孟子的雕像庄严肃穆地矗立在那里,很多人前来瞻仰孟子的雕像,以示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景仰。

在孟子墓前,也是不时有人前来祭奠和敬拜,以表达对孟子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走进孟子的故居,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仿佛使人穿越到了孟子的时代,感受着那个古老而辉煌的时代。

除了孟子外,即墨古城还与华佗有着密切的联系。

华佗,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外科大夫,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医术泰斗之一。

即墨市简介

即墨市简介

即墨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东临黄海,南依崂山,处于日韩等国家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小时经济圈。

全市陆地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18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33个村庄,111万人口。

历史悠久。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街,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现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

区位优越。

地处山东半岛咽喉,胶济、蓝烟铁路横穿境内,济青、青银、乌威高速公路和青烟、青威等一级公路纵贯全境,距青岛国际机场15公里、青岛港40公里,处于半岛城市群核心地带。

资源丰富。

拥有183公里黄金海岸线,历史名岛田横岛等24个岛屿、青岛市第二大的鳌山湾、全国稀有的海水温泉、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马山石林等众多旅游资源。

即墨市处于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内圈层和“一主三辅多组团”现代化城市框架的重要节点,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地带,即墨以纵横交错的海、陆、空线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客商投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即墨东部鳌山湾区域辖六镇一区,陆地面积505平方公里。

鳌山湾区地域资源丰富。

拥有183公里海岸线,24座岛屿,36座山峰;拥有国内罕见的海水温泉、历史名岛田横岛等旅游资源;225平方公里的鳌山湾是青岛市第二大且没有任何污染的海湾。

山海相映,海岛相拥,海泉相融,形成了山、海、岛、泉、林、滩、港交织的风情。

鳌山湾区位优越。

有滨海公路、鹤山路等道路与青岛市区、即墨城区相连,有女岛港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及鳌山港码头,距青岛市区4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30公里、青岛港40公里。

鳌山湾区域前景广阔。

按照青岛市“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发展框架,鳌山湾区域将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和旅游度假会展、服务外包产业。

其中,鳌山组团是青岛市东翼临港型城市组团,是市级科研教育基地、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都市产业发展区和以温泉度假为特色的旅游胜地;田横组团是青岛市东翼临港型城市组团,依托田横半岛省级船舶基地发展临港产业、修造船及其配套产业,依托旅游资源发展以山地半岛为特色的旅游度假产业。

即墨名称的典故

即墨名称的典故

即墨名称的典故即墨是山东省青岛市的一个区,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根据史书记载,即墨的名称来源于一个古老的典故。

典故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墨处于齐国的领土范围之内。

当时,齐国国君惠公对即墨非常重视,认为即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可以保护齐国的南部边界。

为了保护即墨,惠公决定让位于即墨的齐国官员自己管理该地区的军政事务,从而增加即墨的自治权。

然而,即墨地区的官员却贪图权利,不顾国家利益,滥用职权,腐败无能。

他们敛财私利,欺压百姓,导致即墨的社会秩序逐渐恶化。

百姓们抱怨连连,情急之下,有位农夫提出了一个意见。

农夫认为,在古代的军事制度中,每个战士都有一个绰号,以表示他的勇气和特点。

而如果给即墨的官员们起一个绰号,将他们的贪婪和腐败公之于众,或许会有改变。

于是,农夫提出给即墨的官员们起一个共同的绰号,叫做“墨虎”。

“墨虎”的含义是指一个没有勇气和智慧、只知贪图私利的人。

农夫认为如果把即墨的官员都称为“墨虎”,他们可能会感到羞愧和尴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

所以农夫将这个意见告诉了其他百姓,并且鼓励大家称即墨的官员为“墨虎”。

很快,人们在即墨的大街小巷都开始传播这个称呼。

百姓们纷纷对即墨的官员们报以嘲笑和冷嘲,使得即墨的官员们感到压力倍增。

他们开始想方设法改善自己的形象,积极处理政务,减少腐败。

一些官员甚至主动辞去职务,以表明自己的改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即墨的官员们的形象得到了改善,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

人们认为这个典故反映了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勇气,通过诙谐的方式揭露官员的腐败行为,并最终改变了现状。

即墨的典故中体现了人民对腐败行为的不满,并通过嘲笑和批评的方式强调了廉洁和诚信的重要性。

这个典故也使人们意识到社会公众对于官员行为的监督和反对是改变社会的有效方式。

今天,即墨的名称已经成为一个代表着中国古代改革精神的典故,并被广泛引用和传播。

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公正、廉洁,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即墨的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即墨的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即墨的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即墨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西北部的一个县级市,也是青岛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即墨地处胶东半岛腹地,北临渤海,西邻青岛市城阳区,东接胶州市,南部与青岛市市北区相连。

即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胶东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

即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根据考古证明,即墨是古代山东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即墨是齐国著名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即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齐鲁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即墨以孔子之乡而闻名于世,拥有孔子家族的祠庙和墓地。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及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即墨的地位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

近年来,即墨在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工业体系。

即墨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包括钢铁、化工、建筑材料、机械制造等行业。

同时,即墨也致力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总之,即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它的地位在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同时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即墨的解释和探索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为即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在开始时引入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会对即墨进行一个整体概述,简要介绍即墨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接着,会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的内容。

最后,阐明本文探讨即墨的目的,即从历史和重要性两个角度来解释即墨。

即墨名称的典故

即墨名称的典故

即墨名称的典故(原创版)目录1.即墨名称的由来2.即墨名称的历史演变3.即墨名称的文化内涵4.即墨名称的现实意义正文即墨,是山东省青岛市下辖的一个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即墨名称的由来、历史演变、文化内涵以及现实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即墨名称的由来,源于春秋时期。

据《左传》记载,鲁国季孙氏曾于此地设墨邑,因此地临近即水,故名即墨。

即墨名称的由来,见证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智慧和对地理环境的独特理解。

即墨名称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秦朝时,即墨属于胶东郡,西汉时则改为即墨县。

从隋唐时期开始,即墨县隶属于莱州,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朝。

民国时期,即墨县改为即墨市,新中国成立后,即墨市先后隶属于烟台专区、青岛市,最终在 2017 年设立为即墨区。

即墨名称的历史演变,见证了我国行政区划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即墨名称的文化内涵,与其历史沿革紧密相连。

即墨在历史上一直是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即墨古城、即墨故城等历史遗址,都是即墨名称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此外,即墨还有许多传统民间艺术,如即墨柳腔、即墨花鼓等,这些都为即墨名称的文化内涵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即墨名称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即墨名称是当地人民的文化认同,它凝聚着即墨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其次,即墨名称是即墨区的品牌象征,对于提升即墨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即墨名称作为我国地名的一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即墨名称的由来、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都是我们研究和传承即墨文化的重要内容。

即墨名称的典故

即墨名称的典故

即墨名称的典故在即墨,地名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典故。

即墨,位于我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它的地名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即墨地名与一位名叫墨子的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出生于今山东省临沂市,但为何将其地名命名为“即墨”呢?原来,在墨子生活的年代,即墨地区曾是齐国的一个邑镇。

当时,墨子曾在此地开展过讲学、宣传自己的主张。

由于墨子的学说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为了纪念他和他的贡献,当地统治者将这个邑镇命名为“即墨”。

从此,即墨地名沿用至今,成为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名。

即墨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它既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也彰显了当地人民对于文化的传承。

在古代,即墨地区曾是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着“齐国咽喉”之称。

这里诞生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如孟子、荀子等,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如今,即墨地名在现代社会得以传承和发展。

当地政府以即墨地名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修建文化设施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即墨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此外,即墨地名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即墨市充分利用地名的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许多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投资兴业,助力当地经济繁荣。

总之,即墨地名不仅是一个地理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见证了即墨地区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骄傲。

关于即墨古城的文章素材

关于即墨古城的文章素材

关于即墨古城的文章素材
即墨古城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即墨古城的一些文章素材:
1. 历史:即墨古城建于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代,即墨是齐国的都城,并在汉代时成为青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它曾是胶东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2. 文化遗产:即墨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明清古建筑、古街巷、古碑、古井、寺庙等。

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展示了古代城市的繁荣和辉煌。

即墨古城也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北方水城:即墨古城因其独特的水系而被称为“北方水城”,城内有运河、湿地和水道。

这些水系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也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即墨古城,欣赏古建筑和水上风光。

4. 文化活动:即墨古城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民俗展示等。

其中最知名的是即墨国际风筝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这个风筝节包括风筝制作比赛、风筝表演和风筝展览,给游客带来了独特而精彩的体验。

5. 发展与保护:即墨古城作为一座古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古城的原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如修复古建筑、整治环境、限制开发等。

同时,古城也在不断发展,提升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这些素材可用于撰写即墨古城的历史与文化介绍、旅游推介、城市发展与保护等方面的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即墨市简史第一章历史简概我的家乡位于美丽的海滨之城—青岛即墨,身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即墨人,我热爱我的家乡、熟悉我的家乡。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西南部,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

即墨市经济较为发达,在县市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其综合实力2012年列山东省县(市)的第四位,全国县(市)第十七位。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它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内容。

1943年分设即东、即墨两县,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

建国初期,属胶州专区。

1956年3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改属莱阳专区。

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

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

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

1949年即墨县划为15个区、3个镇。

1951—1952年建乡,即墨县划为172个乡。

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整顿,如今的即墨市共设有4个街道:环秀街道、通济街道、北安街道、龙山街道;18个镇:鳌山卫镇、温泉镇、龙泉镇、刘家庄镇、蓝村镇、店集镇、灵山镇、七级镇、王村镇、丰城镇、段泊岚镇、移风店镇、普东镇、大信镇、田横镇、金口镇、华山镇、南泉镇;一个经济开发区:即墨经济开发区;一个度假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第二章政治概况一个城市的发展如何与领导人强弱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即墨市的领导班子对家乡的发展做出了有效的管理。

即墨市市长:郑德雁,负责、务实,对即墨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副市长有六名:邢福栋、李杰、管元江、闫丕云、宋宗军和孙明明,协助郑市长一起建设即墨的发展规划。

在各种政策的实施下,我的家乡—即墨市获得较大的发展、效果显著,其中以城市建设为例。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功能提升。

修建、完善了城区交通网络,并进行了大规模城区绿化工程,2006年住宅建设竣工建筑面积74.6万平方米,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区面积达到46.2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3.55平方公里,增长8.3%;城市化水平达到51.2%,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

城区供水:城区日综合供水能力达到14.5万吨,自来水管道总长度达430公里,比上年增加30公里,2006年全年供水总量3310万吨,其中生产运营用水870万吨,居民家庭用水1901万吨,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城区供气:2006年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1521吨,其中家庭用量310吨,用气户数1.54万户,使用天然气人口4.7万人;液化气供应总量7790吨,其中家庭用量7790吨,用气户数74220户,使用液化气人口35.6万人,城区用气普及率98.9%。

城区供热:全市集中供热面积283万平方米,增加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226万平方米。

热水管道长度40公里,热水供热总量46万吉焦,蒸汽管道长度48公里,蒸汽供热总量314万吉焦。

城区交通:城区公交车线路14条,运营长度176公里,运营车辆146辆,客运总量1461万人次。

城区道路:2006年年末道路总长度637公里,比上年增加208公里,道路面积803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64万平方米,桥梁35座,路灯7000盏。

防洪堤长度7公里。

城区绿化:2006年新增城区绿地3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36公顷,绿化覆盖率37.6%,公园3个,公园面积141公顷,公园绿地面积86公顷。

环境保护及其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为4022.4万元。

工业废水排放量864.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382464万标立方米,工业粉尘排放量738.8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2万吨,环境噪声达标面积37.5平方公里。

卫生实际清扫面积425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14万吨,粪便清运量1.5万吨,公厕数量44座。

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

这些成绩均表示了即墨的发展进步,在领导人的管理中我的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政治进步突飞猛进,积极践行“十八大”的要求,学习“十八大”精神,响应党的号召。

第三章经济概况经济代表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其中即墨的综合积极概况有:2012年即墨市实现生产总值6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总量和增幅居青岛五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5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拉动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3.4亿元,增长1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5%,拉动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3.2亿元,增长18.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7%,拉动7.3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的优劣对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直接影响,2012年即墨市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4:54.6:37调整为7.8:54.1:38.1,二产继续保持对全市经济的主导支撑,服务业加快发展,三产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各业内部结构有了新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企业及私营经济类型分别占到1.4%、0.4%、17.7%、37.3%和43.2%;年末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10.6万户,年内新发展7796户;民营企业达11814户,年内新发展1125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0.2万人,民营经济新吸纳劳动就业3.7万人。

民营经济税收33.1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4.2%。

民营经济投资232.7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55.6%。

不但如此即墨市的经济发展还注重国内与对外的经济发展:1、国内贸易的发展,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57亿元,增长61.3%,限额以下零售额171亿元,增长7.5%。

按消费形态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08.6亿元,增长18.2%;住宿餐饮业实现19.4亿元,增长15.7%。

居民消费热点突出。

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3亿元,增长3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6.5亿元,增长35.6%;金银珠宝类实现1.5亿元,增长67.3%。

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25.3万台,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售10.1万台,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

全市专业批发市场28个,全年实现成交额426亿元,增长21.4%。

2、对外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

全年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出口37.1亿美元,同比增长27%;进口8.5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出口商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全市纺织服装出口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全市机电产品出口为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250万美元,同比增长30.2%。

对日本、欧盟、美国等重点地区出口额保持较快增速,实现对欧盟出口7.7亿美元,增长30.2%;对美国出口7.3亿美元,增长16%;实现对日本出口11亿美元,增长23.8%;实现对韩国出口3.4亿美元,增长18.9%。

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

到12月末,新审批外资项目96个,实际吸收外商到账外资3.7亿美元,增长5.8%。

第四章文化概况即墨市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都能很好的成为一个城市的代表,其中即墨的旅游景观与传统名吃具有显著特色。

即墨市的旅游奇观--天柱山、龙山、灵山、东京山等名胜,其中,马山以石林、硅化木等地质遗迹著名,极具科研价值,又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

东临黄海,滨海旅游开发前景广阔,海岸线蜿蜒曲折。

1、温泉黄埠海水浴场:著名热水泉。

位于即墨市温泉镇。

原名汤泉,俗称汤上。

汉代时已相当著名,在此曾封温水侯国。

水温高达93℃。

泉眼很多,大者如拳,小者如豆。

水内含有盐、硫、溴、砷等十多种矿物质和元素。

东汉科学家张衡、明代名医李时珍均有治病记载。

对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早期心血管病等均有显著疗效,被誉为医疗矿泉。

在地热发电、蔬菜温室、水产养殖等方面也有利用。

2、田横岛度假区:田横岛度假村依山傍海,山清水秀,岛屿形态独具特色,具有神韵之美,是理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并且具有天然优良的海水浴场,滩平沙细,水质清洁,是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融合现代气息与淳朴民风于一体,突出休闲度假娱乐特色。

其中田横岛,因齐王田横及其五百义士宁死不屈,集体自刎于该岛而成为历史名岛。

田横岛景区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3年田横岛景区又被青岛市政府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标志着度假区的旅游开发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即墨的传统名吃有馅多肉薄的水煎包与酥香的麻片:1、水煎包俗名炉包,旧时又有“蝈蝈笼”、水煎包之称。

它原是即墨城胡家村胡姓之祖所创,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蝈蝈笼水煎包扬名后,即墨城的饮食业相竞学习胡家技艺。

胡家停业,即城南关董文卿便继之出手经营。

至此制作水煎包的技艺广为流传,蝈蝈笼炉包铺遍及全县城乡,到清末民初,即墨的蝈蝈笼炉包便进入了鼎盛时期。

1953年秋,青岛市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期间,即墨饮食业户应邀参加。

会上,即墨的炉包倍受各界人士赞赏,纷纷相争品尝。

而今,即墨的炉包尽管不是以“蝈蝈笼”为铺,但其制作工艺和特有风味却仍然盛名不衰,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

2、麻片,麻片是一种酥类点心,系即墨城私营茶食店“馥郁斋”的传统产品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其主料有面粉、白糖、花生油、芝麻仁等。

制作工艺是:先将白糖用开水溶解凉透,加花生油搅匀,陆续加面粉调成糊状,再加面粉揉到硬软适度,随之将面团擀成约1.5毫米厚度的面饼,把饼表面面粉扫掉,割齐边,刷上水,均匀地撒上芝麻仁,用走锤压实后,切成宽2厘米、长7厘米的片,放到烤盘上烤熟,呈浅黄色即为成品。

该产品具有香、脆、酥、甜等特点,在全省享有盛誉。

总结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快,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也是我们即墨人的骄傲。

每个人都会热爱自己的家乡,但大家在热爱的同时也应该熟悉家乡的历史、变化与现状。

我是一名即墨人,我热爱自己的家乡,我熟悉即墨市的历史与发展,我憧憬着我的家乡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我相信这也是所有即墨市民的心愿,我也希望我能跟与家乡共进步、同发展!2011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一班王荣荣11218050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