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矿井不同时期几种通风方法的应用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矿并没有把煤矿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到实处。 (1)“通风可靠”不落实:1#联络巷微风、无风, 造成瓦斯积聚等。 (2)“抽采达标”不落实:12403工作面回风巷瓦 斯浓度长期超过1.5%,大于1.0%的要求等。 (3)“监控有效”不落实:①1#联络巷设置有电气 开关等,但没有设置甲烷传感器;②将12403工作 面回风巷瓦斯报警和断电浓度调高至2.5%等。 (4)“管理到位”不落实:电气开关失爆等。
该工作面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 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轨道进风巷与回风 巷之间设有多个联络巷。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 4台风机开关, 在靠尾巷侧约6m处设有一料石密闭 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开4指宽 )。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建国以来100人以上煤矿特大事故
1. 1950年2月27日,义马矿务局义洛矿老李沟井瓦斯爆炸,死亡187人。 2. 1954年12月6日,内蒙古包头矿务局大发矿瓦斯爆炸,死亡104人。 3. 1960年5月9日,山西省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煤尘爆炸,死亡684人。 4. 1960年5月14日,四川省江津地区同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25人。 5. 1960年11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局龙山庙矿(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 187人。 6. 1960年12月15日,四川省中梁山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24人。 7. 1961年3月16日,辽宁省抚顺局胜利矿火灾,死亡110人。 8. 1968年10月24日,山东省新汶局华丰矿煤尘爆炸,死亡108人。 9. 1969年4月4日,山东省新汶局潘西矿煤尘爆炸,死亡115人。 10.1975年5月11日,陕西省铜川局焦坪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01人。 11. 1977年2月24日,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14人。 12. 1981年12月24日,河南省平顶山局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33人。 13. 1991年4月21日,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矿瓦斯煤矿井尘灾爆变时炸期,通风死理亡论与1技4术7及人案。例
矿井通风与安全王德明答案

矿井通风与安全王德明答案导言矿井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保障矿工的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德明是矿井通风与安全方面的专家,以下是对他关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答案进行总结。
矿井通风的意义矿井通风是指通过呼吸和周围环境的交换,保持矿井空气的更新和气体浓度的调节。
其目标是消除有害气体、烟尘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矿井通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矿工的安全:矿井通风可以有效清除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降低矿工中毒、燃爆等安全事故的风险。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能够保持矿井内气体的均匀分布,减少气体的积聚,提高矿工的工作效率。
3.降低能耗: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矿井运行成本。
矿井通风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矿井条件和矿井工艺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通风方法。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主要依靠温差、高度差等自然力量驱动气流的运动。
自然通风适用于矿井口小、气体产生量少的情况下,其特点是简单、经济、环保。
2.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通过风机等设备驱动气流进行通风。
强制通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适用于大型矿井和需要快速排放有害气体的情况。
3.组合通风:组合通风是指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在不同的矿井区域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以实现最佳效果。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巷道布局、生产工艺等多个因素,以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1.通风系统的布局:通风系统的布局应合理,通风巷道、排风巷道的位置和尺寸需要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井巷道的布局来确定,以实现通风气流的顺畅流动。
2.风机选择: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通风效果。
在选择风机时需要考虑风量、压力、效率等参数,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气流调节:矿井通风系统中需要进行气流调节,以保持矿井内气体的均匀分布。
常用的气流调节方法包括导流板、风道弯曲等。
在矿井不同时期几种通风方法的应用

在矿井不同时期几种通风方法的应用在矿井的不同时期,通风方法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矿井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呈现出变化。
本文将分析矿井三个不同时期的通风方法的应用情况,并进行比较。
一、人力开采时期在人力开采时期,矿井深度较浅,通风方法相对简单,主要采用的是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矿井的自然气流循环来实现通风的方法。
矿井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通常通过开采者在地面上或者矿井口附近的竖井或水平洞口开凿而成,通过自然维持的温度和密度差导致气流的流动,达到通风的目的。
在这个时期,由于矿井深度不深,开采区域较小,通风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自然通风能够满足基本的通风要求。
二、机械化开采时期随着机械化的开采逐渐普及,矿井的深度和规模不断增加,自然通风已经无法满足通风的需求。
在这个时期,主要采用的是人力驱动的通风机械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人力驱动通风机或抽风机,利用机械设备产生气流,加速通风的效果。
通风机械被安装在矿井进风口或出风口,通过电机或蒸汽机等驱动装置,转动叶轮产生气流,使空气得以流动,达到通风的目的。
这种通风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矿井中的通风环境,提高了矿工的劳动条件,减少了矿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浓度和粉尘浓度,有效地保护了矿工的健康。
三、现代化开采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煤矿开采的深入,矿井的深度和规模不断增加,通风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现代化开采时期,通风方法主要有机械通风方法和混合通风方法。
机械通风方法是指通过安装驱动设备和配套设备,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产生气流,提高通风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足够的通风量,确保矿工在矿井中的工作环境卫生、安全和舒适。
混合通风方法是指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结合,利用二者的优点,综合提高通风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在现代化矿井中应用较多,特别是深井和大规模开采的矿井中。
在混合通风方法中,矿井进风口和出风口依然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但通过设置机械通风设备,如通风机、送风机等,来增强和调节通风效果。
混合通风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大规模开采的矿井中通风的需求,确保工人的安全和矿石的高效开采。
在矿井不同时期几种通风方法的应用(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586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在矿井不同时期几种通风方法的应用(正式版)在矿井不同时期几种通风方法的应用(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许疃煤矿1997210月动工开始筹建,2004207月进行联合试运转,2004211月投产。
年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改扩建后达300万t。
矿井主采71、72、82和32煤层,其中71、72、82煤层联合布置,32煤层单独布置。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主、副及风井标高为+27m,第一水平上限标高-380m,下限标高-500m,矿井地温梯度为2.67℃?100m。
在平面位置上,主副井、主石门、82采区3条上山及中央边界风井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许疃煤矿从建井到投产再到改扩建,从主井、中央边界风井同时开挖到主井、风井贯通及改扩建工程33采区开拓施工,其通风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临时通风系统到永久通风系统的转变,在此过程中,矿井整体及局部通风系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了多种通风方法。
1建井时期的长抽短压式通风,中央边界风井施工到底、改绞后,在风井地面设置两台轴流式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建井各阶段的通风方式

二、井底车场施工阶段的通风方式与选择
井筒掘进到设计深 度后,应尽快使主、副 井贯通,构成贯通风流, 掘进井底车场时就可利 用矿井负压和安设在井 下的局部通风机进行通 风。
1、运输大巷施工时
布置要点:运输大巷及总回风巷的施工多属独头长距离 掘进,单纯靠局部通风机供风难以满足需要,需利用凿 井期的主要通风机并延接刚性风筒来排乏风,以缩短局 部通风距离,若有双巷掘进条件,应建立区域进回风系 统。
2、采区下山施工时
布置要点:采区上、下山的施工安排,应本着使风井尽 早与主副井贯通的原则,尽快形成总负压通风系统。多 条下山施工时,应建立一进一回或两进一回的区域进回 风系统。
四、采准巷道施工阶段的通风方式与选择
采准巷道施工阶段的通风,一 般指主副井与风井贯通后,已形成 负压通风系统,进行采区各类巷道 掘进时的通风。此时主副井地面的 临时通风设施可以拆除。风井主要 或分区永久通风机已安装完成,采 区各类巷道的掘进通风,可在进风 上山安装局部通风机来实现。当永 久通风机尚未投入运行时,可用风 井地面临时主要通风机继续承担通 风任务,至风井拆除临时设备安装 永久设备一段时间内,可在两翼运 输巷内,各设一台凿井风机通过风 门向两翼通风。
临时主要通风机井口示意图
3、主副井贯通后(局部通风机)
布置要点:在主井的井底两侧各设两道带风门的风墙, 在墙外并联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乏风由副井排 出。 优缺点:风量大,投入少,通风费用低。但通风系统 不够稳定,管理较复杂,对井下运输有一定影响。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行人、行车巷道,采区之间的联络巷,采区入、 回风巷联络道,应根据通风设施服务时间及作用, 建立永久性或临时性挡风墙及永久性或临时性风门 (包括风量调节门)。
为避免串联通风,水平交叉的入、回风巷应设风 桥,将入风流与回风流隔开。
主要运输巷道中应设立永久性自动风门,经常行 人风门应自动闭锁或专人看管。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 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 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 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 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 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 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 得超过1次。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名 称 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CO
0.0024
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硫SO2 硫化氢H2S 氨NH3
0.00025 0.0005 0.00066
0.004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矿内气候条件 1.《规程》对井下空气温度的规定: 冬季,进风井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下的空气温度不
得低于2℃。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
斜巷不应设立风门。 超过6米的盲巷及废弃巷道均应设立永久性或临时 性挡风墙。 开采突出煤层时,工作面回风侧不应设置风窗。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五)回采工作面的通风系统 回采区段的通风系统是由工作面的 进风巷、回风巷和工作面组成。当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时, 回采区段的通风系统有U形、Z形、 H形、Y形、W形和双Z形等形式, 如下图所示。
1-风幛;2-调节风门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风筒导风 1-风筒 2-挡风墙 3-风窗
矿井通风方法的分类

矿井通风方法的分类1.矿井通风方法简介矿井通风是指通过引进新鲜空气和排出废气,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和湿度的一种技术。
通风系统可以提高作业人员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控制瓦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积累。
根据不同的矿井结构和工艺特点,通风方法分为多种类型。
2.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通过矿井内外温度或压力差的自然效应,将新鲜空气引入矿井内部,并将废气排出外部的一种通风方法。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成本低廉,无需用电或其他能源,适用于距离地面较浅、开采规模较小的矿区。
缺点是通风效果较差,通风管道路径有限,难以满足更高的通风要求。
3.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指通过设置通风机或风机组,将新鲜空气主动引入矿井内部,并将废气排出外部的一种通风方法。
强制通风的优点是通风效率高,通风能力强,能够满足大型、深层矿井的通风要求。
缺点是成本较高,需要大量能源消耗,同时通风设备的故障会影响矿井内部的安全和舒适性。
4.循环通风循环通风是指通过设置通风管道,将现有的空气在矿井内部进行循环流动,并利用通风机组注入新鲜空气来保持空气流通的一种通风方法。
循环通风的优点是节能环保,减少外部能源的消耗,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和温度。
缺点是需要密封的矿井结构,且循环通风的效率受矿井内拐角、岩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5.其他通风方法除了上述三种通风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新型的通风方法在矿井通风领域得到应用,如液体氧气喷射通风、体积转换通风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和研究,以便更好地满足矿井通风的要求。
6.结论在矿井通风领域,不同的通风方法有着各自明显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矿区环境和工艺特点选择适合的通风方案。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通风需求的不断提升,矿井通风方法也将不断完善与发展。
矿井 通风

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是一种褐红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 激气味,相对密度为1.59,易溶于水。 主要危害:二氧化氮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 很强的硝酸,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和肺部有强 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二氧化氮中毒有潜伏期, 中毒者指头出现黄色斑点。0.01%出现严重中 毒 主要来源:井下爆破工作。
需要注意的两点:
有毒有害气体的定义 有些气体在地面或者本身无毒但在煤矿井下会 发生变化,受煤矿井下特殊作业环境的影响会 导致对作业人员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矿井气候
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1)温度:温度是构成井下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最适宜于人们 劳动的温度是15~20℃。金属和化学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井下采掘 地点温度一般不超过2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 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2)湿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的多少。它分为绝对 湿度和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克/ 米3);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所含蒸汽量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量之 间的百分比。矿井空气的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大小 直接影响水分蒸发的快慢,因此,能影响人体的出汗蒸发和对流 散热。人体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一般为50%~60%。 (3)风速:风速除对人体散热有着明显影响外,还对矿井有毒有 害气体积聚、粉尘飞扬有影响。风速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人的不 良生理反应。
自然风压的形成
下图为一个简化的矿井通风系统,2-3为水平巷道,0-5
为通过系统最高点的水平线。如果把地表大气视为断面无 限大,风阻为零的假想风路,则通风系统可视为一个闭合 的回路。在冬季,由于空气柱0-1-2比5-4-3的平均温度较 低,平均空气密度较大,导致两空气柱作用在2-3水平面 上的重力不等。其重力之差就是该系统的自然风压。它使 空气源源不断地从井口1流入,从井口5流出。在夏季时, 若空气柱5-4-3比0-1-2温度低,平均密度大,则系统产生 的自然风压方向与冬季相反。地面空气从井口5流入,从 井口1流出。这种由自然因素形成的通风叫自然风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矿井不同时期几种通风方法的应用
许疃煤矿1997210月动工开始筹建,2004207月进行联合试运转,2004211月投产。
年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改扩建后达300万t。
矿井主采71、72、82和32煤层,其中71、72、82煤层联合布置,32煤层单独布置。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主、副及风井标高为+27m,第一水平上限标高-380m,下限标高-500m,矿井地温梯度为2.67℃?100m。
在平面位置上,主副井、主石门、82采区3条上山及中央边界风井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许疃煤矿从建井到投产再到改扩建,从主井、中央边界风井同时开挖到主井、风井贯通及改扩建工程33采区开拓施工,其通风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临时通风系统到永久通风系统的转变,在此过程中,矿井整体及局部通风系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了多种通风方法。
1建井时期的长抽短压式通风,中央边界风井施工到底、改绞后,在风井地面设置两台轴流式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在风井井筒内安装一Φ600mm的铁风筒,在风井下口设置三通通向掘进头,各掘进头配备局扇向掘进工作面压入通风,各掘进头回风经铁风筒抽至地面。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