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桃源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在林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林业的基础管理,对林业建设中的各项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管理混乱,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实现对森林资源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从而提高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使相关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标签:GIS;森林资源;信息系统林业有着很多特点,如:树木生长周期长、分布的地域广阔、可再生、存在火灾隐患等。

与之相对应,森林资源信息具有区域性、空间性且数据量大等特点。

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森林资源信息往往采用文字表格等方式来记录,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化迅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当今森林动态变化监测和趋势的预测表达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建立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当今森里资源管理的趋势。

1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即GIS平台上经过再次开发的应用系统。

GIS是一种集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应用等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是处理及分析大量地理数据常用到的技术。

目前GIS技术在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2 建立基于GIS 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逐步引进了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传统森林资源信息管理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状况。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效的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实现相关部门对森林资源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使得相关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3 基于GIS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目标目前,森林专用的GIS系统仍处于探索阶段,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在对森林资源管理的调研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此系统应该能够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建立数据库、数据管理及分析功能。

基于GIS和RS技术的城市森林空气品质分析

基于GIS和RS技术的城市森林空气品质分析

基于GIS和RS技术的城市森林空气品质分析城市森林是城市中的一片氧气绿洲,对于改善城市空气品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的城市森林空气品质分析旨在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揭示城市森林对空气品质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城市环境恶化的问题,其中空气污染是最为突出和普遍的问题之一。

不仅影响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对生态系统稳定和功能进行了破坏。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吸附空气污染物、调节气温、增加湿度等功能,能够显著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通过GIS和RS技术对城市森林空气品质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对城市环境改善的贡献和效果。

首先,利用GIS技术,我们可以对城市森林的分布和空间格局进行精确掌握。

GIS技术能够将大量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叠加和空间关联分析,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城市森林的地理数据库。

在该数据库中,我们可以获取城市森林的位置、面积、周围环境等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

其次,通过RS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城市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植被指数等关键数据。

RS技术利用卫星和航空影像资料,获取大范围、多时段的地表信息,这为分析城市森林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

借助RS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城市森林面积的变化趋势、不同类型植被的分布情况以及植被指数等信息。

在得到城市森林的地理和生物数据后,我们可以利用GIS技术进行空气品质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植被分布数据与气象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通过分析城市森林与周围气象条件的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城市森林对降温、增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评估其对改善城市气象环境的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将城市森林的数据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通过分析城市森林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和净化能力,我们可以评估城市森林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

并且,利用GIS技术,我们还可以根据城市森林的空间分布,评估城市不同地区的空气品质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建议。

Arcgis在林业资源方面的应用分析

Arcgis在林业资源方面的应用分析

Arcgis在林业资源方面的应用分析
ArcGIS是一个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广泛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和分析。

林业资源的应用分析是指使用ArcGIS软件来收集、管理、分析和可视化林业相关数据,并从中获取有关林业资源的重要信息。

下面将介绍ArcGIS在林业资源方面的应用分析。

ArcGIS可以用于林地管理和规划。

通过ArcGIS,可以收集和管理林地的各种数据,如林地边界、林木分布和类型、土壤类型等。

使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林地分布特征、不同土壤类型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等。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林业资源管理者制定合理的林地管理和规划方案。

ArcGIS在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ArcGIS可以收集和管理与森林火灾相关的数据,如火灾历史记录、天气数据、地形数据等。

利用ArcGIS的遥感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火灾发生的潜在风险区域进行评估,提前预测火灾的可能发生地点,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简述ARCGIS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的应用

简述ARCGIS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的应用

简述ARCGIS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的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的工作,要求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工作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工具科学规划森林资源。

当前,林业领域尤其是关于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方面,ARCGIS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为林业开展森林资源的调查工作提供了便利,有助于科学而高效的掌握森林的基本信息,包括资源的种类,资源的数量等,提高规划工作的管理效率。

本文主要探讨ARCGI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的应用,采用哪种方法和步骤来实施规划工作,以保证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质量。

标签:ARCGIS;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应用就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来说,又可称为二类调查,是林业日常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ARCGIS技术的应用是适合进行调查规划森林资源的,所以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中,本文主要在介绍ARCGIS技术,以及此项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一、ARCGIS技术的概述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是利用某种工具来查测森林的种类、数量以及各类林业、森林资源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布坐标等,以此来找出被调查的森林区的自然、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条件等,综合了解情况后制定有关的管理措施,便于及时的将森林资源纳入管理的日程上,发挥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

就ARCGIS的起源而言,最初的形态是嵌入式的GIS,而后变为ARCGIS Desktop、ArcMap以及ArcCatalog 的形式。

ArcMap就其功能来看,主要包括绘图、统计以及观测等功能,优势在于能够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并且能准确的分析地理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地理图。

但就二类调查的特点而言,ARCGIS技术的更适合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工作,所以ARCGIS被广泛的应用于调查规划森林资源。

二、ARCGIS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使用的基本方法与步骤ARCGIS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使用的方法是采用卫星遥感工具的特点生成图像,对图像进行高分辨率的解读,然后将卫星图像与实际情况做对比,检查核实,生成关于森林现状的地理信息,便于快捷的建立重要的数据库;关于ARCGIS应用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地图矢量化操作,然后计算校正数据,划分小班区域,在此基础上写因子,随后进行外业实地处理,建立数据库后生成统计报表加以分析,最后形成科学的报告。

Arc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分析

Arc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分析

Arc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应美笑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22期【摘 ;要】林业调查工作,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监测生态环境。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ArcGIS地理信息系统逐渐被完善,并被应用于林业调查中,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将分析Arc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发展现状,阐述ArcGIS在林业调查的意义,以及Arc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促进更多地区的林业调查对ArcGIS的运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ArcGIS;林业调查;应用1、ArcGIS在林业调查中应用的概述及意义1.1 ArcGIS以及林业调查的相关概述ArcGIS,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而产生的的一种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人力财力的使用,节约日常成本资金的花销;同时还可以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数据支撑,可以有效地提高林业调查的工作效率[1]。

林业调查,则是通过对森林资源与林业区的调查,了解并检测林业区所在地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评估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为以后的林业调查工作提供图表等相关基础信息的支撑。

1.2 ArcGIS在林业调查中应用的意义Arc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了林业调查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还大大地提高了林业调查的工作效率。

借助ArcGIS,还可以提高林业调查的工作效果,更加明确地反映林业信息的相关数据,对于森林资源的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ArcGIS在林业调查中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1)减少经费支出,提高林业调查的工作效率ArcGIS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实现了电子化的转变,在调查过程中,不仅相对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缩减了调查费用与出差经费的支出;另外,利用ArcGIS技术还可以缩减数据收集的时间和工作周期,精准的绘制林业图表,对于提高林业调查的工作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基于GIS的县域森林景观格局研究——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

基于GIS的县域森林景观格局研究——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
类型。
合前人及当地林业工作者 的生产实践 、 研究成果 , 在
大名县 森 林资 源二类 清查 所划 分 的地类 标准 基础 上 将大 名县 森林 景 观划 分 为 6个类 型 , 森 林 景 观 组 其 成结 构现 状分 析见 表 1 。
22 森 林景 观格 局信 息提 取 .
首先利用 Ed 86 ra . 图像处理软件对 图像进行几 s
e , a dc p cl i l r c l dm t d , h aat dx s fa dc p e r e e y n ee ( dcp i r s l saeeo g a pi i e a e o s T ec r e i ee sa e t o n i dx s 1 sa d e— n o c n p s n h h c rn ol n h e g ti n a e v
00 5 ; 50 14河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 , 河北 石家庄
008 ) 50 1
摘 要 : GS软件支持下 , 在 I 结合 20 年大名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 , 08 运用景观生 态学原理 和方法 , 取景观 选 异质性指数 ( 景观多样性 、 均匀 度和优势度) 和景观斑块形状特 征指数 ( 圆指 数和分维数 ) , 近 等 系统地 分析 了
( . gi l rl n e i ee, ad g0 10 , h a; 1A r ut a i rt o bi B o i 7 00 C i c u U v sy fH n n 2Mua o syA m n t t nB r uo ee, e h n 64 0 C i ; lnF r t d iir i ue er s ao a fH bi W i ag 0 85 , n c ha
的发展 状 况 , 实现 大名 县森林 景 观的优 化配 置 , 为 可

基于RS和GIS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研究--以常德市桃源县龙潭镇为例

基于RS和GIS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研究--以常德市桃源县龙潭镇为例

基于RS和GIS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研究--以常德市桃源县龙潭镇为例李锐;李际平;袁晓红;李建军;赵春燕;曹小玉【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7)001【摘要】以湖南省桃源县龙潭镇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994年、2000年、2006年、2010年及2014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在对研究区人工林景观进行斑块区划的基础上,将每个斑块看作林分中的“单木”,斑块之间的边缘效应模拟林分中单木之间的竞争关系,借鉴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提出了基于斑块边缘效应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分析方法,用于分析斑块、类型和景观不同尺度人工林景观变化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建立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模型,利用提出的人工林景观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构建的模型分析了研究区人工林景观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1)以松木和杉木为主的人工用材林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景观逐步由零星小斑块向阔叶林景观转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2)基于类型水平上的人工林稳定模型反映出斑块类型重要程度前3位依次为阔叶、松木和杉木成熟林,大小分别为0.1543、0.1481、0.1450;(3)在类型水平上,最稳定的年份是2014年,其稳定值为-0.1551;稳定性最差的年份是2006年,其稳定值为-0.3718。

但在景观水平上2006年则是最为稳定的年份,其稳定值为0.2987。

应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分析进一步说明,在类型水平上稳定的景观不一定在景观水平上稳定。

【总页数】9页(P85-93)【作者】李锐;李际平;袁晓红;李建军;赵春燕;曹小玉【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1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系统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系统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系统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系统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系统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系统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相关文献】1.基于GIS和RS的喀斯特水源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以大春河小流域为例[J], 杨民英;李玉辉;庞丹波;俞筱押2.基于RS和GIS的边境县域耕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以广西宁明县为例 [J], 陈玥;陆汝成;卢嘉慧;秦睿;刘蒙蒙3.基于RS与GIS技术的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适宜性评价\r——以黄石市阳新县为例 [J], 汤思遥4.基于RS和GIS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以汶川县为例 [J], 曾滟稀5.基于RS和GIS的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以汶川县为例 [J], 曾滟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设计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设计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设计基于GIS技术的森林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设计一、引言森林土地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针对森林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规划设计,传统的手工方式十分繁琐、耗时,并且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提高评价与利用规划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GIS技术在森林土地资源评价中的运用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评价森林土地资源首先需要获取相关的数据,如森林类型、土地质量、土地利用现状等。

采用GIS技术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整合起来,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转换等,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空间分析和模型构建通过GIS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可以使用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对不同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并利用GIS工具实现空间加权叠加,以得出不同区域森林土地资源的评价结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模型构建,利用诸如层次分析法、Fuzzy理论和神经网络等方法,对森林土地资源进行定量评价。

3. 可视化与结果展示将评价结果通过GIS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可以直观地展示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特征,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资源的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报表生成等功能,将评价结果以图表和报告的形式输出,方便利用规划设计的制定和宣传。

三、GIS技术在森林土地资源利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1. 资源分析与配比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森林土地资源分布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如水资源、土地利用要求等,进行资源配置和优化设计。

通过GIS软件的缓冲区分析功能,可以模拟资源利用的辐射范围,进而确定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和尺度。

2. 环境评估与风险分析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森林土地资源的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估,并结合地形、坡度、土地质量等数据,进行风险分析。

通过GIS软件提供的多元分析和空间统计功能,可以识别出不同区域的环境风险和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7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Vo l.31N o.72011年7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Jul.2011收稿日期:2011 02 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62,31070568)作者简介:蒋群星(1986 ),女,江西萍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业系统工程通讯作者:李际平(1957 ),男,湖南醴陵人,教授,博士,博导,主要从事林业系统工程研究;E -mail:lijipin g@vip 163 com基于GIS 的桃源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蒋群星,李际平,袁晓红,赵春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以空间分析软件A r cG IS 和F rag stats 为技术手段,以常德市桃源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从斑块类型和斑块两个水平分别选取景观斑块面积、面积比、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斑块边缘度、斑块对等11个景观指数分析桃源县的森林资源景观格局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类景观、杉木类景观、经济林景观是桃源县主要的森林景观类型,是桃源县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景观面积分别占20.06%、10.14%和9.86%;从资源丰富度角度看,龙潭镇斑块对多样性丰富、数量多,适合作为多种边缘效应的研究区,西安镇或牯牛山镇适合作为研究杉木与中生阔叶斑块对边缘效应的研究区,泥窝潭乡适合作为杉木与杨树组斑块对的边缘效应研究区。

桃源县各斑块对分布情况为各斑块对的边缘效应研究区选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Ar cGIS;景观格局;斑块对;桃源县中图分类号:T P 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23X(2011)07009705Analysis of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of Taoyuan county based on GISJIA N G Q un -x ing ,L I J-i ping,YU A N Xiao -hong,ZHA O Chun -yan(Scho ol of Fo restr y,Central South U niversit y of F or est ry &T echno lo gy ,Chang sha 410004,Hunan,China)Abstract:Based o n the data o f F or est R eso ur ce Inventor y o f T aoyuan co unty ,11landscape indexes as to tal ar ea,per -centage o f landscape,number of patches,pat ch density,landscape shape index ,per imeter -area f ractal dimensio n,edg e density,pat ch pair and so on wer e used to analysis the fo rest landscape pat tern char act eristic o f T aoy uan count y,Changde city in the patch pater n level as w ell as in patch lev el w ith A rcGIS and F rag stats.T 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bro ad -leav ed for est landsca pe (20.06%),the Chinese fir fo rest landscape (10.14%)and the economic for est land -scape (9.86%)w er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 he fo rest landscape t ype in T aoyuan co unty.F rom the resour ces abun -dance,Lo ng tan T ow n was rich in patch pair diver sity and quantity and was suitable for mo re edg e -effect r esear ch;X i an to wn and G uniushan to wn wer e suit able for studying the edge -effect of the Chinese fir fo rest and the mesic br oad -leafed forest;N iw otan tow n matches the edg e -effect of Chinese f ir for est and the poplar fo rest v ery w ell.T he distribu -tion of patch pair s in T aoy uan county play s an impo rtant ro le in choosing the edg e -effect r esear ching areas.Key words:eco log y landscape;A rcGIS;landscape patter ns;patch pair;T ao yuan county森林景观生态学是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所构成的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1-3]。

我们常常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来分析研究区森林资源分布情况。

空间格局,广义的讲,它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4],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明显特征的地理实体[5]。

尺度是指观察研究对象(物体或过程)的空间分辨度或时间单位[6],它标志着对所研究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第31卷象的了解水平。

在生态学研究中,空间尺度是指所研究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或最小信息单元的空间分辨率水平。

景观格局和景观异质性都依时间和空间尺度变化而异[7]。

因此在景观空间分析中必须考虑到尺度的制约作用,在一种尺度上通过空间分析得到的结论不可不经研究地推到另一种尺度上去。

景观格局特征主要在3个层次上分析:斑块水平、斑块类型水平、整个景观镶嵌体水平[4]。

本研究主要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斑块水平2个层次上进行研究。

斑块类水平参数:包括景观斑块面积(T A)、面积比(PLAND)、斑块数(NP)、斑块密度(PD)、形状指数(SH APE)、分维度(FRACT)、斑块边缘度(AI)。

斑块水平参数:利用斑块对等景观指数来分析研究区的森林资源分布情况。

各乡镇斑块对分布特征分析为斑块边缘效应研究的研究区选取提供基本依据,斑块类型水平研究为桃源县森林景观功能、生态环境状况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县域面积4441.22 km2,主要包括黄石镇、漳江镇、理公港镇、观音寺镇、龙潭镇、茶庵铺镇、西安镇、沙坪镇、桃花源镇、枫树乡、钟家铺乡、太平桥乡、泥窝潭乡、九溪乡、黄甲铺乡、黄甲铺乡等40个乡镇,包括牯牛山林场、天台山林场、桃花源林场、白鹤山林场4个林场。

桃源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冷热四季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多年平均气温为16 5 。

年平均气温分布除南部和西北部山区低于16 0 之外,其余均在16 0~16 5 之间。

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4 5 ,7月最高,为28 5 ,3~10月皆在10 以上。

县域位于雪峰山北端以安化县为中心的多雨区边缘,雨量由南向北递减。

年平均降水量为1447 9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日照时数1531 4h,年平均日照率为5%。

2 研究方法2 1 数据来源与处理研究主要采用2006年常德市桃源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主要包括1 10000的矢量化林相图和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库。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计算时,在GIS中通过属性选择工具,将优势树种重新分成8类。

然后,利用Dissolv e工具将林相图中优势树种相同的相邻小班进行融合处理,最后使用Feature to Raster工具将矢量数据栅格化(栅格大小100m 100m),将栅格数据导入Frag stats中进行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的计算。

提取斑块对数据时,按各乡镇分别提取各景观类型斑块图层,将A景观类型斑块做缓冲区分析,得到的结果与B景观类型斑块做共用边分析,即可得到AB斑块对数量。

2 2 景观类型划分利用ArcGIS软件对桃源县林相图进行处理,以优势树种为主要划分依据,结合西洞庭湖森林景观类型结构特点,将研究区域森林景观归并为杉木类、松类、阔叶类、经济林类、灌木类、柏木类、竹类和非林地等8种景观类型。

2 3 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分析利用Frag stats软件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类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类景观类型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标,主要包括景观类型面积、景观类型面积比、景观类型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斑块边缘度等指标。

2 4 斑块对分布特征分析边缘效应的空间尺度分为大中小3个尺度类型,即大尺度的生物群区交错带、中尺度的景观类型之间的生态交错带和小尺度的斑块(生态系统)之间的群落交错区。

大尺度主要是以植被气候带为标志的生物群区间的边缘效应;中尺度类型主要包括城乡交错带、林草交错带、农牧交错带等类型,是不同生态系统要素的空间交接地带;小尺度水平上是指斑块之间的交错所形成的边缘效应。

斑块对即两个不同景观类型的相邻斑块。

研究首次采用斑块对的研究方法,为小尺度水平上边缘效应研究区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斑块耦合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根据斑块边缘效应调查方法,斑块中心之间设置7个20m 20m样地,加上间距距离,确定最小斑块面积2 5hm2为斑块对分布特征分析的限制条件。

研究边缘效应时应尽量选98第7期蒋群星,等:基于GIS 的桃源县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用人为干扰较少的斑块对,本研究主要选择人工经营措施较少的马尾松景观、杉木景观、阔叶类景观之间的斑块对进行空间分布分析。

利用ArcGIS 对桃源县林相图进行处理,在各个乡镇范围内,以优势树种为主要划分依据,根据最小面积为2 5hm 2的限制条件,统计各个乡镇的斑块对分布情况。

斑块对主要包括:马尾松与阔叶斑块对、杉木与阔叶斑块对,阔叶细分为杨树组、桉树组、速生阔叶树组、中生阔叶树组、慢生阔叶树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