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功率计设计

合集下载

光功率计设计

光功率计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一、设计题目:光功率计的制作二、设计要求:1.利用LD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设计电路测其光功率值大小2.用数码管显示数值3.根据数码管显示数值,通过分析,计算光功率值4.分析实验中存在误差,尽量的克服和消除。

5.制作成电路板形式,并经指导老师验证6.记录实验数据,与LD激光二极管光功率真实值大小对照并分析误差等7.书写实习报告等三、分析设计1:光功率计设计分析过程:(a) LD激光二极管发出光信号通过光电接收器(PIN)转化为电信号(电流)。

其中光功率P与电流I存在如下关系:I=RP (R光电检测器的响应度,为LD输出光功率值)(b)刚开始以为用LED,由于光检测器(PIN)形成的是小信号电流,所以必须设计放大电路对小信号进行放大,以达到模数转换芯片所能正常工作所需电压幅值的要求.但最后由于使用LD的功率较大,所以最终没用到放大电路,对于直流信号只需加电阻放大即可。

(c) 把此电压U的正负两端分别与数码管的31,30管脚相连,经过ICL7107A/D模数转换,用数码管将放大的电压电信号显示出来。

(d) 当光信号发生变化时,数码管所显示的数值随放大电路参数的改变而成比例变化,即设计基本正确;数码管所显示的电压值就是此时输入的光功率值的代换值。

即:P=U/(R1*R)其中R:光电检测器响应度2:光功率计的设计思想:测量光功率是光纤通信测量一个重要步骤,测量光功率有热学法和光电法和其他的特殊方法。

由于我们所学知识的限制,我们通过自己所熟悉的光电法来实现功率计的制作。

光电法就是用光电检测器检测光功率,设计中使用PIN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检测器。

实质上是测量PIN在受光辐射后产生的微弱电流,根据光功率P与PIN生成电流I的关系式;I=RP此电流与入射到光敏面上的光功率成正比,R为光电检测器的响应度。

检测到的电流经过基本的滤噪电路的去噪后,再经过A/D转换模块,把模拟的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一种基于STM32的光功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STM32的光功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STM32的光功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1、引言
 针对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光功率计动态范围小、测试精度低、非线性误差明显、档位切换速度慢等缺点,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的高精度光功率计,采用先进的大动态波长响应范围的INGAAS-PIN光电探测器,配合使用ADI 公司的光电前置放大器AD795,TI公司的24位模数转换器ADS1232和美信公司的高速多路模拟开关MAX4051进行系统的设计,利用STM32控制放大量程增益自动切换技术,消除光电探测器在同一波长不同光强下对光的非线性响应导致的测量误差,可以大大提高光功率计测试的精度和可靠性。

 2、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INGAAS-PIN光电探测器将检测到光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进行I/V(电流电压)变换后输出电压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后的电压信号送入A/D进行模数转换,根据转换的数据量的大小,利用微处理器判断之后控制放大电路的量程自动切换来获得合适的可供计算的数字量,最后由STM32控制器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再送入液晶LCD进行功率显示,并实现系统的按键控制,数据存储和串口通信等操作。

基于单片机的光功率计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光功率计的设计

摘要本文首先对光功率计的组成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查阅大量资料并比较国内外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然后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进行低成本研发工作。

在能满足生产的的要求基础上进行总体的设计规划,并给出各个电路的设计和说明,包括光探测器的选择、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A/D转换、单片机控制、外围电路的设计、液晶显示电路、按键电路等设计。

在选择芯片方面,我们尽量做到IC 集成化,因为集成IC的整体功能更加稳定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便宜.最后是对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软件进行编写,我们摒弃用汇编语言开发下位机程序,而改用C语言,这样使得开发效率更高和程序的可读性更强。

其中有下位机MCU 自身的初始化,下位机MCU与外围芯片的通信,下位机与上位机的通信,上位机程序的书写等。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仪表,光功率计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light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ower meter principle of a detailed analysis,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material and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oducts performance and price, and then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 of the production of the low cos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 In satisfy th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verall design planning, and give each circuit design and shows,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light detectors, amplify filter circuit design, A/D conversion a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peripheral circuit desig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ircuit, key circuit design. In the choice of chips, we try to do IC integration, because the integrated function of the integrated IC more stable and the price is relatively cheap. The last of the system is different models of the software to write, we abandoned in assembly language development a program under the machine, to C language, this makes the efficiency of development in higher and the program more readable. Among them are a machine itself under the initialization of MCU, a machine and peripheral communications chip MCU, superordination machine communication, PC program of writing, etc.Key words: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ntelligent instrument, light power meter1 绪论近年来,光纤通信已成为通信领域发展中的最前沿,它不仅在军用,而且在民用通信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MSP430F149的光功率计的设计

基于MSP430F149的光功率计的设计

592006年第6期技术论坛光纤由于其传输损耗小、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已经作为数字通讯中主要的传输介质。

光功率计作为光纤通讯测试仪表中最为普及和用量最大的测试仪表,在光纤施工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因其经常在户外使用的原因,在设计上要考虑仪表省电,测量精确,便于携带以及智能控制等。

传统的光功率计设计很多采用C51系列的单片机。

C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稳定工作时功率在100mW以上。

在对仪表功耗要求较高的场合,用C51系列作为CPU就显出了某种缺陷。

在需要扩展智能化仪表功能时,C51的I/O口不够用。

C51系列自身不集成A/D转换结构。

当仪表设计选用C51系列的芯片时,还需再加A/D转换芯片,这会增加功率消耗,尤其不适于经常在户外使用的光功率计。

针对以上原因和相关资料,选用MSP430F149来设计光功率计。

MSP430系列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的16位超低功耗、高性能产品。

它具有处理能力强、运行速度快、资源丰富、开发方便等优点,有很高的性价比。

MSP430F149的主要特点有:低电源电压范围:1.8~3.6V;超低功耗,4kHz、2.2V时的电流为2.5A;16位RISC结构,125ns指令周期;基本时钟模块配置:高速晶体(最高8MHz),低速晶体(32768Hz),DCO;12位200kbps 的A/D转换器,自带采样保持;具有3个捕获/比较寄存器的16位定时器Timer_A,Timer_B;6个8位并行端口,其中2个8位端口有中断能力;多达60kb的FLASH ROM和2kb RAM;串行在线系统编程等。

基于MSP430F149的光功率计设计The Design of Optical Power Measure Meter Based on MSP430F149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400044)刘京诚朱木健刘俊高海英摘要:电源电路设计成软开关,实现了仪表的智能化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光功率计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光功率计的设计

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绪论 (4)1.1 概述 (4)1.2 设计方案的研究目的 (5)1.3 设计方案的研究内容 (5)1.4 设计方案的研究意义 (5)第二章光功率计的设计 (6)2.1 光功率计 (6)第三章硬件部分电路介绍 (8)3.1 光电转换电路的设计 (8)3.1.1 光电效应 (8)3.1.2 光探测器 (8)3.1.3 PIN光电二极管 (8)3.1.4 PIN光电二极管的选择 (9)3.2 放大滤波电路 (10)3.2.1滤波器的设计 (11)3.2.2 运算放大电路 (12)3.3 A/D转化电路 (12)3.4 单片机控制电路 (13)3.4.1 复位电路的设计 (14)3-4-2 晶振电路的设计 (16)3.4.3 单片机串口通讯总线——SMBUS (17)3.4.4 电源设计部分 (18)第四章外围电路的设计 (19)4.1 I²C总线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I²C总线接口的电路设计 (19)4.1.2 I²C总线的控制时序 (19)4.2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20)4.3 按键设计 (21)4.3.1 键盘去抖动 (21)4.3.2 按键的识别 (21)4.4 液晶显示及接口电路 (22)第五章软件部分 (23)第六章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0)摘要光可以被用作一种强大的工具,将给我们一种不同的方式的灵感。

但是,我们如何用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衡量一些电气参数?这就需要一个数字功率计来实现传输过程中的光信号能量损耗,它可以探测和容易地知道如何光束质量光束像。

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的光功率计自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的光功率计自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的光功率计自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光功率计是现代光通信中最基本的光纤测试仪器。

随着宽带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中大量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光功率计也就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科研、生产的各个部门。

对于计量检测部门而言,每年都要计量大量的光功率计,然而传统的计量方法耗时长、效率低,计量的准确性也极易受人为操作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套最新研制的光功率计自动测试系统,具有测试准确性高、投资省、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1 传统光功率计的测试方法传统的光功率计测试框图如图1所示。

所用测试原理为比较法。

首先将光衰减器与标准光功率计连接起来,测试光从光源发出,经过衰减器后被标准光功率计读出的数值为标称值。

接着将光纤从标准光功率计上取下切换到待测光功率计上,再测量待测光功率计读出的数值,该值为实测值。

测试完第一个光功率下的数值后,调节光衰减器使输出光功率为下一值,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次测试。

待所有光功率量程都测完后,通过计算待测光功率计的相对误差对其进行标定。

计量评定标准是:相对误差在±10%以内,待测光功率计标定为合格,超过这一范围则为限用,需重新校准后才能使用。

测试时必须注意两点:①用光纤连接光器件时,尽量旋紧光接头以避免由于接入损耗而降低测量的准确性;②为了将测试误差降至最低,在每一次光功率的测试过程中,需采用平均值测试法,即在相同光功率下进行多次的重复测试,然后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再将其它数值取平均即为该光功率下最终的测试数值。

采用以上方法进行实际测试时,调节光衰减器、切换光纤、记录测试数据、计算相对误差等均需手工完成,工作效率低下。

在测试过程中由于不断地进行光纤的切换工作,使得接入损耗严重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虽然测试人员可以旋紧光接头以降低接入损耗,但由于光信号本身非常弱,将光纤反复多次地插入和拔出,会造成接入损耗有很大不同,直接降低测试的准确性。

光纤光功率计的课程设计

光纤光功率计的课程设计

光纤光功率计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光纤光功率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光纤光功率计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光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光纤光功率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光纤光功率计的使用方法。

3.了解光通信技术中光纤光功率计的应用。

4.能够正确操作光纤光功率计进行光功率测量。

5.能够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6.能够运用光纤光功率计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我国光通信事业的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光纤光功率计的基本原理。

介绍光纤光功率计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光纤光功率计的使用方法。

讲解光纤光功率计的操作步骤、测量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光通信技术中光纤光功率计的应用。

介绍光纤光功率计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如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器等。

4.光纤光功率计的实验操作。

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光纤光功率计,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光纤光功率计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光纤光功率计在光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光纤光功率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光纤光功率计原理与实验》作为主要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光通信原理》、《光纤技术手册》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实验视频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纤光功率计的相关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光纤光功率计、光缆、光源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多功能数字光功率计的设计

多功能数字光功率计的设计

多功能数字光功率计的设计在通信领域中,需要对传输信号进行质量的检测处理,目前的通信信号特别是光信号的光功率检测十分重要。

在光纤信道中,光功率检测可以检测出激光信号的损耗,从而完成对光纤信号的质量检测。

目前,微控制器应用于传感器的测控技术使得工业生产更加现代化,通过对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的控制,解决了很多譬如数据检测的难题。

由于单片机成本低廉,操控简单易学,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微处理器对传感器的控制,就可实现在通信领域下光信号的质量检测。

多功能数字光功率的设计,从基本的光电转换技术入手,通过相应的电路处理和对微控制器的操作,经过反复的调试,有效地检测出光功率和光强以及进行光谱分析。

由于该系统误差较小、成本低廉、易于调试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光信道光信号质量的检测,对相关科学实验的改进以及工业检测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1 系统方案1.1 系统方案描述为实现本系统的功能,下面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论证,原理框图与整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1.2 系统设计原理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微控制芯片,在光照强度检测模块中,使用光电检测器检测光信号。

当有光投射到检测器上时,检测器会有一定的光电信号转换,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和AD转换器的转换后直接由单片机输出到显示器上显示;光功率检测模块中,采用光电二极管作为光检测器,当收到光照后会产生微弱电流,通过滤噪电路、放大电路处理和模数转换后输送给微处理器来显示。

光谱分析模块中,使用彩色光到频率转换器进行光谱分析。

从而实现多功能数字光功率计的设计。

2 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为了表现整体性和便于检测调试,在制作电路时采用了模块化,将电源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AD转换模块分别放置,体现了合理性,将多个模块同时放在多块电路板中,这样方便各个模块的检测与组装。

2.1 数据信号采集模块电路系统采用PIN光电二极管作为接收器,可以实现对光照强度和光信号的采集。

光电二极管原理图如图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题目:光功率计的制作二、设计要求:1.利用LD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设计电路测其光功率值大小2.用数码管显示数值3.根据数码管显示数值,通过分析,计算光功率值4.分析实验中存在误差,尽量的克服和消除。

5.记录实验数据,与LD激光二极管光功率真实值大小对照并分析误差等6.书写实习报告等三、分析设计1:光功率计设计分析过程:(a) LD激光二极管发出光信号通过光电接收器(PIN)转化为电信号(电流)。

其中光功率P与电流I存在如下关系:I=RP (R光电检测器的响应度,P为LD输出光功率值)(b)使用LD,由于光检测器(PIN)形成的是小信号电流,所以必须设计放大电路对小信号进行放大,以达到模数转换芯片所能正常工作所需电压幅值的要求.由于此实验只用到+5v直流电压,对于直流信号只需加电阻放大即可。

(c) 把此电压U的正负两端分别与数码管的31,30管脚相连,经过ICL7107A/D模数转换,用数码管将放大的电压电信号显示出来。

(d) 当光信号发生变化时,数码管所显示的数值随放大电路参数的改变而成比例变化,即设计基本正确;数码管所显示的电压值就是此时输入的光功率值的代换值。

即:P=U/(R1*R)其中R:光电检测器响应度2:光功率计的设计思想:测量光功率是光纤通信测量一个重要步骤,测量光功率有热学法和光电法和其他的特殊方法。

由于我们所学知识的限制,我们通过自己所熟悉的光电法来实现功率计的制作。

光电法就是用光电检测器检测光功率,设计中使用PIN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检测器。

实质上是测量PIN在受光辐射后产生的微弱电流,根据光功率P与PIN生成电流I的关系式;I=RP此电流与入射到光敏面上的光功率成正比,R为光电检测器的响应度。

检测到的电流经过I/V变换,波长矫正后,再经过A/D转换模块,把模拟的电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因此,光功率计实际上是光电检测器PIN 、I/V 变换、 A/D 转换电路、数字显示电路这四个模块的结合。

3:设计图形模块:4:所需器件:LD 激光二极管-------------------------1个 共阴极数码管--------------------------------4个 电路板--------------------------------1个 直流稳压电源--------------------------1个 万用表--------------------------------1个 电容0.22UF,0.47UF,100PF,0.1UF------各1个电阻1M,100K,47K,24K,3个1K,2个7.5K,2个470ohm,2个24ohm,10ohm ,240ohm, 200ohm ,1k,470ohm-------各1个导线----------------------------------若干 钳子,镊子----------------------------------1把5:元件参数:PIN (型号:PDDM981)技术指标:光敏面直径:60um 光谱响应范围:1.1~1.6um 响应度(波长I-V 变换波长选择A-D 变换数字 显示被测光 PIN=1.3um):0.94A/W工作电压:-5V 暗电流(-5V):〈=1nA 结电容(-5V):〈1pF 上升时间:〈0.5ns 下降时间:〈0.5ns 工作温度:-20~+70摄氏度6:模块设计:(1)放大电路模块1:.直流放大电路:此图为直流放大电路的截图,通过调节R1的值可以使电流转化为电压并放大到相应的倍数。

左侧为小信号电流输入端右侧为放大电压电压输出端(2)模数转换模块,利用模数转换芯片ICL7107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显示,具体电路图如下:ICL7107A/D部分的电路图(3)光模块部分(1)光源LD激光二极管(2)光电接收模块(PIN),接受光源并使之变成小的电信号;注:光部分的两个模块由老师在检测时直接加上.无须自己再设计四、实验调试结果:1.功率计的核心是对检测电流经转化后电压的放大,使之适合在A/D 转化器上转化成数字信号并放大.2.但是由于放大对直流来说仅用足值的电阻串联可一并实现电流向电压的转化,和小信号的直接放大,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的光功率计的决定性部分是转化为模数转换芯片的正确应用和调试。

调试过程及问题的解决(1)芯片ICL7107需要自己熟悉其模数转化原理及各管脚的接入情况。

(2)在直流电源上自制负电源接入26脚。

(3)测试数码管的共极情况(我们用共阴极的)。

因为仿真用的数码管是共阳极的,而提供的是共阴极的,所以最终我们接了反相器,虽然插板子很麻烦但结果显示很清晰。

(4)电路连接好之后为使36脚的基准电压为100mV,需要调试两个滑动变阻器来实现。

设计用的滑动变阻器,老师提供的没有合适的,我们就自己试阻值让结果更精确。

比如,35、36管脚之间的1K的可变电阻,通过调试,我们最终确定用480ohm的电阻代替。

(5)芯片的电源地是21 脚,模拟地是32 脚,信号地是30 脚,基准地是35 脚,四脚共地,1脚接正电源,其中正负电压值输入值在5V左右。

37管脚在测试时接+5v,在正常显示时接地。

(6)在第三个数码管上把小数点接地,但是在接地的时候发现,数码管的显示变暗,于是在小数点位接地前先过一个阻值适宜的电阻即可解决,我们自己用100欧姆的。

(8)当幅值超过200mv时,由于数码管只能显示199.9mV,所以此时仅有最高位显示是1,其余都暗的。

五、设计结果(1)检测时在电路部分加上光源和光检测器,通过直流放大部分,把转化后的电压加入A/D转换器的测试电压输入点.(2)改变放大电路的参数(阻值),同时观察成品光功率计对输入端光功率的检测结果和数码管显示结果.(3)数据的纪录(使用衰减器):衰减(db)功率计示数(uw)实验数据(uw)0 8.73 10.90.5 7.9 9.71 6.59 8.21.5 5.89 7.22 5.22 6.52.5 4.47 5.53 4.14 5.13.5 3.754.54 3.22 3.94.5 2.84 3.5将光调小后,数码管显示随即变小,显示正确。

(4)数据分析:显示结果与预期很接近。

实现了通过光电转化使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并经过放大电路把电流转化为电压并放大到AD转化芯片的工作范围;改变放大效果,显示值跟随放大值改变,设计比较精确很成功。

六、实习心得体会:1.刚拿到题目时没一点思路,也不明白光功率计的工作原理,马上分配工作,去图书馆和网上分别开始查资料,等搜集足够的资料后进行讨论,理清了思路。

2.弄懂芯片ICL7107各管脚的功能后设计好电路,开始插板子。

3.设计电路时用的是共阳极,而提供共阴极所以插好板子示数刚好相反,为了容易读数用74LS04做了反相。

4.电路插好后开始测试,将37管脚加上+5V电压,36脚的基准电压应为100mV,可我们的误差比较大,根据各管脚的功能我们开始调35、36之间的电阻,最终确定当为480ohm时误差最小。

这一步是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

5.本次课程设计前期准备比较麻烦,知识储备必须很丰富,搜集资料过程比较艰难,设计过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积极请教老师,进行的还比较顺利,后期插板子也没出什么大问题,主要在于精确度的调制。

6.光功率计的设计很成功,这次设计提高我的动手能力,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

七、附录数字电压表电路ICL7107ICL7107.7106pdf资料下载ICL7107 安装电压表头时的一些要点:按照测量=199.9mV 来说明。

1.辨认引脚:芯片的第一脚,是正放芯片,面对型号字符,然后,在芯片的左下方为第一脚。

也可以把芯片的缺口朝左放置,左下角也就是第一脚了。

许多厂家会在第一脚旁边打上一个小圆点作为标记。

知道了第一脚之后,按照反时针方向去走,依次是第 2 至第 40 引脚。

(1 脚与 40 脚遥遥相对)。

2.牢记关键点的电压:芯片第一脚是供电,正确电压是 DC5V 。

第 36 脚是基准电压,正确数值是 100mV,第 26 引脚是负电源引脚,正确电压数值是负的,在-3V 至-5V 都认为正常,但是不能是正电压,也不能是零电压。

芯片第 31 引脚是信号输入引脚,可以输入 199.9mV 的电压。

在一开始,可以把它接地,造成“0”信号输入,以方便测试。

3.注意芯片 27,28,29 引脚的元件数值,它们是 0.22uF,47K,0.47uF 阻容网络,这三个元件属于芯片工作的积分网络,不能使用磁片电容。

芯片的 33 和 34 脚接的 104 电容也不能使用磁片电容。

4.注意接地引脚:芯片的电源地是 21 脚,模拟地是 32 脚,信号地是 30 脚,基准地是 35 脚,通常使用情况下,这 4 个引脚都接地,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应用中(例如测量电阻或者比例测量),30 脚或 35 脚就可能不接地而是按照需要接到其他电压上。

--本文不讨论特殊要求应用。

5.负电压产生电路:负电压电源可以从电路外部直接使用 7905 等芯片来提供,但是这要求供电需要正负电源,通常采用简单方法,利用一个 +5V 供电就可以解决问题。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 ICL7660 或者 NE555 等电路来得到,这样需要增加硬件成本。

我们常用一只 NPN 三极管,两只电阻,一个电感来进行信号放大,把芯片 38 脚的振荡信号串接一个 20K -56K 的电阻连接到三极管“B”极,在三极管“C”极串接一个电阻(为了保护)和一个电感(提高交流放大倍数),在正常工作时,三极管的“C”极电压为 2.4V - 2.8V 为最好。

这样,在三极管的“C”极有放大的交流信号,把这个信号通过 2 只 4u7 电容和 2 支1N4148 二极管,构成倍压整流电路,可以得到负电压供给 ICL7107 的 26 脚使用。

这个电压,最好是在-3.2V 到-4.2V 之间。

6.如果上面的所有连接和电压数值都是正常的,也没有“短路”或者“开路”故障,那么,电路就应该可以正常工作了。

利用一个电位器和指针万用表的电阻 X1 档,我们可以分别调整出 50mV,100mV,190 mV 三种电压来,把它们依次输入到ICL7107 的第 31 脚,数码管应该对应分别显示 50.0,100.0,190.0 的数值,允许有 2 -3 个字的误差。

如果差别太大,可以微调一下 36 脚的电压。

7.比例读数:把 31 脚与 36 脚短路,就是把基准电压作为信号输入到芯片的信号端,这时候,数码管显示的数值最好是 100.0 ,通常在 99.7 - 100.3 之间,越接近 100.0 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