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过敏药的选用指南
抗过敏药物的正确使用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品

抗过敏药物的正确使用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品抗过敏药物的正确使用:选择与使用指南引言: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反应,它对许多人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幸运的是,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了各种抗过敏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和缓解过敏症状。
然而,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药物对于有效治疗过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品,以确保治疗的最佳效果。
1. 了解不同类型的抗过敏药物在选择抗过敏药物之前,首先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药物和它们的作用机制。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
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止组胺的作用来减轻过敏症状。
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来减少过敏反应。
免疫调节剂则改变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2. 依据个人症状和过敏类型选择药物不同人对过敏的反应方式和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的症状和过敏类型来进行选择。
例如,如果您主要经历过敏性鼻炎症状,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或氯雷他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对于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或哮喘,皮质激素可能是更有效的药物选择。
3. 谨慎使用抗过敏药物尽管抗过敏药物可以缓解过敏症状,但不适当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要谨慎。
以下是一些建议:- 遵循医生的建议:在选择和使用抗过敏药物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他们可以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药物剂量。
- 按照说明使用:正确阅读和遵循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南,以确保准确使用药物。
- 避免长期使用:大部分抗过敏药物并不适合长期使用。
如果您的过敏症状持续存在,请寻求专业意见以寻找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 注意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包括药物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联系医生。
4. 配合其他过敏防治方法抗过敏药物通常是过敏治疗的一部分,而并非唯一的解决方案。
要获得最佳的抗过敏效果,建议采取以下预防和控制措施:- 避免过敏原: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花粉、宠物毛发或食物过敏原。
常用抗过敏药的选用指南

常用抗过敏药的选用指南抗过敏药选用原则1、用药前咨询医生。
由于抗过敏药种类繁多,其适应证也不尽相同,到药店购药前,最好能咨询专科医生。
2、查找过敏原。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很多,如植物、食物、化学物质、花粉、尘螨等,过敏患者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在用药前最好能到医院做一次过敏原检查,由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抗过敏药。
3、注意服药时间。
选用抗过敏药时,应以抗组胺类优先。
但抗组织胺类服用后大多有嗜睡现象,为不影响工作,最好在晚上服用。
4、用药剂量要适中。
因抗过敏药都有副作用,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否则不仅容易引起药物失效,严重者还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
5、不宜联合用药。
在服用抗过敏药同时,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西药,一定要咨询医生。
6、中西抗过敏药合用要慎重。
抗过敏中草药和中成药种类很多,且治疗效果也不错,但绝不能一味依赖或认为中药无毒性或无副作用,而长期使用。
中、西抗过敏药合用虽然可以增强疗效,但要慎重或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常用抗过敏药指南目前常用的抗过敏药主要有抗组织胺类、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皮脂腺激素类和钙剂。
盐酸苯海拉明:能消除各种过敏症状,其中枢抑制作用显著,具有镇静、防晕动及止吐作用,也有抗胆碱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平滑机痉挛。
用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虫咬症;亦用于晕动症,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为:用药后常出现头晕、头痛、口干、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等。
有报道在用药后可发生牙关紧闭并伴喉痉挛。
老年人用药后容易发生长时间的呆滞或头晕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2。
5毫克,每日2~3次。
扑尔敏:为抗组织胺药,主要作用与盐酸苯海拉明相同,但一般镇静作用较弱,副作用较苯海拉明小。
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
还可以与其他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
不良反应与苯海拉明相似,但较其弱。
扑尔敏可诱发癫痫,故有癫痫病史的患者禁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片(4毫克),每天3次。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方法

抗过敏药缓解过敏症状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方法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对外界物质过度反应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鼻塞、喷嚏、眼痒、哮喘等。
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症状的有效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西药及其适应症,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适应症1. 手术用药:手术前预防或治疗麻醉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2. 过敏性皮炎用药:治疗因食物、药物、化妆品等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如异位性皮炎、荨麻疹等。
3. 过敏性鼻炎用药:缓解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的鼻塞、喷嚏、流涕等鼻炎症状。
4. 过敏性结膜炎用药:治疗因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引起的眼痒、红肿、流泪等结膜炎症状。
5. 过敏性哮喘用药:缓解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的哮喘症状,如气喘、咳嗽等。
二、常见抗过敏药物及使用方法1. 双氯芬酸钠:该药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退热和抗过敏等作用。
常见的品牌包括泰诺林、消炎痛等。
使用时,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适当剂量,并遵循说明书上的用药禁忌和注意事项。
2. 氯雷他定:该药物是一种抗组胺药,能够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引起的眼鼻症状。
常见的品牌有舒尔得、泰尔敏等。
成人一般每天口服一次,剂量为10毫克,使用前应阅读说明书,儿童用药请咨询医生。
3. 氯雷他定和伊托必利片:氯雷他定和伊托必利片是一种联合用药,能够同时缓解鼻炎和胃肠症状,常见的品牌为扑尔敏。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一般成人每天口服一次,剂量为10毫克氯雷他定和30毫克伊托必利。
4. 氯化钠鼻腔喷雾剂:该药物是一种局部抗过敏药,可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喷嚏等症状。
常见的品牌有鼻哮喘得和鼻塞宁等。
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使用,一般每次喷雾2-3次,每天2-3次。
5.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该药物是一种局部类固醇激素,能够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喷嚏等症状。
常见的品牌有鼻炎康和速效喷等。
使用时需先将鼻腔清洗干净,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
6. 沙丁胺醇:该药物是一种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过敏性哮喘引起的哮喘症状。
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原则

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原则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原则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反应,它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花粉、食物、药物等。
在治疗过敏症状时,抗过敏药物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但是,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药效、副作用、安全性等。
下面是抗过敏药物选择的原则。
一、根据症状选择不同的过敏症状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鼻塞和流涕可使用抗组胺药;皮肤瘙痒和红肿可使用外用或口服抗组胺药;哮喘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等。
因此,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选择。
二、根据剂型选择抗过敏药物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如口服片剂、注射液、滴眼液、鼻喷雾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过敏反应。
例如,口服片剂适用于全身性反应;滴眼液适用于眼部症状;鼻喷雾适用于鼻部症状。
因此,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
三、根据药效选择不同的抗过敏药物有不同的药效,如抗组胺药、类固醇、支气管扩张剂等。
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效。
例如,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对于重度哮喘,可使用类固醇等。
四、根据安全性选择所有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要考虑其安全性和副作用。
例如,口服类固醇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和其他副作用;某些口服抗组胺药可能会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要权衡其安全性和副作用。
五、根据年龄和健康状态选择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态的人对抗过敏药物的反应不同。
儿童和老年人的代谢能力较低,容易出现药物积累和副作用。
同时,有些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不能使用某些抗过敏药物。
因此,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态。
六、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都不同。
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要考虑个体差异。
例如,有些人对某些药物过敏或无效;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高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如何选择抗过敏药物(全文)

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抗过敏药物就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哮喘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过敏性咳嗽(运动后或者吃甜食、过咸的食物后)。因为一个完整的过敏周期是一个月,所以顺尔宁的疗程也最少是一个月。
和顺尔宁相似的一种药物是酮替芬,其抗过敏作用弱一点,嗜睡的作用多一些,可以选择在晚上使用,对于频繁咳嗽效果更好一些,关键是价格便宜,一个月的费用还不到3元人民币,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哮喘患者还是很合适的。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比起第一代抗过敏药物来说,属于长效药物,一天只使用一次。抗过敏的效果略逊于第一代,嗜睡的副作用更少一些,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和反复的过敏性皮炎。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后者稍微有一点嗜睡作用,但不同的人反应会不一样,个别人的嗜睡作用更强一些。这类药物主要对抗的症状有: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流眼泪、眨眼睛,还有就是鼻涕从嗓子往后流入咽部导致的频繁咳嗽,这种咳嗽的特点就是早晚厉害,或者和体位关系密切。不同的人对这两种药物的反应不同,可以尝试选择更好的一种。其他的第二代药物使用得比较少,比如息斯敏等。
如何选择抗过敏药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全文)
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服用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的主要方法,但抗过敏药物很多,价格也不同,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些药物的区别。
抗过敏药西药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

抗过敏药西药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导言:过敏是一种常见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人体对特定物质产生过度敏感。
针对过敏反应,西药抗过敏药物以其快速有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药物。
一、适应症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症状,可选择不同的抗过敏药物。
1.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和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少组胺的释放和抑制其作用,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非那滋、氯苯那敏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症状较轻的过敏反应。
2. 糠酸咪唑类药物糠酸咪唑类药物常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常见的糠酸咪唑类药物有:酮替芬、氯雷他定加糠酸咪唑等。
3. 可待因类药物可待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咳嗽和其他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气喘、呼吸困难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咳嗽中枢和扩张气道,缓解过敏性咳嗽和呼吸道症状。
常见的可待因类药物有:可待因、哌替啶等。
二、用药指南在正确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症状选择药物不同的过敏反应症状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过敏药物。
在治疗和预防过敏反应时,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适合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 按照剂量使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应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过量使用药物可能导致不良反应,而不足的剂量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症状。
3. 了解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过敏药物之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4. 避免长期使用抗过敏药物通常是短期使用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如果过敏反应持续存在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调整治疗方案。
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原则

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原则引言过敏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免疫反应,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免疫系统异常地产生过激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为了缓解过敏症状,抗过敏药物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原则,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过敏。
抗过敏药物的种类抗过敏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抗组胺药物和激素类药物。
1.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它们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的活性,减少组胺的释放和作用,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抗组胺药物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1 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
它们具有镇静和抗胆碱能副作用,因此常常导致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
不过,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的抗过敏效果非常显著。
1.2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包括非那根、氯雷他定等。
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相比,第二代药物的镇静和抗胆碱能副作用较小,但其抗过敏效果相似。
1.3 长效抗组胺药物长效抗组胺药物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一种改进版本,包括卡曲非净、非那柄胺等。
它们的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常用于需要长时间抗过敏治疗的患者。
2.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强力的抗过敏药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过敏反应,但其使用需要谨慎,因为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免疫抑制、骨质疏松等。
抗过敏药物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过敏症状来确定最合适的药物。
1. 症状的严重程度根据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抗过敏药物。
对于轻度过敏症状,可以选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非那根等;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可能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
2. 不同过敏症状的选择不同的过敏症状可能需要不同的抗过敏药物。
例如,对于皮肤瘙痒症状,可以选择外用抗组胺药物,如盐酸洛替芬凝胶;对于过敏性鼻炎,可以选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对于哮喘等严重过敏反应,可能需要使用激素类药物。
3. 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过敏症是一类常见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由于环境中存在的过敏原物质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的出现。
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症的主要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抗组胺药1.1 双氢氯苯海因(Diphenhydramine)双氢氯苯海因是一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症状。
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的作用,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5-5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
1.2 美曲凯(Cetirizine)美曲凯是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可缓解过敏症状,且不易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0毫克,每日1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二、抗氧化药2.1 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过敏症状。
建议成人每日口服维生素C的剂量为1000-2000毫克,分2-3次服用;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2.2 山梨酸钾(Potassium iodide)山梨酸钾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具有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60-120毫克,每日3-4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三、抗炎药3.1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过敏炎症反应引起的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50毫克,每日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3.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同时也具有抗炎作用。
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等过敏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30-6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四、抗过敏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1 遵医嘱使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抗过敏药的选用指南
抗过敏药选用原则
1、用药前咨询医生。
由于抗过敏药种类繁多,其适应证也不尽相同,到药店购药前,最好能咨询专科医生。
2、查找过敏原。
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很多,如植物、食物、化学物质、花粉、尘螨等,过敏患者的发病原因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在用药前最好能到医院做一次过敏原检查,由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抗过敏药。
3、注意服药时间。
选用抗过敏药时,应以抗组胺类优先。
但抗组织胺类服用后大多有嗜睡现象,为不影响工作,最好在晚上服用。
4、用药剂量要适中。
因抗过敏药都有副作用,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某一种抗过敏药,否则不仅容易引起药物失效,严重者还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甚至毒副作用。
5、不宜联合用药。
在服用抗过敏药同时,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西药,一定要咨询医生。
6、中西抗过敏药合用要慎重。
抗过敏中草药和中成药种类很多,且治疗效果也不错,但绝不能一味依赖或认为中药无毒性或无副作用,而长期使用。
中、西抗过敏药合用虽然可以增强疗效,但要慎重或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常用抗过敏药指南
目前常用的抗过敏药主要有抗组织胺类、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皮脂腺激素类和钙剂。
盐酸苯海拉明:能消除各种过敏症状,其中枢抑制作用显著,具有镇静、防晕动及止吐作用,也有抗胆碱作用,可缓解支气管平滑机痉挛。
用于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虫咬症;亦用于晕动症,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为:用药后常出现头晕、头痛、口干、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等。
有报道在用药后可发生牙关紧闭并伴喉痉挛。
老年人用药后容易发生长时间的呆滞或头晕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2。
5毫克,每日2~3次。
扑尔敏:为抗组织胺药,主要作用与盐酸苯海拉明相同,但一般镇静作用较弱,副作用较苯海拉明小。
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
还可以与其他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
不良反应与苯海拉明相似,但较其弱。
扑尔敏可诱发癫痫,故有癫痫病史的患者禁用。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1片(4毫克),每天3次。
敏迪:为特异H1受体阻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无镇静作用。
适用于季节性、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急性荨麻疹、过敏性花粉症等。
不良反应为:偶见有头痛、多汗、口干或轻度胃肠不适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1次30~60毫克,每日2次。
6岁以下儿童不宜应用。
开瑞坦: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发痒及烧灼感、荨麻疹等。
不良反应为:乏力、头痛、嗜睡、口干、恶心、胃肠炎以及皮疹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1次,每次1片(10毫克)。
仙特敏:具有长效选择性抗H1受体作用,无镇静作用,作用较息斯敏快,对H受体的选择性较特非那丁高。
主要用于季节性、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瘙痒、结膜炎及哮喘。
不良反应为:极少数可出现过敏反应,偶尔有困倦感。
用法及用量:口服,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1次,每次1片(10毫克)。
晚饭时服用。
酮替芬:为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常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预防及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总有效率65%~70%。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倦怠、口干、恶心等,偶尔见有头痛、头晕、反应迟钝及体重增加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半片或1片,每日2次,早晚服。
色甘酸钠:为预防性抗过敏药,常用于预防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过敏性鼻炎。
也可用于过敏性湿疹和治疗春季卡他性角膜炎及其他过敏性眼病。
不良反应为:可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症状、咳嗽及恶心,甚至诱发哮喘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起效后可减少给药次数,如需停药,需逐渐减量,绝对不能突然停药。
用法及用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喷雾吸入,1次20毫克,每日4次;过敏性鼻炎患者可用粉末喷鼻内,每日3~4次,每次每个鼻孔5~1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