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5第5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材料+自测题

5第5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材料+自测题

5第5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材料+自测题第5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了解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熟悉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循环等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熟悉呼吸链的概念、组成、电子传递多条途径和末端氧化系统的多样性;了解氧化磷酸化、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代谢和呼吸代谢的调控;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呼吸速率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了解种子、果实、块根、块茎等器官的呼吸特点和这些器官贮藏保鲜的关系,并掌握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本章知识要点呼吸作用是一切生活细胞的基本特征。

呼吸作用是将植物体内的物质不断分解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异化作用。

呼吸作用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其中间产物又能转变为其他重要的有机物(蛋白质、核酸、脂肪等),所以呼吸作用就成为植物体内代谢的中心。

按照需氧状况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型。

在正常情况下,有氧呼吸是高等植物进行呼吸的主要形式,在缺氧条件下,植物进行无氧呼吸。

从进化的观点看,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的。

高等植物的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

高等植物的呼吸生化途径、电子传递途径和末端氧化系统具有多样性。

呼吸代谢的多样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对多变环境适应的一种表现。

EMP-TCAC-细胞色素系统是植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而PPP、GAC途径和抗氰呼吸在植物呼吸代谢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呼吸底物的彻底氧化包括CO2的释放与H2O的产生,以及将底物中的能量转换成ATP。

EMP-TCAC途径只有CO2的释放,没有H2O的形成,绝大部分能量还贮存在NADH和FADH2中。

这些物质所含的氢不能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可进行迅速氧化还原的呼吸传递体的传递之后,才能与分子氧结合生成水。

而作为生物体内“能量货币”的ATP就是在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磷酸化过程中大量形成。

植物生理学题库(含答案)第四章 植物呼吸作用

植物生理学题库(含答案)第四章 植物呼吸作用

植物生理学题库(含答案)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糖酵解:指在细胞质内所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4.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而逐步氧化分解CO2的过程。

5.生物氧化:指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包括消耗氧,生成CO2和H2O,放出能量的过程。

6.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7.P/O比:指呼吸链中每消耗1个氧原子与用去Pi或产生ATP的分子数。

8.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上的氧化过程,伴随着ADP被磷酸化为ATP的作用。

9.巴斯德效应:指氧对发酵作用的抑制现象。

10.细胞色素:为一类含有铁卟啉的复合蛋白。

细胞色素辅基所含的铁能够通过原子价的变化逆向传递电子,在生物氧化中,它是一种重要的电子传递体。

11.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

以单位鲜重千重或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CO2的重量(或体积)或所吸收O2的重量(或体积)来表示。

12.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2的摩尔数与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13.抗氰呼吸:某些植物组织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部分呼吸。

即在有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够进行其它的呼吸途径。

14.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二、是非题(True or false)( ×)1.所有生物的生存都需要O2。

( ×)2.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内发生的。

( √ )3.在种子吸水后种皮未破裂之前,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 ×)4.戊糖磷酸途径在幼嫩组织中所占比例较大,在老年组织中所占比例较小。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三大作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三大作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植物三大作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测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下列描述属于呼吸作用实质的是( )A.制造氧气供生物利用B.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为人类提供食物D.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温室大棚适时通风或增设二氧化碳发生器,都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

其原理是()A.增强光合作用B.抑制呼吸作用C.增强蒸腾作用D.增强呼吸作用3.图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 B.M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C.该实验证明乙中叶片产生了淀粉 D.为防止漏气,在实验所用的两瓶口涂上凡士林4.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的目的是( ) A.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B.形成对照C.溶解叶绿素D.漂洗酒精5.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A.⑤气孔B.②叶脉C.③叶肉D.①上表皮6.下图实验装置表示的是( )A.验证绿叶在光下释放氧气B.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D.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7.把一株牵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光合作用需要CO2 B.光合作用能产生O2C.光合作用需要光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8.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A.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B.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C.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D.分解有机物给其他生物提供能量9.下列公式表示的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有关的生理活动,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a表示的物质是无机盐B.①表示的是叶绿体C.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D.乙过程表示呼吸作用10.下面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提倡使用新能源车,代替汽油车 D.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纸质贺卡”11.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5章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及答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能力提升1.春末,窗台附近的金鱼缸内养了许多金鱼,并放有金鱼藻,在一昼夜中金鱼最缺氧的时候大约在()A.早晨B.中午C.黄昏D.天亮前2.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质量明显减轻。

其主要原因是()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3.新鲜水果用保鲜薄膜包裹可延长存放时间,主要是因为保鲜薄膜包裹可以()A.不让水分散失B.阻挡细菌进入C.减少水果皮损伤D.抑制呼吸作用4.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5.下列能正确表示夜间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的是()6.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把新鲜的植物和被开水煮过的植物分别放入锥形瓶内,塞紧瓶口,一夜后,把燃烧的小木棒分别放入锥形瓶内,现象是()A.伸入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继续燃烧B.伸入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熄灭C.伸入甲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伸入乙瓶内的小木棒熄灭D.伸入甲瓶内的小木棒熄灭,伸入乙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7.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物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B.主要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C.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无关8.右图为检测植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a为红墨水珠,b烧杯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当a稳定后,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广口瓶。

一段时间后,a的移动方向是()A.向左移动B.先向左再向右移动C.向右移动D.先向右再向左移动9.张新同学是个实验小能手,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后,他在同一棵树上,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各摘取了大小相同的叶片a、b、c,将叶片脱水后,称其干重,他的结果应该是()A.a>b>cB.b>c>aC.c>b>aD.a>c>b10.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过许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间常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

植物的呼吸系统测试题

植物的呼吸系统测试题

植物的呼吸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壁2、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气体主要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3、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植物呼吸作用增强()A 温度降低B 水分减少C 氧气浓度增加D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植物在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发酵D 以上都是5、储存粮食时,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增加温度B 增加湿度C 减少氧气浓度D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6、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将有机物分解成()A 水和无机盐B 二氧化碳和水C 氧气和有机物D 无机物和氧气7、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呼吸作用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 呼吸作用是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生理过程C 呼吸作用的强度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8、能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的措施是()A 给植物松土B 给植物施肥C 把植物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D 把植物放在低温环境中9、植物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物质是()A 酒精和二氧化碳B 乳酸和二氧化碳C 酒精和水D 乳酸和水10、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不包括()A 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B 为细胞伸长提供物质C 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D 促进水分的吸收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进行的将________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意义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简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梳理一、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定义: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储存着能量)3.场所:主要是在__线粒体__内进行。

4.实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__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__。

5.意义: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同时还有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发出来。

6.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1)温度:温度适当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氧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加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超出正常值时,抑制呼吸作用。

在贮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用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延长贮藏时间。

7.应用(1)淹水时及时排涝,耕种时松土等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2)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贮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以及保存水果时,要设法(如套袋)降低呼吸强度。

(3)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晒干)、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4)在温室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增加昼夜温差,达到增产的效果。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易错易混】(1)叶片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不是唯一器官,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就能制造有机物。

(2)种子的萌发是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为种子提供适宜的外界条件,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保存种子是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即晒干、低温和密封。

配套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庄稼被淹后及时排涝B.刚移栽的植物遮阴处理C.适当降低夜间大棚内的温度D.收获的粮食入仓前晒干答案:A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措施:①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低温贮藏;②在贮藏粮食的密封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③农田及时松土;④小麦种子晒干入库,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A3.夜晚卧室里不易摆放过多盆栽植物,合理的解释是植物与人一样不停地进行( )A.呼吸 B.生长 C.繁殖 D.应激性答案:A4.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C.大气中的氧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答案:D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了几乎所有的营养来源和能量来源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它由根吸收,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叶绿体D.植物光合作用时,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都是呼吸作用释放的答案:C6.如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B.b点氧气产生量和消耗量相等C.ab段没有进行光合作用D.bc段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答案:C7.冬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时,不利于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A.合理施肥 B.调控昼夜温差C.增大种植密度 D.补充人工光照答案:C8.BT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自然状态下呈蓝色,遇到二氧化碳后先变绿再变成黄色,阳光不会使其变色。

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植物的呼吸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respiration):指生活细胞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降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体的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体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也称发酵作用。

4、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单位鲜重、干重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所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或吸收氧气的量。

也称呼吸强度。

5、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在一定时间,植物组织释放二氧化碳的摩尔数与吸收氧气的摩尔数之比。

也称呼吸系数,简称RQ。

6、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呼吸代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7、糖酵解(glycolysis,EMP):在细胞质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简称EMP。

8、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C):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逐步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

又称为柠檬酸环或Kreds 环,简称TCA循环。

9、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在细胞质进展的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的酶促反响过程。

简称PPP或HMP。

10、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由巴斯德发现的氧气抑制发酵作用的现象。

11、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指某些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在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仍能进展的呼吸。

参与抗氰呼吸的末端氧化酶为交替氧化酶(抗氰氧化酶)。

12、能荷(energy charge):是对细胞腺苷酸ATP-ADP-AMP体系中可利用的高能磷酸键的一种度量。

初中生物呼吸作用典型例题

初中生物呼吸作用典型例题

初中生物呼吸作用典型例题例1植物呼吸作用的进行是在()A.白天 B.晚上 C.中午 D.全天【答案】D。

【分析】由于绿色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占显著优势,而呼吸作用(吸收氧,呼出二氧化碳)显示不明显。

所以,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没有呼吸作用,到夜晚才进行呼吸作用。

实际上,植物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只不过白天的呼吸作用被强烈的光合作用掩盖了。

例2呼吸作用的产物是()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淀粉⑤能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答案】D。

【分析】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例3简答题:农田和花盆要经常松土的最主要的意义是()【答案】保持土壤中有足够的空气,从而促进根系的呼吸作用。

【分析】因为植物的根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经常松土可以为根提供充足的氧。

例4简答题: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答案】【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角度进行分析,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很明显,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说,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光合作用过程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也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

因此说,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共同存在,才能使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简答题:潮湿的粮食堆放久了,发热的原因是。

答案:粮食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热。

2.呼吸作用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进行?()A.根、茎B.叶、种子C.花、果实D.任何生活的部分答案:D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B.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D4.白天在光下绿色植物能表现出光合作用,而表现不出呼吸作用,是由于()A.只进行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C.没有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光合作用旺盛,呼吸作用显示不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respiration) :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氧化降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体内的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也称发酵作用。

4、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 :单位鲜重、干重的植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或吸收氧气的量。

也称呼吸强度。

5、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 ):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二氧化碳的摩尔数与吸收氧气的摩尔数之比。

也称呼吸系数,简称RQ。

6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7、糖酵解(glycolysis,EMP ):在细胞质内发生的,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简称EMP。

8、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C):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逐步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

又称为柠檬酸环或Kreds 环,简称TCA循环。

9、戊糖磷酸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在细胞质内进行的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的酶促反应过程。

简称PPP或HMP10、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由巴斯德发现的氧气抑制发酵作用的现象。

11、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 ) :指某些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在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仍能进行的呼吸。

参与抗氰呼吸的末端氧化酶为交替氧化酶(抗氰氧化酶)。

12、能荷(energy charge ):是对细胞内腺苷酸ATP-ADP-AM体系中可利用的高能磷酸键的一种度量。

其数值为:(ATP+ /(ATP+ADP+AM P13、P/0:每吸收一个氧原子所酯化的无机磷分子数或形成ATP的分子数。

14、无氧呼吸消失点(anaerobic respiration extinction point ) :使无氧呼吸完全停止时环境中最低的氧浓度。

称无氧呼吸熄灭点。

15、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指与呼吸链上的氧化过程相偶联的由ADP和无机磷酸形成ATP的作用。

16、末端氧化酶(terminal oxidase) :处于生物氧化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氢或电子传递给分子氧,形成水或过氧化氢的氧化酶。

17、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Q10 ):温度每升高10° C,呼吸强度所增加的倍数。

18、生长呼吸(growth respiration) :呼吸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和中间产物主要用来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这种呼吸称为生长呼吸。

19、维持呼吸(maintenance respiration ) :呼吸作用所产生的能量除部分用于维持细胞存活外,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这种呼吸称为维持呼吸。

20、硝酸盐呼吸(nitrate respiration ) :在发生硝酸盐还原时,以硝酸盐代替分子氧作为氧化剂,细胞耗氧量减少,这种呼吸称为硝酸盐呼吸。

21、伤呼吸( wound respiration ) :植物组织因受到伤害而增强的呼吸。

其呼吸增强原因为:修复伤口需要合成大量细胞结构物质,通过增加呼吸作用为其提供中间产物和能量;另外,为了防止病菌侵染,细胞中酚酶活性增强,导致细胞耗氧量增加22、盐呼吸(salt respiration ) :将植物幼苗从蒸馏水转移到稀盐溶液时,其根系呼吸速率增加,这种呼吸称为盐呼吸。

23、反馈调节(feedback regulation ) :指整个反应体系中某些中间产物或终产物对其前面某一步反应速率所产生的影响。

使反应速率加快的称为正反馈,使反应速率减慢的称为负反馈。

24、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 :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的氧化作用。

包括消耗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25、呼吸作用氧饱和点(respiration oxygen saturation point ) :一定条件下,当氧浓度升高到某一值时,呼吸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环境的氧浓度称为呼吸作用氧饱和点。

26、呼吸跃变( respiration climacteric) :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突然上升,然后又很快下降的现象。

27、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 :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末端氧化酶,包括和,含有两个铁卟啉和两个铜原子,其作用是将上的电子传给氧,生成 水。

28、酒精发酵 (alcoholic fermentation ) :植物的一种无氧呼吸方式,反应 的产物是 . 酒精和二氧化碳。

29、抗氰氧化酶 (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 ) :又称交替氧化酶,该 酶活性中心含有铁,其功能是将经泛醌和 FP 传来的电子交给氧生成水。

30、安全含水量 ( safety water content) :是指能使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的 含水量,也称为安全水。

如禾谷类种子为 12%^ 14%。

二、缩写符号翻译1、C6/C1比一用14C 标记的C6-葡萄糖和C1-葡萄糖分别饲喂植物组织后所释放的14CO2之比值 ;2、Cyt —细胞色素;3、CoQ —辅酶Q; 4、DNP — 2,4-二硝基苯酚; 5、 EMP —糖酵解; 6、 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7、 FMN — 黄素单核苷酸; 8、 FP —黄素蛋白; 9、 GSSG —氧化态谷胱甘肽; 苯丙氨酸解氨酶; 11、 PPP —磷酸戊糖途径; 12、 RPPP —还原磷酸戊糖途径;13、 RQ —呼吸系数,呼吸商; 14、 TCAC —三羧酸循环; 15、 UQ —泛醌。

三、填空题1 、呼吸作用; 2、氧气,彻底,多; 3、氧气,不彻底,少; 4、有氧,无氧呼吸或发酵); 5、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6、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7、增加; 8、细胞质,细胞质,细胞质,线粒体; 9、线粒体内膜; 10、氢,电子; 11、细胞 色素氧化酶, 交替氧化酶, 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乙醇酸氧化酶; 12、 EMP , TCA 氧化磷酸化;13、有机物质,能量;14、铜,铁;15、解偶联剂,电子传递抑制剂;16、酚,铜;17、抗氰呼吸;18、36; 19、38; 20、P/O 比;21、100%柚子。

四、选择题A ; 14、 C ; 15、 A ; 16、 D ; 17、 A ; 18、 D ; 19、A ,B ,C ,D ; 20、 A , B , D 。

五、是非判断题1、X (是存在的);2、X (乳酸发酵不释放C02;3、2;4、X (要利用);5、 X (要抑制);6、X (逐步释放);7、X (解偶联作用);8、X (可以利用);9、10、 PAL 22、 0; 23、 1; 24、 <1; 25、高于; 26、强,强; 27、 增大 ;28、25-35 C 29、控制温度和通气;30、 10%;31 、低于; 32、苹果, 梨,桃,柑桔,柠檬, 1 、 B ; 2、 B ; 3、 D ; 4、 B ; 5、 B ; 6、 D ; 7、 B ; 8、 A , D ; 9、 A ; 10、 C ; 11、A ,B , D ; 12、C ; 13、V ; 10、x(是影响酶活性);11、x(远大于1);12、x(乙烯);13、";14、2; 15、V; 16、x( 2mol/l );17、V; 18、V; 19、x(底物水平磷酸化也可);20、V; 21、V; 22、V; 23、x(解偶联);24、V; 25、x(加强);26、V; 27、V; 28、x(高于);29、x(存在);30、V。

六、简答题1、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呼吸作用的意义是:(1)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通过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ATP供植物生命活动需要。

(2)提供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的许多中间产物是合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原料,从而构成植物体,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3)提供还原力:呼吸作用产生的NAD(P)H2,可用于NO3的代谢还原、氨基酸和脂肪的合成。

(4)防御功能:通过呼吸作用可消除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或消除感染,通过呼吸作用可修复被昆虫或其它动物咬伤的伤口以及机械损伤。

2、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PPP途径的生理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1;生物合成的原料来源:PPP途径的C3 C4 C5 C6 C7等中间产物是合成多种物质的原料。

(2)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PPP途径产生的NAD PH为许多物质(如脂肪等)的合成提供还原力。

⑶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以PPP途径形成的赤藓糖4磷酸与EMP途径形成的PEP为原料,经莽草酸途径可形成具有抗病作用的绿原酸、咖啡酸等物质。

(4)参与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在干旱条件下,PPP途径在己糖分解过程中所占比例增加。

3、呼吸作用中己糖彻底分解的代谢途径有哪几条?各在细胞的什么部位进行?答:呼吸作用中己糖彻底分解的代谢途径有两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

前者需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完成,后者在细胞质中完成。

4、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的调节酶各是什么?受到怎样调节?答:糖酵解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它们受到ATP与柠檬酸的负调控,受Pi 的正调控,这也是巴斯德效应的原因所在。

戊糖磷酸途径主要受NADPH 调控,NAD PI多时对该途径起反馈抑制。

5、氧为何抑制糖酵解和发酵作用?答:当植物组织从缺氧条件下移到空气中时,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得以顺利进行,产生较多的ATP和柠檬酸,降低了ADP和Pi的水平。

ATP和柠檬酸抑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糖酵解作用减慢;同时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中形成的NADH大量进入线粒体内被氧化,从而阻止了丙酮酸的还原,使发酵作用受到抑制。

6、长时间无氧呼吸,植物为什么会死亡?答:(1)无氧呼吸产生并积累酒精,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

(2)氧化1mol葡萄糖产生的能量(ATP少,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使体内养分耗损过多。

(3) 没有丙酮酸的有氧分解过程,细胞中缺少合成其它物质的原料。

7、植物组织受伤时,呼吸速率为何会加快?答:(1) 细胞中的酚氧化酶等与其底物在细胞中是被隔开的,损伤使原来的间隔被破坏,酚类化合物被迅速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