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之需求分析
管理经济学第章需求分析

管理经济学第章需求分析1. 引言需求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是指对市场中的需求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从而为企业制定相应的生产、销售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管理经济学中的需求分析进行详细讨论。
2. 需求的定义和分类需求是指消费者对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欲望和能力,是市场经济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需求分析的第一步是确立需求的定义和分类。
在经济学中,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绝对需求和相对需求。
绝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特定商品或服务的实际需求量,它受到价格、收入、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相对需求则是指对一种商品或服务相对于其他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3. 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需求曲线是以价格和需求量为坐标轴的图形化表示,反映了不同价格下的需求情况。
需求函数则是一个数学模型,它描述了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统计分析得到。
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精确地描述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需求函数,进而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提供依据。
4. 需求弹性和需求预测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三种情况。
需求弹性的计算对于企业制定定价策略以及预测市场需求变化非常重要。
需求预测是根据过去的需求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对未来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需求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生产、销售和营销计划,提前做好供应链和产能的调整。
5. 价格和需求的关系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是需求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
根据马歇尔-希克斯法则,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则会导致需求量增加。
然而,这一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需求曲线的不同而变化。
在实际运营中,企业需要通过需求分析来确定最佳的价格策略。
通常来说,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考虑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又要考虑成本、市场竞争等因素。
6. 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市场需求是指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总量。
管理经济学课件需求弹性分析讲解学习

如果价格上升10%,有:P3=550元/ 台,由于Ed=2,销售量下降20%, Q3=80台,则:
R3=P3xQ3=550x80=44000元,
R3-R1=44000-50000=-6000元。
所以,对于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商品, 价格与总收益(总支出) 成反方向变化, 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 总收益增加。在商品销售中,通常所 说的薄利多销,就有这种作用在其中。
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
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 单位,这时卖者的总收益怎样? 减少
讨论: 对于给定的需求曲线,厂商能决定什么?
商品价格,还是商品数量? 易腐商品如何来买卖?
(2)需求富有弹性 E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
弹性=Y变化的百分比/X变化的 百分比
点弹性=(dy/dx)*(x/y)
弧弹性= (y/x)*(x1+x2)/(y1+y2)
第一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一、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定义: 其他条件不变下,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需求量变
化的百分比。反应了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
M(R Q)dT(Q R)a-2bQ dQ
得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
dP-b,dMR-2b. dQ dQ
* 当d为向右下方的倾斜的 直线型时,MR也呈向右下方倾斜 的直线型,且有AB=BC,OF=FG。
目录
六、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1)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 (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 弹性就越大。 (3)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 的比重。 (4)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
管理经济学4需求分析

魅力锦城· 活力工商
两种特殊的需求曲线
1.完全非弹性的需求:弹性等于0
Q=a=100
魅力锦城· 活力工商
2.完全弹性的需求: 弹性等于无穷大
P=b=4
数量
魅力锦城· 活力工商
收益分析
• 价格弹性揭示了需求量的变化关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这对企业决策是很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当价 格发生变动的时候,企业销售收入的变动将与需求的价格 弹性直接相关。 • 收益也称为总收益,实际上也就是销售收入。收益通常记 为TR,应有 • TR = P·Q 总 收益
魅力锦城· 活力工商
案例: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
•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各种汽车每年的销售量为 :2500万辆大型汽车、2800万辆中型汽车和2300万辆小型 轿车。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有了很大的变化,该年度只 出售了1500万辆大型汽车,比70年代中期有了大幅度的下 降。中轿车的销量相对不变,为2200万辆,而小型轿车的 销量却上升到了3700万辆。 •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假设你每年要行驶15000英里。大型 汽车每加仑汽油行驶15英里,这就是说你每年需要1000加 仑的汽油;而小型汽车每加仑汽油行驶30英里,则你每年 只需要500加仑汽油。以1981年的最高汽油价格,即每加 仑1.40美元计算,这就等于节约了700美元。 • 汽油和汽车在需求上呈互补关系,但是小型汽车和大型汽 车在需求上又呈替代关系。这两种关系的替代结果是:汽 油价格的上升,导致小型汽车的需求量上升,大型汽车的 需求量减少。
案例: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
• 在市场上,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动往往会影响另一些产 品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时影响 了对小型汽车的需求,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实际上,汽油价格在70年代有两次暴涨:一次是1973 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美国实施禁运,一 次是1979年由于伊朗国王被推翻而导致该国石油供应 瘫痪。汽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加仑0.27美元攀升至 1981年的每加仑1.40美元。美国是一个“轮子上的国 家”,汽车是老百姓代步的必需品,石油价格的剧升 对他们当然不是一件小事。
管理经济学 第3章需求弹性分析

1995 - 2000 % Growth in Profits 70.5 61.2 39.9 33.0 32.0 31.8 25.5 24.5 23.7 23.6 22.9 22.0
Annual
2012-3-14
YU YIHONG
23
3.3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 定义式为
∆ A/Q P ∆ A Q A B Q EB = = A ∆ B /P Q ∆ B P B A P
2012-3-14 YU YIHONG
Q+Q P+P 1 2, 1 2 2 2
A
Q1
Q2
8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变化
P
C点弹性无穷
C
弹性大于1
A点弹性为1
A
弹性小于1 D点弹性为0
D
2012-3-14 YU YIHONG
Q
9
需求曲线的两种极端状况
D
D
2012-3-14
YU YIHONG
2012-3-14 YU YIHONG 28
消费者调查
• 方法:对一组样本消费者进行询问,确定他们 方法:对一组样本消费者进行询问, 的购买意愿、 的购买意愿、对价格变化或相对价格水平的敏 感程度和对广告的了解程度等因素 • 优点:可以向厂商提供大量有用信息 优点: • 缺点:很多消费者不能或不愿意对这类问题提 缺点: 供准确的答案 • 解决之道:我们仍然可以从消费者那里了解到 解决之道: 需要的信息, 需要的信息,但需要一些技巧
• 若A和B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的,则 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的, 和 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的
EAB<0
• 若A和B两种商品相互独立,则 两种商品相互独立, 和 两种商品相互独立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需求弹性(demand elasticity)是指其中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经营和政策决策。
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分析需求弹性的影响和应用。
案例一:咖啡市场需求弹性分析假设咖啡公司拥有一家连锁咖啡店,并决定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咖啡的价格。
咖啡公司观察到每次价格上涨10%,其销售量减少5%。
为了计算咖啡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需求弹性=(销售量的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此案例中,价格上涨10%,销售量减少5%。
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需求弹性=-5%/10%=-0.5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咖啡的需求弹性为-0.5、这意味着咖啡的价格弹性是弹性的,即价格上涨1%,需求量将减少0.5%。
咖啡公司可以根据这个需求弹性来制定其定价策略。
如果咖啡公司希望增加总收入,可以考虑将价格降低,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根据需求弹性的公式,价格下降1%,需求量将增加0.5%,这将可能提高总收入。
案例二:豪华手表市场需求弹性分析豪华手表是一种高端商品,它的销售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可能与普通商品不同。
假设豪华手表品牌每次价格上涨10%,其销售量减少2%。
计算需求弹性的公式如下:需求弹性=(销售量的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此案例中,价格上涨10%,销售量减少2%。
需求弹性=-2%/10%=-0.2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豪华手表的需求弹性为-0.2、这意味着豪华手表的价格弹性较小,即价格上涨1%,需求量仅减少0.2%。
豪华手表品牌可以根据这个需求弹性来制定其定价策略。
由于需求弹性较小,品牌在定价时可以考虑提高价格,以提高总收入。
即使价格上涨1%,需求量仅减少0.2%,这可能会增加品牌的利润。
综上所述,需求弹性分析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并根据需求弹性制定定价策略。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分析

2.需求缺乏弹性 |Ep|<1
价格 3
2
1
01234
数量
表明需求量变动率小于价格变动率,说明该商品对价 格不是很敏感,价格降低或升高对需求量影响不是很大。
缺乏弹性的商品:生活必需品,低档消费品,某些原 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这类商品的生产企业,可以适当提 价增加收入。如上图,从价格一提高到二时,需求量仅仅 从2.5减少到2.0。提价增加的收入为1*2=2,减少的收入为 (2.5-2.0)*1=0.5,所示总收入可以增加1.5。
不仅食物支出是递减的,而且衣服、住房等生活必需品支出也存在 着类似的情况,只有休闲、娱乐、旅游支出随着收入增长有较快的增 长。
四、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
例4:武汉大学两位教师在80年代曾做过武汉市洗衣机 需求函数的模型。假定收入以每季增长2%的比率上升,洗衣 机的需求收入弹性为:
时间 82年 82年 83年 83年 84年 84年 3季度 4季度 1季度 4季度 1季度 4季度
§3-1 需求的价格弹性
一、概念: 指商品的自身价格的变动率与其所引起的需求量
变动率之比。通俗地说,商品的价格每变动一个百分 点,会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例一:某商品原市场价格12元,需求量为60个单 位;现市场价格10元,需求量为70个单位。 变动:(10-12)/12=-1/6 (70-60)/60=1/6
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即大于零),绝大部分商品属于这一 类,例如禽蛋与肉、鱼与肉、梨与苹果等。 2.互补商品
这类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 例如,照相机与胶卷,自行车与轮胎,电脑与打印机等等都是
互补关系。当照相机需求增加了,胶卷需求也会增加;自行车 需求增加了,轮胎需求也会增加。两种商品要配对使用。 所以,当自行车价格下降,自行车需求量会增加,从而轮胎 销量上升,因此,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
MBA管理经济学:需求供给分析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
P
D3 D1
D2
S
P2 P1
P3
Q Q3 Q1 Q2
供给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 加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时,所获 得的总效用量的增量。
某商品的效用表 λ=2
商品数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价格
0
0
1
10
10
5
2
18
8
4
3
24
6
3
4
28
4
2
5
30
2
1
6
30
0
0
7
28
-2
TU MU
TU Q
Q MU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某一种商 品的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它所带 给消费者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第二节 供 给 分 析
一、供给函数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 够生产出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也分为单个供给和市场供给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决定某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
自身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
P
D
S3
S1
S2
P3
P1 P2
O
Q Q3 Q1 Q2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它帮助管理者理解市场力量、成本结构、资源配置以及企业战略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管理经济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总结:1. 需求与供给分析- 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
- 供给法则: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
- 市场均衡: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和数量。
2. 边际分析- 边际成本(MC):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总成本。
- 边际收益(MR):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总收入。
- 边际利润:MR - MC,当边际利润为正时,增加产出是有利的。
3. 成本结构-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 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 总成本:固定成本加变动成本。
- 平均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4.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下降。
- 规模不经济:随着产量增加,单位成本上升。
5.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无市场力量。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有差异,存在市场力量。
- 寡头市场:少数卖家,产品可能同质或有差异,存在市场力量。
- 垄断:单一卖家,产品无替代品,有极大市场力量。
6.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对不同消费者或不同时间、地点的相同产品收取不同价格。
7. 投资决策- 净现值(NPV):投资项目现金流的现值减去初始投资。
- 内部收益率(IRR):使NPV等于零的折现率。
8. 风险与不确定性- 风险:可量化的不确定性。
- 不确定性:不可量化的未知因素。
9. 企业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通过规模经济和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市场低成本生产者。
- 差异化战略: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
10.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通过税收、补贴、价格控制等手段影响市场。
- 市场失灵: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如公共品、外部性等。
11.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相关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需求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用于对价格和社销会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 价格变动%
Q P
/ /
Q P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变动%=社价会格变动%*需求价格弹性 用于企业价格决策 用于政府制定有关的政策
练 习 题
一家州立大学的管委会面临一个重要的财务问题。按照现 在的学费水平,大学每年要亏损750万美元,校长是一位 生物学家,提出应把每一学生的学费水平从现在的3000 美元提高到3750美元,即增加25%,该校共有10000名 学生,他计算这样可补偿750万美元的亏损。
❖恩格尔法则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社提会高,食物支出在全部
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不断减小。
❖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
59%以上, 贫困生活 50-59%, 温饱生活 40-49%, 小康生活 30-39%, 富裕生活 30%以下, 最富裕生活
西方国家常把这个系数作为衡 量一个国家劳动者生活水平的 重要指标。
1996-2005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城镇居民家 年份 庭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 家庭人均
纯收入 (元)
1996 4838.9
1926.1
1997 1998
5160.3 5425.1
2090.1 2162.0
1999 5854.0
2210.3
2000 6280.0
2253.4
2001 6859.6
47.7
37.7
46.2
37.1
45.6
37.7
47.2
36.7
45.5
城镇居民家庭 实际用于食品
消费的支出 (元)
2359.5 2404.4 2422.9 2462.7 2477.0 2620.3 2902.1 3143.2 3551.9 3850.9
一条倾斜的直线
p
d
p社会
0
q
0
p
d d
q0
q
同一线性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变化
(1)弹性需求
P
E<1
E=∞
(2)非弹性需求社会E >1源自E >1(3)单元弹性
。E =1
E <1
E =1
0
E =0 Q
三、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销售收入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每一个 企业都会很自然地关心自己所经营的商品的销售收入情况, 而价格的变化与销售数量及全部销售收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 系。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价格上升都会使销售收入下降, 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价格下降都会使销售收入下降。
价格上升 价格下降 弹性需求 销售社收会入下降 销售收入上升 单元弹性需求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不变 非弹性需求 销售收入上升 销售收入下降
2009年3月下旬,民航总局通过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 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新的运价系统,并要求各航空公司4月 20日以后采用新系统出票。按这一新运价系统计算的折扣 票价,普遍上涨了两成,过去1折的机票变成2.8折。新运 价体系运行一周后,一些航空公司就纷纷推出了新的促销 措施,低于此运行系统最低折扣的低价票又回到了市场。 南航在天津飞广州航线就推出了价格为470元的特价机票, 不足原价1700元的25%,仅比天津至广州的火车票高5元。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 机、录像机等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方法? 为什么?
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 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谷物要涨价,收 入会增加,你有何评价?
是否有利要看农民总收入在气候不好情况下如何变动。 显然,气候不好直接影响的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供给减 少,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若此时市场 对农产品需求不变,即需求曲线不动,那么,农产品供给 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由于一般地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知,此时农民的总 收入将随均衡价的上升而增加。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 发生变化,或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 好而得更多收入。
如果皮毛的需求收入弹性是3,1990年和1991年皮毛销
量下降有多少可以归咎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
1990年,联邦政府对昂贵皮毛征收10%的税。假设税收
使价格上升了10%,如果皮毛的需求价格弹性是1.5,皮 毛销售下降中有多少可以归因于这种税收?
动物权利保护者声称,由于他们的努力,公众对购买皮毛
的兴趣变小了。另一方面,皮毛商主张更重要的因素是 1990年和1991年的冬天相当潮湿。你如何估计这些因素 的相对重要性?
四、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总收入TR = PQ = (a-bQ)Q
平均收入AR = T社R/会Q = P
边际收入MR = dTR/dQ = a-2bQ
价格
MR 0
社会
D=AR Q
总收入
TR
0
Q
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 商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 替代品的多少、社性会质是否接近与可获得性
第二节 需求的收入弹性
一、 需求收入弹性
指由消费者收入变化1%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
的百分比。 社会
一般公式为:
收入弹性=
需求量变动% 收入变动%
Q / Q I / I
Q I
•
I Q
点弹性
I
lim
p0
Q I
•I Q
dQ dI
•I Q
弧弹性
EI
Q / Q I / I
Q2 I2
Q1 I1
•
I1 Q1
(Q2 Q1) / 2 P2 P1
Q2 P2
Q1 P1
P2 Q2
P1 Q1
(P2 P1) / 2
例2: 假定某企业需求曲线上,当价格P=2时, Q=20,当P=5时,Q=5。求价格从2元到5元之 间的弧价格弹性。社会
解:E= ((5-20)/(5-2))×((5+2)/ (5+20))
价格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必须结合需求价格弹性来考虑。
价格 需求数量
20 100 18 240 16 360 14 460 12 540 10 600
8 640 6 660
销售收入
2000 4320 5760 6440 6480 6000 5120 3960
价格弹性
-7.83 -3.40 -1.83 -1.04 -0.58 -0.29 -0.11
故对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所做的 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
农业的悖论
许多农产品的需求都缺乏弹性。即使价格大幅度波动,人们 对粮食的消费量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变,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农 业悖论”。发生旱涝灾害时,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收入增 加。风调雨顺的年份,供给量增加,但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 少。“谷贱伤农”通常在丰收年份。
进入80年代后,有两种因素对这一悖论产生影响。其一, 农产品的市场日益全球化,仅从一个国家的数据难以反映出全 球需求与供给的综合影响。其二,政府对农业援助多,在这种 情况下,由市场中所得出的实际数据并非是需求与供给单独作 用的结果。
尽管如此,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农业中这一相互 矛盾的状况仍然存在。1988年,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 的洪涝灾害。1988年初夏,电视记者们在重灾区进行穿梭 式报道,并对农民的收入状况深表忧虑。但令记者们始料 不及的是,由于粮食减产,粮价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到年 底,粮价比上一年上涨了近50%。虽然因洪涝而受灾,但 作为一个整体,农民的净收入比1986年增加了近1/3。
平均油耗
736 685 680 638 555
开放经济时代,如果我们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着眼,还应看 到,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同一种商 品的需求弹性并不相同。这主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奢 侈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这样一来,需求弹性就变小了。如, 出国旅游原来是一种奢侈享受,所以需求极富弹性,现在出国 旅游在大城市已经很普遍了,所以需求弹性越来越小。各国经 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同种物品的需求弹性也不同。同样的食物, 如果在中国的需求弹性为0.12,在非洲某些国家可能是0.77。 尽管这些数值都属于需求缺乏弹性,但相差很大。即使在同一 个国家,不同的消费者的收入不同,对同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 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第二章 需求分析
如前所述,需求函数中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变化对需求 量都有影响。但是,价格变动、收入变动及相关产品价格 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多少呢?这个问题对人们进行选择 和作出决策关系重大。所有的企业管理人员都认为,他们 所面临的最棘手的决策,就是搞不清楚究竟是让公司产品 的价格提高好呢,还是让价格降低一点好。
➢ 购买商品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 ➢ 考察的时间长短
年份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汽油平均 价格
0.40 0.57 0.62 0.86 1.31
每加仑平均英 里数
13.3 13.7 14.1 14.5 15.7
每年每辆车平 均行驶英里数
9800 9400 9600 9300 8700
I2 Q2
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1)E 〉1 , 高档品 (2)1〉E 〉社0,会正常品
(3)E〈 0, 低档品
二、需求收入弹性应用
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社会
用于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
从1972-1986年,美国皮毛衣服的零售持 续上升,从大约4亿美元增加到18亿美元,直 到1989年微弱地增加到19亿美元后不增长了。 后来,皮毛产业经历了严重的下跌,1990年销 量下降了大约40%,1991年下降大约20%。 美国皮毛信息委员会的发言人抱怨销量在萧条 中下降,“我们正经历同其他奢侈品产业一样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