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输血与血型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4 输血和血型 课件 (共23张PPT)

(抗B)
(抗A)
血型
A B O AB
几个人将大量失血者送到医院,医生安排 两位护士分别准备手术和验血,旁边有人质疑 为什么要验血,再不抓紧就来不及了。
问题:在伤者大量失血的紧急情况下,医生 为什么不立刻给伤者输血,还要先验血呢?
验出伤者的血型后有三个人同时献血,但 并不是每个人血型都匹配。
问题:应该选择谁作为输血者呢?
正常 体重的7%-8%
<血量的10%
失血
>血量的30%
4000mL 表现正常 <400mL 无明显影响
>1200mL 有生命危险
一、血型的发现
德斯坦纳发现了人 类的血型。1930年, 兰德斯坦纳获得诺贝尔 奖。
随后,兰德斯坦纳进一步发现人的
血液按红细胞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和抗 体,可分为不同类型,不同血型的血液 混合在一起,就会发生凝血、溶血现象。 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 型四种,确立了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 种类:A型,B型,O型,AB型
正常
凝集
抢答游戏
问题一:不经过验血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什么 后果?
问题二:世界上第一个发现ABO血型的人是 谁?
问题三:他将血型分为哪几种?
输血关系图
O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型
输血,此时要考虑供血者的红
O
细胞中凝集原是否会与受血者 B B
AA
血清中凝集素发生反应,造成
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血量和输血
问题一: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 问题二:对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 有生命危险? 问题三:一次失血超过800毫升会有什么症状? 问题四:健康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4.4.4 输血与血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精品课件(人教版)..pptx

1. 严重贫血的患者
红细胞
2. 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血浆
3. 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血小板
4. 失血过多患者
全血
倡导无偿献血
6. 14
无偿献血利人利己
降低血脂
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概率
流动献血车
降低癌症患病概率
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
本节小结
输血 与 血型
血量: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血型 血型的发现者: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
一次急性失血
-20%
失血量超过
__8_0_0__~_1__0_0_0_毫___,占总血量20% 升
头晕
心跳加快
眼前发黑
一次急性失血
-30%
输血
失血量超过
_1_2__0_0_~__1_5__0_0_毫__,占总血量30% 升
生命危险
知识配对
一次失血1200—1500ml 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 一次失血800—1000ml 成人血量
6.地中海贫血症是遗传性贫血疾病,有时需要通过输血治疗。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B ) 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 B.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血量过少 C.中度地中海贫血需要输血治疗,一般实行同型输血 D.重度地中海贫血可通过骨髓移植治疗,因为骨髓中有造血干细胞
7.一个体重60千克的男子,因受伤失血1 800毫升,此时他的情况是
1829年: 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 这一次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以后的试验结果还是令人失望。
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血型 兰德斯坦纳发现血液有不同的类型,他将它们分为 划分 A型、B型、AB型和O型,这就是 ABO 血型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输血与血型 教学课件

A
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
B
血清中不含抗A和抗B凝集素 A、B凝集原 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凝
AB
O
凝集原+抗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 甚至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内容物。 同时因为失去的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
RH血型系统
• RH阳性
红细胞表面有RH蛋白
红细胞表面没有RH蛋白 • RH阴性血
大胆猜测一下为什么早期输血会失败
当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时 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抗原) 物”,血清中的凝集素就
血型 A B AB O
凝集原(红细胞) A原 B原
A原、B原 无
凝集素(血 抗B 抗A 无
抗A、抗
A(A原)
A(抗B)
√
B(抗A)
X
受血者 AB(无)
√
(血清)
O(抗A、抗
X
B)
献 血 者(红细胞)
B(B原) AB(A原、B原)
提示: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 要是血小板量少,动脉或静脉创伤性出血是大量失血。
成分输血
输入血浆 补充营养
输入血小板 恢复凝血
成分输血
A 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效果 B 避免血液浪费 C 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A凝集素和抗B凝 集素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含凝集原
A B
A、B 无
血清含凝集素
抗B 抗A
无 抗A、抗B
A + 抗A B + 抗B
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 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
B
血清中不含抗A和抗B凝集素 A、B凝集原 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凝
AB
O
凝集原+抗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 甚至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内容物。 同时因为失去的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
RH血型系统
• RH阳性
红细胞表面有RH蛋白
红细胞表面没有RH蛋白 • RH阴性血
大胆猜测一下为什么早期输血会失败
当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时 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抗原) 物”,血清中的凝集素就
血型 A B AB O
凝集原(红细胞) A原 B原
A原、B原 无
凝集素(血 抗B 抗A 无
抗A、抗
A(A原)
A(抗B)
√
B(抗A)
X
受血者 AB(无)
√
(血清)
O(抗A、抗
X
B)
献 血 者(红细胞)
B(B原) AB(A原、B原)
提示: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 要是血小板量少,动脉或静脉创伤性出血是大量失血。
成分输血
输入血浆 补充营养
输入血小板 恢复凝血
成分输血
A 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效果 B 避免血液浪费 C 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A凝集素和抗B凝 集素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含凝集原
A B
A、B 无
血清含凝集素
抗B 抗A
无 抗A、抗B
A + 抗A B + 抗B
凝集反应 凝集反应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 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输血与血型课件与答案

(C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AB型血的人出现大出血,优先输入什么型血? ( C )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2.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3.某同学列出的输血关系表如下,表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选项 A B C D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AB
A、O
B、O
B、AB
A、B、AB、O
AB
O
A、B、AB、O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4.输血过程中如遇到输血者血型和受血者血型不合时,输 血的结果是 ( B ) A.贫血 B.红细胞凝集 C.血液凝固 D.发炎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9.甲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说:“我是万能受血 者”。甲、乙的血型分别是 ( C ) A.A型、B型 B.A型、O型 C.O型、AB型 D.O型、B型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四章
10.当病人需要大量输血时,应该注意的原则是 A.O型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B.AB型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C.输同型血 D.输入亲人的血
生物 配RJ版 七年级 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4张PPT)

成分输血技术
成分输血--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
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输入病人体内。成分输血可以是血浆、血
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 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悬液
b.浓缩血小板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悬液
c.浓缩红细胞
四、倡导无偿献血
1.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2.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献
血
填
体
化
献
程
表
检
验
血
序
献
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成年人少量
血
献血,不但不影响身体健康,反而会促进机
意
体造血机能更好地工作,加速血液成分更新。 研究发现,少量献血可降低血脂、降低心血
义
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概率。同时发扬人道主
一一次次失性血失120血0~超15过001毫2升00(-血15液0总0m量L的,会30怎% )么:样危?及生命 3.在如果什一么个情人况一次下失伤血者超过才血需液要总输量的血3?0%(约1200毫升)
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二、血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 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 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 血浆,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运输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小资料
1.17世纪之前,人们对输血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但人们视血 液为人体内神圣的物质,甚至认为它能治百病。1492年罗马教皇 生了病,他接连喝了3个孩子的血,结果教皇的病非但没有治愈, 最终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
4.4.4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五、案例亮点
1.实际病例导入:通过分享病例,引发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的关注,使学生意识到血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血型知识的应用价值。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关于血型的知识,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血型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特点?输血时应注意哪些原则?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设置输血方案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对血型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人类的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血型的生物学意义,提高生活质量,为他人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的血型系统,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输血的原则,能运用血型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4.4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4.4.4输血与血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及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血型的生物学意义,掌握输血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1.实际病例导入:通过分享病例,引发学生对输血与血型的关注,使学生意识到血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血型知识的应用价值。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关于血型的知识,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血型有哪些分类?各有什么特点?输血时应注意哪些原则?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设置输血方案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通过对血型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人类的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血型的生物学意义,提高生活质量,为他人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的血型系统,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及特点。
2.掌握输血的原则,能运用血型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4.4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4.4.4输血与血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及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血型的生物学意义,掌握输血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4.4.4 输血与血型14

D . A型或AB型
兴趣作业
根据父母的血型,推测你自己可能是哪 种血型。
父母血型 子女可能 父母血型 子女可能
的配合 的血型
的配合
的血型
OxO AxA OxA BxB OxB
O O ,A O ,A O,B O ,B
AxB O x AB A x AB B x AB AB x AB
O ,A ,B ,AB A ,B A, B ,AB A, B ,AB A, B ,AB
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
贫血可能是因为红细胞量不足、血小 板可以促进凝血、加速止血。 答案
(1)应输入大量血浆; (2)输入红细胞; (3)输入血小板。
四、倡导无偿献血
1.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 199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
国家提倡18—55周岁符合体检标准的健康公民 自愿献血。(体重为男性不小于50千克,女性不 小于45千克)
3.一次献血量是多少? 200—300毫 升
献血的益处:
1、可预防、缓减高粘血症; 2、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3、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4、促进血液的更新。
首届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濮存晰和杨澜
长期坚持适量献血的人,体内新鲜的血细胞含量明 显高于未献血者,其精力更充沛,身体更健康。菲律宾 前总统拉莫斯于1997年3月第41次无偿献血,以此作为69 岁的生日纪念,他常说:献血使自己更显年轻。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输血与血型优秀教学案例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输血时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之间输血会发生什么反应?
2.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如何避免凝集反应的发生?
3.思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那么如何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输血?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将血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成员的血型匹配等。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强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输血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关注生活的意识。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思考输血时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同血型之间输血会发生什么反应?
2.让学生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如何避免凝集反应的发生?
3.思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那么如何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输血?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血型的奥秘,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紧急输血情况,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让学生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测血型,分享检测结果,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如何将血型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成员的血型匹配等。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输血的原则、血型的检测方法和输血反应的处理方法。
2.强调输血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进行。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输血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
献血年龄为18-55 周岁,两次献血间 隔为6 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 400 毫升。如果一名符合献血标准的
健康人按每六个月献血一次,每次献
血400毫升计算,那么,一个人一生可
献血74 次,累计献血量30000 毫升。
基础巩固
1.在ABO血型系统中,把人的血型分为_A_型_、B__型_、_AB_型_ 和O__型_。 2.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温
故
血浆
知
血液
红细胞
新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一、血量和输血
正常成年人血量: 约4800毫升(占体重的7%-8%)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危及生命
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
头晕 心跳 眼发黑 出冷汗
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
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
二、血型
遇到
红细胞
血浆
血型的发现
5、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输血给其他三种血 型的人?
O型---万能输血者
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A型血和B型血?
AB型---万能受血者
能力提升
1.一个B型血的人需要输血, 可以接受少量
的 O 型血;但如果这个病人失血过多,原则
上给他输的血应是 B型 。 2.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 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 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 爸爸、妈妈、小明的血型可能是( A ) 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B型 B.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 C.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 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凝集 不凝集
三、安全输血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O型血——万能输血者,AB型——万能受血者
输血的原则
1、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
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和组织液减少、 贫血可能是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血小板可以促进凝血、加速止血、 动脉、静脉等受创需输全血。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 生8.0级特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许多 人由于失血过多挣扎在死亡线上,全国人 民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
倡导无偿献血意义大
1、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 2、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 3、提高用血质量 4、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3.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
就会发生危险?
1200-1500毫升
4.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 mL,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200-300毫升 5.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会影响健康吗?
6.我国现行的献血制度规定哪个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7.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一个AB型血的人因大量出血,需要输血,他最好
接受何种血型的血? ( D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你能回答吗?
1、 ? ABO血型的发现者是谁
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
2、常见的ABO血型分成几种类型? A、B、O、AB型
3、的原则是什么? 同型输血
大量输血仍应输入同型血 3、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做到有目 的使用血液。
学以致用
输血时,应以__输__入__同__型__血为原则。在没 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 都可输入少量的___O_型____血,AB血型的人, 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输入少量_____或 _A__型__血。B型
成分输血技术
愿鲜血
A.18周岁以上
B.18~35周岁
C.18~45周岁
D.18~55周岁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原
因是( B )
A 损失200~300毫升的血液,对人体丝毫没有 影响
B 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 补充
C 少量损失血液有助于健康 D 血液的减少可以促进人体造血
3. 一个体重为80千克的成年人,他体内的
血液总量为( D )
A. 5~7.8升
B. 4.5~5.4升
C. 1~1.2升
D. 5.6~6.4升
感谢下 载
救,应以输入同型输血 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 的 O型 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 量的 A__ 型___B 型血。
3.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7%~8%。
4.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 超过400 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 补充。
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 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 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 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 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
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1)大面积烧伤患者; 大量血浆 (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 红细胞 (3)血流不止者。血小板 (4)创伤性出血 全血
5.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18_~__5_5___周 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输血的原则是( C )
A.O型血的人可以将血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B.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人的大
量血液 C.应该输同型血 D.应该输入亲人的血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D )的健康公民自
我国何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1998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什么样的人可参加献血? 国家提倡18—55岁符合体检
标准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是多少毫升? 4000毫升
7%--8% 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你的体重是多少?如 果按成年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