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子形成过程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二生物课件:2.1精子的形成 (共14张PPT)

谢谢大家!
学生活动: 依据模型展示减数分裂过程
问题探究: 1.什么生物进行减数分裂? 2.什么时期进行? 3.减数分裂有什么特点? 4.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 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 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 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的减少一半。
同: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 1、同源染色体:(一对) 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4、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精子的形成
精子 (23条)
卵细胞 (23条) 受精卵 (46条)
有丝分裂
和细胞分化
减数分裂 ?
减数分裂
?
父亲 (46条)
(46条)
母亲 (46条)
一、精子的形成
问题探究: 1.形成精子的是什么细胞?该细胞中染色体 数有什么特点?存在于什么部位? 2.精子形成过程中依次出现哪几种细胞名称? 3.减数分裂是否存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4.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有哪些不同的 特征呢?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精子的形成过程课件45张

任务活动
例4 [2021·吉林白城一中高一月考] 如图2-1-5所示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
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a、b、c细胞中都有1对同源染色体,c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 B.a、b、c细胞中都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姐妹染色单体 C.c细胞中1个四分体包含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是 由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D.b细胞中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发生片
段 互换 现象
①各对同源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
赤道板 两侧;
②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附着在
染色体的着丝粒上
任务活动
时期
后 期 减数 分裂 Ⅰ末 期
图像
染色体特征
①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分开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①形成 两个 子细胞
②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 的一半,且无同源染色体
任务活动
任务三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情境】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其精巢内某个精 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 (1)请补充完善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含量 的变化:
任务活动
分裂时期 间期 前期
减数 中期 分裂Ⅰ 后期
教师备用习题
2.[2021·山东英雄山中学高一月考] 图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 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关系。下列叙
任务活动
任务二 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情境】图甲和图乙为染色体模式图。
[分析] (1)图甲中 1和2
2和3、2和4
图2-1-4 、 3和4 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
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第1课时)(共42张PPT)

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Ⅰ)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Ⅱ)
精子 变形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问题探究1 ①若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则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 或卵细胞有 5 条染色体; ②若某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则该生物的体细 胞中有 20 条染色体; ③人的体细胞中有 46 条染色体,精原细胞中有 46 条染色体, 精子中有 23 条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
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次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Ⅱ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 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
体自由组合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粒列赤道板 着丝粒分裂 染色单体分离
4个 精细胞
变形
4个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 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变形 精子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I后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同源染色体?
2对
0对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粒未裂,上下同源分”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对数?
A
B
C
2对
2对
0对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对数?
D
E
F
4对
2对
精子 变形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问题探究1 ①若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则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 或卵细胞有 5 条染色体; ②若某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则该生物的体细 胞中有 20 条染色体; ③人的体细胞中有 46 条染色体,精原细胞中有 46 条染色体, 精子中有 23 条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
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次级精母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Ⅱ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 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减数分裂Ⅰ
同源染色体
体自由组合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粒列赤道板 着丝粒分裂 染色单体分离
4个 精细胞
变形
4个精子
减数第二次分裂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原 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变形 精子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减数分裂I后期
减数分裂Ⅱ后期
同源染色体?
2对
0对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粒未裂,上下同源分”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对数?
A
B
C
2对
2对
0对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对数?
D
E
F
4对
2对
第二章:精子的发生ppt课件

编辑版pppt
19
哺乳动物精子鞭毛 的横切面: 中央的轴纤丝
(central axoneme)和外围的 纤丝( external fibers).
编辑版pppt
20
精子的运动装 置— 鞭毛的超微 结构,微管排列的 “9+2”结构二、精子发生的规律及过程
(一)精子发生的主要过程 1.增殖期:精原细胞分裂增殖; 2.生长期:停止分裂增殖,进行物质积累, 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3.成熟期:经两次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细胞; 4.形成期(变态、分化):形成成熟精子。
编辑版pppt
28
❖ 时相:在一定发育时期 出现的特定细胞组合.
人精细管中有 6 个时 相 ( 即 6 种细胞组 合 ).
编辑版pppt
29
生精上皮周期: 当一个时相出现后到这个时相再次 出现为止,在横切面上称为一个生精上皮周期.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Ⅰ,
在果蝇初级精母细胞时期, Y染色体上出现少量的环状物(袢), 被证明这些环状物是致育因子的位点(即:致育基因转录的位 点),编码雄性特异蛋白质,决定精子的分化成熟.
编辑版pppt
43
2.基因表达的调节
编辑版pppt
44
精子发生的调控
激素 Y 基因 雄性特异蛋白
精子形成和成熟
编辑版pppt
45
Thanks
编辑版pppt
4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47
周期长度:指每个生精上皮经历的时间.
编辑版pppt
30
(五) 精子的形成 (分化, 变态过程) 1、细胞核的变化
精子形成过程ppt课件

2、指出下列各图分别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
减Ⅱ前期 减Ⅱ末期 减Ⅰ前期 减Ⅱ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四分体)
减Ⅰ中期 减Ⅱ中期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3、(2013江苏单科)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 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 各表 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1、形成场所:睾丸
2、精原细胞 部分有丝分裂 更多精原细胞
(原始雄性生
性成熟
殖细胞)
部分减数分裂 精细胞 变形
染色体数=体细胞
精子
3、精子形成过程:
4、精子形成各个时期主要特点:
间期:精原细胞 体积增大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减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数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⑶猕猴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42) 条,ab段的细胞有染 色体( 42)条,四分体( 21)个,染色单体( 84 )个;
⑷该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b )点
8 8
8
16
16
16
16
8
8
16
16
16
16
8
8
4
染色体 0
8
DNA
4
8 4
8
4
染色单体
0 4
0
4
0 8
练习:课本P22 3、4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 倍 C.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1 与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七、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在P17图解中写出各图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
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课件(共18张PPT)《动物繁殖》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从而导致受胎率降低。
2.尾部 (1)线粒体:产生ATP。在精子尾 部的中段,是动力车间。 (2)磷脂类:卵磷脂和缩醛磷酯, 氧化供能。 (3)精子尾部主段还含有Fe、Cu等 元素,其中Fe主要对构成细胞色素有关。
顶体帽 顶体
核后帽
质膜
顶体外膜 顶体内膜
核膜 核
精 子 顶 体 的 基 本 结 构
2.颈部 颈部是连接头部和尾部 的部分,位于头的基部,含有2~3个 基粒,由近端中心小体衍生而来,尾 部的纤丝即以此为起点。
颈部长约0.5µm,是精子最脆弱 的部分。在精子成熟过程中,不利因 素极易影响尾部而形成无尾精子。
(3)无尾精子是由于机械应 激或渗透压的突然改变,出 现这类问题应对整个采精及 其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原生 质滴位于精子头尾交界处, 原生质滴是由于精子的成熟 度不够或公猪使用过度。
二、精子的化学及功能
1.头部 牛精子的含量为3.38×10-9mg。 (1)DNA(脱氧核糖核酸):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携 带遗传信息,其遗传特性决定仔代的性别。 (2)蛋白质与氨基酸:组蛋白占精子干重的50%; 含17种氨基酸,主要是精氨酸,对顶体机能有保护作用; 组蛋白与DNA结合,对遗传信息的表达起控制作用。 (3)无机盐类:K+、Na+和无机P,与精子的运动有关。 P构成核苷酸中的磷酸分子;K+与精子活力有关。
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精子的形态结构
凡是哺乳动物射出的精子,在形 态和结构上具有共同特征,长50~ 70µm,由头部、颈部和尾部三部分构 成,表面有一层脂蛋白膜,是具有活 性和遗传物质的雄性生殖细胞。
精子长度不与个体大小成正比,有的甚 至相反。如大白鼠精子全长190µm,而大象 只有50µm。
2.尾部 (1)线粒体:产生ATP。在精子尾 部的中段,是动力车间。 (2)磷脂类:卵磷脂和缩醛磷酯, 氧化供能。 (3)精子尾部主段还含有Fe、Cu等 元素,其中Fe主要对构成细胞色素有关。
顶体帽 顶体
核后帽
质膜
顶体外膜 顶体内膜
核膜 核
精 子 顶 体 的 基 本 结 构
2.颈部 颈部是连接头部和尾部 的部分,位于头的基部,含有2~3个 基粒,由近端中心小体衍生而来,尾 部的纤丝即以此为起点。
颈部长约0.5µm,是精子最脆弱 的部分。在精子成熟过程中,不利因 素极易影响尾部而形成无尾精子。
(3)无尾精子是由于机械应 激或渗透压的突然改变,出 现这类问题应对整个采精及 其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原生 质滴位于精子头尾交界处, 原生质滴是由于精子的成熟 度不够或公猪使用过度。
二、精子的化学及功能
1.头部 牛精子的含量为3.38×10-9mg。 (1)DNA(脱氧核糖核酸):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携 带遗传信息,其遗传特性决定仔代的性别。 (2)蛋白质与氨基酸:组蛋白占精子干重的50%; 含17种氨基酸,主要是精氨酸,对顶体机能有保护作用; 组蛋白与DNA结合,对遗传信息的表达起控制作用。 (3)无机盐类:K+、Na+和无机P,与精子的运动有关。 P构成核苷酸中的磷酸分子;K+与精子活力有关。
精子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精子的形态结构
凡是哺乳动物射出的精子,在形 态和结构上具有共同特征,长50~ 70µm,由头部、颈部和尾部三部分构 成,表面有一层脂蛋白膜,是具有活 性和遗传物质的雄性生殖细胞。
精子长度不与个体大小成正比,有的甚 至相反。如大白鼠精子全长190µm,而大象 只有50µm。
精子形成过程ppt课件

第 一 次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分
同源染色体分离
裂 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未分裂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联会
复 制
思考:
1、图中第一个箭头的含义?发生的时间? 结果?
染色体复制
1、形成场所:睾丸
2、精原细胞 部分有丝分裂 更多精原细胞
(原始雄性生
性成熟
殖细胞)
部分减数分裂 精细胞 变形
染色体数=体细胞
精子
3、精子形成过程:
4、精子形成各个时期主要特点:
间期:精原细胞 体积增大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减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数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 c’ d d’ a a’b b’
2、图中有染色单体 8 个, 它们分别是 aa’bb’cc’dd’ 。 3、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它们分别是 1与2,3与4。
4、图中有四分体 2 个。
5、a与a,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称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
a a bb
,
,
aa bb
精子形成过程
问题探讨
讨论:
♀
1、图中的配子与体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有何不同?
配子
体细胞 2、图中的配子能否通过有
丝分裂产生?
♂
3、配子的染色体数量减
少一半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P16第一段
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
2.1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1)(1)(2)(共46张PPT)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
4、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分体:每对同源染色体有 初级精母细胞
四个 染色单体
(含有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染色体数减半。细胞中没 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中央
次级精母细胞 (无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没有染色单体
精细胞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变化曲线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DNA 变 化 曲 线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特征
减数分裂时期
染色体特征
细胞名称
间期
染色体进行复制
精原细胞
减数第 一次分
裂
减数第 二次分
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场所:睾丸
•
过程: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 Ⅰ)
→ 次级精母细胞(减 Ⅱ)→ 精细胞 (变形)→精子
• 几个概念
同源染色体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
4、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分体:每对同源染色体有 初级精母细胞
四个 染色单体
(含有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 染色体自由组合
染色体数减半。细胞中没 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中央
次级精母细胞 (无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没有染色单体
精细胞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变化曲线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4N
DNA 变 化 曲 线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特征
减数分裂时期
染色体特征
细胞名称
间期
染色体进行复制
精原细胞
减数第 一次分
裂
减数第 二次分
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场所:睾丸
•
过程: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 Ⅰ)
→ 次级精母细胞(减 Ⅱ)→ 精细胞 (变形)→精子
• 几个概念
同源染色体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形成场所:睾丸
2、精原细胞 部分有丝分裂 更多精原细胞
(原始雄性生
性成熟
殖细胞)
部分减数分裂 精细胞 变形
染色体数=体细胞
精子
3、精子形成过程:
4、精子形成各个时期主要特点:
间期:精原细胞 体积增大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减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数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 c’ d d’ a a’b b’
2、图中有染色单体 8 个, 它们分别是 aa’bb’cc’dd’ 。 3、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它们分别是 1与2,3与4。
4、图中有四分体 2 个。
5、a与a,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称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
a a bb
,
,
aa b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2、什么是联会?发生联会的染色体关系如何?
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
3、什么是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①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③可以两两配对(主要依据)。
12
思考:
1、图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
两对 1与2, 3与4 34
2、染色体1号与4号的关系?
第
二
第一极体
极
体
卵原 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4、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有哪些?
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染色体变化特点?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项目 形成生殖细胞数目
细胞质是否均分
有无变形过程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对照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回答问题: 第一4极体
第 二 极
4体
卵原
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8
8
4
次级卵母细胞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哪些?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4
卵细胞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3、染色体为2N的时期有哪些?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对照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回答问题:
非同源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一个四分体=(两条)染色体=( 四)条染色单体=( 四)个DNA分子
一个四分体=( 一对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的个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巩固练习:
下列是一个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请据图作答:
1、图中有染色体 4 个。 它们分别是1、2、3、4 。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 的生物 2、时期: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 时
3、过程: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 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 减少了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以哺乳动物和人为例
4、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 减半 ,DNA数目 减半 ;
精细胞
变形
精子
(头部含细胞核)
2个次级精母细胞
N
减 数 第
着色丝单点体分分(裂开,成姐子妹染染色)体
并移向细胞两极。
二
次
分 裂
(
4)个( 精)细胞 (变形)N
( 4)个(精子)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 ) N
关于精子形成过程
问题探讨
讨论:
♀
1、图中的配子与体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有何不同?
配子
体细胞 2、图中的配子能否通过有
丝分裂产生?
♂
3、配子的染色体数量减
少一半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P16第一段
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在生 物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 定性。(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前期 中期 后期
1、描述减数第二次分裂各
N 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与有丝分裂相似
N N 2N 2a 2a 2a
a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 分裂有何异同?
相同:染色体行为变化相似
不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 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3、指出图中各个时期的 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分别 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 移向细胞两极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 交叉,并相互交换一部分片段。
联会
复 制
前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生成的细胞是什么?
次级精母细胞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的主要区别?
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
联会
复 制
2N
(2N)
减数第一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
2)个(
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换,同源染色体分离
(N )
5、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比较
项目 着丝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数目
分裂后期 染色体行为
DNA含量
2N→N (减半)
N→2N→N (不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着丝点不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
前期
2N 2N
前期
2N
中期
2N
后期
2N
2a 4a 4a
4a 4a
✓上述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N 2a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上述细胞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没有间期或间
期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4个精细胞
1个卵细胞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有
无
场所
睾丸、花药 卵巢、胚囊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原始生殖细 胞的一半
四、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
精
四分体
( 卵
)
联会
细
胞
(
交叉互换
或
极
体
次级精(卵)母细胞
2A→4A→2A (不变)
2A→A (减半)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和人为例)
1、形成场所:卵巢
图2-4 人的卵巢(横切面)和卵细胞
原始雌性生殖细胞:卵原细胞
2、卵细胞形成过程:
卵原 细胞
1个次级
初级 减数第一 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
卵母细胞次分裂
次分裂
1个极体
第一极体
1个卵细胞
3个极体
第二极体
第 一 次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分
同源染色体分离
裂 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未分裂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联会
复 制
思考:
1、图中第一个箭头的含义?发生的时间? 结果?
染色体复制
2、精原细胞 部分有丝分裂 更多精原细胞
(原始雄性生
性成熟
殖细胞)
部分减数分裂 精细胞 变形
染色体数=体细胞
精子
3、精子形成过程:
4、精子形成各个时期主要特点:
间期:精原细胞 体积增大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
减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数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c c’ d d’ a a’b b’
2、图中有染色单体 8 个, 它们分别是 aa’bb’cc’dd’ 。 3、图中有同源染色体 2 对
它们分别是 1与2,3与4。
4、图中有四分体 2 个。
5、a与a,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a与b称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
a a bb
,
,
aa b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2、什么是联会?发生联会的染色体关系如何?
染色体两两配对
同源染色体
3、什么是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①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③可以两两配对(主要依据)。
12
思考:
1、图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
两对 1与2, 3与4 34
2、染色体1号与4号的关系?
第
二
第一极体
极
体
卵原 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4、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有哪些?
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染色体变化特点?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项目 形成生殖细胞数目
细胞质是否均分
有无变形过程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对照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回答问题: 第一4极体
第 二 极
4体
卵原
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8
8
4
次级卵母细胞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哪些?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4
卵细胞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何时?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3、染色体为2N的时期有哪些?
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对照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回答问题:
非同源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一个四分体=(两条)染色体=( 四)条染色单体=( 四)个DNA分子
一个四分体=( 一对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的个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巩固练习:
下列是一个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请据图作答:
1、图中有染色体 4 个。 它们分别是1、2、3、4 。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 进行有性生殖 的生物 2、时期: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 时
3、过程: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 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 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 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 减少了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以哺乳动物和人为例
4、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 减半 ,DNA数目 减半 ;
精细胞
变形
精子
(头部含细胞核)
2个次级精母细胞
N
减 数 第
着色丝单点体分分(裂开,成姐子妹染染色)体
并移向细胞两极。
二
次
分 裂
(
4)个( 精)细胞 (变形)N
( 4)个(精子)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 ) N
关于精子形成过程
问题探讨
讨论:
♀
1、图中的配子与体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有何不同?
配子
体细胞 2、图中的配子能否通过有
丝分裂产生?
♂
3、配子的染色体数量减
少一半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P16第一段
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在生 物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 定性。(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前期 中期 后期
1、描述减数第二次分裂各
N 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与有丝分裂相似
N N 2N 2a 2a 2a
a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 分裂有何异同?
相同:染色体行为变化相似
不同: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 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3、指出图中各个时期的 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分别 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 移向细胞两极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 交叉,并相互交换一部分片段。
联会
复 制
前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生成的细胞是什么?
次级精母细胞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的主要区别?
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
联会
复 制
2N
(2N)
减数第一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
2)个(
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换,同源染色体分离
(N )
5、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比较
项目 着丝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数目
分裂后期 染色体行为
DNA含量
2N→N (减半)
N→2N→N (不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着丝点不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
前期
2N 2N
前期
2N
中期
2N
后期
2N
2a 4a 4a
4a 4a
✓上述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N 2a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上述细胞中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没有间期或间
期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4个精细胞
1个卵细胞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有
无
场所
睾丸、花药 卵巢、胚囊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原始生殖细 胞的一半
四、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
精
四分体
( 卵
)
联会
细
胞
(
交叉互换
或
极
体
次级精(卵)母细胞
2A→4A→2A (不变)
2A→A (减半)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和人为例)
1、形成场所:卵巢
图2-4 人的卵巢(横切面)和卵细胞
原始雌性生殖细胞:卵原细胞
2、卵细胞形成过程:
卵原 细胞
1个次级
初级 减数第一 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
卵母细胞次分裂
次分裂
1个极体
第一极体
1个卵细胞
3个极体
第二极体
第 一 次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分
同源染色体分离
裂 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未分裂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联会
复 制
思考:
1、图中第一个箭头的含义?发生的时间? 结果?
染色体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