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分类

合集下载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防烟排烟系统是建筑消防系统的重要装置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排除浓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防烟排烟系统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系统。

自然通风系统是通过建筑本身的通风设施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交换。

具体来说,自然通风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管道、通风机、通风口等设备。

在火灾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通风设备,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排出烟雾。

由于自然通风系统主要依靠自然气流,无需消耗能源,因此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此外,自然通风系统的安装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小型建筑。

然而,自然通风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系统依赖自然气流,其效果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

在没有风力或风向不利的情况下,系统的通风效果会降低。

其次,自然通风系统的排烟效果较差,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烟气密度较大,很难通过自然气流排出。

另外,自然通风系统的控制难度较大,往往需要人工干预和调节。

相比之下,自然排烟系统是通过设置烟气负压区域,在火灾发生时将烟气引入负压区域,然后通过排烟设备将烟雾排出室外。

自然排烟系统主要包括烟气排放口、排烟风机、烟气探测器等设备。

当发生火灾时,烟气探测器会发出信号,触发排烟设备的工作。

自然排烟系统的优点是排烟效果好,可以迅速有效地将烟雾排出室外,提供良好的逃生通道。

此外,由于自然排烟系统采用机电结合的方式,系统的自控性和可靠性较高。

然而,自然排烟系统需要消耗能源,因此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节能和环保。

综上所述,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中常见的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通过流通和交换室内外空气来实现排烟,具有节能环保、安装成本低等优点;而自然排烟通过设置烟气负压区域将烟雾排出室外,其排烟效果较好。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建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合理设计和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以确保防烟排烟系统的有效工作,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重点知识汇总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重点知识汇总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重点知识汇总1.防烟系统的分类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可以根据其功能和设计原理来进行分类。

主要有压力式防烟系统、自然排烟系统和混合式防烟系统。

压力式防烟系统是通过机械设备产生压力差,将烟气排至室外;自然排烟系统则利用室内外温度和气压差异,通过自然对流将烟气排出室外;混合式防烟系统是两者的综合应用。

2.防烟系统的设计原则防烟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合理设置烟气防控分区: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防控分区,便于进行局部防烟控制和疏散。

-确定排烟口位置:排烟口的设置应考虑烟气生成源的位置和分布,确保能够有效排出产生的烟气。

-选择适当的排烟设备: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烟气产生量确定相应的排烟设备,如排烟风机、排烟塔等。

-确保排烟通道的畅通:对烟道、风道等排烟通道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确保通道畅通,减少阻力,提高排烟效果。

3.防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防烟系统主要包括排烟设备、排烟通道、控制设备和烟气探测器等。

排烟设备包括排烟风机、排烟口和排烟塔等,用于将烟气从室内排至室外。

排烟通道主要有烟道和风道,起到烟气传输的作用。

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排烟系统的运行和烟气的分区控制。

烟气探测器主要用于监测火灾烟气的产生和分布,及时启动排烟系统。

4.防烟系统的工作方式5.防烟系统的性能要求防烟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烟气排出速度、排烟口流速、压力差、排烟通道容积和排烟时间等。

其中烟气排出速度要求能够将烟气迅速排至室外,以确保室内烟气浓度不超过人体可耐受范围;排烟口流速要求足够大,以确保排烟效果良好;压力差要求能够产生足够的排烟能力;排烟通道容积要求足够大,以容纳大量的烟气和热气;排烟时间要求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将烟气排出。

总之,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了解以上重点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提高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水平。

第五章 防排烟系统

第五章 防排烟系统

第五章防烟、排烟系统第一节防烟排烟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工作原理一、防排烟系统分类1.自然排烟利用火灾产生的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实质是热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

在自然排烟中,必须有冷空气的进口和热烟气的排出口。

烟气排出口可以是建筑物的外窗,也可以是专门设置在侧墙上部的排烟口。

对高层的建筑来说,可采用专用的通风排烟竖井。

2. 机械排烟分为局部排烟和集中排烟两种方式,也叫负压机械排烟方式。

利用排烟机把着火房间中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口排到室外的排烟方式。

局部排烟方式是:在每个需要排烟的部位设置独立的排烟风机直接进行排烟;期初投资高,而且日常维护管理麻烦,管理费用也高。

集中排烟方式是;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区,在每个区内设置排烟风机,通过排烟口和排烟竖井或风道利用设置在建筑物屋顶的排烟风机,排至室外。

排烟稳定,投资较大,操作管理比较复杂,需要有防排烟设备,要有事故备用电源。

3、防烟加压送风对疏散通路的楼梯间进行机械送风,使其压力高于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而这些部位的压力又比走道和火灾区高些。

从而可阻止烟气进入楼梯间。

二、防排烟系统的组成1.自然排烟(1)自然排烟口的面积,一般可取地板面积的1/50。

排烟口应设置在距顶棚800mm 以内,如附图一附图一(2)排烟口的平面位置应按以下两个规定:[1].每个防区面积按500m2划分;[2].防区内任何地点到排烟口水平距离小于30m , 如附图二。

2. 机械排烟该系统是使用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

由挡烟(活动式或固定式挡烟壁,或挡烟隔墙、挡烟梁)、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和排烟出口组成。

如附图三。

当排烟风机负责一个防烟分区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60m3/h 计算; 800m m 顶棚面排烟口设置的有效部分当担负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 计算。

006防排烟系统

006防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
二、防排烟系统分类
3. 加压送风防烟 对疏散通路的楼梯 间进行机械送风, 阻止烟气进入楼梯 间。 优点:有效防止烟气 侵入所控制的区域, 而且由于送入大量 新鲜空气,特别适 合于作为疏散通道 的楼梯间、电梯间 及前室的防烟。 缺点:需要对风机进 行管理和调节。
防排烟系统
二、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
防排烟系统
二、防排烟系统分类
防排烟系统三种方式: 1.自然排烟: 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利用室外阳台或凹廊排烟
利用直接向外开启的窗排烟
防排烟系统
• 1.下列建筑中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 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设施进行防烟: • 1) 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 2) 建筑高度不大于l00m的住宅建筑; • 3)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其他建筑。 • 2.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 ; •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 不应小于2.0 ㎡ ; • 3 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其楼地面面积的5%; • 4 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

防排烟系统
加压送风管道和排烟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 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确需穿过时, 应在穿过房间隔墙或楼板处设置防火阀。 补风管道和加压送风管道上的防火阀的公称动 作温度应为70℃。 • 机械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 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内或室外屋面上。 • 3.前室:设置在高层或多层建筑内,在疏散走道 与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间之间的具有防火、防烟、 缓解疏散压力和方便实施灭火战斗展开的空间, 与疏散走道和楼梯间之间用乙级防火门分隔,空 间面积通常在4.5--10平方米之间。

防排烟系统深度图文详解,绝对干货!

防排烟系统深度图文详解,绝对干货!

防排烟系统深度图文详解,绝对干货!首先,有必要明确的是:防排烟系统并不是单一系统,而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两个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排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下面就分别对这两个系统进行图文解析:一、防烟系统设置部位: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安全性较高的安全出口)、消防电梯前室(灭火救援通道);2. 避难层(建筑内的安全区域,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才有)。

作用:通过设置防烟措施,防止烟气进入防烟部位,确保防烟部位的人员不受烟气侵袭,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2.机械加压送风1)自然通风方式前室示例楼梯间示例示例机械加压送风的立面图和平面图示例加压送风机及风管示例送风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和竖井示例前室送风口和竖井示例二、排烟系统设置部位:1.较长的疏散走道;2.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面积较大的地上房间和地下室(这两项的具体标准因建筑定性而异,具体可参见建筑防火设计规范);3.中庭。

由此可见,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进入疏散走道的烟气排出室外,为人员疏散创造必要的安全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2.机械排烟1)自然通风方式注:此处(房间和走道)的自然通风不同于楼梯间和前室的自然通风。

虽然它们的原理相同,但此处是作为排烟措施,而楼梯间和前室是作为防烟措施。

走道示例中庭示例2)机械排烟方式设置部位:按规范应设置排烟措施,但又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中庭。

原理示例水平机械排烟系统原理示例分区示例排烟口和手动开启装置示例排烟口手动开启装置示例中庭机械排烟示例排烟风机及风管示例排烟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排烟防火阀示例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密闭场所如地下室还应设置补风用的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的补风系统原理:排烟系统在有困难时,可以和通风空调系统兼用,但应符合排烟系统的要求。

车库排风和排烟兼用系统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防火分区具有较高耐火极限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建筑防排烟系统的基础知识

建筑防排烟系统的基础知识

3、防烟加压送风 对疏散通路的楼梯间进行机械送风,使其压力高于防 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而这些部位的压力又比走 道和火灾区高些。目的:阻止烟气进入楼梯间。
4、密闭防烟方式 对于面积较小,楼板耐火性能较好、密闭性好并采用防 火门的房间,可以来用关闭防火门使火灾区与周围隔绝缺氧 而熄灭。 当发生火灾时将着火房间密封起来,这种方式多用于小 面积房间。
2、机械排烟系统 使用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由挡烟垂壁、排烟口(吸烟 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和排烟出口组 成。
挡烟垂壁: 用不燃烧材料制成,挡烟垂壁的耐火极限要求不小于 0.5h。即:在(620±20)℃温度下保持30min,其完整性 不应破坏。 大多数商场因美观要求一般使用玻璃做挡烟垂壁;无美 观要求的通常采用普通钢板材料。 挡烟垂壁的高度不低于500mm(其实质是要求挡烟垂壁 在排烟口下的高度不低于500mm),因此经常提到的结构 梁在多数时候是不能直接当做挡烟垂壁的。
根据计算所得的排烟风量,选择排烟风机,并附加漏风 系数,一般取10%一30%。 房间和走道的排烟系统与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以 及合用前室的排烟系统应分开设置。并且每个排烟系统, 排烟口数量不宜超过30个。 排烟口布置规定: 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消防要求 距疏散出口不小于4米) 排烟口与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消防最低要 求10m),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于进风口,并不得 小于6m(消防最低要求3m)。排风源自管道 伸长3.机械加压防烟系统
机械正压送风系统由: 加压送风机、风道、送风口 以及风机、控制柜等组成。 该系统的风源必须: 吸自室外,且不应受到烟气 的污染。 一般情况正压送风系统与 排烟系统共同存在,图示。
楼 梯 间 前室走道

防烟排烟系统

防烟排烟系统
检查设备性能
定期对防烟排烟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 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维护记录
对每次维护保养的细节进行记录,以便追踪溯源 。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电源故障
传感器故障
当电源出现故障时,应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 是否正常,如果需要更换电源部件,要及时 更换。
当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应检查传感器的线路 和设备是否正常,如果需要更换传感器部件 ,要及时更换。
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保障人员安全。
工业厂房防烟排烟系统
0防烟
排烟系统,确保生产安全。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
03
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面积大,烟雾排除较为困难,应设置高
效的防烟排烟系统,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04
防烟排烟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运行管理
排烟通风系统
排烟通风系统是一种结合了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优点的系统 ,通常由排烟通风机、排烟通风口、排烟通风管道和控制器 等组成。
排烟通风系统的优点是能够在保证良好通风的前提下,有效 地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同时可靠性较高,维护和管理相对 简单。
03
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设计原则
1 2
安全性原则
防烟排烟系统可分为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和机械加压送风防 烟三种类型,根据不同场所和建筑结构特点选用。
系统组成
防烟排烟系统主要由排烟口、排烟管道、防火阀、排烟防 火阀、排烟口及控制装置等组成。
排烟口一般设置在疏散走道或前室的顶部,排烟管道用于 将烟气排出建筑物外,防火阀用于切断火源防止蔓延,排 烟防火阀用于阻断高温烟气进入排烟管道。
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垂直距离长,一旦发生火 灾时,烟气容易在建筑内部扩散,对人员生命和 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需要安装防烟排烟系统 。

上海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

上海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

上海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也对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上海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

一、防排烟系统的分类根据防排烟的功能和用途,防排烟系统可以分为:(1)爆炸防护排烟系统(2)防火排烟系统(3)通风换气和舒适性排烟系统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标准1. 市政规划防排烟设计标准根据上海市政规划,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设计建筑防排烟系统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在火灾现场应保证能够迅速排除烟雾和废气。

(2)各房间和楼层之间的防火间隔应符合国家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3)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的要求。

2. 设计技术要求(1)排烟风机和排烟口的数量和尺寸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排烟的速度应根据相应的流体力学计算确定。

(2)防排烟系统应与建筑的消防系统相连通,防止烟雾返回。

(3)建筑的结构及耐火封堵应符合上海市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4)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设计,如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其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3. 设计方案的评估和审查要求设计方案的评估和审查应符合以下要求:(1)设计方案应依据《建筑烟气排放和排烟通风设计规范》、《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建筑消防设施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和审查。

(2)设计方案应考虑建筑的基本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防火分区等要素,确保在火灾时能迅速排烟。

(3)设计方案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评估和评审标准。

设计的评估和评审应考虑不同火灾场景和火灾扩散的不同方向。

三、结论上海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标准严格,从市政规划到设计方案的评估和审查,都非常重视防火和排烟系统的作用。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确保大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同时,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以应对不同的火灾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排烟系统分类
电动排烟窗
• 防排烟系统可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防 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
• 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 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 筑物外的系统。
• 防排烟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 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
• 宜设在距顶棚或顶板下800mm以内,其间距以 排烟口的下边缘计。自然进风应设于房间的下方,
• 设于房间净高的1/2以下。其间距以进风口的 上边缘计。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
• 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应在30m以内。自然排烟窗、 排烟口中、、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 梯间正压。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 有着直接的关系。
• 自然防排烟系统: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 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
• 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 施。 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
• 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进行无组织的自然排烟方 式。 • 自然排烟应设于房间的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