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融合理论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社会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如何更好地发挥文旅融合的作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问题阐述和研究目的三个方面入手,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1.2 问题阐述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
乡村旅游产品线单一,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无法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提升游客体验。
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需要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的情况,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本文将从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理论分析,旨在探讨如何解决乡村旅游产业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当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揭示文旅融合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并分析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及相关政策支持情况。
本研究也旨在揭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未来展望和启示,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推动文化传承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2. 正文2.1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乡村旅游产业是我国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了国内外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成为了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文化和旅游交融的趋势也日益凸显,文旅融合已经成为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现代经济背景下,如何推进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发展路径和策略。
一、文旅融合的基本概念文旅融合是指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传统文化保护、文化艺术表演、文化传媒等领域,而旅游产业则包括旅游景区、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领域。
文旅融合是指将这两大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在乡村旅游产业中,文旅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还可以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氛围,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传统意义上,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为主,缺乏文化深度和创意元素。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往往只是单纯的游览风景,而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这一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下,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
与此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由于人流量过大,导致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
3. 文旅融合意识不强在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导致了双方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缺乏文旅融合意识是制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文旅融合理论的发展路径1. 建立文旅融合的政策体系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文化和旅游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首先要建立文旅融合的政策导向,引导投资者和企业家投身乡村旅游产业,注重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价值。
2. 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应该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渊源,创新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气息。
推动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

推动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引言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跨界合作的日益增加,推动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跨界融合指的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产业联动则是指不同旅游业子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本文将探讨推动旅游业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的意义,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的意义推动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创新驱动: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
2.资源共享:跨界融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其他行业的技术、渠道等资源,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3.拓展市场:跨界合作可以拓宽旅游产品的市场范围,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增加旅游业的市场份额。
4.提升用户体验: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增加顾客黏性。
影响因素分析推动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对于推动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优惠、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间的合作。
2.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不同行业之间的技术交叉和融合越来越频繁,为跨界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企业意愿:企业间的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对于推动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也起着关键作用。
企业需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创新实践。
4.产业结构: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以及市场规模也会对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产生影响。
规模较大、竞争激烈的市场更容易出现跨界合作的机会。
发展策略为了推动旅游业的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应采取以下几个发展策略:1.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跨界融合和产业联动,提供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
2.建立合作平台。
搭建旅游行业的合作交流平台,为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和深刻的旅游体验,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那么,如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首先,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内涵。
单纯的自然风光游览或娱乐设施体验往往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而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中,如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可以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从而使旅游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文化探索之旅。
其次,这种融合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同时,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为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它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地区在融合过程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的现象。
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与旅游景点进行叠加,缺乏深度挖掘和创新,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方盲目跟风,推出的文化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个性,难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此外,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营销推广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一)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要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了解其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价值内涵等,从中筛选出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文化元素,并将其与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

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引言: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中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本文将从形式、动因、路径、障碍以及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融合发展的形式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与文化融合:文化是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并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2. 旅游与休闲融合:休闲是现代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将旅游与休闲相结合,可以满足人们对身心放松、健康锻炼的需求。
3. 旅游与产业融合: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二、融合发展的动因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观光旅游,而是希望通过旅游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 产业升级需求: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具有复合性和交叉性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3.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满足于传统的旅游产品,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性、个性化和差异化。
三、融合发展的路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通过以下路径实现:1. 政府引导: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旅游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引导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2. 企业合作: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需要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共赢、资源共享,实现互利互惠。
3. 创新创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支持,鼓励企业家精神,推动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
四、融合发展的障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面临以下一些障碍:1. 体制机制不完善: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相关体制和机制的支持,但目前我国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政策的创新和制定。
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崛起,文旅融合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通过提供文化体验、旅游服务和创意产品等方式,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对文化、艺术和多样化体验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文化地理学、旅游文化学、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等学科。
文化地理学研究了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创造和变迁的影响,在文旅融合中提供了空间布局和资源整合的思路。
旅游文化学探讨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通过解读旅游现象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思想基础。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了创意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为文旅融合提供了经济支撑和创新驱动。
二、文旅融合的实践案例1. 我国西安的“丝绸之路”文旅融合实践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通过将丝绸之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西安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
丝绸之路文化展览、文化创意产品和演艺表演等都成为了西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美国纽约的艺术区文旅融合实践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切尔西区等艺术区是文旅融合的典型实践案例。
这些地区依托本地独特的艺术创作氛围和文化气息,发展了大量的艺术展览、文化节日和创意商业活动。
这些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文旅融合的发展前景文旅融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首先,文旅融合可以提升旅游的综合体验和附加值,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和创意产品。
其次,文旅融合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再次,文旅融合可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创新和转型。
最后,文旅融合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综上所述,文旅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

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推动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以及未来趋势,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与外延。
接着,从理论层面分析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总结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结合当前发展趋势,探讨文旅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具体实践案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文化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其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
它融合了文化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旨在探索文化与旅游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内在规律。
文旅融合发展基于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认同。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旅游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在文旅融合中,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互转化,互为补充,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这要求我们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推动文旅产业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的和谐共生。
文旅融合发展还借鉴了产业融合理论。
通过打破产业壁垒,实现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演艺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升文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体效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乡村旅游产业是指以农村为背景、农民为主体、农业为基础、旅游为手段的一种产业形态。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转型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文旅融合则是指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升级的一种发展模式。
本文将从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进行探讨。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的模式,即将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可以将农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乡土特色等资源整合起来,打造成乡村旅游景区。
二是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模式,即将旅游业与农业、演艺、餐饮等相关产业链进行整合,形成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关系。
在乡村旅游景区周边建设农家乐、特色小吃等配套设施,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互动。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乡村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民就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是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是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品质,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设施和环境质量,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一种发展模式,是以农村为背景、文化和旅游为核心的一种产业形态。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产业融合理论、农村发展理论和旅游发展理论。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式主要包括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的模式和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模式。
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促进乡村发展、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以及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障碍分析
1.资金障碍
2.制度障碍
3.需求障碍
四、张家界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1.重组融合
2.延伸融合
(二)促进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1.增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动性
2.加速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4]李太光,张文建,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9年03期
[5]Rosenberg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23, 1963:414~416.
3.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4.更新管理理念
五、结语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
1.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1.3.理论联系实际
1.4.问卷调查法Βιβλιοθήκη 2.技术路线3.可行性分析
3.1.本论文研究内容紧扣专业知识,有利于笔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四年的专业学习将为论文的写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2.2.国外关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研究
国外学者和有关方面对产业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电信、传媒、娱乐、金融和商业等已经出现产业融合现象的产业,而在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罗森伯格(Rosenberg 1963),他把产品功能和性质完全无关的产业因采用通用技术而导致的独立化过程称为技术融合[5]5]]5]]]。斯蒂格里特兹(Stieglitz 2002)将产业融合分为四种基本的类型:技术替代性融合、技术互补性融合、产品替代性融合、产品互补性融合[6]6]]6]]]。格林斯腾和汉纳(Greenstein&Kanna,1997)认为产业融合可以分为技术替代融合、技术整合融合或者技术互补融合[7]。斯蒂格里一特兹(Stielitz,2002)认为产业融合可以分为供给方的技术融合和需求方的产品融合。用相似的技术生产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即为技术融合,而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提供替代性或互补性产品时即为产品融合,这两种类型的融合又可各自分为替代性和互补性融合[8]。麦特霍纳(Malhotra,2001)则认为产业融合可以分为来自需求方的功能融合和来自供给方的机构融合[9]。
1.2.实际意义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2011年,《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向国民消耗为主体的大众旅游市场,深化旅游资源,特别是都市和乡村休闲生活资源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由此可见,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具有时代性和必然性。旅游产业融合对张家界由“小旅游”向“大旅游”,由单一的“文化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旅游方向转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对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供应,还能给消费者出行带来更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的大众化和社会化发展。
Theageofdigitalconvergence.Boston,1997
[9]LindJ.Ubiquitousconvergence:marketredefinitionsgeneratedbytechnologicalchangeAndtheindustrylifecycleRJ.PaPerfortheDRUIDAcademy,Winter2005Conference,2005
2. 2012年12月11日,参加开题报告会。
3. 2012年12月12日——2013年2月下旬,撰写论文初稿。
4. 2013年2月下旬——2013年3月中旬,修改论文,撰写论文二稿。
5. 2013年3月中旬——2013年3月底,修改论文,撰写论文三稿。
6. 2013年4月上旬,上交定稿,完成论文答辩。
[6]Yoffie.D.B.“ Introduction: CHESS an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In: Yoffie, D. B. (e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Boston, 1997: 1~35.
3.2.本论文将在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能保证论文的质量;
3.3.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文献资料齐全,数据完整,网络资源丰富,将使本论文得以顺利进行;
3.4.论文写作时间充裕,可以确保论文如期完成
四、进程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2012年11月20日——12月10日,查找阅读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3.自己的看法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各产业因自身的功能作用、技术优势、特征等的不同,以及它们与旅游业关联方式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也各不相同。所以,笔者就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给出了自己总的看法,包括研究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现状,研究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路径等。
2)综合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2.1.国内关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研究
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是指在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作用下,旅游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状态。近三十年来,随着企业时间的深入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和前沿。融合路径是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讨论。麻学峰[2009]等认为旅游产业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合和技术融合路径[1]1]]1]]]。何建民[2011]指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有以下三种:第一,旅游业要与当地的形象与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发展;第二,旅游业要与当地多种旅游相关设施与活动融合发展;第三,旅游业要与客源地、中转地与延伸地的政府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2]]2]]]。王慧敏[2007]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将旅游集成单元嵌入相关产业体系中,赋予该产业体系以旅游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彼此形成共生共赢的效应;二是以旅游集成为单元为中心,在不同的领域搜寻相匹配的相关集成单元,组合成符合市场的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动态最优[3]3]]3]]]。李太光和张文建[2009]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泛休闲化”,旅游业对接未来休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上的转型;二是“广服务化”,旅游业融入现代服务产业,实现产业内容上的扩展;三是“准模块化”,现代旅游业要汲取和创新先进制造业的方法和流程,实现产业效能上的提升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4]4]]4]]]。
一、选题的依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1.1.理论意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尤其是以关注民生、关注幸福为导向的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成为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学术界对旅游产业融合主要集中在个别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应用研究上,目前还缺乏关于旅游产业融合一般理论的专门的、系统的论述,尤其是对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多种旅游产业融合路径,探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同路径模式,以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为实例,对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力求使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能够更好地融合。
二、研究内容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依据
(一)产业融合及旅游产业融合的定义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依据
1.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共生理论
三、张家界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现状
(一)张家界旅游产业融合取得的成效
1.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形成长期竞争力
五、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
[1]麻学峰,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4):678-681
[2]何建民.中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8-9
[3]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七、答辩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八、学院意见
主管院长签名:
年月日
[14]徐红,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年第22卷04期
[15]肖建勇,郑向敏.我国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16]麻学峰.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及对转型的影响[J].学术论坛,2010年第10期
[17]高凌江,夏杰长.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路径及政策选择[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0]石培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1年05期
[11]王朝辉,产业融合扩展旅游发展空间的路径与策略[J].旅游学刊,2011(6):6-7
[12]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4):6-10
[13]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1年04期
[7]GeradinD.“Regulatoryissuesraisedbynetworkconvergence:theeaseofmulti一ut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