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11感受社会变化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社会变迁》教学设计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社会变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感受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社会变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但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社会变迁的深入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社会变迁的感知多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社会变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社会变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对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社会变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社会变迁,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动的社会变迁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变迁。
2.案例分析法: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变迁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社会变迁案例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讨论话题和思考题。
3.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社会变迁的图片,如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变化、交通发展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迁。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关注社会发展第1课感受

体验社会生活【预习】1、化、化、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2、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促进的改善和的提高,引发人们生活和生活的巨大改变。
3、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从而使国家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社会转变。
在当代,工业产品已经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离开的。
4、工业化的推进意义不仅使快速增加,不断涌现,而且随着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5、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以为主的传统社会迅速向以和为主的现代社会转变。
6、城镇化意义城镇化改善了城市生活的和事业,丰富了城市的生活,提高了市民的,同时带动了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共同繁荣。
7、现代城市生活和生活进入农村乡镇,乡村生活、成为发展趋势。
8、当代社会,信息化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
9、信息化影响:①、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而且正在改变人们的方式、交往方式、方式和方式。
②、互联网发展迅速,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机会、的渠道。
信息服务使生活更,人们的得到显著提高。
10、生活在文明时代,我们每个人不仅要以迎接新变化,享受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还要发挥自己的,努力为现代文明建设力量。
【合作交流】选择生活中的一个工业产品,交流起产生、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拓展探究】谈谈你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的流程,感受信息化的魅力【经典习题】1、到2020年中国也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30年前后全面实现工业化。
实现工业化()①、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②、能使国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③、新产品不断涌现④、有助于人们提高人们道德素质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2、工作在南京,生活在徐州。
高铁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来了极大的方便。
诸多民众的双城生活成为可能。
这表明()A、能使国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B、工业化的推进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C、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D、在当代,工业产品已经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3、互联网发展,微信的出现使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快捷这表明()A、信息服务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B、互联网发展迅速,使人们获得了更多学习的机C、当代社会,工业化产品日益入人们的生活D、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注方式4、现代的农村随处可见电视、冰箱,自来水等原来属于城市的东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现代乡村生活城镇化、现代化成为发展趋势。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 第一框 感受社会变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4.新的社会问题和新的挑战
(1)表现: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
(2)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3)对策之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当补充)
2.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1)文化生活的变化:
请大家把书本上的这个变化内容划下来。关于文化生活的变化,解放前我们不说,就那我出身以来说吧,小时候我们没有电视看,只有5分钱一本的小人书看,大书我们买不起呀。偶尔看看露天电影,就别说什么上网呀,打游戏呀,旅游呀等等。饭都吃不饱,还玩啥呀。
(2)政治生活的变化:
从家书抵万金到现在键盘一敲传偏全世界,
从遥望嫦娥到现在的探月工程,无不显示信息化社会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更注重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认识到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的过程,要把三个文明一起抓。
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
(1)物质文明发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认识到新中国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识,自觉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和原因。
2.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理解现代文明的发展。
(3)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我们展示了美好的未来,使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的力量去奋斗。生活是美好的,可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方面,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现代文明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好处,另一方面,现代文明的发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我们前进的路途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大家看书本第5页,看看在人类发展的过程有哪些不和谐的因素。
【思想品德】苏人版9年级1.1《感受社会变化》情境探究型教案

《感受社会变化》情境探究型教案(建议配套“《感受社会变化》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目“感受社会变化”,教材先引导学生通过身边生活的发展变化感受社会生活前进的脚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讨论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9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②知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的发展;③知道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采取的对策。
2、能力目标:①能够自己举例列举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深刻的变化;②能够理解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认识到新中国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识,自觉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人们生活变化、社会发展的表现难点:区分经济、文化、政治生活二、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三学生接触社会越来越多。
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变化,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三、教学方法根据9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1)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课感受社会变化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感受社会变化一、预习1、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___生活、___生活、___生活不断变化。
2、在当代,______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成绩的原因?P44、跨入21世纪,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P55、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P56、我国面临的不和谐问题有哪些?P57、不和谐问题存在有什么影响?P5二、课堂演练(一)、单项选择:()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化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有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A、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人们的政治生活日益扩大D、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不断增强()2、“鼓起来的钱袋子,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服饰,快起来的通信方式”反映了我国老百姓的生活变迁,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变化的原因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3)表明了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4)表明我国已步入全面小康社会A、(1)(2)(3)B、(2)(3)(4)C、(1)(2)(3)(4)D、(1)(3)(4)()3、下列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B、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在各地隆重举行C、常州市公安局出台规定,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盗窃、销赃自行车的犯罪行为D、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4、当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科学技术B、自然资源C、劳动者的数量D、教育()5、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是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成就的取得A、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结果B、表明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D、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年级政治 感受社会变化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感受社会变化学案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一、【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认识到新中国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从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识,自觉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
[能力目标] ①能够自己举例,列举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深刻的变化;②能够理解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
[知识目标] ①了解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②知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不断地发展;③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知识填空】1、人类通过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日益丰富,生活日益扩大。
3、人类的和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社会。
4、在当代,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5、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的新的发展阶段。
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8、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探究活动】1.现代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想一想,这三个文明之间是什么关系?2.完成教材P2[交流]、P3[感悟]、P4[交流]P5[探究]四、【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脚印――皮鞋印――摩托车车轮印――汽车车轮印。
从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A.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B.百姓的政治、文化生活日益扩大C.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D.私家车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首选交通工具2.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
九年级政治全册 1.1《感受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第一框感受社会变化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变化,领略现代文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果与困难。
知识体系:(2分钟)物质生活变化体验生活变化文化生活变化感受社会变化政治生活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领略现代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成就、原因、目标)正确认识社会的变化发展(问题、影响)活动过程:(21分钟)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5分钟)1.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日益丰富,政治生活日益扩大。
(p3§1)2.在当代,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
(p4§1)3.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到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p5§1)二、体验生活变化(阅读课文 p2-3,参加下列活动,独立思考。
6分钟)●镜头聚焦:请把我们的目光投向我国百姓生活的十大变化——(1)收入:“万元户”成为历史名词;(2)住:从生存到舒适;(3)行:从“自行车”到“汽车”;(4)穿:从“布票”到丰富多样的时装;(5)食:从“填饱肚子”到“食不厌精”;(6)医疗:有病从“扛”到积极治疗;(7)通信:从“邮票”到微信、视频对话;(8)教育:从精英到大众;(9)政治:从“拍拍手、举举手”到积极参加水价电价听证会、积极参与微博问政;(10)娱乐:从“听评书”到逛书店、上网、泡茶馆、看比赛、听演唱会、扭秧歌、做美容等。
●畅所欲言:结合自身观察,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你家乡的巨大变化。
●水到渠成:从上面材料“我们老百姓生活的巨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三、领略现代文明(阅读课文 p3-5,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
九年级政治全册1_1感受社会变化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 1.1 感受社会变化【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热情;2.领略现代文明,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果与困难。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社会发展发生的主要变化及其根本原因【教学难点】2.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理解现代文明的发展。
【自主学习】要养成阅读、思考的好习惯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思品课本P1—P6内容,认真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相信你一定行的!1.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2.在当代,迅猛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3.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4.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比如、、等【课中交流】爱动脑筋让你变得更聪明!1.举一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悟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2.议一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目标检测】有目标才能成功!1.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
下列内容能体现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是()①我家从农村搬进县城,住进了楼房②王维以前上班骑自行车,现在买了个轿车上下班③春天到了,鸟儿开始歌唱,树木开始发芽,冰雪开始融化④以前的烽火不见了,现在只要鼠标一点,信息即刻到达⑤“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网上购物”等词汇进入寻常百姓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2.当代,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A.教育 B.科学技术 C.中国共产党 D.三大文明3.人们的日子好了,也更会消费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自助旅游、考驾照、去健身房健身、自费到国外留学,其根本原因是()A.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B.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C.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 D.人类本身具有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4.当前我国还面临着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
PP T
修改意见
2)近年来,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已成为
组织学生在独立
思考或同伴讨论
感受社会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的发展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趣; 【知识与能力目标】:领略现代文明,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果与困难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发生了那些主要变化及其根木原因
1、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
2、 当前社会产生新问题和挑战的原因
教学过程 【预习】
1、体验生活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许多城乡居民的生活内容,表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表明了_
2、了解社会变化,领略现代文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人类社会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相互 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
【课堂活动】
活动一体验生活变化、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实话实说:对比过去的生活,体验现在的幸福,袒露真实的情感:
.过去人们居住土房茅屋,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去人们用芭扇纳凉、火炉取暖,现在
.过去人们只求吃饱穿暖,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烽火传信,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畅所欲言:结合自身观察,请从多角度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你家乡的巨大变化。
•水到渠成:从上面材料中老百姓生活的巨变,我们有哪些感受?
活动二 了解社会变化,领略现代文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中的成果与困
的基础上交流发 某校思想品德老师组织部分学生到A
村就当地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下面是 他们的所见所闻: 【镜头一】村委会大楼里正在举行村民代表大会,村主任1
可村民代表汇报近期工 作,征求村民意见,接受村民监督。
【镜头二】村建立完善了文化大院,充实完备了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基础文化 设施,开设了高标准的宣传栏、阅报栏等。
言。
引导学生从 某个方面选择一 两例来说明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 巨大成就,反映 我们祖国而貌发
1)漫画《三代 人赶
集的变 化》表明
2.独具慧眼:镜头一、二、三分别反映三个文明中的哪个文明成果?
镜头一•:
镜头二:
镜头三:
•结合P4,议一议: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有哪些?
3. 见微知著:镜头四反映了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 有什么影响?
•冷静反思:在看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你认为当前我国在发 展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仍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试举三例并选择其中一例 说说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例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及影响: 【例题】
材料一:苏州市某校九年级学生网上调查2014年我市社会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 年份
①GDP
增长速度
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③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④单位
GI 能耗2013 8. 0% 26955 元 8896 元 4. 0% 2014 7. 2% 28844 元 9892 元
4. 3%
注:⑤环保投入比上年增长率6. 9%,⑥但2014年苏州仍经历143个雾霾天气, 比上年略微减少。
问题: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信息)?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 力
活动三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板书】 说_说:建党100年时,要实现
建国]00年时,要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z-
物质军舌变化
体验生活变化 {文化生活变化
J
I 政治生活变化
感受社会变化I
「1、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
领略现代文明 J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3、奋斗目标
教 学 后 记
【镜头【镜头三】无公害大棚蔬菜、漂亮的农家院,房前停放农用汽车、小汽车。
分析上述四个镜头, 1.条分缕析:你认
生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