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中药学_红半边莲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性味:毒;消肿止痛。主急性咽喉炎,牙 龈肿痛,疮疖肿毒,热病便血,瘰疬,疥 癣,毒蛇咬伤,烧烫伤。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鲜品 捣敷。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根茎略呈圆形,弯曲,有分枝,长5-12cm, 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性状鉴别:
径0.4-1.5cm。表面红棕以或棕褐色,粗 糙,有纵皱纹和明显的结节。有时可见有 薄片状的栓皮和残留的须根。有的表面具 有点关突起的根痕和黄褐色绒毛。节间长 0.5-1cm,每节有一凹陷的茎痕。质硬脆, 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折色至棕红色, 可见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气微,味酸涩。
采收和储藏:全草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 干;根秋、冬季挖取,洗净泥沙,切碎, 鲜用或晒干或烘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原始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1.5m。根茎粗壮, 横走;茎直立或下部倾斜,无毛,粉红色, 有膨大的节。叶互生;叶柄纤细,下部的 长约10cm,上部的长约2cm;托叶早落, 叶片膜质,阔卵形至长圆形,不对称,长 11-27cm,宽3.5-10cm,先端渐尖,基部 心形,歪斜,外侧有一大耳片,长1.5
红半边莲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名称:红半边莲 别名:半边风、山蚂蝗、鬼边榜、大 半边莲、肉半边莲、红叶子。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原始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红半边莲
药材基源:
为秋海棠科植物粗喙秋海棠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B.aptera sensu Merr.]
半边莲《全国中草药汇编1

②《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③《岭南采药录》:"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④《中国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
⑤《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⑥《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采用8%半边莲煎剂湿敷,或用40%半边莲煎剂外搽,见效迅速。
【摘录】《*辞典》
页首《Leabharlann 华本草》【出处】1.出自《本草纲目》: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湿塍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
2.《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半边莲,食多量引起流涎,恶心,头痛,腹泻,血压增高,脉搏先缓后速,严重者痉挛,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先催吐,洗胃,后饮浓茶,注射葡萄糖液。对症治疗:如出现惊厥,可给解痉剂,针刺人中、合谷、涌泉等穴位;呼吸麻痹时给以强心剂
④治乳腺炎: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⑤治无名肿毒:半边莲叶捣烂加酒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⑥治喉蛾:鲜半边莲如鸡蛋大一团,放在瓷碗内,加好烧酒三两,同擂极烂,绞取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约一、二十分钟吐出。
⑦治时行赤眼或起星翳:㈠鲜半边莲,洗净,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时换一次。㈡鲜半边莲适量,捣烂,敷眼皮上,用纱布盖护,一日换药两次。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辛,平。
【归经】归心、小肠、肺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抗结直肠癌中药简介——半边莲

抗结直肠癌中药简介——半边莲一、药物简介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是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草本;具白色乳汁,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cm,无毛。
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长8~25mm,宽2~6m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
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梗细,长1.2~2.5 厘米,基部有长约1毫米的小苞片2枚、1枚或者没有,小苞片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而与花梗无明显区分,长3~5毫米,无毛,裂片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全缘或下部有1对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0~15毫米,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裂片全部平展于下方,呈一个平面,2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3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未连合部分的花丝侧面生柔毛,花药管长约2毫米,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
蒴果倒锥状,长约6毫米。
种子椭圆状,稍扁压,近肉色。
花果期5~10月。
《本草纲目》载:“半边莲,小草也。
生阴湿膝整边。
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
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
半边莲自生于原野、田边、沟旁或潮湿的荒地及阴坡等处。
其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也耐轻度干旱、寒冷,适合深厚、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
半边莲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分株繁殖。
二、性味归经性味:辛,平。
归经:归心、小肠、肺经。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0~15g,鲜品30~60g。
外用适量。
三、民间用法半边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臌胀水肿,湿热黄疸,湿疹湿疮等。
入药部位为半边莲的干燥全草,可内服,可外用。
其茎、叶都有杀虫作用,用时以水煮或用冷水浸泡过滤的药液喷酒。
春夏季采半边莲嫩茎叶,经开水掉、凉水漂后,可炒食、凉拌、做汤等。
1.《岭南采药录》载:“治鱼口便毒,跌打伤擦痛,恶疮,火疮,揭敷之”。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半边莲这种中药大家认识吗?知道它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半边莲是桔梗科植物的一种,在中国的华北地区比较常见,多生长在一些潮湿的地带。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半边莲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半边莲的功效和作用1、半边莲有治疗毒蛇咬伤的作用,人们在被毒蛇咬伤以后可以直接取一百克新鲜的半边莲,用硬物把它捣碎,然后取出汁液,加入五十克甜酒进么调和,调匀后直接饮用,然后要盖被卧床,感觉出汗以后就是毒素的排出。
2、半边莲有治疗血吸虫病以及腹水的作用,具体用法就是把五十克半边莲加水煎制后直接服用。
半边莲对阳性肿毒的冶疗功效也很出色,可以直接把新鲜的半边莲加工成碎末,再放入少量的食用盐调匀直接敷在患处上,慢慢的会有黄水流出,每天换药一次几天以后可以痊愈。
3、除了治疗这些疾病以外,半边莲还有治疗中耳炎、女性乳腺炎以及盲肠炎以及痢疾和赤眼等多种疾病的作用,不过在治疗不同的病症时,半边莲的用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了食用安全最好能在医师指导师下使用。
半边莲的吃法消黄茶材料:车前草15克,半边莲15克,茵陈蒿15克。
做法:将车前草、半边莲、茵陈洗净,水煎,二滚即放入红糖,再煎2分钟。
养生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半边莲鲫鱼汤材料:鲫鱼250克,半边莲60克。
做法:(1)将半边莲、生姜洗净。
(2)鲫鱼活杀,去鳞,肠杂,洗净。
(3)用少许生油起锅,下姜爆至鲫鱼微黄。
(4)把鲫鱼与半边莲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利水消肿。
半边莲的病害防治主要病虫害:病害:立枯丝核菌、镰刀菌、葡萄孢菌、腐霉菌。
虫害:蚜虫、潜叶蝇、蓟马、白粉虱、蛾蝶类害虫、蛞蝓等。
常见问题防治措施:植株倒伏。
原因:受葡萄胞菌属(Botrytis)侵染引起的茎腐病;受枯苗菌属(Pythium)侵染引起的立枯病。
解决方法:不要让植株生长在长期潮湿的基质里;避免茎秆在天黑前还处于潮湿的状态;多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定期喷施杀菌剂。
中药“清热解毒药”——半边莲

中药“清热解毒药”——半边莲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
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
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切段。
本品气微特异,味微甘而辛。
以叶色绿者为佳。
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平。
归心、小肠、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水肿属阴水者忌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半边莲辛,能解蛇毒,痰喘能平,腹水可逐。
三、临床应用1.痈肿疗疮,蛇虫咬伤本品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是治疗热毒所致疮痈肿痛之常用药。
内服、外用均可,尤以鲜品捣烂外敷为佳。
治疗疗疮肿毒、乳痈肿痛,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或配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药;若用于毒蛇咬伤、蜂蝎蜇伤,常与白花蛇舌草、重楼、紫花地丁等同用。
2.鼓胀水肿,湿热黄疸本品有利尿消肿之功,故可用治鼓胀、水肿、小便不利。
如治疗水湿停蓄,大腹水肿,可与金钱草、大黄等药配伍;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与茵陈、泽泻、栀子等配伍。
3.湿疹湿疮本品既有清热解毒作用,又兼有利水祛湿之功,对皮肤湿疮湿疹及手足疥癣均有较好疗效。
可单味水煎或配伍苦参、蛇床子、白鲜皮等药,局部湿敷或外搽患处。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生物碱,主要有山梗菜碱,山梗菜酮碱、山梗菜醇碱和异山梗菜酮碱,去甲山梗菜酮碱等。
其还含有黄酮苷、皂苷、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和果糖等成分。
2.药理作用半边莲口服有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其尿量、氯化物和钠排出量均显著增加,洛贝林吸入有扩张支气管作用、肌注有催吐作用、对神经系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半边莲煎剂,以及从中分离出的琥珀酸钠、延胡索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有一定的抗蛇毒作用;口服有轻泻作用,体外实验证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常见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煮醇沉制剂有利胆作用。
五、半枝莲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
性味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半边莲的功效、作用及常用配方

半边莲的功效、作用及常用配方半枝莲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
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科属分类】:唇形科、黄芩属。
【性味】:味辛;苦;性寒。
【归经】:归肺经;肝经;肾经。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
【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半枝莲的常用配方1、治吐血,咯血:鲜半枝莲50~100克,捣烂绞汁,调密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
(泉州本草)2、治尿道炎,小便血尿疼痛:鲜半枝莲50克,洗净,煎汤,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3、治热性血痢:半枝莲100克,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4、治痢疾:鲜半枝莲150~200克,捣烂绞汁服,或干全草5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肝炎:鲜半枝莲25克,红枣5个,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6、治胃气痛:干半枝莲50克,和猪肚或鸡一只(去头及脚尖,内脏)。
水,酒各半炖熟,分二,三次服。
(泉州本草)。
7、治咽喉肿痛:鲜半枝莲40克,鲜马鞭草40克,食盐少许,水煎服。
(福建中草药)。
8、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半枝莲,鹿茸草,一枝黄花各15克,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肺脓疡:半枝莲,鱼腥草各50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
10、治蛇头疔,淋巴腺炎:鲜半枝莲50~100克,调食盐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11、治淋巴结核:半枝莲100克,水煎服。
或半枝莲,水龙骨各50克,加廋猪肉适量,煮熟,吃肉和汤。
12、治背痈:鲜半枝莲根捣烂外敷。
要留出白头,一天敷二次。
另取全草50克,水煎服,服四,五次即可排脓。
排脓后,用根捣汁滴入孔内,并用纱布包扎,一天换二次。
13、治癌症:半枝莲,蛇葡萄根各50克,藤梨根200克,水杨梅根200克,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25克。
半枝莲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半枝莲药材名称:半枝莲拼音名称:BANZHILIAN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半枝莲,挖耳草,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小韩信,小耳挖草,金挖耳草,盒挖耳,耳挖草,溪边黄芩,野夏枯草,方儿草,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
科属: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产地: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有河北、陕西南部、河南、湖北、湖南。
性味:[性味、归经]辛、苦,寒。
归肺经;肝经;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
中成药:共有46种中成药使用半枝莲:茵莲清肝合剂复方斑蝥胶囊参莲胶囊半枝莲片热炎宁胶囊热炎宁片参鹿扶正胶囊热炎宁颗粒茵山莲颗粒鼻咽灵片等。
应用:1、用于热毒疮疡,毒蛇咬伤,以及肺痈等症。
半枝莲用治痈肿疮疡,有解毒、消肿作用;用治毒蛇咬伤也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单独应用,或配合清热解毒药同用,既可内服,也可外用,用治肺痈,可配合鱼腥草、开金锁等同用。
2、用于肺癌、以及肠胃道癌症。
本品用于肺癌,常与蜀羊泉、寻骨风、鱼腥草等配合应用;用于胃肠道癌症,常与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八月礼、半边莲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利尿、祛瘀止血,可用于腹水及损伤出血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
不可长期服用。
采收加工:种子繁殖的,从第2年起,每年的5月、7月、9月都可收获一次。
分株繁殖的,在当年9月收获第1次,以后每年可收获3次。
用刀齐地割取全株,拣除杂草,捆成小把,晒干或阴干。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全草含红花素、异红花素、高山黄芩素、高山黄钤甙、Β-谷甾醇、硬脂酸、生物碱、多糖等。
2、药理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半枝莲对肉瘤180、艾氏腹水癌、脑瘤22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
此外,该品还有抑菌、利尿、止咳、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1、治癌症:半枝莲,蛇葡萄根各50克,藤梨根200克,水杨梅根200克,白茅根,凤尾草,半边莲各25克。
半边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半边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简介半边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Erigeron breviscapus,属于菊科植物。
它的名字源于其花朵开放时只有一边是开放的特点。
半边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东和华南地区。
在中医传统药理学中,半边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被认为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
半边莲的成分半边莲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物质、植物甾醇、挥发油和矿物质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和促进心脑血管健康的功效。
半边莲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改善心脑血管健康半边莲具有抗凝血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
此外,它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功效,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2. 缓解头痛和偏头痛半边莲含有一种名为马钱子硷的成分,这种成分对于缓解头痛和偏头痛有一定的疗效。
它通过扩张颅内血管、减少血小板聚合和降低血浆纤溶系统活性等机制,发挥其药理作用。
3. 减轻焦虑和抑郁半边莲含有多种抗氧化和抗炎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提高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4.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半边莲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活性。
研究表明,半边莲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于耐药菌种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5. 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半边莲含有多种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
6. 促进胃肠健康半边莲含有一定的纤维素和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和预防便秘有一定的益处。
此外,半边莲还具有抗胃溃疡和抗胃酸过多的作用。
7. 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半边莲提取物对于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抗肿瘤的潜力。
如何使用半边莲半边莲可以被制成药物、茶剂、饮片等形式进行使用。
具体用法和用量应根据医师的建议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边莲
药材名称:
半边莲
拼音名称:
BANBIANLIAN
别名:
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蛇舌草、鱼尾花、半边菊、半边旗、奶儿草、半
边花箭豆草、顺风旗、单片芽、小莲花草、绵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积草、白腊滑草、金菊草、金鸡舌、片花莲、偏莲、瓜仁草、蛇啄草、长虫草
科属:
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带根全草
产地:
产于华东、华南、西南、中南各地。
性味:
[性味、归经]辛,平。
入心、小肠、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中成药:
共有26种中成药使用半边莲:京万红和络舒肝胶囊消石片二丁颗粒蟾酥镇痛
膏二丁冲剂和络舒肝片蛇咬丸神州跌打丸湛江蛇药等。
应用:
1、疮痈肿毒,虫蛇咬伤。
本品清热解毒,是治疗热毒所致疮痈肿毒诸证之常用药。
内服外用均可,尤以鲜品为佳。
如鲜品捣烂,加酒外敷患处,治疗疔疮
肿痛;鲜品捣烂外敷,治疗乳痈肿痛;用于毒蛇咬伤、蜂蝎蛰伤,常与白花蛇
舌草、虎杖、茜草同用。
2、腹胀水肿。
本品有利水消肿之功,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
常以本品与金钱草、大黄、枳实配伍,治疗水湿停聚,大腹水肿;本品与白茅根同用,治疗
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3、湿疮湿疹。
本品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对皮肤湿疮、湿疹及疖廯有较好疗效。
可单味水煎,局部湿敷或外敷患处。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鲜品30~60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虚症水肿忌服。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拔起全草,除去杂质,切段,晒干。
鲜用或生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主要为L-山梗菜碱、山梗菜酮、山梗菜醇碱、异山梗菜酮碱(即去甲山梗菜酮碱)、黄酮甙、皂甙、多糖。
又有报道含菊糖、对-羟基苯甲酸、延胡索酸和琥珀酸。
根茎含半边莲果聚糖。
2、药理作用:
(1)抗蛇毒作用本品为治疗蛇毒的要药。
对于毒蛇咬伤的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半边莲煎剂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延胡索酸、对羟基苯甲酸、琥珀酸、果糖等)对小鼠眼镜蛇毒中毒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半边莲煎剂及半边莲素A和B静脉注射,对麻醉犬
有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
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加强和延长。
剂量过大则引起呼
吸麻痹而死亡。
切除窦神经或摘除颈动脉体后,再注射半边莲制剂,则不出现
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
说明其呼吸兴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而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所致。
有报道指出,半边莲碱吸入有扩张支
气管的作用,能够对抗毛果芸香碱和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半边莲素A及B对离体兔心及蛙心小量兴奋、大
剂量则抑制。
麻醉犬静脉注射半边莲浸剂,出现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但全
半边莲素静脉注射相当剂量时,虽具有同等程度的利尿作用,但毫不影响血压,而提取全半边莲素后的残余液静脉注射,只引起血压下降,却毫无利尿作用。
因此降压与利尿有效成分并非同一物质,而且前者在消化道内吸收较差。
煎剂
或半边莲素B对离体兔耳或蛙后肢血管灌流,呈收缩作用;但正常家兔灌服煎剂,则见兔耳血管扩张。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其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的作用大于对
血管的直接作用。
半边莲煎剂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小剂量能使血压稍微上升,
剂量加大则产生持久性的血压下降。
此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仍然存在。
切
断迷走神经和注射阿托品,均不影响其降压作用。
但压迫双侧颈总动脉的升压
反射被抑制。
有人认为,其降压作用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以
及直接抑制心脏之故;大剂量引起的血压下降,可能是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及心肌的原因。
(4)利尿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半边莲浸剂0.1G/KG或半边莲素B均有显著
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伴有血压下降;同样剂量灌入十二指肠也有利尿作用,
但不引起降压,剂量增至10~20倍,才有降压作用。
半边莲碱2.5~5MG肌
肉注射,对正常人亦有利尿作用,但尿中的氯化物含量不增加,甚至减少,而
副作用则较多。
全半边莲素RADICANIN(原作者对粗制品的暂定名称,系浸
剂碱化后的乙醚提取物)溶液在与浸剂相当的剂量静脉注射时也有同样程度的
利尿作用。
2MG/KG的利尿强度与10MG/KG撒利汞相当。
大鼠口服浸剂
1G/KG,其利尿效果与1.3G/KG尿素相当。
用药后不仅尿量增加,而且排氯量
也大大增加,单位尿量中含氯浓度也超过正常水平,在利尿发生之前,一般有
血液比重下降的现象,表明半边莲利尿在其直接作用于肾脏之前,还可能有肾
外的利尿因素参与。
长期应用后,利尿效果逐渐减弱。
开花期以后的半边莲较
开花前者利尿作用强,煮沸不影响利尿作用,但如在150℃烘制24小时,几乎
完全丧失其利尿作用。
浸剂在20℃经48小时左右即发黄变酸,丧失其利尿作用。
半边莲按山梗菜生物碱提取法得到的半边莲素B给狗静脉注射也呈现利尿
作用。
正常人口服煎剂,尿量及氯化物或钠排出量均有显著增加。
从半边莲中
分离出的菊糖给大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则使尿量减少。
(5)利胆作用半边莲水煮醇沉剂1G(生药)/KG给犬静脉注射后,胆汁流
量较给药前增加2倍以上,给药50分钟后作用达高峰,但胆汁中固形物、胆酸盐和胆红素浓度均降低。
(6)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实验表明:半边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半边莲煎剂对
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7)其他作用半边莲碱给猫和犬肌肉注射,有致吐作用,其催吐的作用机制可能既与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亦有周围机制参与。
有报道认为,半边莲
碱虽有催吐成分,但因不够安全,故不宜作催吐药。
半边莲碱以往曾用作恶心
性祛痰药,但效果欠佳。
半边莲煎剂口服,有轻泻作用。
半边莲碱对离体兔肠
的张力和蠕动,小剂量有一过性增强作用,随后抑制,大剂量则有麻痹作用。
半边莲碱口服时抑制食欲。
小鼠剪尾法证明,半边莲煎剂腹腔注射可使出血时
间缩短。
临床应用:
1、治疗百日咳。
鲜半边莲、鲜鹅不食草各120G,水煎2次,每次30分钟,浓缩至300ML。
3岁以下15ML/次,3岁以上20ML/次,口服,1日3次。
5天
为1疗程。
治疗21例,1疗程治愈者12例,2疗程治愈者7例,另2例用药
半月而愈。
(《赤脚医生杂志》1977,2:18)
2、治疗糜烂型手足癣及亚急性湿疹。
用8%半边莲煎剂湿敷,或用40%半
边莲煎剂外搽,见效迅速。
(《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2:17)
3、治疗蛇咬伤。
半边莲每日30~48G,文火慢煎半小时,分3次内服。
另
取半边莲捣烂外敷,每日更换2次。
治疗蛇咬伤88例,全身症状约1~2天消失,局部浮肿约3~5天消退,平均5.4天,全部治愈。
对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
者疗效显著。
(《中华外科杂志》1960;4:369)
4、治疗婴儿湿疹。
半边莲、白英、金银花、红枣、葛根水煎代茶饮。
治疗
80例,结果痊愈50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
对6~24个月婴
儿疗效最佳。
(《湖南医学杂志》1977,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