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

合集下载

养殖鳟鱼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

养殖鳟鱼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

养殖鳟鱼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鳟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美味的肉质。

因此,鳟鱼养殖近年来逐渐兴起。

鳟鱼的健康生长与饲料配方和营养需求密不可分。

本文将介绍适宜的鳟鱼饲料配方以及其营养需求,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果。

一、鳟鱼的饲料配方1. 基础配方比例鳟鱼的饲料配方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养殖目标来确定。

一般而言,下述基础配方比例可作为参考:- 蛋白质:35%-50%- 脂肪:8%-15%- 碳水化合物:25%-35%- 粗纤维:2%-5%- 矿物质:1%-3%- 维生素:0.5%-1%2. 蛋白质成分鳟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其蛋白质需求较高。

合理配制含有动植物蛋白质的饲料,可以提供鳟鱼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常用的蛋白质成分包括鱼粉、虾粉、豆粕和麦麸等。

在配制饲料时,应注意控制蛋白质来源的质量和口感,以提高鳟鱼对饲料的接受度和消化吸收率。

3. 脂肪成分脂肪是鳟鱼生长所需要的重要能量来源。

适量添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提高鳟鱼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常用的脂肪成分包括鱼油、豆油和植物油等。

4. 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成分碳水化合物是鳟鱼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能有效提高饲料的粘合性和口感。

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成分包括小麦粉、玉米粉和淀粉等。

此外,纤维对鳟鱼的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饲料的膨胀度。

常用的纤维成分可选择豆粕和麦麸等。

5. 矿物质和维生素成分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鳟鱼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适量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提高鳟鱼的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常用的矿物质包括磷、钙、铁和锌等,常用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

二、鳟鱼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需求鳟鱼的蛋白质需求量与其生长阶段、环境条件和养殖目标有关。

一般而言,鳟鱼在早期生长阶段对蛋白质需求较高,而在后期则需求逐渐降低。

为了满足鳟鱼的蛋白质需求,应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饲料配方的调整。

2. 脂肪需求鳟鱼对脂肪的需求较高,脂肪是提高鳟鱼生长速度和体重的重要营养成分。

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课件

淡水鱼类营养及饲料课件

03
淡水鱼饲料的加工与保存
饲料加工工艺
原料选择
选择新鲜、优质、无污染的原 料,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和安全

粉碎与混合
将原料进行粉碎并均匀混合, 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 。
制粒与干燥
通过制粒和干燥工艺,使饲料 形状规则、水分适宜,便于保 存和运输。
添加剂与维生素
根据淡水鱼生长需求,添加适 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添 加剂,以补充天然食物中的不
不同生长阶段的淡水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同,幼鱼和成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 ,而亚成鱼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低。
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鱼粉、豆粕、菜粕等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不同鱼种对蛋白质 的来源和质量要求不同。
脂肪需求
脂肪是淡水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 和细胞组成成分,同时也有助于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不同生长阶段的淡水鱼类对脂肪 的需求量不同,幼鱼对脂肪的需 求量相对较高,而成鱼对脂肪的
需求量相对较低。
淡水鱼类常用的脂肪来源主要是 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其中植物油
更具有环保和可持续性。
碳水化合物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淡水鱼类重要的能量来 源,主要存在于鱼体内和饲料中。
淡水鱼类常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主要 是淀粉、糖蜜等,其中淀粉更具有环 保和可持续性。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C、E和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 等矿物质对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 重要。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免疫功 能受损,降低抵抗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能导致脂肪积累和生长受阻。
营养与繁殖的关系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鱼类的繁殖至 关重要,如维生素A、D、E以及 钙、磷等。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 致繁殖障碍和孵化率降低。

鲫鱼饲料配方

鲫鱼饲料配方

鲫鱼饲料配方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其养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饲料是鲫鱼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增强鱼体的健康程度。

本文将针对鲫鱼饲料配方进行探讨。

一、鲫鱼的营养需求鲫鱼是杂食性鱼类,其食物主要包括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

在饲料配方中,需要考虑鱼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给。

二、饲料配方的基本原则1. 蛋白质含量要适中:鲫鱼的蛋白质需求较高,但过高的蛋白质含量会增加饲料成本,并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一般来说,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2. 脂肪含量要适量:脂肪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能量来源,但过高的脂肪含量会影响鱼类消化吸收能力,增加脂肪积累。

一般来说,饲料中脂肪含量在6%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3. 碳水化合物含量要适当:碳水化合物是鱼类的能量来源,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鱼体所需的能量,促进鱼类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在40%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4. 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要全面:饲料中应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鲫鱼的生长需求。

特别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常用的饲料配方下面是一种常用的鲫鱼饲料配方,仅供参考:1. 鱼粉:鱼粉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原料,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鱼粉含量在20%左右比较合适。

2. 豆粕:豆粕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来源,富含必需氨基酸。

适量的豆粕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蛋白质,但过高的含量会降低饲料的消化率。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豆粕含量在15%左右比较适宜。

3. 玉米粉:玉米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来源,可以提供鱼类所需的能量。

适量的玉米粉可以促进鱼类生长,但过高的含量会影响饲料的消化率。

一般来说,饲料中的玉米粉含量在40%左右比较合适。

4. 酵母粉:酵母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

草鱼配合饲料配方

草鱼配合饲料配方

草鱼配合饲料配方
草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在我国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中。

草鱼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营养成分,备受人们喜爱。

因此,草鱼养殖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殖产业,但在草鱼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配方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草鱼的饲料配方需要考虑到草鱼的生长发育规律、消化能力、饲料成本等多个因素。

下面介绍一种适用于草鱼养殖的饲料配方:主要原料:大豆粕、玉米粉、鱼粉、鱼油、酵母粉、磷酸氢二钙、氯化钾、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提供的营养成分:
1. 蛋白质:30%-35%
2. 脂肪:5%-10%
3. 碳水化合物:30%-35%
4. 粗纤维:5%-10%
5. 矿物质:3%-4%
6. 水分:≤10%
草鱼的饲料应该适量、均匀地投喂,每天投喂2-3次。

同时,应该注意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以保证草鱼的健康生长。

- 1 -。

黑鱼鱼饲料配方

黑鱼鱼饲料配方

黑鱼鱼饲料配方黑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满足黑鱼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合理的饲料配方至关重要。

本篇文档将介绍黑鱼鱼饲料的几种配方,包括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配合饲料、冰鲜饵料和人工饵料。

1. 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是黑鱼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包括鲜活饵料、冰鲜饵料和人工饵料。

(1) 鲜活饵料:如蚯蚓、水蚤、水蚯蚓等,这些饵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满足黑鱼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2) 冰鲜饵料:如小型鱼类、蛙类等,这些饵料可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满足黑鱼的生长需求。

(3) 人工饵料:如颗粒饲料、膨化饲料等,这些饵料营养全面、稳定性高,有利于黑鱼的快速生长和繁殖。

2. 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也是黑鱼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包括各种谷物、豆粕、麦麸等。

这些饲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纤维,能够提供黑鱼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3. 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是一种将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饲料。

这种饲料能够提供黑鱼生长所需的全面营养,同时具有稳定性高、易储存等优点。

4. 冰鲜饵料冰鲜饵料是一种将鲜活饵料经过冷冻处理后制成的饵料。

这种饵料能够保持鲜活饵料的营养成分,同时具有储存方便、易运输等优点。

但是,冰鲜饵料的品质不稳定,容易受到污染和细菌滋生的影响。

5. 人工饵料人工饵料是一种按照科学配方制成的饲料,具有营养全面、稳定性高、易储存等优点。

人工饵料能够满足黑鱼的生长和繁殖需要,有利于提高黑鱼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在选择黑鱼鱼饲料时,应根据黑鱼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水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饲料类型和配方。

同时,应注意饲料的储存和使用方法,确保饲料的品质和安全。

水产饲料营养标准

水产饲料营养标准
qqjsh07012007斑点叉尾鮰饲料营养浓度鱼种料0650g成鱼料50g以上集约化池塘养殖集约化池养养殖80608061836180628362鱼消化能mcalkg3231303029粗蛋白质380360340340320可消化蛋白360340320320300粗脂肪40804060406040603560赖氨酸195185175175155可消化赖氨酸165160155150130蛋氨酸06056050050048可消化蛋氨酸050046040040038原料组成豆粕kgt或新鲜优质鱼粉kgt28012024010024010024010020080粗纤维60707070801201201201201300606060606有效磷0808070707462鲫鱼饲料鲫鱼饲料营养标准鱼种料0650g成鱼料50g以上集约化池养前期池养后期集约化池养前期池养后期803083308331803283328333鱼消化能mcalkg323130302928粗蛋白质360340300320300280可消化蛋白340320280300280260粗脂肪508050805080458040803560赖氨酸180170145155135125可消化赖氨酸155145120130110100蛋氨酸060052050048045045可消化蛋氨酸050042040038035035原料组成动物蛋白kgt12080305030粗纤维6070808080100120120140120130140060606060606有效磷1009080807065营养标准饲喂对象配方编号营养标准饲喂对象配方编号qqjsh062009463团头鲂饲料团头鲂饲料营养标准鱼种料0650g成鱼料50g以上集约化池塘养殖集约化池塘养殖80408041834180428342鱼消化能mcalkg3231303029粗蛋白质340320300300280可消化蛋白320300280280260粗脂肪50805070457045804060赖氨酸170150140140130可消化赖氨酸150130120120110蛋氨酸060050045045040可消化蛋氨酸050040035035030原料组成豆粕kgt或动物蛋白kgt240100200801003010030粗纤维60707070801201201201201300606060606有效磷090807

大宗淡水鱼类营养、饲料及投喂技术

大宗淡水鱼类营养、饲料及投喂技术
研究不同饲料营养成分对养殖水体水质(如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的影响,为优化 饲料配方提供依据。
饲料残留物对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
探讨饲料残留物在养殖水体中的分解过程及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为减少饲料浪费和环境 污染提供参考。
营养与饲料对养殖鱼类健康的影响
研究营养与饲料对养殖鱼类生长性能、免疫力、抗病力等方面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 饲养管理方案提供指导。
添加剂预混料
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氨 基酸等添加剂,用于提高 饲料的营养价值。
不同生长阶段饲料选择
苗种阶段
主要选择浮游生物、轮虫等小型动物性饲料,同时辅 以熟蛋黄、豆浆等。
幼鱼阶段
逐渐过渡到以水生昆虫、枝角类等动物性饲料为主, 辅以配合饲料。
成鱼阶段
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水生植物、水草等植物性饲料, 同时根据鱼类品种和养殖模式调整饲料配方。
饲料质量评估
营养成分分析
检测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成分 含量,评估其营养价值。
卫生指标检测
检测饲料中的有害微生物、重金属等卫生指标, 确保饲料安全无害。
饲养试验
通过饲养试验观察鱼类生长情况、成活率等指标, 评估饲料的实际效果。
03
投喂技术与方法
投喂量控制
根据鱼体大小、种类和生长阶段确定投喂量
水生昆虫
如摇蚊幼虫、蜻蜓幼虫等, 蛋白质含量高,是鱼类喜 食的饲料。
水草及水生植物
如浮萍、水葫芦等,富含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 鱼类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人工合成饲料
配合饲料
根据鱼类营养需求,将多 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而 成,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 吸收。
浓缩饲料
高蛋白含量的饲料,通常 用于补充鱼类的蛋白质需 求。

鱼饲料营养指标

鱼饲料营养指标

鱼饲料营养指标鱼饲料是指专门为养殖鱼类提供营养的一种饲料。

鱼类和其它动物饲料不同,鱼类饲料需要具备特别的营养要求,以提供鱼类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支持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发展。

因此,鱼饲料的营养指标非常重要,下面将从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几方面来探讨鱼饲料的营养指标。

蛋白质是鱼饲料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而且对蛋白质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通常来说,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该在25%~45%之间。

对于不同种类的鱼类,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体型较小的鱼类比如鲫鱼、鲤鱼等,需要更高的蛋白质含量,而大一些的鱼类,比如甲鱼、鲈鱼等,蛋白质含量则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25%。

脂肪是鱼类营养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脂肪的需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脂肪含量应该在5%~25%之间。

同时,脂肪含量也与鱼类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关。

体型较小的幼鱼期需要较高的脂肪含量,而成年鱼则需要适当降低脂肪含量。

此外,脂肪的来源也很重要,因为不同来源的脂肪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比例等也会不同,对鱼类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维生素是营养指标之一。

首先,不同种类的鱼类对维生素的需求不同。

例如,硒是淡水鱼的必要微量元素,而海水鱼则缺乏这种元素。

其次,维生素C和E在鱼类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鱼类无法合成维生素C,因此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鱼体免疫力、增加对环境压力的抵抗力。

而维生素E则可以促进鱼体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矿物质是鱼饲料的另一项重要营养指标。

矿物质主要包括钙、磷、铜、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于鱼类的生长发育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钙和磷是鱼类骨骼发育所必需的元素,铜可以促进鱼体的免疫力,而铁则可以提高鱼体的血红蛋白含量,促进氧气的输送。

总而言之,鱼饲料的营养指标涉及多个方面,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对不同种类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均有严格的要求。

只有在饲养过程中合理地控制这些指标,才能为鱼类提供充足、适当的营养,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饲养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鱼类营养需要
• 1. 对蛋白质的需要
–草食性鱼类:22——30%;
–杂食性鱼类:30——40%;
–肉食性鱼类:38——55%
• 同一种鱼,其蛋白质适宜含量随水温增 加而增加。
• 2.对氨基酸的需要:
–精氨酸、组氨酸、异亮、亮氨酸、赖氨酸、
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氨

精品课件
鱼类营养需要
–鱼类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尤其是对低熔 点脂肪,其消化率一般为90%以上。由于鱼 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因而脂肪成为鱼 类重要而经济的能量来源。其添加量一般为 5—6%,最高可达10%以上。
–鲤鱼一般为4—8%;草鱼、团头鲂为3—3.6%; 青鱼为6—6.5%
–鱼类主要需要低度不饱和脂肪酸(n-3&n-6)
• 流水养殖:围栏、循环水养殖 • 水库、湖泊养殖 • 水库、湖泊网箱养殖 • 稻田养殖
精品课件
中国水产配合饲料概况
–长期以来,在鱼类饲料中习惯使用单一饲料, 因而鱼类的生长期长,饲料系数高,生产水 平低,经济效益差,不利于养殖环境。
–近二十年来,我国淡水鱼饲料发展迅速: –1976—1980年进行了草鱼、鲂鱼、青鱼、鲤
肉食性鱼类
黑鱼:乌鳢精品课件
鳗鱼:eel
精品课件
二、摄食特点:
• 一般说来,主要养殖鱼类为白天和傍晚 摄食,虾、蟹在夜间索饵。
• 大部分鱼类喜吞食,鳗、鳖喜撕咬,虾、 蟹喜以胸肢抱食物嚼食,或叫蚕食。
• 日摄食率:鲢鳙为5.6—16.8%,草鱼为 26.3—38.6%,鲂6.3%(配合饲料)青鱼 5.96%(配合饲料)。
• 日摄食率的大小和鱼种类、体重、饲料 的种类以及水温、溶氧等环境条件有关。
精品课件
三、水生动物的营养特点
• 鱼类不需要维持恒定的体温,生长所需能 量约为陆生动物的50—67%。
• 鱼类可摄食天然饵料,通过鳃、皮肤吸收 无机盐,并不费力地排出废物。因此,人 工饲料相对节省矿物质。
• 鱼类消化器官分化简单且短,消化道与体 长之比要比陆生动物小许多。消化腺不发 达,肠道细菌种类少,数量也不多,故消 化能力差,基本不能消化粗纤维,除少数 杂食性鱼类外,对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差, 但对脂肪利用能力特别强(90%以上)。
精品课件
• 鱼类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高,畜 禽为12—22%,鱼类为22—55%, 且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对精氨 酸、赖氨酸、蛋氨酸要求高,对 色氨酸要求最低。
• 鱼类摄食不易直接观察。鱼饲料 投入水中后,一些营养素易在水 中散失,这要求饲料要有一定的 稳定性
• 钙磷比例不象畜禽为2:1,而是1: 1或1:1.5
–目前,研究名、特、优水产品种的营养需要
和饲料配方
精品课件
鱼类的营养需要
一、鱼类的食性及摄食特点 食性:1. 鲢、鳙鱼的食性
2. 草鱼的食性 3. 鳊、鲂的食性 4. 鲤、鲫的食性 5. 青鱼的食性 6. 鲮鱼的食性 7. 虹鳟的食性 8.鳗鱼、甲鱼的食性
精品课件
杂食性淡水鱼类
• 鲤鱼、鲫鱼:属底栖鱼类,以各种植物、 动物为食:
精品课件
鱼类的营养需要
• 对维生素的需要:
–1.鱼类肠道短,不能合成维生素C;而哺乳 类能够合成。
–2.鱼类对某些维生素合成能力差,如将ß-胡 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能力低,因此要在 饲料中添加。
–3.鱼类需要高蛋白、低能量的饲料,决定了 鱼类需要较高的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B族维 生素
–4.鱼类饲料要求加工制粒,并且投入水中让 鱼摄食,因此需要精较品课高件 的维生素B1 、 B2和C
• 常在饲料中补充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 • 在饲料中需要矿物质为:
–常量元素:K、Na、Ca、Mg、S、Cl –微量元素:Fe、Zn、Mn、Cu、I、Co、Se
精品课件
王克超 副教授
精品课件
中国内陆水产养殖现状介绍
主要养殖鱼类:鲤、鲫、鲢、鳙、草鱼、 鲂、非鲫、淡水白鲳、鲶鱼
北方和西南以鲤鱼、鲫鱼养殖为主。 南方以草鱼鲂鱼为主或以鲫鱼为主
精品课件
水产养殖的几种生产方式
• 池塘养殖;
–粗养;亩产500千克以下,基本不喂料 –半精养:亩产500—1000千克。喂料。 –精养:亩产1000千克以上,喂精料。
鱼等品种饲料配方的研制和养殖试验。 –1977—1979年,进行“颗粒饲料养鱼料概况
–长期以来,在鱼类饲料中习惯使用单一饲料, 因而鱼类的生长期长,饲料系数高,生产水 平低,经济效益差,不利于养殖环境。
–近二十年来,我国淡水鱼饲料发展迅速: –1976—1980年进行了草鱼、鲂鱼、青鱼、鲤
鱼类维生素缺乏症
• 共同表现:
–生长减慢,食欲不振,皮肤易损伤 –抗应激能力下降,易死亡。 –畸形,瘦脊(维生素E)
• 防治方法: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精品课件
鱼类的营养需要
• 可以直接吸收水中的钙等无机盐。部分 吸收Mg、Fe、Cu、Zn、I等
• 鲤科鱼类对植酸磷、骨骼磷、磷酸钙的 利用率差,对鱼粉中的磷利用率为10— 33%,对Ca3(PO4)2 中 磷的利用率为 13%,植酸磷为8%。
• 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
–温水鱼类适宜量为30% –冷水鱼类适宜量为21% –草鱼、鲤鱼等为30—50%
•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低于畜禽原因:
–鱼类消化道内几乎无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 又较低
–哺乳类红肌与白肌之比大于鱼类,而红肌己 糖酶活性高于白肌
–鱼类胰岛素分泌少。
精品课件
鱼类的营养需要
• 鱼类对脂肪的需要
鱼等品种饲料配方的研制和养殖试验。 –1977—1979年,进行“颗粒饲料养鱼”在全
国的推广
精品课件
–1980—1985年,研究我国主要养殖鱼类的营 养需要,使初级配合饲料向中高级发展。
–1986—1991年,主要研究“水生动物饲料标 准及检测技术”
–1992—1996年,主要研究“鱼虾配合饲料及 其添加剂生物学综合评定技术研究”
精品课件
鲫鱼
精品课件
斑点叉尾 鱼回
Channel Catfish
精品课件
鲶鱼拉丁文:Silurus asotus 英文:精品C课a件tfish
罗非鱼 Tilapia nilotica
精品课件
草食性鱼类
草鱼:Grass carp
精品课件
团头鲂—武昌鱼 Bluntsnout bream
精品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