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构之总分式、并列式
议论文的常见结构

寻找精神的故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 “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 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 之下的寂寞灵魂。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孔子,在一条沙 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 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发愤忘食, 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笑着形容自己。纵使风尘已经改变 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 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于是后世连同 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吃完晚饭,傍晚的时候,我会陪着奶奶在河边乘凉,听 奶奶和一些老人讨论今天一天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一些有趣 的事情。因为是盲人,所以我的听觉比较灵敏。耳边隐隐约 约会传来细细簌簌的声音,于是问奶奶:“那是什么声音?” 奶奶告诉我说“那是清澈的河水拍打石头的响声。”“清澈? 那是什么颜色的?是黄的还是红的呢?”“呵呵,都不是的, 是蓝色,淡淡的蓝色,就和你穿的衣服一样的颜色。”我的 世界里又多了一种颜色。 通过我的亲人、朋友,我的世界才会有那么多的颜色, 才会变得五彩缤纷。纯洁的白,热情的红,暖暖的黄,清澈 的蓝……每一种颜色在我的小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角 落。 爱是什么颜色?
总分式范文: 相信自己?相信别人?
在生活中,你是否提出过这样的疑问:我该相信谁的话呢?又是否 问过自己:是相信别人重要,还是相信自己重要呢?实际上,相信别人 与相信自己同样重要。我们既不同意固执、自傲,也不懦弱,毫无主见。 因此,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 (精选范文)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方式1、总分式:总分式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
2、并列式(又叫板块组合式)并列式结构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开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可以前后互换;它们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例文:《细节的魅力》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话,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
这自然没错。
但小事、细节也以其生动、直观、真实的特点而显得更鲜活,更有魅力,为人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而且也可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细节可定胜负。
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装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
可是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日本间谍就把这细节写在情报中,并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人会有强大战斗力。
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细节可知兴衰。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
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勃勃生机。
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于是,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细节可见精神.提到雷锋,人们会想起他那补了又补的袜子.他给敬老院送去的一块月饼;提到孔繁森,就会想起他去世后口袋中仅有的八元六角钱;提到朱德,就会想起井冈山上他的挑粮扁担;提到贺龙,就会想起长征路上的金色鱼钩……这些英雄伟人做过的大事,说过的名言,人们可能记不清了,可是,他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却会让后人永远难忘,他们的伟大精神也就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永驻人心。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议论文可以分为:解说性议论文、证明性议论文、思辨性议论文。
它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证明式等。
下面是为你带来的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欢迎阅读。
议论文基本结构1.并列式:(1)并列分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文)(2)并列论据:(引论本论结论)2.对照式:正反论述:(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反面阐述结论)3.层进式(递进式)议论文(一)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严于解剖自己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
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
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
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例:实现心中的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
何谓"天使'呢?天使就是心中向往的东西,渴望实现的美好的东西,正如你的理想。
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用心地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你手上的雕刻刀,把天使雕刻出来,展现出来。
"天使'展现了微笑,理想之花绽放着光彩。
(是什么)理想是你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灯,理想是你在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理想还是你焦急干渴时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我们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
议论文结构模式

开 篇 点 题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已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流传千古的名句了。只这一“ 流传千古的名句了。只这一“曲径通 不知道出了世上多少行事之玄机? 幽”,不知道出了世上多少行事之玄机?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是摄影爱好者不断找寻的目标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 的态度和方法
并列式结构模式(论证并列): 并列式结构模式(论证并列):
引论(提出论点) 引论(提出论点) 分论点① 分论点① +分析论证 本论(证明论点)分论点② +分析论证 并列 本论(证明论点)分论点② 分论点③ +分析论证 分论点③ 结论(照应全文) 结论(照应全文)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中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话题:人生 话题 人生
引 论
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 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 存单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 是一种储藏吗? 是一种储藏吗?
过渡: 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藏真情。 过渡: 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藏真情。 本 论 ①友情,是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藏。 友情,是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藏。 夹叙夹议、正反对比) (夹叙夹议、正反对比) 爱情,是一种幸福而艰苦的储藏。 ②爱情,是一种幸福而艰苦的储藏。 夹叙夹议、正反对比) (夹叙夹议、正反对比) 学识,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储藏。 ③学识,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储藏。 夹叙夹议、正反对比) (夹叙夹议、正反对比) 储藏人生, 储藏人生,就是要储藏人生中的那些 最宝 贵的、最精致的财富,储藏一切至真、 贵的、最精致的财富,储藏一切至真、至 至美。 善、至美。
常见议论文格式

常见议论文格式
议论文常见的格式有五种: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比式、驳论式。
1、总分式:
开头主体结尾
话题或者总论点 1、分论点一概括总结全文
2、分论点二
3、...
2、并列式(常嵌入总分式之中,以为主体,很少独立使用)
3、对比式
甲方乙方注意事项:因甲乙属对立双方,论述中,其内容难免有重复之处。
解决的办法是,表中所举四项内容,在甲方、乙方两层次中,可以交替列举,形成互补。
一、列举现象,陈述表现同左
二、分析性质、原因
三、指出意义(或危害)
四、提出解决方法
4、层进式
层次内容举例(《说“吸烟”》)
一、列举现象中国是个吸烟大国,烟民数以百万计(突出“普遍性”)
二、探究根源从历史承袭下来的价值观念仍在今天产生着影响(如婚丧盛宴、朋友往来等)
三、分析性质危害自身、影响他人的不良习惯
四、指出危害有害健康、污染环境、浪费财富、悖于公德
五、提出方法提高认识、建立有关制度
5、驳论式
第一步
根据论点或论题,确立并提出已有的或可能的错误观点
第二步
推测并列举持有这种论点的依据
第三步
反驳这些论据
第四步
正面立论
说明:格式化的东西必定束缚人的创造力,这是它的缺陷;但这种定式思维却很适合应试作文,毕竟,高考作文不是创作。
(附练习:
我国古代有许多自荐的故事,如曹刿自荐、马谡自荐、毛遂自荐、蒋干自荐,理解这些材料,以《谈“自荐”》为题写议论文。
)。
议论文结构之总分式并列式ppt课件

写作目的与意义
写作目的
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立场和论证过 程,试图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看法或 行动。
写作意义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议论文 也是社会交流、思想碰撞和问题解决 的重要工具。
CHAPTER 02
总分式结构详解
总分式定义及特点
定义
总分式是一种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或主 题,然后分解成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进行阐述和论证。
保持论据有效性
确保所提供的论据真实可 靠、具有代表性,能够充 分支持对应观点。
实例分析与讨论
选择典型实例
挑选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典型实例 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具体说明并
列式结构的运用。
实例分析
对所选实例进行深入剖析,揭示 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并列式结构
的特点。
讨论与启示
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并列式结构 在议论文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以 及如何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和改进
分论点的展开与论证
展开分论点
根据总论点的需要,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围绕总论点 展开阐述。
论证分论点
对每个分论点进行详细的论证和分析,运用事实、数据、案例等论据支持分论点 的成立。
实例分析与讨论
实例选择
选择与总论点相关的典型实例进行分 析和讨论,以具体说明总论点和分论 点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注意语言规范,避免歧义误解
使用准确、规范的词汇和语法, 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注意语言的简练和明确,避免使 用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达方
式。
保持语言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使 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作者的思路
和观点。
CHAPTER 06
实例剖析与课堂互动环节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

高考议论文四种基本结构写作指导及范文示例议论文结构模式(一)总分式一、写作步骤:“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佳作展示1: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
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方式

对照式的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 对照式的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
• 1 .正反对比 正反对比 • 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 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 证的对比。 证的对比。 • 2 .破立(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结合 破立( 破立 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 •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 3. 主次、轻重、利弊、得失的比较。 主次、轻重、利弊、得失的比较。 • 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正面事例, 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正面事例,又 要有反面事例。 要有反面事例。
注意点: 注意点: 1、各分论点之间各自独立。处于同等地位, 、各分论点之间各自独立。处于同等地位, 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2、选择的分论点至少是三个方面。 、选择的分论点至少是三个方面。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选择论据,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就苍白无力; 选择论据,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就苍白无力; 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 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 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 、 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四.总分式 总分式
• 写作步骤: 写作步骤: • “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 分 总 完整式。 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引论部分首先 提出中心论点, 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 点分成几个横向展开的分论点, 点分成几个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 行论证,最后可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 行论证,最后可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 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式
• 目标:
• 1、明白文章“有条有理”的重要性,并掌握 总分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 完整 。
• 2、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 重难点:
• 如何运用并列式模式,编写适合题意的结构 提纲。
• 考纲上相关要求——
•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 ………… • 结论方法: • ①总结上文②发出号召 • (说明:本论部分通常有两至三个论证段,如果有第三个
论证段,写法同上)
• 学会提炼分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 中间几层,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分解出适当 的分论点?
• 议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方式:
• 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层进)式、对照 (对比)式等。
小标题作该段某种角度的概括,并相互关联。在语 言上适合夹叙夹议笔调。
• 可以给阅卷者以结构清晰﹑脉络分明的良好印象。
• 并列式的结构模式图 • 一、引论(提出论点)
• 二、本论:(论证分论点)
•
1、论证分论点①: 论据①+分析论证
• 并列 2、论证分论点②:论据②+分析论证
•
3、论证分论点③:论据③ +分析论证
• 中间部分把中心论点分解为与之相关的几 个分论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 论点。文章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 说的关系。
•
——总分式结构
•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整体布局)如下图所示: • 引论方法 • ①材料(由头)→②过渡→③论点 • 本论方法(分两层) • 第一层:①立(分论点) →②摆(论据) →③议(道理) • 第二层:①立(分论点) →②摆(论据) →③议(道理)
点。
• 结论,即结尾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或是进一 步强调论点,或是用来提出希望、要求。
• 有短小精悍,引人注目的开头(引论),有内容充实、论据丰 富、理据俱全、论证精巧的主体(本论),有干脆利落,不拖
泥带水,深刻有力的结尾(结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 “凤头、猪肚、豹尾”。
•
——三段论式的结构
• 也有人把这叫做“总——分——总”框架。
• 三、结论(回应全文) • ①总结上文②发出号召
• 那么,怎样拓展思路呢?
• 譬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
• 二、本论,分析问题。
• 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我们祖先的许多有 骨气的动人事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1、富贵不能淫(文天祥拒绝降元) • 2、 贫贱不能移(不食嗟来之食) • 3、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 • 三、结论,解决问题
• 孟子的话在今天仍有意义。我们无产阶级有自 己的骨气,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分解方法:横向式分解
• ⑴论据并列式——联想与论点有关的人和事(由古而
• 论专注 • 一、总:专注才是水滴使石穿的主要原因。 • 二、分(并列式): • 1、专注使人凝聚力量。 • 2、专注方能见微。 • 3、专注带来恒心。 • 三、总:拥有专注,我们创造更精彩的世界。
论专注
• 世人尽知“水滴石穿”,皆有感于水 的恒心,并有得于恒心的结果。其实,专 注才是水滴使石穿的主要原因。/
• 专注方能见微。…………(事例)纵 观历史,有多少科学家们与真理擦肩而过, 难道他们都没有恒心吗?他们并不缺少对 科学探索的执着与追求,他们的付出也许 并不比居里夫人、杨振宁少。有时候,真 理与谬误的表象相差无几,然而只有专注 者才能见其微而知其著。
• 专注带来恒心。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 专注的时候,才能感觉事物的变化和多样, 从而引起探索和研究的兴趣。而一时的兴 趣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仅是昙花一现,只有 专注于兴趣,才能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和创 新的毅力。…………(事例)专注使人在 失败面前不仅不气馁,而且激发出再次努 力和创新的勇气和灵感,最终触到真理的 橄榄枝。/
并列式结构 ——本论部分的布局方式之一
• 1、概念:
• 这是一种并列地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 的结构布局。
• 特点:在论证时,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是不分主次、并列平行的,是分别从几 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
• 好处:论证全面,有条有理,使阅卷者 一目了然,容易把握作文的思路。
• 2、分类:写作时,根据需要,大体有三种情况: • (1)论据并列
• 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 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 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
• 议论文的总体结构 :三段论式、总分式的结构
• 一般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 引论,即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或点明论题 (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
• 本论,即中间主体部分要摆事实讲道理,运用 论据,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分层次地来证明论
• 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 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 ⑵分论点并列式: • ①推想结果——分析提出论点的意义。
•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其将会产 生的结果。
• 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 “何果”,就能 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
• 【实例分析】 • 用并列式结构分解中心论点。 • 中心论点:专注才能成功。
今,由小到大,由此及彼)。
• 【实例分析】论点:“要让思想自由的漫飞” 展开论 述:
• 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
• 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 仙李白;
• 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 魄后主李煜;
• 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
• 就是从不同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 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
• 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 • (2)分论点并列
• 分解总论点,分论点平行,构成并列。从几个方面 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
• 只要依次证明分论点成立,也就论证了中心论点。 • ⑶小标题式结构。 • 其要义是将全文分成几段(多为3-4段),每段置一
• 专注使人凝聚力量。汹涌的激流使石头变得 光滑,而滴水却穿石而过。这不仅仅是日积月 累的结果,更是力量凝聚使然。…………(事例)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注是成功者不可或 缺的品质。只有专注,才能使人调动一切可以 调动的因素,集中所有的精力和物力,并使之 作用于特定的目标,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 特殊效果。压强的大小不仅与压力成正比,也 与作用面积成反比。自然界的真理同样阐明了 专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