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陈映

合集下载

社会公德教案

社会公德教案
公德是和私德相对的,
可惜中国文化所教之德大多是私德,而并非公德,
梁启超在《论公德》中说: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 ……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道德之为物,由于天然者半,由于人事 者亦半,有发达有进步,一循天演之大例。前哲不生于今日,安能制定悉合今日之道德?使孔孟复起,其不能不有所损益也亦明矣。
1.打饭时不排队、插队
2.不爱护公共卫生
3.不尊重他人,特别是不尊重老师、后勤工作人员
4.随地吐痰、不讲个人卫生
5.说粗口、做粗鲁的动作
6.在宿舍里打扰别人休息
7.在晚自习时大声说话、吃东西等
8.不爱护学校公共设施、践踏草坪
9.考试不遵守考场纪律,舞弊
10.在教室和公共场所墙上乱写乱画
11.上厕所不冲水
德育实践活动课设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4周
时长
45分钟
班主任
班级人数

课 题
社会公德
课程
依据
3+2
德育
目标
1.理解“社会公德”的涵义
2.结合日常的校园行为规范,使学生对“社会公德”有所感悟
3.通过交流心得,希望学生在以后学习工作中将“社会公德”作为一种信念,付诸实际行动
学生
核心
素养
通过这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分数为22-16分:一般情况下,你是个文明的人,但有时可能没有认真对待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小事,人际关系一般,是个比较受欢迎的人!
分数为14—10分:许多情况下,你是个不文明的人,人际关系一定很差,是个不受欢迎的人。要注意咯。
播放视频:熊的伤,讲述清华大学生伤熊事件。

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2. 类型:主题班会教案3. 课时:1课时(40分钟)4. 年级:八年级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3. 提高学生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的能力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教学内容1. 社会公德的定义与作用2. 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3. 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4. 违反社会公德的后果5. 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的方法与途径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社会公德的定义与作用,引发学生思考2. 讲解:分析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3. 案例分析:讨论违反社会公德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探讨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的方法与途径5. 总结: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到言行一致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星期遵守社会公德的计划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程度2. 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情况3. 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4. 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变化六、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 辅助材料:PPT、案例故事、图片、视频等3.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4. 参考资料:相关社会公德的研究文献、案例集锦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学会遵守社会公德的方法与途径。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的能力。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公德的定义、作用和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故事讨论违反社会公德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指导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制定遵守社会公德的计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索现代社会公德心态的德育活动主题班会教案

探索现代社会公德心态的德育活动主题班会教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化,在心理、道德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人权利、自由和幸福,但忽略了他与他人、他的家庭和社会交织在一起的关系,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现代社会的公德心态,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班会课上体会到公德意识的重要性。

一、主题班会案例引入1.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历史的往事充满了前进的足迹。

人类历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已进入用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的现代化时代。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是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

2.现代社会个人主义的泛滥在现代社会,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幸福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

然而,在这种追求中,我们渐渐忽略了自己与他人、他的家庭和社会交织在一起的关系。

这种个人主义的泛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

二、认识公德心态的定义与重要性1.公德心态的定义公德心态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尊重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热爱公共文化、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和思想品质。

公德心态是人的一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2.公德心态的重要性公德心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发展有序的必要条件。

健全的公德心态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和良性的发展。

而缺乏公德心态的社会将会出现道德沦丧、社会风气败坏等问题,严重危害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三、德育活动设计与实施1.德育活动的目标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公德心态的概念和重要性,懂得自己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提升自身的公德意识,抬高道德标准,做一个遵纪守法、有爱心、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公民。

2.德育活动的步骤(1)准备环节准备讲义、其它教材和学生手册,确定活动步骤和时间安排。

(2)引导学生探讨公德心态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课堂讲授,辗转涵盖公共道德规范、尊重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热爱公共文化、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精神和思想品质。

公德主题班会设计初中

公德主题班会设计初中

公德主题班会设计初中一、开场导入(时间:5分钟)1. 宣布主题:公德主题班会。

2. 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德?为什么我们要讲公德?3.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公德故事分享(时间:15分钟)1. 分享故事:老舍先生的故事《茶馆》。

2. 讲解故事情节,并带领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公德行为和不文明行为。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故事中的公德行为,然后汇报给全班。

三、影片欣赏(时间:15分钟)1. 播放影片:《地铁上的公德心》。

2. 观看影片后,开展小组讨论:影片中有哪些公德行为?你身边是否有类似的情况?3.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并给全班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四、公德行为游戏(时间:20分钟)1. 宣布游戏规则: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以抽签形式选出一种公德行为进行表演。

2. 表演时间确定为2分钟,其他组根据表演分值进行打分。

3. 分数最高的组获得奖励,并针对每个组的表演结果进行点评。

五、公德心愿书写(时间:15分钟)1. 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写下一个个人公德心愿。

2. 鼓励学生用心愿书的形式,发挥想象力,写下自己对公德的理解和维护公德的决心。

3. 学生可以选择将心愿书保存个人或者放在班级公告栏上展示。

六、公德知识小常识(时间:10分钟)1. 通过ppt播放展示一些常见的公德小常识,如排队、让座等。

2.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回答问题,加深对公德知识的了解。

七、总结交流(时间:5分钟)1. 班干部进行总结:本次班会我们讨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2.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八、班会结束(时间:5分钟)1. 评选优秀学生:根据班级公德表现,评选优秀学生并给予奖励。

2. 老师发表寄语:希望大家能把公德理念融入生活中,成为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3. 散会,班会结束。

以上为初中公德主题班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通过故事、影片、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德的重要性,并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主题班会教案
班主任姓名
题目社会公德
【设计理念】
人以德为本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如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2.通过对社会公德小品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3.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缺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4.要求学生学会表演,学会合作,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组织、表演、合作、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对象】
11数控1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
2012年6月3日
【活动准备】
1.学生演讲稿《做一名文明礼貌的技校生》。

2.小品《乱扔果壳纸屑》《坐车让座》
3.社会公德案例
案例一:曾宪梓招聘工人----要求文明礼貌
案例二:学校食堂里的浪费现象----要求爱护节约
案例三:坐车让座----要求助人为乐
案例四:“三废”外排----要求保护环境
4.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流程图】
【活动特色】
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总结教学法、设问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方式;同时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也较多,有学生主持、演讲、小品、分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多种形式。

其目的,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班会课的兴趣;二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如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社会公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社会公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社会公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内容。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行为: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二、引入新课【案例1】“国庆”黄金周期间,部分市民及游客随手丢弃垃圾的不文明行为,给原本美丽宁静的大梅沙海滩带来了种.种不和谐音符。

“10月1日,清理垃圾95吨;10月2日,清理垃圾100吨;10月3日,清理垃圾90吨,10月4日,清理垃圾65吨。

”据介绍,“国庆”长假前三天,因为天气晴朗,每天到大梅沙的人流量都超过22万人,车辆超过2万辆,10月4日因为下雨,人流量才有所下降。

记者在大梅沙海滩看到,很多游客都习惯于吃了东西后把垃圾留在原地,海滩上四处都是饮料罐、塑胶袋、玉米棒、糖纸、烟头、瓜子壳等。

愿望塔下,游客随手丢弃在沙滩上的垃圾格外碍眼,孩子们在沙滩上垒“沙堆”时,不时还挖出来一些啤酒瓶盖类的“怪物”,不时皱皱眉头,甚至还有被碎玻璃片划破手的现象。

一位清洁人员告诉记者:“像塑料袋等稍大一点的垃圾,还能一个一个地捡起来,可很多人把瓜子壳这些小东西扔在沙滩上,却不知道这些东西会永远留在沙子里,根本清理不出来,时间一长,这么漂亮的沙滩就会被破坏掉!”“五一”前三天,政府有关部门每天出动120名清洁工,从早上一直忙到夜里,专门清理大梅沙的垃圾。

一位开垃圾车的师傅说,现在每天垃圾量比平常至少多了10倍,“大梅沙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欢乐,难道人们不能给大梅沙留下一点清洁”【案例2】《无极》毁天池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电影《无极》中那些令人神往的青山绿水、碧草鲜花,有些人们再也看不到了,毁掉它们的正是这些美丽画面的制作者。

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地处海拔 4000多米的高山,池水清澈澄明,池畔遍布罕见的杜鹃花,周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地。

电影《无极》剧组的到来使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不仅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遍地,天池里还被打了一百多个桩,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出一条简陋的公路,一个混凝土钢架怪物耸立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截成了两半。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班主任姓名
题目社会公德
【设计理念】
人以德为本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如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2.通过对社会公德小品和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3.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缺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4.要求学生学会表演,学会合作,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组织、表演、合作、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对象】
11数控1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
2012年6月3日
【活动准备】
1.学生演讲稿《做一名文明礼貌的技校生》。

2. 小品《乱扔果壳纸屑》《坐车让座》
3.社会公德案例
案例一:曾宪梓招聘工人----要求文明礼貌
案例二:学校食堂里的浪费现象----要求爱护节约
案例三:坐车让座----要求助人为乐
案例四:“三废”外排----要求保护环境
4.音乐《爱的奉献》
【活动流程图】
【活动步骤】
【活动特色】
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总结教学法、设问教学法、情境模拟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方式;同时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也较多,有学生主持、演讲、小品、分组讨论、学生发言等多种形式。

其目的,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班会课的兴趣;二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什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如何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陈映月

社会公德-主题班会——陈映月

公德心从何而来?
梁启超曾说过,“公德”是中国人最缺
乏的品德之一。中国人虽很早就开始注 重道德说教,但是偏于私德,疏于公德。
公德首先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并非一
时一刻能够养成的。现今学校的教育已 经涵盖了基本的公德教育。只是课堂上 的教育永远强不过现实生活中的榜样。 成人乱闯马路,随地吐痰的行为对于正 在培养公德心的儿童是一个生动的模仿 对象。因此,个人的习惯养成需要很长 一段时间,整个社会需要的时间则更长。
注重整体利益、
国家利益和民族
利益,强调对社
会、民族、国家 的责任意识和奉 献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 2.对待人际关系)
推崇“仁爱”原则,
追求人际和谐;讲 求谦敬礼让,强调 克骄防矜;倡导言 行一致,强调恪守 诚信。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3.个人修养方面)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 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 种高层次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公民的义务是和权利相
对应的。我们在要求公民应有公德心的同时, 政府也应让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中国 人之所以重家,因为家庭是个人的庇护所, 家给个体以温暖和希望。只有当城市能保障 每个个体的权利,给个体以“家”的归属感 时,城市才有更充分的理由强调每一位公民 的公德心。
我们应该怎样做?!
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一种关于人类应当怎样的智慧
道德具有功利的作用和价值
道德是人们谋取利益或幸福的工具 没有爱美德的利益就决没有美德 。
——(法)爱尔维修
道德是治理国家的一种必要手段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 1.对待“利”与“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公德教育》主题班会
八(3)班陈映月
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让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做点什么呢?我们应该做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

让祖国以我们为荣。

二、主要内容(PPT演示)
1、什么叫社会公德?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叫社会公德。

)2、社会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
3、为什么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呢?请大家进行讨论。

4、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能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否则,又会怎样呢?播放幻灯片,结合图请学生谈谈看法。

(1)过马路、铁路有哪些规定?(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闯红灯,不在铁路边玩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好处?反之,会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才会秩序井然,顺利进行。

)(2)为什么要种植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大家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心情舒畅。


(3)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行为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哪些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齐读八荣八耻。

6、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社会环境乱糟糟,大家都不注意公共安全,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外国人来观光、旅游、投资会有什么想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外国人不会投入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影响到经济建设。

三、辨析是非,指导行为
1.通过学习,同学们明白了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PPT展示图片,让同学们说说图中的行为对不对,碰到了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同学们分组讨论。

三、总结
同学们,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要大力提倡遵守社会公德。

青少年应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争当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