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储层评价

合集下载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思考题及答案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思考题及答案

一、论述及思考题1.简述测井学或测井技术的基本特点。

答:测井学的特点是:(1)测量的特殊性;(2)方法多样性;(3)应用的广泛性;(4)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

测井技术的特点有:1)测量的特殊性:地下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测井仪器在测井时的分辨率或探测深度要受井眼和围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井得到的信息和真实地层信息有差异;2)信息转换存在多解性:利用测井仪器测量地层的物理参数,从而解释地层的基本情况,由于地层物理参数如一个电阻率值对应的岩性是多样的,这就造成了测井解释结果的多解性;3)方法多样性:测井技术往往是测量多组地层参数的信息,然后综合多种信息对地层进行评价;4)应用的广泛性:测井技术的特点具有区域性,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构造的过程有所差异,而使得测井结果有所差异,但是曲线的相对变化差异并不大。

2.为什么说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如何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应用的多解性?答: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误差以及测量方法的不匹配性决定了测井结果具有多解性。

每种测井方法均有各自的探测特性和适用范围,每种测井信息都是地层某一种物理性质和物理参数的反映,都只是一种间接的信息,并且测量过程受井眼环境、测量装置性能等因素影响,故将测井得到的物理信息转换为各种地质和工程参数或信息时就存在多解性。

避免或降低测井资料解释的多解性,一方面要根据预定的地质任务,选择几种合适的测井方法组合综合测井系列,应用适当的解释方法,从多种物理特征上综合分析和认识地层的地质特征;另一方面要将测井同钻井、取心、录井、地层测试等其它来源的地质资料配合起来综合分析与判断。

3.概述测井资料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

答: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测井资料的应用可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1)地层评价以单井裸眼井地层评价形式完成,包括单井油气解释与储集层精细描述两个层次。

前者的目的是对本井作初步解释与油气分析,即划分岩性与储集层,确定油、气、水层及油水分界面,初步估算油气层的产能,尽快为随后的完井与射孔决策提供依据。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第一章前言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煤层气形成于煤化作用的各个阶段;绝大部分煤层气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层之中;煤层的生气和储气能力都受煤变质作用程度的控制,这些特性决定了煤层气储层评价的一系列关键参数, 如煤层组分、镜质组反射率、煤层含气量等。

这些参数可用常规测井方法直接或间接获得,而且测井解释快速直观、分辨率高、费用低廉等特点,可弥补取心、试井及煤心分析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煤层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技术总体上可以分为煤层气储层定性识别技术、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技术以及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分析技术。

其中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技术是其研究的核心。

目前利用测井方法可以确定的煤层气储层参数包括: a..煤层气储层的含气量(饱和度)、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b.煤岩工业分析参数——煤的挥发分、固定碳、灰分、水分和煤阶;c.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参数;d.煤层厚度、深度、储层压力、温度和产能等。

由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煤层气勘探程度普遍偏低。

煤岩的组成组分较为复杂,且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大,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岩石,加之其基质孔隙.裂缝的双重孔隙系统,共同导致煤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这给测井解释带来了更大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图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煤层气储层评价的测井方法和仪器设备,基本还是使用常规油气藏测井技术。

常用的测井方法包括自然伽马、井径、井温、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深浅侧向以及微球形聚焦电阻率测井等。

与常规天然气储层相比,煤层气储层具有明显的测井响应特征,即低密度、低伽马、低俘获截面、高中子、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等。

其中,体积密度测井是识别煤层的首选测井方法。

对于关键井,还应加测伽马能谱、偶极子声波(或阵列声波)、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煤质、孔渗、地层机械性能分析。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从成像测井技术在我国地质油藏的实践应用来看,就测量方法而言,可将成像测井技术分成电成像测井技术与声成像技术两种形式,主要有地层电阻率成像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等。

从广义视角来看,成像测井技术还设计核磁共振粗巨额ing技术、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等。

标签:成像测井;地质油藏;应用与探究成像测井蕴含大量的地质信息,能够准确、直观的了解到地下油藏的地质特征,从沉积、构造等多个视角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索。

将成像测井运用到裂缝性储层研究中,能够有效提升研究工作的直观性与有效性,最大程度上满足裂缝油气藏的各种需求。

为此,本文将针对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油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构造解释方面的运用井眼成像资料能够将地质构造特征直观的描述出来,是地质油藏勘探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地质油藏勘探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将成像测井技术运用到地质构造中能够确定地质构造倾斜角的方向及其走向、对小到裂缝级的断层进行清晰识别,为地震解释内幕断层提供帮助,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标定、验证从中得出地质构造的剖面图,提升对地震解析的精确度,绘制井旁地质坡面图,为井间地层对比提供帮助。

通过运用成像测井技术开展地质构造研究工作,能够准确获取地层构造倾角与断层断点位置的相关影像资料,且这些影像资料同地震资料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统一性。

通过借助井旁地质剖面图能够对井区之外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合理推算,并结合地震剖面图对井间地层进行更精细的对比与分析,为后期地质研究与开采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效提升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保证地质油藏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2.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沉积分析方面的运用测井信息能够将地层的流体性质、物性、岩性等多项信息综合反映出来。

从沉积微相研究视角来看,通常仅将常规测井信息用在识别岩性、定性判断沉积韵律工作中,借助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为沉积分析提供层理、层面、岩石雷度、古水流方向等具有较高关键性、重要性的沉积构造信息。

某2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某2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某2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摘要:某2井钻探目的是为该区的地震、地质基础研究求取相关地层参数;为储量计算提供参数;为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该井分别共进行了4次全套测井,均采用了LOGIQ测井系列。

测井方面根据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资料校正、参数计算、四性关系描述、储层综合评价、新资料应用等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测井解释四性关系阵列感应地层倾角1 钻井情况该井钻探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取芯。

井段2862~3667m岩性主要以褐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中下部岩性主要以深灰、浅灰、灰黑、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3667~4950m岩性主要以泥岩、砂质泥岩、钙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砂岩。

4950~5200m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粉砂岩。

758~5122m共见144次气测异常显示,其中有21次槽面见气泡显示,最高达20%,4150~5050m全烃最高达99.9%。

2 储层四性关系描述根据取心资料分析,浅层储层岩性主要以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为主,有效储层相对较厚,物性较好;深层储层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钙质泥岩为主,钙质含量增多,储层物性差,厚度减薄。

储集空间主要以粒间孔为主,次为溶蚀孔隙,孔隙度密集在5%~12%之间,渗透率在(2~10)×10-3μm2之间,说明本井储层有低孔低渗的特征。

全井段岩屑录井未发现油砂显示,发现气测异常146层,钻井取心井未见油砂显示。

储层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少量细砾岩。

泥质粉砂岩自然伽马中低值,自然电位曲线平直,补偿中子、补偿声波测井值高于围岩,电阻率测井值略高于围岩,阵列感应曲线有幅差,物性较差。

粉砂岩较自然伽马低,自然电位曲线负异常明显,补偿中子、补偿声波测井值高于围岩,阵列感应曲线在水层为低阻、在致密段数值高,荧光显示和气测异常几乎都集中在该种岩性。

细砾岩自然伽马中低值,自然电位曲线负异常,补偿声波测井值低于围岩,补偿中子、岩性密度测井值高于围岩,电阻率测井值高于围岩。

测井解释-测井响应方程及储层评价

测井解释-测井响应方程及储层评价

Rt—岩石真电阻率, Ω·m; b—与岩性有关的系数,一般接近于1,常取l; n—饱和度指数,与油、气、水在孔隙中的分布
状况有关,其值以1.5~2.2者居多,常取2; Sw—岩石含水饱和度,小数; Sh—岩石含油气饱和度,小数; I该—岩电石阻1增00大%饱系含数地,层它水是时含的油电气阻岩率石R真0的电比阻值率。Rt与
6
2、地层水电阻率RW的求取
由Archie公式得RW=R0/F=R0Φm/a 。 这样在解释井段内选出岩性均匀、含泥质少、较
厚的标准水层,采用深探测电阻率和孔隙度测井 资料,即可用此式计算出地层水电阻率RW。
3、Archie公式孔隙度与其他孔隙度比较判断油气水层
对纯或较纯地层来说,用孔隙度测井资料计算出 地层有效孔隙度Φe,用Archie公式计算得到地层 含水孔隙度Φw。
电阻率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含水纯岩石的导电
等效体积模型中,总体积、孔隙体积和骨架体积 均与岩石原来的情况相同,把等效孔隙体积表示 为一个截面积Aw、长度为Lw的弯曲圆管。
第二节 纯岩石水层模型及测井响应方程
一、纯砂岩水层岩石结构特点
砂岩骨架矿物颗粒的物理性质比较接近,且与孔隙
中流体的性质有很大差别。
对于含油气地层,由于油气不导电,故按Archie公 式计算的孔隙度,仍然代表地层含水孔隙度。
5
三、Archie公式地位
虽然Archie公式是对纯地层得出的,但它可用于
绝大多数常见储集层。
在目前常用的测井解释关系式中,只有Archie公
式最具有综合性质,它是连接孔隙度测井和电阻 率测井两大类测井方法的桥梁,因而成为测井资 料综合定量解释的最基本解释关系式。
为了把测井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需要建立适当 的测井解释模型,应用适当的数学物理方法,建立 测井值与地质参数之间的数学转换关系,把测井 信息转变为尽可能反映地质原貌特征的地质信息。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

油井储层综合评价与新方法测井解释摘要:油井勘探目的,是为该区的地震、地质等基础调查求取有关地层数据;为资源储量测算提供重要参考;为该区域下阶段石油勘查发展奠定基础。

油井先后已开展过四期全套测井,全部使用美国LOGIQ测井系统。

测井方面针对各种第一手数据开展了资料校正、数据分析、四性关系评价、储层综合判断、新数据分析等较完整的研究。

关键词:测井解释;四性关系;阵列感应;地层倾角引言:测井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测井技术,它的关键在于确定测井信号与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合适的处理手段将其处理成地质信号。

结合大量的地质、钻井、开发等数据,对地层划分、油气层、矿物层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测井解释工作包括:评价产层性质、评价产液性质、评价储层性质、开展钻探和开发应用等。

一、测井解释的新方法(一)井周声波成像(CBIL)测井技术井周声波成像测井技术是利用旋转环能装置将高频率的脉冲声波辐射到目标地层,利用声波的反馈,对井口周围进行地质勘探,其频率为每秒6周,一般一周可达250个取样点。

通过传感器端接井周声波,通过内部处理器来记录和分析井周声波的强度和回波时间,并以此来完成井周地层的特征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岩层的回波强度和回波时间的分析,可以得到岩性、物性、沉积结构等信息。

此外,还可以将反射波的传输时间转化为目标的距离,并将其以井周360度的方式呈现为黑白或彩色的影像。

通过图象显示的资料,可以更好的理解井底岩性和几何接触面的变化,进而对地层中的裂缝位置、地质结构等进行分析。

(二)核磁共振技术在没有其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形成中的氢核是自旋相关的,并且具有随机的方向。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使用核磁共振记录装置来创造一个永久的磁场,形成中的氢核在应用磁场的方向上形成有规律的排列,这个过程称为氢核的极化。

如果这个应用磁场总是恒定的,那么在它上面添加一个垂直方向的射频场,同时调整射频场的频率以匹配氢核的谐振频率,就会产生核磁共振现象。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核磁共振测井CMR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核磁共振测井CMR

(msec) 1500
T2 Distribution
4、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基础
1/T2 = 1/T2B + 1/T2S + 1/T2D = 1/T2B + ρ2Si/Vi + [D(γGTE)2]/12
式中: D为扩散系数; G为磁场梯度; γ为旋磁比; TE为回波间隔(2τ);
ρ2 为 横 向 表 面 弛 豫 强 度 ( 常 数 , 一 般 为 1um/s<=ρ2<=30um/s))
Signal distribution
T2 time k = 279 md
Signal distribution
Pore diameter (microns)
0.01 0.1 1
10
T2 original T2 spun sample
Free fluid cutoff
• 自由流体和 束缚流体孔隙度
—旋磁比;—自旋角动量
无外加磁场时, 核磁矩随机取 向, 宏观磁场强度 为零
• 自旋在外加磁场中进动
单个自旋(核磁矩 )处 于外加静磁场Bo中时,它将受 到一个力矩的作用,并绕外加 磁场方向进动,如右图所示。
其行为如同(自旋)陀螺 绕重力场进动一样。
核磁矩进动频率ω o由拉 莫尔方程确定:
10
15
20
25
(p.u.)
CMR Wellsite Presentation
900
Spectroscopy Gamma Ray (SGR)
0
(GAPI)
150 1
Permeability - CMR (KCMR)
(MD)
1000
CMR Free Fluid (CMFF)

某气田储层测井评价简芗

某气田储层测井评价简芗

版社.
【1 3唐文 生、 阳健 等 , 然水淹油藏 的测井分析 , 欧 天 测井技 术 ,
1 9 , 96 : 2 — 2 . 9 5 1( 4 1 4 7 )

综 合信 息 ・
中俄天然气合作第十一次 高层商务会晤成功举行
CP D讯 5 2 月 4日至 2 5日, 团公 司副 总经 理 汪 集 据悉 , 双方 已于 5 1 月 8日至 2 5日在莫 斯 科市 举行
井评价中, 要结合多方面的资料 , 仔细对 比, 根据具 体 的情况 , 用 行 之有 效 的评 价 方法 。本文 提 及 的 采
评 价方 法收 到 了较 好 的效果 。
参考文献 :
地层水性质发生 了变化 。结合地震资料 , 12 米 在 05 处有一个与大断层相连 的小断层 , 可推测淡水 . 基薹薯 ■

塞 ; 昌。 餐 j一 露 ’: 薯 = ■ 鼋 : 蠹一 E: ・
罩 誊 錾 :

性及其它曲线上特征差别极小 , 很难 区分。而如果 不加 以区分 同时开采 , 将易形成倒灌 。在该气 田开
自然伽马
5 0 l 50 1 5
密度

— ’
O 2
探感应
2 0
烈失控造成弃井 , 因而该地区也可能存在压力泄漏

宫然电位 2 一 5 井径
黼 )d 5
10 4
中子孔限度 声波时差
现象。二 , 气层对封闭条件要求 比油层高得多 , 因而 在气层上下距离较近的井段出现断点都将是灾难性 的。使气层沿断层面泄漏 , 造成储层中只有残余气 , 压力 降低 , 这种层一般在 断层 的上方 , 自由水含量
图 2 X气 田 典 型 气 层 测 井 曲 线 图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子-声波交会法
N AC ma AC f AC Nma 1 AC ma Nma AC f Vsh AC ma AC f Nsh 1 Nma 1AC f
3、Q法
在地层只有分散泥质时,声波孔隙度反映地层总孔隙度,密度孔隙度为有效 孔隙度。这时泥质含量Q为:
GRmax-泥岩自然伽吗值;
GR-目的层读数。 Co 、C1 为经验值;
Co -选纯砂岩平均粒度中值的对数值,Co =lgM;
M-为砂岩层段中粒度中值的最大值(当△GR =0); C1 -可由两个边界点(△GR=0或1)的粒度中值确定。
对于粉砂岩而言,其Md为0.1mm, △GR=0,则 lgMd=-1= Co; 而当△GR=1时的泥岩粒度中值为0.018mm时; lgMd=Co+C1×△GR
能谱测井:Th-钍元 素含量
(Vsh)K=(K- Kmin)/(Kmax-Kmin)
能谱测井:K-钾元 素含量
其它估计泥质含量的测井方法:
1、中子-密度交会法
Vsh= N D Nsh- Dsh
ФN :泥质砂岩中子孔隙度;ФD :密度孔隙度 ФNsh :泥岩中子孔隙度; ФDsh :泥岩密度孔隙度
0.3 0.25 0.2
M d /mm M d /mm
0.3 0.25 0.2 0.15 0.1 0.05 0 245
0.15 0.1 0.05 0 0 0.2 0.4 △GR 0.6 0.8
250
255
260
265
270
275
280
AC/ μ s/m
二、物性评价(孔隙度、渗透率 )
(一)孔隙度
测井资料计算孔隙度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2175.50m 芯长8m 收获率100% 岩性:砂砾岩
15 E2s3 15
杂色砂砾岩 进尺8m
油(t/d) 0.025 水(t/d) 6
含油水层
水层
杂色油迹 砂砾岩
14
灰、浅灰、绿 灰色泥质粉砂岩
3、 用岩芯分析Φ与△t 建立回归关系式,来计算地层Φ。 为了消除井间系统误差,应d )
1
0.1
0.01 0.1 1
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渗透率(md )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大开3井盒3段致密砂岩
声波测井计算渗透率与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渗透率的对比。
三、储层孔喉结构评价
1、常规测井方法计算
表征孔隙结构参数中,最主要的参数为平均孔喉半径 (Rm),Rm与地层渗
透率、孔隙度有关,利用6个油田12井压汞资料统计表明: Rm ∝ k/φ 油层物理学中利用平行毛细管束研究结果提出:岩石平均喉道半径
Rm
8k
1 b
说明:是对上式的改进,RLim是产层段纯地层最大电阻率。
2 Vwb 1 Vsh Vsh = + + Rt Rsh 0.8 Rw
说明:在产层内,束缚水含量Vwb与骨架成分和泥质含量有关。
4、粒度中值的估算
粒 度 中 值 ( Md ) 一
般 是 采 用 GR测 井 结 合 AC测井资料计算。
在某些地区,Q值可做为指示地层渗透率的参数。
S D Q S
4、电阻率法
b=1~2;
Rsh Vsh R t
1 b
说明:在油层处,Vsh较低;在水层处,Vsh较高
Rsh RLim Rt Vsh R R R Lim sh t
(4)储层孔喉结构下限标准; (5)储层孔喉结构分类。
二、碳酸盐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因此,碳酸盐岩储层描述与评价
有别于砂泥岩储层。 1、岩性 成份:方解石、白云石。但经常出现:石膏、硬石膏、盐岩;另外尚含 有粘土矿物、有机质、黄铁矿、硅质等。
2、空隙 (1)孔隙与喉道(孔隙形态、大小和分布等) ( 2 )裂缝(裂缝的密集程度(裂缝线密度、裂缝孔隙度、裂缝张开 度),裂缝的形态,裂缝的延伸和组合) (3)孔洞(大小、形态与分布)
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截止值TR ,可以区分开反映小孔隙或微孔 隙水的体积,即自由流体的体积FFI。
毛管孔隙度Φb可通过ΦNMR和FFI相减求得。或者直接对T2分布 中小于TR 的组分进行积分得到:
不同T2时间下的孔隙度
声波测井计算的孔隙度(%)
12 10 8 6 4 2 4 6 8 10 12
核磁共振测井计算的孔隙度(%)
测井储层评价
第一节 储层测井评价要点
油气储层是具有连通孔隙,即能储存油气,又能使油气在一 定生产压差下渗流的岩层。
储集层具有各种孔隙、孔洞、裂缝作为流体储存空间的性质 称为孔隙性;而它在一定生产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岩石中渗流的性
质称为渗透性。孔隙性和渗透性构成了储集层的储油物性。 储层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因而是测井地层评价及油气 分析的基本对象。
直方图平移、趋面分析法来消除井间误差。在此基础上,建立Φ与△t 的 回归关系式。
万昌组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关系图
25 y = 0.1489x - 26.366 20 R 2 = 0.7043 15 10 5 200 250 300 350
孔隙度(%)
声波时差(us/m)
4、核磁共振测井计算孔隙度 在获得流体氢核的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之后,对T2分布的积分面 积,可以视为核磁共振孔隙度(ΦNMR)。
1、利用体积模型导出的测井响应方程计算
① 声波测井:ΦS =(△t-△tma)/(△tf-△tma)
声波测井ΦS受地层压实、胶结及泥质含量的影响较大,为此需做压实及泥质 含量的校正。 ΦS校=[(△t-△tma)/(△tf-△tma)-(△t-△tma)· VSh/(△tf-△tma)]/Cp
Cp:地层压实校正系数,它与地层的地质年代和埋深有关。大多数情况下, 各地区可获得Cp相对深度H的关系曲线,如胜利油田:
2( 2.37GR ) 1 Vsh 23.7 1
PSP Vsh 1 SSP
自然电位测井法:PSP-实际SP;SSP-静SP
Vsh=(GRS-GRSmin)/(GRSmax-GRSmin)
(Vsh)Th=(Th- Thmin)/(Th max- Th min)
能谱测井:GRS-去 铀自然伽吗值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大开 3 井盒 3段致密砂岩 声 波 测 井 计 算 孔 隙 度 与 核 磁 共 振 测 井 计 算 孔 隙度的对比。
(二)渗透率 岩石渗透率是指岩石在一定压力差下允许流体通过的 能力。因而,k反映了流体流动的“动”的能力大小。目
前通过测井求解K是通过以下途径:
① 以Φ、Swi为基础的统计方法; ② 以电阻率资料为基础的统计方法。 ③ 核磁共振测井计算渗透率
3、储集类型 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洞穴型
第二节 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
一、岩性评价(泥质含量、粒度中值)
在岩性识别的基础上,对碎屑岩测井评价中,反映岩性的测井评价参数主要
为泥质含量和粒度中值两个参数。 泥质含量(Vsh)测井评价一般是采用GR和SP测井计算(Vsh)。计算公式 为:
Vsh GR b GRsd sd GRsh sh GRsd sd
① 岩石中只有泥质才有放射性; ② 泥质均匀地含有放射性物质; ③ 岩石中自然咖吗曲线读数与泥质
Vsh GR
Vsh 2
( 2 GR )
GR GRsd GR GRmin GRsh GRsd GRmax GRmin
1 22 1
第三系地层 老地层
体积之间呈线性关系。
GR RL3S 40
为了消除井间系统误差,应以标准井为基础,以标准层为标准,
2150

5
20
SP -50 0
深 颜 岩芯剖面 度 色 m 14
泥质粉砂岩 岩性 砂砾岩
取芯情况
4
AC 150 300
孔隙度 0 20
渗透率 0.01 100
RL3D 4 40
解释 结论
试油 结论
产量
水层
灰、浅灰、绿 灰色粉砂质泥岩2167.50m
则C1=-1.75-(-1)=-0.75。
lgMd=Co+C1
因此,适合粉砂岩的Md计算公式为: lgMd=-1-0.75 △GR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Md与泥质含量 Vsh(由GR获得)和孔隙度Ф(由AC获得)之间的关系。例如:
胜利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
M d 0.9924 0.1728GR 0.004545 AC
油气储层可按成因划分为三类:碎屑岩储集层、碳酸盐储集 层和其它岩类的储集层(如:火成岩、变质岩)。
一、碎屑岩储集岩
碎屑岩储集层主要包括:各类砂岩(粉、细、中、粗砂岩)、砂 砾岩及砾岩。 对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的主要内容为:
1、岩性:
(1)颗粒(成分、相对含量);
(2)基质(含量、成分、充填方式); (3)胶结物(成分、含量、胶结类型);
Cp=1.68-0.0002· H
② 密度测井: ③ 中子测井:
ΦD=(ρb-ρf)/(ρma-ρf) 中子测井直接输出ΦN。
2、交会图技术计算Φ 采用交会图(ΦN—ρb、ΦN—△t、△t—Den确定孔隙度值要优 于单个测井孔隙度值。若含泥质和天然气,则点子会位移,需
校正。 泥质校正公式:
① 中子:ΦN校正=ΦN - Vsh·ΦNsh ② 声波测井泥质校正(不考虑泥质分布形式): Φ=Φs-Vsh·ΦACsh
性质有关。
在我国胜利油田,通过大量密闭取芯井资料,以统计回归分析,
可以给出C、x、y数值。同时,由于Φ与△t有关。Swi与Φ、Md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t、△GR测井,利用回归公式计算K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