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预测中有关测井参数的分析及应用

合集下载

1-测井单井产能预测方法

1-测井单井产能预测方法

非稳态流动 模型
稳态流 动模型
测试、分析 试油、DST
物性分析
非稳态-稳 态流动转换
约束条件 转换模型
地层-井筒流动产能预测模型 井筒流动模拟、刻度转换
MDT产能预测计算模型和方法
孔隙度计算 模型选择
孔隙度刻度
渗流模型描述
径向流动方程
产能预测方法 小波分析法 神经网络法
影响因素及转换
软件开发
0.006328 r
△P3=(Per-PDR)=液流通过限流装置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4=(PUSV-PDSC) =液流通过安全阀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DR
△P5=(PwH-Pdsc) =液流通过地面油嘴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6=(POSC-Psep)=液流通过地面出油管线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P7=(Pwf-Pwh) =通过油管柱的总压力损失
18.273
19.2
19.047
2.6
4.476
2.827
4.51
44.613
44.6
50.04
53.599
气产 原产(m3/d) 预测(m3/d)
310.69
337.371
913.793
915.338
1955.517
1966.554
3180
3219.263
642.516
671.73
321.258
240.986
渗流模型描述 产能预测方法
小波分析法 神经网络法 影响因素及转换 软件开发
有效的技术手段及解决的问题
方法
小波分析法
技术手段
分析电缆地层测试记录压 力曲线
神经网络法
建立电缆地层测试压
力曲线小波系数跟产 能之间的关系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从成像测井技术在我国地质油藏的实践应用来看,就测量方法而言,可将成像测井技术分成电成像测井技术与声成像技术两种形式,主要有地层电阻率成像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等。

从广义视角来看,成像测井技术还设计核磁共振粗巨额ing技术、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等。

标签:成像测井;地质油藏;应用与探究成像测井蕴含大量的地质信息,能够准确、直观的了解到地下油藏的地质特征,从沉积、构造等多个视角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索。

将成像测井运用到裂缝性储层研究中,能够有效提升研究工作的直观性与有效性,最大程度上满足裂缝油气藏的各种需求。

为此,本文将针对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油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构造解释方面的运用井眼成像资料能够将地质构造特征直观的描述出来,是地质油藏勘探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地质油藏勘探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将成像测井技术运用到地质构造中能够确定地质构造倾斜角的方向及其走向、对小到裂缝级的断层进行清晰识别,为地震解释内幕断层提供帮助,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标定、验证从中得出地质构造的剖面图,提升对地震解析的精确度,绘制井旁地质坡面图,为井间地层对比提供帮助。

通过运用成像测井技术开展地质构造研究工作,能够准确获取地层构造倾角与断层断点位置的相关影像资料,且这些影像资料同地震资料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统一性。

通过借助井旁地质剖面图能够对井区之外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合理推算,并结合地震剖面图对井间地层进行更精细的对比与分析,为后期地质研究与开采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效提升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保证地质油藏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2.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沉积分析方面的运用测井信息能够将地层的流体性质、物性、岩性等多项信息综合反映出来。

从沉积微相研究视角来看,通常仅将常规测井信息用在识别岩性、定性判断沉积韵律工作中,借助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为沉积分析提供层理、层面、岩石雷度、古水流方向等具有较高关键性、重要性的沉积构造信息。

用测井资料预测储层产能方法综述

用测井资料预测储层产能方法综述

流度的指示 ( 可动油气 ) n R 可以定义为 : R n=l ( t w / x / m } o R/ )R oR 0 g{ R ( ( 3)
式 中 , t 原 状 地 层 电 阻率 ,w 是地 层 水 电阻 率 , R是 R R o 冲洗 带地 层 电阻 率 , m 是泥 浆 电阻 率 。 x是 R f 由于 流度 由经 过 归一 化 的 R n决定 ,那 么 产 能 预测 就 可 以用 Ps R , I和 n 有效 厚 度建 立相 关模 型 :
将超过用钾或者伽马曲线计算的粘土含量即处在交 会 图对 角线 的 上方 。好 的产 层段 处 在交 会 图对 角线
下方 1 3 1 。 作 C CHI 会 图 。 E/ 交 高岭 石 / 泥石 的 含氢 指数 绿
时做 了大量 的工作。国内的研究人员在二十世纪八 十年 代 开始 这方 面 的研 究 。
关 键词 : 能预 测 ; 井; 层 ; 裂 产 测 储 压 BA.eie . B rgn提 出用 测 井 资料 确定 储 层 粘 土 矿 l
0 引 言
对 油 气 层 的 产 能 进 行 定 性 或 定 量 评 价 一 直 是 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的一个基本任务。对储层产能 进行 正确 评 价 不仅 可 以检 验 油 气 勘探 的 成果 , 且 而
C eg hn 等人用原状地层电阻率和冲洗带 电阻率表征
储 层 流体 流 动能力 , 而评 价 储层 产 能1 进 7 1 。
2 定 量 预 测 方 法
渗 流力 学 基 本 理 论 是进 行 储 层 产 能 定 量 预 测 的 基 础… 根 据 渗 流力 学 基 本 理论 , 善 井均 匀 不 可 , 完 压缩 流 体 的平 面径 向稳 定渗 流公 式 为1 4 1

页岩气储层常规测井解释模型与应用实例

页岩气储层常规测井解释模型与应用实例

页岩气储层常规测井解释模型与应用实例陈扬;夏雪飞;魏远明;郭秀云;石元会【摘要】为深化建南构造侏罗系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气储层认识,对东岳庙段岩心与测井资料进行细致研究,建立东岳庙段泥页岩岩性、储层识别、储层矿物含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含气量解释计算模型,建立一套较完善的页岩气储层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对2口井的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进行精细解释,提出东岳庙段页岩气层解释参考标准.适用建南地区东岳庙段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可以扩展用于整个建南地区及中扬子地区陆相页岩气储层评价.【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27)001【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页岩气;测井;解释模型;应用实例【作者】陈扬;夏雪飞;魏远明;郭秀云;石元会【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湖北潜江4331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湖北潜江433123;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湖北潜江433123;中国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湖北潜江433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

页岩气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在成藏机理上既具有吸附、游离、水溶等多重特征,又具有自生、自储、自保、储层致密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连续性大规模、低丰度、非常规天然气聚集[1-7]。

由于页岩气储层存在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特征及以吸附和游离态聚集的特殊模式,与常规油气藏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常规测井解释方法不适应页岩气储层解释[1-3,6-9]。

通过对建南地区某井东岳庙段岩心与测井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深入研究,建立了该地区首套基于常规测井项目的解释处理模型,并依据其解释模型进行了2口井的页岩气储层精细解释。

VSP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VSP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r e s e r vo i r s ha v e o bvi ous e l a s t i c pa r a me t e r s of r oc k p hys i c s . The VS P l o ggi ng t e c h no l og y i s v e r y s ui t a bl e f or s ha l e g a s e x pl or a t i on i n
摘 要
垂 直地 震 剖 面 法勘 探 技 术 ( 以下 简称 VS P测 井 )是 一 项 成 熟 的井 中物探 技 术 ,该 技 术 利用 地 面 放 炮 、 井 中置 放检 波
器接收地震波,有效避免 了近地表低速层的影响 ,得到的地震信息更接近 日的层,具有独特的勘探优势 。我国页岩气勘探潜力 巨
大,页岩气储层具有高电阻率、高伽- 6、高声波时差、低 - 密度 的测井响应特征 ,具有较为明显的岩石物理弹性参数规律,页岩气勘探 。利用常规 VS P测井技术在贵州地 区某井进行页岩气勘探 ,零井源距 V S P测井获得地层的纵
波、横波速度,计算得到岩石地球物理参数,并通过交会分析识别储层物性规律 以用于储层预测 ; 利用非零 井源距 VS P测井,进
g as r e s e r voi r s u s u a l l y r e v e al t he l og gi ng r e s po ns e s of h i g h r e s i s t i v i t y, hi g h GR,hi gh a c o us t i c t i me d i f f e r e nc e ,a n d l ow d e ns i t y.The s e
Z h a n g We i , L u o K u n , Qi n L i , Y o n g J i e , L i u L i t i n g , Z h u J i w e i , L i u J i a x i n g

Petrel2014训练和估计模块-第一部分(井数据的利用)

Petrel2014训练和估计模块-第一部分(井数据的利用)

Petrel 训练和估计模块-第一部分(井数据的利用)多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储层预测,油气藏描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基本算法概念是模拟人类大脑对朴捉到的多现象,多信号进行快速识别(训练的过程)以实现模糊分类和估计,比如对多种物体相似颜色,相似形状的区分等。

单一的地震属性对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反映往往有偏差,多属性参数分析能减少这种偏差。

PETREL软件中的训练和估计(Train & Estimation)模块就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分别对以测井曲线,层面地震属性,地震体为输入的系统进行模糊聚类和预测估算,为地学人员提供方便的解释工具。

下面我以测井曲线为输入数据分别介绍一下估计和分类的应用。

• 某井缺失某测井曲线,但邻井具备该曲线看下面例子,Agate-H6井有声波DT,密度RHOB 和孔隙度曲线(PHIT),但Copper-6 井没有PHIT曲线。

我们可以利用Agate-H6井的三条曲线找出DT, RHOB和PHIT的关系,然后把该关系作用于Copper-6井来估算出PHIT曲线。

1. 在Petrel 主窗口顶部的STRATIGRAPHY选项中,点Neural net,得到以下界面,依次按红线位置设置选项得按APPLY后,Petrel INPUT版面下会产生以下内容2. 点Logs from Neural net选项将上一步生成的Neural net 1 通过蓝箭头放入,见下图点Wells选项,勾Copper-6井,按APPLY,新曲线PHIT [Neural net 1]既生成。

见下图。

将其显示到WELL Section窗口中进行观察• 利用多条或单条曲线进行岩相分类这就要应用到该模块中的模糊聚类选项(classification)1. 点Neural net 选项,按下图设置。

注意要用Classification,此列用GR和PHIT 两条曲线划分岩相,其实就是个分类过程。

因为是分类,算法自动将其设为非监控方式(unsupervised),至于分几类由解释员自己定。

第4章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讲解

第4章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讲解
如渗透率与粒度中值的相关系数为0.839,说明相关性很好,束缚水饱 和度与粒度中值的相关系数为-0.602,说明两者关系较好但为负相关的关系。
5.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储集层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
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密切相关的,但又不是简单的关系,它受颗粒 大小、分选程度、胶结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一般中粗颗粒的砂岩孔隙度大,渗 透率也大,而微细颗粒砂岩孔隙度低,渗透率也小。在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图上,资料点的分布与粒度大小有关,粒度中值Md≤0.2mm,资料点分布在左 下方,也就是孔隙度低,渗透率也小;MD≥0.4mm的资料点分布在右上方,也 就是孔隙度大渗透率也高;0.2<Md<0.4mm的资料点基本上分布在上述两者之间。
5.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自然伽马确定泥质含量
在沉积岩石中,除钾盐层外,其放射性的强弱与岩石中含泥 质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岩石含泥质越多,自然放射性就越强。 这是因为构成泥质的粘土颗粒较细,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沉 积过程中能够吸附较多的溶液中放射性元素的离子。另外,泥 质颗粒沉积时间较长(特别是深海沉积),有充分的时间同放 射性元素接触和离子交换,所以,泥质岩石就具有较强的自然 放射性。这就是我们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定量计算地层泥质 含量的地质依据。
三种不同的角度上提供了地层的孔隙度信息。 经验表明,如果形成三孔隙度的测井系列,无论对于高-中
-低孔隙度的地层剖面,以及不同的储层类型,一般都具有较强 的求解能力,并能较好地提供满足于地质分析要求的地层孔隙 度数据。
5.4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残余油气特别是气层对声波、 密度以及中子测井计算的孔隙度影响是不同的。
1
Shr
Nhr Nmf

测井相分析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测井相分析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摘 要 : 分 析是 岩性 油 气 藏 勘 探 和 开 发 的 一 项有 效 技 术 。对 富 县 探 区 多 口探 井 和 开发 井 进 行 了 曲线 形 态 和测 井 相 相 分 析 , 进 行 了沉 积 解 释 。通 过 对研 究 区测 井 进 行 单 井 分 析 , 出研 究 区 主要 发 育 三角 洲 平 原 、 三 角 洲 和 滨 并 得 前
1 )幅度 : 测井 曲线 形态 的重 要特 征之一 , 是 幅
1 测 井 曲线形 态及 其 沉 积 解 释
用测井相和地震相综合 解释沉积相和沉积 环境 是十分重要 的基本 方法 , 岩性 ” 刻度 ”测 井” 再 用“ “ “ ,
用“ 测井 ” 刻度 ” 地震 ” 把测 井 这个“ 上 的地 质 “ “ , 点” 解释和地震这 个“ 上 的地 质解 释结合 起来 , 面” 研究
浅湖等沉积相 , 总结 出研究区从长 8到长 6 , 段 经历 了三角洲前缘 、 滨浅湖 、 湖泊相 、 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 等 沉积演化过程及其沉积规律 , 并指出分 支河道和分流水道 以及河 E坝、 l 远砂坝等沉积微相 是主要 的油气储集层 , 刻 画出了油气富集区展布和规律 。 关键词 : 岩性油气藏 ; 测井 曲线形态 ; 测井相 ; 沉积演化 ; 油气 富集 区
测 井 相 分 析 在 岩 性 油 气 藏 储 层 预 测 中 的应 用
马 小刚 , 李子峰 张春 梅 ,
(.中国石 油化工股 份有 限公 司物探技 术研 究 院, 苏 南京 201 ;2 1 江 104 .中国 石油 化工股 份有 限
公 司东北 油气分公 司研 究院 , 吉林长 春 1 0 6 ) 3 0 2
第 3 3卷第 1 期
21 0 0年 2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卷第3期2010年6月CHIN ESE J OURNAL OF EN GIN EERIN G GEOP H YSICSVol 17,No 13J une ,2010文章编号:1672—7940(2010)03—0296—04doi :10.3969/j.issn.1672-7940.2010.03.006储层预测中有关测井参数的分析及应用曾 婷,桂志先,何加成,易寒婷,章雪松(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作者简介:曾 婷(1985-),女,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生,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工作。

E -mail :zt851129@摘 要:根据研究区56口井,笔者对岩心、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中子等钻井、测井资料进行多种统计和交会分析,研究速度、密度、波阻抗、孔隙度与深度、岩性,波阻抗与孔隙度等的关系,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并作相关交会图,建立规律关系式。

经比较得出利用波阻抗进行下一步的反演工作会比较合理。

根据砂岩孔隙度与波阻抗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利用砂岩波阻抗估算砂岩孔隙度。

为下一步储层预测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储层预测;岩性;波阻抗;孔隙度中图分类号:P63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0-03-29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Logging Parametersin R eservoir PredictionZeng Ting ,Gui Zhixian ,He Jiacheng ,Y i Hanting ,Zhang Xuesong(Key L aboratory of Ex ploration Technology f or Oil and Gas Resources (Yangtze Universit y )Minist ry of Education ,J ingz hou H ubei 43402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llect s various logging data of core ,nat ural gamma ,spo ntaneous po 2tential ,acoustic t ravel time ,density ,neut ron etc.and t ries to st udy t he relationship s of t he speed ,density ,wave impedance and porosity wit h t he dept h ,lit hology ,as well as t he relationship s between wave impedance and poro sity.Then it analyzes t he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reservoir forecast.Through comparison ,it is reasonable to go on wit h t he next inver 2sion task by using wave impedance.Based on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d porosity and wave impedance ,we can use t he sand wave impedance to estimate t he sand porosity.This st udy p rovides very good information for t he reservoir p redict research.K ey w ords :reservoir prediction ;lit hology ;wave impedance ;porosity1 引 言储层预测是综合地质、地震、测井、试井、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集层的分布、岩性变化、厚度变化、物性特征、所含流体、油气藏等等的一项综合性研究课题[1]。

其目标是发现有利储集体,提高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

地层参数关系的分析是储层研究中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工作。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本研究区特点出发,在储层预 第3期 曾 婷等:储层预测中有关测井参数的分析及应用测中涉及到速度、密度、自然伽马值、波阻抗、孔隙度、渗透率等地层参数。

速度、密度、波阻抗、孔隙度与深度、不同岩性之间,波阻抗与孔隙度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理清这些关系并找到能反映它们之间包含的规律的函数表达式,对工作思路的确定和开展起到基石作用。

2 地层参数分析1)孔隙度。

孔隙度是反映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2]。

综合考虑研究区实际测井系列和相应资料情况,首先统计出各层序段内不同岩性小层的顶底深和厚度,其次利用已作好环境校正和标准化处理的相关测井曲线资料进行孔隙度的计算。

一般通过声波、密度、中子等测井资料求取孔隙度,通过这三种测井资料及应用条件的比较分析,研究区选用密度测井资料计算得到砂岩层每个采样点的孔隙度,再对每个砂岩层对应的所有采样点孔隙度求平均值即得到该砂岩层孔隙度。

根据研究区岩性统计和多口井的密度测井资料求砂岩层每个采样点的孔隙度基本公式[3,4]如下:对于单矿物岩性的纯砂岩地层:φ=(ρb-ρma)/(ρf-ρma)(1)对于多矿物岩性的砂岩地层:φ=(ρb-ρma)/(ρf-ρma)-νx(ρx-ρma)/(ρf-ρma)(2)其中:ρb为密度测井值;ρma为砂岩骨架密度,取ρma=2.65g/cm3;ρf为孔隙中平均流体密度,由于密度测井仪的探测深度有限,孔隙流体通常指冲洗带中的流体,而不是原状地层中的流体,取ρf=1.0g/cm3;ρx为次要矿物密度,一般取ρ泥= 2.4g/cm3,ρ灰=2.7g/cm3,ρ白云=2.88g/cm3,ρ碳=2.36g/cm3,ρ砾=2.75g/cm3;νx为次要矿物含量,一般νx质=25%,ν含x=15%。

2)速度。

速度根据声波时差测井资料来求取。

先求出每个采样点的声波时差倒数,即得到每个采样点的速度,再根据岩性层求平均值。

3)密度。

密度则根据密度测井资料和岩性资料求平均值即得。

4)波阻抗。

波阻抗为每个采样点的波速和密度的乘积。

然后根据岩性层求均值,即求得不同岩性层的平均波阻抗。

3 地层参数与岩性、深度的关系岩性与岩石物性和地震属性的关系非常密切,岩石的成分、密度,岩石颗粒的大小、分选、排列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地层特性。

研究区的岩性可以归并为三类:一是砂岩储层;二是泥岩盖层;三是灰岩,它属于非储非盖层。

由于灰岩层极薄,分布范围小且集中,资料较复杂等原因,将灰岩段另作研究,所以本次研究对象只有前两种岩性,即砂岩和泥岩。

 速度与岩性、深度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当岩石埋深增大时,静地压力和岩层内压力的共同作用,通常会导致弹性波速度的增大。

但速度梯度的变化却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5,6]。

一般来说,砂岩比泥岩要有较高的速度,我们可以准确地将其分开。

在特殊沉积环境下,当地层单层厚度太薄,砂泥岩速度范围相近,层速度和岩性的关系比较模糊,砂岩和泥岩的速度有许多重叠区。

以研究区A井为例,从图1可见纵波速度值总的趋势为随深度增加而加大,砂泥岩速度难以区分开。

图1 A井纵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关系Fig.1 Map of P-wave velocity variationwith depth of well A 密度与岩性、深度的关系随着深度增大,沉积岩密度增大。

这是在随深度而加大的静地压力作用下,变质和后生作用的结果所产生的。

随着深度加大,温度的提高也增大了岩石的密度[5,7]。

以A井为例,从图2可见,随着深度加大,碎屑岩的变密程度增大, 1300m是较明显的分界线,1300m以下密度随深度变化率不大,而1300m以上密度随深度加深显792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 eophysics ) 第7卷 著增大,且泥岩的增大程度高于砂岩。

泥岩密度大于砂岩,这与泥岩易于压实有关。

图2 A 井密度随深度变化关系Fig.2 Map of density variation with depth of well A 波阻抗与岩性、深度的关系波阻抗综合了速度和密度的信息,研究波阻抗的变化更能反映岩石的地质信息[8,9]。

据相关岩性、深度与波阻抗间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波阻抗随深度变化逐渐增加(图3)。

砂岩和泥岩的波阻抗差异不明显,各层序都存在砂岩阻抗低于泥岩阻抗区和砂岩阻抗高于泥岩阻抗区(图4),但是相比之下泥岩波阻抗与深度的关系比砂岩要稳定。

因此,直接用测井获得的速度密度曲线进行反演等难以反映岩性变化,而进行波阻抗反演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根据得出的砂泥岩波阻抗规律,可以从反演得到的波阻抗体上剔除泥岩,求得砂岩波阻抗体,如图4中曲线①表示泥岩波阻抗与深度拟合关系,曲线②与曲线③分别表示剔除泥岩波阻抗的上、下限曲线,图3 A 井波阻抗随深度变化关系Fig.3 Map of wave Impedance variationwith depth of wellA图4 层序SQ3砂泥岩波阻抗随深度变化规律Fig.4 Map of SQ3sand wave impedancevariation with depth 剔除曲线②和③范围内的泥岩,为下一步求得有利的砂岩体奠定基础。

 孔隙度与岩性、深度的关系在沉积岩成分不变,随深度增加孔隙度呈减小趋势[10],研究区从图5可以看出,孔隙度和深度的关系无法用比较好的曲线来拟合。

这是因为影响孔隙度的因素很多,深度的影响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

反演得到的地层孔隙度与通过这种测井解释得出的孔隙度数据有一定差异,可以将井旁计算的孔隙度数据与之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两种数据的差异。

对计算出的地层孔隙度进行差异校正后,所得到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图5 A 井砂岩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关系Fig.5 Map of sand porosity variationwith depth of well A4 波阻抗与孔隙度的关系目标层的岩石物性研究分析,尤其是孔隙度与波阻抗的关系分析,对波阻抗反演的处理和解892 第3期 曾 婷等:储层预测中有关测井参数的分析及应用释关系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指导波阻抗反演处理中的约束条件和反演成果分析。

孔隙度增加必然导致密度降低,进而导致速度、波阻抗等弹性参数降低[9]。

以研究区层序SQ6砂岩层段为例,通过波阻抗和孔隙度交会图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a ),交会图反映出孔隙度随波阻抗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