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2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历史岳麓版选修2 课件: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51张)

历史岳麓版选修2 课件: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51张)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
民主制度的形成
学案10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标要求 1.知道波旁王朝复辟的基本经过,体会民主力量反对
封建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
2.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
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 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自主学习区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四、拿破仑神话的延续 波拿巴 成 1.1848年12月,法国根据新宪法进行总统大选,路易· 为法国第一个由普选产生的总统。 2.路易· 波拿巴1851年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1852年用公 民投票方式恢复帝制,建立 法兰西第二帝国 。 3.波拿巴采用 高压 和 怀柔 双管齐下的方式,稳定了法国的 局势,并采取措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呈现出繁荣
景象。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教材栏目内容指导
课中思考题 1.提示 路易·波拿巴上台的原因是:六月大屠杀引起工
人对共和派的仇视,农民怀念和迷信拿破仑,把拿破仑
的侄儿看做自己利益的化身并把希望自愿地寄托在波拿
巴身上,于是都投了波拿巴的票。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右图正在召唤群众前进的青年姑娘,
既是参加起义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由女神 的象征。她旁边的少年鼓手正挥动着手枪, 急速向前奔跑。另一边头戴高帽的大学生正 意志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他身后有两个工人 挥舞着尖刀,表情刚毅,显示出愤怒的神色。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在他们后面还有许多起义群众。前景右侧有两名政府军的
自主学习区
解析与探究

2023岳麓版选修2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ppt1

2023岳麓版选修2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ppt1

【课中思考】 1.路易·波拿巴上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 六月大屠杀引起工人对共·和派的仇视,农民怀 念和迷信拿破仑,把拿破仑的侄儿看做自己利益的化身并 把希望自愿地寄托在波拿巴身上,于是都投了波拿巴的票 。
2.为什么在创造了经济繁荣之后第二帝国却如此脆弱:一场 战争的失败就导致帝国灭亡? 答案提示 波拿巴一上台就宣布了他的施政纲领,对内是 秩序和权威,对外是民族尊严。稳定的秩序使得工业革命 得以完成,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后需要真正的自由与 民主,并且希望确立共·和体制;波拿巴帝国还与教会结 盟,其通过天主教会的影响来维护自身统治的做法不得人 心,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世俗化的教育、真正的普选权、集 会和结社自由;另外,广大劳动群众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 也对政府的统治日渐不满,而波拿巴政府不是力图去消弭 这些矛盾,而是企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摆脱困境,无疑使对 外战争的失败成为帝制最后崩溃的导火线。
一、七月革命——光荣的三日 1.原因
(1)复辟的_波__旁__王__朝__日趋反动,反对立宪制。
(2)1830年,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选举中占了上风。 (3)查理十世签署的《_七__月__敕__令__》成为导火索。
2.过程 (1)7月27日,_巴__黎__爆发起义立艰难的原因
【角度1】► 从历史因素角度分析 提示 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义在法 国根深蒂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封建旧势力不甘心 自己的失败,疯狂反扑。
【角度2】► 从外来干涉角度分析 提示 法国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国家之一,大革命的爆发引 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恨和恐慌。于是他们组织反法联盟 干涉法国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课件 岳麓版选修2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课件 岳麓版选修2

(3)法国大革命的艰巨性是欧美早期三次资产阶级革 命中最突出的,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它的深刻性。
革命的深刻性使法国大革命中的反抗力量特别顽固。
(4)法国资产阶级分成许多政治派别,他们不同的政 治主张,也增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度的困难。
2.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 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 国中实属罕见,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
繁更替过程。1875年制定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
和制。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翌年,议会 作出决定: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 庆日。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
(2)特点:1789年之后法国的政治制度几经变化,共和制 与帝制交替出现,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
阶级力量壮大。
③直接原因:欧洲农业歉收和工商业危机,人民生活难以 为继。
(2)经过:1848年2月22~2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七
月王朝统治,起义在三天内获得胜利。
(3)结果: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
(4)意义:推翻 金融贵族 的统治,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展开辟道路。
2.六月起义 (1)原因: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政府解
民主是人民群众不屈不挠斗争的结果,民主是不可阻挡的历 史潮流。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适应并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开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 工业资本的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法国民主力量的重大 胜利。
一、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特点及说明的问题有哪些? (1)过程: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君主立宪派掌 握政权,并保留了君主制。1792年8月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推翻

高中历史 3.9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课件 岳麓版选修2

高中历史 3.9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课件 岳麓版选修2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原因:主要得益于君主派的内讧,根本原因在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标志:1877 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 确立。
自主思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耻辱和血污的洗礼指的是
什么? 提示:①耻辱:1871 年战争失利,割阿尔萨斯、洛林,赔款 50 亿法郎。 ②血污:镇压巴黎公社。
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情境导入
法国工人六月起义 1848 年 6 月 23 日,巴黎工人阶级忍无可忍,愤然发动了武 装起义,同资产阶级直接展开了战斗。起义工人面对数倍 于自己的反动军队浴血奋战,最后失败。这次惨烈的战斗 后不久,法国政坛发生了重大变化,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 拿巴当选法国总统,法国再次建立起独裁统治。直到 19 世 纪后期,法国才确立了共和制。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确立的原因有哪 些?
——[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七月王朝恢复了大革命创立的“八九年原则”,重新建立起议 会政治。1830 年 8 月 14 日颁布了七月王朝的宪章,宪章再现了三权分立的 原则,国王掌握行政权,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上、下院议员一律选举产生, 司法独立。
光荣的三日
1.七月革命背景 (1)主要原因: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 (2)根本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1830 年资产阶级在议会选举中占 上风。 (3)导火线:《七月敕令》的签署。 2.革命经过 1830 年 7 月 27~29 日巴黎爆发起义,波旁王朝垮台五
4.帝国覆灭:1870 年 9 月,巴黎民众宣布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拿破仑神话”就此破灭。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点五

高中历史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教案岳麓版选修2 (1)

高中历史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教案岳麓版选修2 (1)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一、教案目标:1、(1)知道旁王朝被推翻、拿破仑帝国建立、波旁王朝复辟、共和国建立等基本史实,体会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不是一帆风顺的,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2、分析《人权宣言》,认识进步性。

2、比较英美法资产阶级政体异同,增强比较分析能力。

二、教案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

2、根据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的宏观结构。

3、教师引导下的理解、分析、模仿。

三、教案过程(一)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历程1、第二单元第6课和第三单元第9课知识构建时间轴。

(要求:①标注政权和政体的演变;②自主构建、小组讨论;③小组展示,纠错) 2、结合自主画的时间轴,仿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的分析方法,概括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民主与专制较量的特点(4分)及其原因、启示(12分)。

(小组合作探究)3、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是法国大革命(1789---1794),结合以下材料概括这场革命爆发的原因。

第一组----第四组回答(8分)第五组-----第八组回答(6分)第九组----十二组回答(4分)材料一:路易十四在位时宣扬“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上帝”“朕即国家”;路易十五在位时更加荒淫无度,他“哪怕死后洪水滔天也及时行乐”;路易十六在位时,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在三级会议上,他闭口不谈政治改革、给予资产阶级平等参政的权利,只要求解决财政问题。

材料二:法国三大等级《但愿这场游戏很快结束》材料三: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厂,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

金融资本雄厚。

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其财富已经超过的贵族阶层,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材料四: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

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第9课 法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第9课 法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知识点练习九十第1题【单选题】托克维尔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法国)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

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专制社会君主改革容易带来危险B、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加速革命爆发C、专制王权推动法国政治经济发展D、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

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证障平等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法国著名领导人戴高乐,一直主张邦联主义一体化,反对二战后超国家主义的一体化;而他在1958年再次执政后,却做出了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决定,并积极配合《罗马条约》的实施。

这说明戴高乐( )A、思想根植于民族主义B、反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C、主张贸易保护主义D、顺应政治多极化的趋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792年4月诞生的《马赛曲》唱道:“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歌中“敌人”主要是指( )A、波旁王朝B、普奥联军C、反法联盟D、斯图亚特王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中学课外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法国大革命1789年8月至1792年8月期间的历史时,可以参考的历史资料有( )①网球场宣誓的图片②《人权宣言》③《1791年宪法》④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的有关记载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法国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为序言,这是因为它( )A、宣布废除君主制B、确定了法国的政治体制C、宣布了关于人权、公民权和法治的一系列原则D、充分阐明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A、政体变革的频繁上B、得到农民的支持上C、革命结束的形式上D、开展对外战争上【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反动的金融寡头政府,被英勇的巴黎人民推翻了。

高中历史: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教案 岳麓版选修2

高中历史: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教案 岳麓版选修2

高中历史: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教案岳麓版选修2课标要求: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导入新课:问题:拿破仑帝国覆灭后,统治法国的是哪个政权?复辟王朝是怎样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板书]一、七月王朝(1830—1848)问题:“光荣的三日”是指法国的哪次革命?这次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其经过和结果如何?(一)光荣的三日——七月革命的背景(1)波旁王朝的反动统治(1,2)(主要原因)波旁王朝:在政治上日趋反动:路易十八极力恢复君主、贵族和教会的政治特权;继任的查理十世对立宪制更是深恶痛绝,引起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就反映了复辟时期的社会黑暗。

(2)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议会选举的胜利(根本原因)(3)《七月敕令》的签署P47(导火线)(二)经过和结果:P471830年7月27-29日,推翻波旁王朝统治,起义取得胜利。

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三)三色旗的君主政体——七月王朝的统治1、奥尔良派——路易·菲力浦三色旗——君主立宪制2、王朝的性质:大资产阶级政权(金融贵族统治)3、王朝统治下的矛盾:1,2 P484、对七月王朝的评价:结束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斗争, 资产阶级专政建立了起来,此后未出现复辟,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

转问题:“狂欢”和“血泊”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如何?二、第二共和国(1848-1852)(一)二月革命:1848年1、背景①根本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②主要原因:七月王朝反对任何改革,对内镇压人民革命,维护金融贵族利益。

严重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普遍不满。

③直接原因:P48欧洲农业歉收和工商业危机,人民生活难以为继2、领导力量: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结果:第二共和国建立1848年2月22-2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七月王朝统治,起义在三天内获得胜利。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岳麓版课后练习第八十六篇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9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岳麓版课后练习第八十六篇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岳麓版课后练习第八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说:“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

”这表明戴高乐主张( )A、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C、废除私有制,实现国有化D、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路易十六于1789年召开中断了175年的三级会议的目的是( )A、为法国制定一部宪法B、解决征税问题C、解散第三等级D、商讨对付革命的办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下列人物或派别曾在第一共和国期间掌握政权的有( )①君主立宪派②吉伦特派③雅各宾派④热月党人⑤拿破仑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路上,法国远征埃及的军队受到英、俄、奥等国联盟军队的顽强抵抗,损失很大。

这时,拿破仑发出一道命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这反映出拿破仑标榜的远征埃及的目的是( )A、吸收埃及的古文明B、掠夺埃及的文物C、保护动物和学者D、传播法国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法国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级会议正式召开②第三等级发表“网球场誓言”③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会议④路易十六被迫批准《人权宣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1.以法国大革命中波旁王朝被推翻,共和国建立的基本史实为例,认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深刻性和艰巨性。

2.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制度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一、七月王朝
1.背景
(1)复辟的波旁王朝在政治上日趋反动,反对立宪制。

(2)1830年,资产阶级代表在议会选举中占了上风。

(3)查理十世签署的《七月敕令》成为导火索。

2.过程
(1)7月27日,巴黎爆发起义。

(2)7月29日,起义军推翻了波旁王朝。

(3)建立
①七月革命后,路易·菲利浦建立“七月王朝”。

②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国旗:三色旗。

④性质:是大资产阶级政权。

(4)政策
①残酷镇压了法国1834年的里昂工人起义。

②拒绝进行政治改革。

[特别提醒]君主立宪派当政时期,主要是通过立法手段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国家政体进行了初步改造,他们的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反封建的主要任务。

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二月革命
(1)原因
①工业革命展开,法国工人阶级壮大。

②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的不满。

③1847年,欧洲农业歉收,工人失业人数剧增。

(2)过程:1848年2月,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联合起来,推翻了七月王朝。

(3)结果: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2.六月起义
(1)原因
①巴黎工人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

②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排斥工人代表,强行解散国家工场。

(2)口号:“面包或死亡”和“自由或死亡”。

(3)结果:起义被镇压。

三、法兰西第二帝国
1.背景
(1)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

(2)1851年,他发动军事政变,解散议会。

2.建立:1852年,他用公民投票的方式恢复帝制,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

3.统治
(1)实行专制统治,用高压和怀柔方式,稳定了法国局势。

(2)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4.覆灭:1870年,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灭亡。

[特别提醒]路易·波拿巴的独裁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帝国不仅代表包括银行家、高利贷者以及大地主和大工业家的利益,还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能够迅速稳定政局。

四、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2.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思维拓展]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就实行何种政体而进行的斗争。

要点一从法国二月革命到六月起义,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1.变化:由联合工人阶级结成反封建联盟到镇压工人阶级。

2.联合的原因
(1)旧势力比较强大,资产阶级要实现扩大政治权利和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单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完成。

(2)中下层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当时面临着反对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共同目标。

3.镇压的原因
(1)共同的革命目标——推翻七月王朝已经实现。

(2)革命中工人阶级的政治活动引起资产阶级的不安。

(3)工人阶级的斗争越来越威胁到资产阶级的统治,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4)资产阶级为维护二月革命的既得利益。

要点二法国共和制成因及认识
1.特点
(1)长期性: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前后
经历将近一个世纪。

(2)曲折性: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其间经历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的复辟、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反复。

2.成因
(1)历史因素:法国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封建主义根深蒂固。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封建旧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疯狂反扑。

(2)外来干涉:一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引起欧洲封建君主国的仇恨和恐慌。

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法国称霸欧洲乃至世界,组织反法联盟干涉革命,致使法国政局动荡不安。

二是英国霸主的积极干涉。

(3)经济基础:国内小农经济基础扩大,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4)资产阶级内部矛盾:法国资产阶级因为利益不同,分为若干政治派别,政治主张的不同增加了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

3.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而不是专制势力恩赐的产物。

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展示了路易·波拿巴在不同时期的形象。

据此说明他在法国历史上曾先后扮演过的不同角色。

(2)路易·波拿巴为什么会扮演这么多角色?结合所学知识一一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路易·波拿巴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回答路易·波拿巴扮演的三个角色: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俘虏。

第(2)问,实际上要求学生分析路易·波拿巴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的原因、称帝的原因以及被俘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普法战争中普鲁士的俘虏。

(2)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的原因:二月革命以来,各派政治力量及其代表都登台亮相,都不能稳定政局。

经济难以发展,人心不得安宁,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都渴望安定,遂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曾给法兰西带来荣光的拿破仑的后代身上。

称帝原因:从客观上看,当时的法国,尤其是农村,君主制的传统还很浓厚。

从主观上说,路易·波拿巴一心想重振其伯父拿破仑的雄风,对君主制情有独钟,蠢蠢欲动。

被俘原因:路易·波拿巴穷兵黩武,发动普法战争,结果在色当战役中被普军俘获,成了俘虏,法兰西第二帝国也随之灰飞烟灭。

阅读下列材料:
反映1830年七月革命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

1831年5月1日,这幅作品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

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

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被收起,官方的理由是“太革命了”。

后因时局变化,作品被还给了画家本人。

17年后的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

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入卢浮宫永久展出。

德拉克洛瓦的这幅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而这幅作品的境遇则直接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法国政局的巨大动荡。

[综合探究]
(1)1831年这幅作品以“太革命了”为由被收起并归还作者,这反映了当时法国的什么现象?
(2)1848年二月革命中,法国人民为什么要求将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这次革命的结果如何?
(3)为什么这幅作品直到1874年才被再度展出?从1874年起《自由引导人民》在卢浮宫永久展出反映了法国政局的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思路引领]
本题以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综合探究问题的能力。

(1)抓住有效信息“1831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2)抓住有效信息“1848年二月革命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3)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1874年”,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形势等有关史实分析作答。

[尝试答题]
(1)官方(七月王朝)代表资产阶级中最富有的金融贵族的利益,不仅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被剥夺了参政权,而且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也被排斥在政权之外,这引起了他
们的极大不满。

(2)原因:这反映了法国人民推翻君主政体、实现民主自由的要求。

结果:二月革命后,在革命群众的强大压力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3)原因:第二共和国建立后,人民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随即爆发了六月起义。

到1852年,第二帝国取代了第二共和国,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帝制才再度被推翻,《自由引导人民》得以重新展出。

变化:《自由引导人民》的永久展出反映出共和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

影响:共和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法国人民反封建斗争任务的完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