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列传塑造手法

伍子胥列传塑造手法《伍子胥列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伍子胥列传》作为一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其中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无论是主要人物伍子胥,还是次要人物楚平王、魏陵、伍奢、伍尚、渔父、浣纱女、王僚、夫差等人,都显得生动而鲜明。
综合来看,《伍子胥列传》熟练地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如《伍子胥列传》第三段写到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时,则交代他“性行淳直,议节忠贞,意若风云,心如铁石”,这是从正面描写伍奢忠贞刚直的性格品质。
等到他听说楚平王伙同奸臣魏陵把即将成为儿媳的秦女自纳为妃时,就披发直至殿前,无畏直言进谏。
“王即惊惧”,四个字既生动地写出了楚平王惊惧的情态,又从侧面写出了伍奢刚强的性格与强大的气场。
听完伍奢的慷慨陈词之后,“王乃面惭失色,羞见群臣”,这里通过写平王的羞愧难当,在群臣面前赧然失色,必侧面表现出了伍奢的“淳直”忠贞的高尚品质。
(二)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相结合写到渔夫想为伍子胥取食时,有子胥答曰:"但求船渡,何敢望餐!”,伍子胥表示只希望能有一条船将他渡到对岸去,不敢奢望能有什么餐食,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描写来说明伍子胥在楚平王的紧急追捕下迫切逃亡的心情。
等到渔夫向家中取食之后又写到“子胥心口思惟;此人向我道家中取食,不多唤人来提我以否?”这里使用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伍子胥的内心世界,表现他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时的伍子胥心中焦急万分,迫切想要渡河而顾不了腹中饥馁,渔父走后他担心自己会被出卖。
这两处描写十分传神,从语言和心理两个方面写出了伍子胥迫切焦急而又时时戒备的心理状态,在结构上与前文中伍子胥与伍尚的对话前后呼应,多视角立体地表现了伍子胥机智谨慎的性格特征,在内容上又使得文章生动而有新意。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列传,讲述了古代中国春秋时期的伍子胥的故事。
以下是伍子胥列传的原文翻译:伍子胥,字子胥,楚国人也。
其先齐国之大夫为伯氏,其世居落里。
子胥少孤,贫穷,有志气。
见入贼心欲害国,众人骇而止之。
既长,仕宜春令。
宜春为矛埒道,子胥知其攻楚之利害,乞免。
乃使吴下有女之国,欲求封于郡县。
楚平王闻其去,使人厚遗子胥,留之。
子胥曰:“子胥望见国家安乐。
”楚平王曰:“何以予之?”答曰:“使西州赋入中州,与民财力。
霸王之国养兵久矣,然终无功臣。
乃予车十乘。
且舍居乐,而勿穷亡。
”楚平王许诺。
子胥乃居西州,置良吏,穷力利民。
弗饰辞也,人主造使之,筹画何不克诏以公义。
楚人不知子胥图灭国族也。
子胥谓妻曰:“吾家资力不足以代国家,报父兄之仇。
今挟及王车乘者,数十年后,楚人以子胥数奖其功于时。
”子胥奉延陵上公、子玉囚之于东城,并尽灭诸子,唯子囊在。
子玉死,楚国无恒食。
公子囊尽珍宝以赂吴。
吴王阖闾与春申君为兄弟,未入国,瑕丘之役,阖闾败邑。
公子鄂就春申君请救。
吴王谢阖闾,将自速死,方与秦戍士劳燕共食,饮天水。
阖闾音律和伐楚,又不顺召奔,而将投江。
学生子琴逢阖闾,将死,一诺之不许。
后与成叔仲谋取志诚市,谢记而久首犯,不以其大号。
臣以报吴王,将朝天子,君知我忠于吴也。
”子胥举杖曰:“规矩失矣。
”楚公子囊乃止乱,与子胥争立而得立。
史记伍子胥列传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史记伍子胥列传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第六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
員父曰伍奢。
員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一〕有顯,故其後世有名同于楚。
〔一〕索隱按:舉直諫,見左氏、楚系家。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好,使伍奢為太傅,費無忌〔一〕為少傅。
無忌不忠於世子建。
皇太子平王使無忌為太子取婦於秦,秦女好,無忌馳歸報平王谓之:「秦女絕美,王可自取,而更為太子取婦。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絕愛幸之,生子軫。
更為太子取婦。
〔一〕索隱按:左傳作「費無極」。
無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帝辛,因去太子而事帝辛。
恐一旦周公旦卒而太子立,殺己,乃因讒太子建。
建母,蔡女也,無寵於平王。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一〕備邊兵。
〔一〕集解地理志潁川有城父縣。
索隱本陳邑,楚伐陳而有之。
地理志潁川有城父縣。
頃之,無忌又谓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無怨望,願王少自備也。
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交諸侯,且欲入為亂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問之。
伍奢知無忌讒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獨柰何以讒賊何以先帝疏骨肉之親乎?」無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
王且見禽。
」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到城父司馬奮揚〔一〕往殺太子。
行未至,奮揚或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將誅。
」太子建亡奔宋。
〔一〕索隱城父司馬之姓名也。
無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賢,不誅且為楚憂。
可以其父質而召之,不然且為楚患。
」王使使謂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則生,不能則死。
」伍奢曰:「尚為人仁,呼必來。
員為人剛戾忍,〔一〕能成大事,彼見來之并禽,其勢必不來。
」王不聽,使人召二子曰:「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殺奢也。
」伍尚欲往,員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脫者後生患,故以父為質,詐召二子。
二子到,則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往而令讎不得報耳。
不如奔他國,借力以雪父之恥,俱滅,無為也。
」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
赏析史记伍子胥列传

赏析史记伍子胥列传前言:其父忠于楚太子建,而因谗获罪,楚以其父为质召其兄弟,尽杀之。
伍胥几经劳苦,终以破楚报仇,后多次事故终不得善终。
因刚戾隐忍成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悲夫!如果我问:“伍子胥是谁?”我可以肯定的说,大家都对他不熟悉。
他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我将选择《史记》作品中对他的记述,来展示给我们大家他不平凡的一生。
在这同时也深入了解史书对人物塑造的方法和语言等各方面的内容也希望让大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经典著作,并偷偷的满足我个人希望伍子胥这位伟大的英雄被景仰的私欲。
在真正介绍伍子胥之前,我试请大家,特别是男人回想想一下自己儿时或青年时代(也有可能是现在的)的梦想,有多少渴望成为统帅千军的大将军,有多少渴望一身侠气独闯江湖,有多少人渴望挫群雄成帝业。
我想我们都这样幻想过,可我们都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伍子胥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解答案。
掩簾待登场伍子胥,楚国人,名员,祖父是伍举,因为敢于直谏楚庄王而出名,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他有一位兄长叫伍尚,伍子胥家当时也可以算是显赫的家族。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人定是与众不同。
刚开始史记先从伍子胥父亲开始介绍起,这种写作方式在各种史书都频繁出现。
过去深受家族制的影响,功成名就,光耀门第,也泽被后代。
儿子的成功不是单靠自己,也依靠家族帮助。
伍奢与费无忌同列,都奉太子建,可是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吗,而是反忠于平王。
这时候就出现一个疑问:这为什么是不忠的行为?忠于平王不就是忠于太子建吗?其实不然,古代的臣子是十分可怜的,所谓一臣不事二君,忠于平王就是忠于先君,这样就有可能两头得罪,后君就会认为你不是完全忠于自己,到时就会秋后算账。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既诛伍子胥》原文、翻译及鉴赏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既诛伍子胥》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既诛伍子胥》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齐鲍氏杀其君悼公而立阳生[1]。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伍子胥列传》原文|译文|赏析《伍子胥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主要是记录了伍子胥的事迹。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伍子胥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於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於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
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
建母,蔡女也,无宠於平王。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原王少自备也。
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知无忌谗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
王且见禽。
”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
”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
”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
员为人刚戾忍卼,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
”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後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
伍子胥列传主要内容

伍子胥列传主要内容伍子胥,一个传世英雄的名字,相信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将领,豪杰之中的豪杰,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伍子胥的事迹源自《史记·楚世家》中的《伍子胥列传》,这一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忠诚和崇高的伟大品质。
伍子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有益于国家的忠诚之君。
然而,他面临着国家频繁的战乱和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
在楚平王统治时期,国家司马的权势日益膨胀,享受特权的同时却肆意剥削百姓,使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伍子胥毅然决然地选择投身于楚国政治舞台。
他奔走于各地,劝谏君主,希望能够拯救满目疮痍的楚国。
而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周幽王的认可,伍子胥被任命为楚国大将军,开始了他辉煌而又悲壮的一生。
作为楚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楚军成就了无数战绩。
他用战胜敌国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楚国的象征。
他的勇猛和忠诚让人们敬佩,他的才智和决策能力也让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然而,伍子胥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他的功勋和声望引来了嫉妒和惧怕。
在楚庄王继位之后,他的亲信攻击伍子胥,伍子胥被贬职、流亡,甚至被迫害至家破人亡。
伍子胥不仅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还有着深厚的政治智慧。
他提出了许多治国安邦的良策,例如建立军事制度、推动农业发展和加强对外交易。
他的这些智慧和努力对楚国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伍子胥的一生是充满荣耀和牺牲的。
他以忠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以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崇拜。
他的事迹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回顾伍子胥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忠诚的臣子,他立志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祉的追求在春秋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是无法忽视的。
他的奋斗和付出,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政治舞台上,都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伍子胥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荣誉是值得追求的,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都应该怀揣着为国家、为人民尽忠的信念。
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或许无法面对战乱和政治纷争,但每个人都可以从伍子胥身上汲取力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伍子胥列传原文及注释

伍子胥列传原文及注释【原文】《史记·伍子胥列传》西汉·司马迁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于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
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
建母,蔡女也,无一宠一于平王,平王稍益疏建。
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
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一交一诸侯,且欲人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擒。
”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
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
不然,且为楚患。
”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诟,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擒,其势必不来。
”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
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二子去,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仇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
俱灭,无为也。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
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
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伍子胥列传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中版)》2005年第23期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
员父曰伍奢。
员兄曰伍尚。
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于太子建。
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
更为太子取妇。
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
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
建母,蔡女也,无宠于平王。
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
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
”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
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
王且见禽。
”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
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
”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
”王使使谓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
”伍奢曰:“尚为人仁,呼必来。
员为人刚戾忍纮,能成大事,彼见来之并擒,其势必不来。
”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
”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二子到,则父子俱死。
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
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
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
”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
”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
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
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
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
”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练习】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幸:宠爱
B、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使:派遣
C、能致汝二子则生,不能则死致:到达
D、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莲之爱,陶后鲜有闻奢闻子胥之亡也
B、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其皆出于此乎
C、能致汝二子则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楚国君臣且苦兵矣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伍子胥“头脑清楚,看问题尖锐”的一面的是()
①尚为人仁,呼必来。
员为人刚戾忍纮,能成大事②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③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④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⑤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⑥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是一个昏庸无能、好色之徒,把本为太子的妻子据为己有,又听信谗言,残害骨肉,迫害忠良,给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B、费无忌向楚王进谗言,离间骨肉,作为太子的老师却不忠于太子建,而且设计陷害伍奢一家。
C、伍子胥有胆略、有识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楚王的奸猾本质,而且预见了事情发展的趋势,认识到赴王命是无益的牺牲。
D、伍尚也预见到楚王的奸诈,但依然听从父亲的召唤,尽管他对父亲的召唤牢骚满腹,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他以为会挽回父亲的性命,却没料到最后也是被无辜杀害。
5、翻译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①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
②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
③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
【杨万元/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