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教材内容

本章的内容有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波动程度及课题学习体质健康中的数据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数据的分析在统计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统计学的内容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的各方面,近年来已成为中考的热点命题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分析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年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认真、细致、耐心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难点:掌握有关计算公式能够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等

教学课时安排

平均数 2

中位数、众数 2

方差 2

课题学习 1

单元复习 1

单元测试 2

讲评测试卷 1

第53课时

平均数(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教学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对“权”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合作探讨

教学过程

一,创情景引入:

1、我们知道,平均数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平均数的一些知识,请

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见教材P111的问题1

学生交流讨论后师评;对问题(1),根据平均数公式

甲的平均成绩:(85+78+85+73)÷4=80·25

乙的平均成绩:(73+80+82+83)÷4=79·5

因为甲的平均成绩比乙高,所以该录取甲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现实意义按问题(2)的要求有该录取谁?

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完成:对听、说、读、写成绩比2:1:3:4确定这说明各成绩的重要程度,读、写成绩比听、说成绩更重要,因此甲的平均成绩:(85×2+78×1+85×3+73×4)÷(2+1+3+4)=79,5;乙的平均成绩(73×2+80×1+82×3+83×4)÷(2+1+3+4)=80。4因为乙的成绩比甲成绩高所以该录取乙,从而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二、例题学习:

P112例1 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

三、随堂练习:

P113练习1、2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

1次,3出现了x

2

次,4出现了x

3

次,5出现了x

4

次,则

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次打中y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环。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

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第54课时

平均数(2)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求加权平均数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权平均数,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见P113例2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二,探究学习,获新知

见P114例3

(1)、请同学读P114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三、随堂练习

P115练习1、2

四,继续探究

P115例3

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应用频数分布表利用组中值计算的问题

六、练习

P116练习

第55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1)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和中位数。

过程与方法、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作用。它们也是数据代表,可以反映一定的数据信息,帮助人们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并做出决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中位数、众数这两种数据代表

难点:利用中位数、众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在感性认识中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前面已经和同学们研究过了平均数的这个数据代表。它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和认识数据代表中的新成员——中位数和众数,看看它们在分析

2、如果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学生计算后交流讨论师分析;(通过计算显然是不太合适的,那么这样才能更好的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应用所学

我们将1中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利用中位数能更好的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教材P117例4,从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到并没有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因此,首先应将数据重新排列,通过观察会发现共有12个数据,偶数个可以取中间的两个数据146、148,求其平均值,便可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P145例5,由表中第二行可以查到23.5号鞋的频数最大,因此这组数据的众数可以得到,所提的建议应围绕利于商家获得较大利润提出。

三、随堂练习

1、P117练习

P、118练习1、2

3、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销售金额,统计了这15个人的销售量如下(单位:件)

1800、510、250、250、210、250、210、210、150、210、150、120、120、210、150

求这15个销售员该月销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定额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

五、作业

1,P121习题1、2、3

2,一组数据2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