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语文Unit1知识点归
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课文概述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一封信》和《国画》两篇课文。

通过研
究这两篇课文,学生能够了解到信件的写作方式和国画的基本知识。

《一封信》
课文要点
- 认识信件的特点和结构
- 了解写信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
- 研究如何写一封感谢信
重点词汇
- 信纸、书信、感谢、敬爱、感动
重点句型
- 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收信人名字,
- “我感到非常感谢。


- “非常感谢您的信。


《国画》
课文要点
- 了解国画的起源和发展
- 认识国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研究欣赏并通过练国画提升个人艺术鉴赏能力
重点词汇
- 国画、山水、人物、花鸟、用笔、线条、山、水、树、石、墨
重点句型
- “国画是我国古代的传统艺术之一。


- “用淡墨山水画,峰峦叠翠几重重。


- “欣赏国画是一种艺术享受。


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写一封信并学会了表达感谢之情,同时也认识了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欣赏国画的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艺术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是同学们进入初中语文学习的开端,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内容。

下面就为大家进行详细的归纳。

一、重点字词1、字音在本单元中,需要注意以下字音:“酝酿(yùn niàng)”“窠巢(kē cháo)”“黄晕(yùn)”“抖擞(dǒusǒu)”“镶(xiāng)边”“贮蓄(zhù xù)”“棱(léng)镜”“粗犷(guǎng)”等。

2、字形易错的字形有:“嘹(liáo)亮”不要写成“缭(liáo)亮”;“烘(hōng)托”不要写成“哄(hōng)托”;“睫(jié)毛”不要写成“捷(jié)毛”;“吝啬(lìn sè)”不要写成“吝蔷(qiáng)”等。

3、词义(1)“朗润”:形容山的颜色一下子变得鲜亮、明快。

(2)“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3)“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4)“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二、文学常识1、朱自清朱自清(1898 年 11 月 22 日—1948 年 8 月 12 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品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等。

2、老舍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第一单元目录第1课《春》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雨的四季》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知识结构第1课《春》(一)文学常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

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

④段春花图。

⑤段春风图。

⑥段春雨图。

⑦段迎春图。

{描写具体,绘春}3、赞春:⑧段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

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

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不能颠倒。

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

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有关“春”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七年级第一单元常考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单元常考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单元常考知识点七年级第一单元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常考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基础知识,也是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常考知识点。

一、现代汉语的基本词类现代汉语的基本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量词、数词、代词等。

其中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有具体或抽象含义的词语;动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动作、状态等的词语;形容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等的词语;副词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介词是指用来表示事物之间方位、关系等的词语;连词是指表示词语或句子之间关系的词语;量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数量的词语;数词是指表示数量的词语;代词是指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词组的词语。

二、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型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其中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情况的句子;疑问句是指用来询问事实或情况的句子;祈使句是指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等的句子;感叹句是指表达强烈的感情或观点的句子。

此外,还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句型。

三、现代汉语的基本修辞手法现代汉语的基本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倒装、象声、拟声、反复、修辞问答等。

比喻是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去说明一个事物;拟人是指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等人类特征;排比是指列举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物,重点强调其中最后一个;对偶是指通过语言形式的对称强调事物;倒装是指将谓语动词放在主语之前的语言现象;象声、拟声是指模拟自然声响的表示法;反复是指在文章中多次重复某一句话、某一词语等;修辞问答是指通过问答的方式去强调语言表达的意义。

四、现代汉语的基本修辞功能现代汉语的基本修辞功能包括描绘、叙事、议论、抒情、启示、感悟等。

描绘是指通过文字对事物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叙事是指用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事情发展过程的一种文体;议论是指通过不同的角度或立场,对事物进行评论或探讨;抒情是指通过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心情或思想等;启示是指通过一句话、一段话等简洁的语言或词语,直接或间接地提供某种做事方法或思路;感悟是指对生活、人生等问题的深刻领悟或认识。

七年级语文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第一章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第一章知识点作为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在第一章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有很多,包括词语、短语、句子和段落等。

下面,我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词语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单独使用的具有完整意义的语言符号。

按照词性不同,词语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和连词等。

其中,名词是指代事物的名称,如“书、桌子、苹果”等;动词是指动作或者状态的词,如“跑、看、听”等;形容词是形容事物品质的词,如“美丽、漂亮、高大”等;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其他副词的词,如“慢慢地、很、非常”等;介词是用来表示人或物的位置、方向或关系的词,如“在、到、跟”等;代词是代替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词,如“他、她、它”等;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句子的词,如“和、但、或”等。

二、短语短语是由词语或者词组构成的一个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在短语中,通常存在着语法上的依存关系。

常见的短语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等。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类型的短语,准确运用短语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

三、句子句子是由词语或者短语组成,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修饰语。

根据句子结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疑问句等。

简单句是只包含一个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如“小明跑了”;并列句是由两个或者多个并列的简单句构成的句子,如“小明跑了,小红也跑了”;复合句是由一个主句和从句构成的句子,如“我喜欢看电影,因为它能让我开心”;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如“你喜欢看电影吗?”四、段落段落是语文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系列有机结合的句子或者句子组成的单位,它们围绕着一个中心论点,表达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段落的主题和中心论点通过段首句直接传达给读者,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事件或者事实来证明主题。

我们需要通过段落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阐释。

综上所述,七年级语文第一章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点有词语、短语、句子和段落等。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1-3单元)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1-3单元)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第一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子》、《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憔悴(qiáo)(cuì)姊(zǐ)妹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攲(qī)斜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

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

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

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1 春记 重点字词生难字烘.(hōng)托 抖.擞.(dǒu sǒu) 酝.酿.(yùn niàng) 戴lì(笠) 黄晕.(yùn) 窠.(kē)cháo(巢) suō(蓑)衣 嘹.(liáo)亮 多音字和⎩⎪⎨⎪⎧hé(和解)hè(唱和)hú(和牌)huò(和稀泥)huó(和面)晕⎩⎪⎨⎪⎧yùn (黄晕)yūn (晕倒)薄⎩⎪⎨⎪⎧báo (薄饼)bó(薄弱)bò(薄荷) 形近字⎩⎪⎨⎪⎧嘹(liáo )歌声嘹亮潦(liáo )穷困潦倒瞭(liào )极目瞭望 ⎩⎪⎨⎪⎧笼(lǒng )笼络人心茏(lóng )葱葱茏茏重点词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朗润:明亮滋润。

朗,明亮。

润,滋润、润泽。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现在多写作“婉转”。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课文中指各种气息 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赶趟儿:时间赶得上,课文中形容争先恐后的样子。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课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尽早安排好。

计,打算、计划。

2 济南的冬天记 重点字词生难字伦敦.(dūn) 发髻.(jì) 水藻.(zǎo) zhù(贮)蓄 镶.(xiāng)边 狭窄.(zhǎi) huàn(唤)醒 多音字着⎩⎪⎨⎪⎧zhuó(着重)zháo (着凉)zhāo (着数)zhe (沿着)济⎩⎪⎨⎪⎧ jǐ(济济一堂)jì(周济)澄⎩⎪⎨⎪⎧chéng (澄明)dèng (澄沙) 形近字⎩⎪⎨⎪⎧髻(jì)发髻鬓(bìn )两鬓⎩⎪⎨⎪⎧贮(zhù)贮藏伫(zhù)伫立 重点词响晴:晴朗无云。

七年级语文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一单元知识点
一、词语辨析
1.词语辩析是语文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词语辨析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单词的含义、使用方法以及语法规则等内容。

2.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语辨析:
(1)有、无
有和无是反义词,可以参考具体的情况来进行使用。

(2)美、丽
美和丽都表示美好的事物,但是美的范围更广,有形容内在美的含义,而丽则一般只用来形容外表美。

(3)能、会
能表示一种技能或实力,会则表示一种知识或技能。

二、语法基础
1.语法基础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基
础的语法知识,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概念、构成方式
以及使用规则等。

2.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法知识点:
(1)名词:表示人、事物、时间等,包括专有名词和非专有
名词。

(2)动词: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

三、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
的汉语阅读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
思维能力。

2.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文章的意思,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2)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注意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意图。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需要认真学习并
加以注重,以便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好的进展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一、生字词注音:
(1)信()服嫩()芽分歧(取决()拆()散()委屈水波粼()粼一霎()时各得其所鱼塘熬()过惊魂()未定不知所措蹲()下随意平顺()强壮
(2)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深沉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翻来覆去仿()膳()豌豆黄儿泼泼洒洒烂()漫侍()弄脾气
踩扁昏()迷
(3)羚()羊逮()住抹去攥()怦怦()心跳仗义树杈()脸颊()寒战()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
(4)匿()笑花蒂()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心绪荫()蔽()花瑞()莲()蓬()菡()萏()攲()斜()覆盖慈怜()嗅()觉
二、字词释义:
1、严冬:极冷的冬天。

2、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3、嫩芽:嫩绿的芽苗。

4、霎()时:极短时间。

5、拆散():使家庭、集体等分散。

6、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容易发怒情绪变化不定,
7、沉寂:十分寂静8、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9、央求:恳求
10、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11、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唆
12、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13、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14、高洁:高尚纯洁15、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这里形容花开的茂盛。

16、烂漫:文中指颜色鲜明而美丽。

17、自作主张: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按自己的意见决定。

18、仗义:讲义气19、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20、树杈:树上开衩的地方。

21、匿()笑:偷偷的笑22、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部分。

23、姊()妹:姐妹24、花瑞:指华带来的好兆头。

25、梗():某些植物的根和茎。

26、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里面有莲子。

27、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28、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29、攲()斜:倾斜,歪斜
30、覆()盖:遮盖31、荫()蔽():(枝叶)遮蔽
三、多音字词辨析
累:()劳累()积累累()赘熬:()熬夜熬白菜()铺:铺垫()铺子()
蹲:蹲下()樽:酒樽()怦:怦怦心跳()抨击()撒:撒谎()撒种()
逮:逮着玩()逮()捕抹:抹眼泪()抹布()抹不开()
挽:挽()回搀()扶塞:塞住()边塞()塞责()
四、作家作品
1、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副主席。

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生前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其中一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着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代表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另着有小说《透支时代》《花样年月》等。

其作《散步》被选入了2013年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课。

2、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生前数十年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散文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着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3、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

祖籍山东诸城。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后,曾在中学执教十年。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

现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兼文学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暗号》及同名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题王》《惩罚》《空箱子》《在楼梯拐角》《静静的石竹花》,中篇小说《螳螂》《有老鼠牌铅笔吗》,中篇童话《还魂记》《我和我的影子》,长篇小说《第三军团》《坎坷学校》等。

《第三军团》先后获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

4、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着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5、冰心- 中国现代着名作家
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被称为“世纪老人”。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着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主张爱的哲学,“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6、《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它的编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世说新语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

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7、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着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

五、文言文阅读(见课堂笔记本)
1、重点字词
内急:家庭集会儿女:子侄辈,年轻一代讲论文义:谈论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欣然:开心的样子差: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比不上
期:约定期行:相约同行日中:正午时分不至:不到舍去:不在等候就离去去:离开乃:才时年:这一年待:等待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不():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委:丢下、舍去家君:对人称自己的家父引:拉顾:回头看
2、句子翻译
3、文言句式
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所似何”
4、通假字、古今意义字词
六、语句赏析:(见作业本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