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气候
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发展建议(1)

大邑县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发展建议大邑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单位。
该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大邑县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并就其发展提出建议。
一、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评价1. 自然资源大邑县位于岷山余脉与川西丘陵地带之间,是一个高原山地地形,拥有丰富的水源资源,其中包括石泉河、安丰溪、太室山水库等。
这些水源资源为大邑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开发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山地水上项目,例如漂流、垂钓等。
此外,大邑县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植被资源。
该县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这里有森林、草地、湖泊、河流、峡谷等多种生态景观,极具观赏价值,可作为自然景观旅游的目的地。
2. 人文资源大邑县是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名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道教、佛教、儒教等多种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为大邑县提供了优越的文化底蕴,也使得该县成为历史文化旅游的热门地点。
此外,大邑县还有若干民间工艺文化遗产,如蜀绣、竹编、剪纸、泥塑等。
这些文化遗产为大邑县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文化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二、发展建议1. 加大景点建设和维护投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邑县的旅游景点也不断增多,但对于景点的管理、保养不尽如人意。
必须加强旅游景点的投入,加强景点维护和绿化,提高景点服务质量,以提高游客参观景点的体验度。
同时,应加快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遗址的工作,保护好自然环境、山林水源等生态资源。
2. 加强旅游基础建设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邑县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市场需求的研究与分析,加强各项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包括道路建设、酒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等,为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更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3. 健全旅游管理机制加强旅游相关部门的管理体制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服务水平的监管,维护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卫生清洁。
大邑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1 自然概况1.1地理位置大邑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隶属成都市。
东北与崇州市交界,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南同雅安市芦山县、邛崃市相连,西北与阿坝藏羌自治州汶川县接壤。
东西长约81.3km,南北相距44.4km,幅员面积1283.62km2。
1.2自然条件大邑县地处龙门山构造带上,成都平原向邛崃山脉的过渡地带,受地壳不等幅升降和流水切割侵蚀等综合作用影响,境内地貌形态多样,平原、丘陵、低山、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并存,自西向东、由高向低依次排列成阶梯状。
其中山区面积954km2,低山丘陵区面积246km2,平原区面积345km2,分别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0.5%、16.7%、22.8%。
新场镇属于平坝区。
大邑县地处龙门山构造带上,成都平原向邛崃山脉的过渡地带,受地壳不等幅升降和流水切割侵蚀等综合作用影响,境内地貌形态多样,平原、丘陵、低山、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并存,自西向东、由高向低依次排列成阶梯状。
其中山区面积954km2,低山丘陵区面积246km2,平原区面积345km2,分别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0.5%、16.7%、22.8%。
山区包括西岭镇、出阝江镇、花水湾镇、雾山乡、斜源镇及鹤鸣乡和金星乡的部分。
海拔1000至5364m之间,相对高差1000至2000m,为县境最高的地区,称为第一阶梯。
深丘、丘陵区,由山区向东南到斜源镇东部、新场镇、雾山乡东部等一线,地势逐渐降低,区内少数深丘,大部分是馒头状的丘陵,相对高差很少超过100m,构成一带狭长的深丘、丘陵区,海拔在540至1000m之间,为县境第二阶梯。
此区主要包括悦来镇、新场镇、青霞镇以及鹤鸣乡、金星乡、雾山乡、斜源镇等的部分。
平原区包括斜源镇东部、新场镇、雾山乡东部等一线以东属于成都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在475至540m之间,为县境第三阶梯。
此区包括:晋原镇、安仁镇、苏家镇、上安镇、董场镇、韩场镇、王泗镇、三岔镇、沙渠镇、蔡场镇和新场镇。
四川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

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园区介绍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成立于2003年5月。
2004年被确认为市级工业集中发展区;2005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现代制造业示范区、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试点园区;200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分布式能源试点园区。
几年来,我们坚持“一区一主业”的发展要求,始终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坚持“招大引强、抓大聚小”,加快推进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先后引进了世界500强1家,引进海螺型材、乘风阀门、中国联塑等重大产业化项目31家。
截止目前,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59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
2010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20%;完成入库税金3.18亿元,同比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7亿元,同比增长39%,位列全市前茅;工业集中度达64%,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2011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力争实现工业招商和园销售收入“两个翻番”,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
园区配套四川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于2003年5月28日奠基成立,远期规划28.8平方公里,近期规划7.88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积达3.52平方公里。
截止目前,入驻工业区的企业达61个,初步形成了服装生产、食品加工、机械铸造、电子通讯、医药制造、钢铁精深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是四川省现代制造业示范区和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创建一流的投资环境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年来,采取以“项目换资金”、“资源换资金”、“道路换资金”、“政策换资金”的“四换”方式,共筹措投入建设资金近3亿元,完成了工业区“三横六纵”的道路网络骨架,配套完善了自来水、电力、天然气、道路、通讯、光纤、排污“七通”建设。
目前,工业区二期基础设施正抓紧设计。
截止2006年底,工业区投产企业达25家。
地理位置位置:大邑位于成都市的西面,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东经102°54'—103°45',北纬30°25'—30°49')。
四川刘氏庄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_导游词

四川刘氏庄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Dayi Liushi Manorial Museum)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金桂街15号,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
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58年正式筹建大邑地主庄同陈列馆;1997年初,“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正式更名为“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
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四川刘氏庄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四川刘氏庄园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大邑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刘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
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规模宠大,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及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加上独具特色的庄园陈列,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认识和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文化建筑及中国四川军阀史、民俗学的重要场所和实物现场,是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断面。
1965年,在原庄园主刘文彩的收租现场,雕塑家们将中国的传统雕塑技法和西方的现代雕塑艺术结合起来,运用典型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中外闻名,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超级现实主义雕塑1 / 10杰作《收租院》,对外展出后,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该馆内的川西民俗博物馆,新开的“小姐楼”等内容丰富多彩,建筑风格独特,是认识旧中国国情和民风民俗的重要场所。
该馆馆藏文物2700多件,内有一级品15件,包括一套清代紫檀木镶大理石桌椅,其中8把坐椅通高108厘米、宽99厘米、坐深60厘米,嵌有各色宝珠27颗,四周有螺钿装饰的花草图形。
老庄园呈不规则多边形,四周由6米多高的风火砖墙围绕,7道大门耸立,大门两侧墙壁均有枪眼;内有27个天井,180余间房屋,3个花园。
老公馆是刘文彩先后霸占23户农民的屋基和田地,于1932年营建起来的。
刘文彩每撵走一户或几户农民就砌一堵墙,开一道门,修一座房屋。
大邑花溪谷简介

大邑花溪谷简介一、大邑花溪谷的地理位置大邑花溪谷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6’28”~103°18’16”,北纬30°23’27’‘~30°33’35’’之间。
它距离成都市中心约60公里,交通便利,是成都市民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
二、大邑花溪谷的自然环境大邑花溪谷是一片山水相间的自然风景区,景色秀丽迷人。
茂密的森林覆盖了大片面积,森林资源丰富。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峡谷、奇特的岩石、清澈的溪流和丰富多样的植物生态。
大邑花溪谷地处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金黄的枫叶飘落,冬天白雪皑皑,各自有不同的美景令人陶醉。
三、大邑花溪谷的文化底蕴大邑花溪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曾是川西地区的革命老区,有许多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在花溪谷的附近,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和寺庙,代表着传统的川西文化和建筑风格。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邑的历史人文魅力。
四、大邑花溪谷的主要景点1.花溪瀑布:位于花溪谷的核心区域,是大邑花溪谷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瀑布高约30米,水流湍急,冲击力十足,令人陶醉。
2.百花山:这里是大邑花溪谷最高峰,海拔约为2590米。
从山上可以俯瞰整个花溪谷的美景,尤其是在日落时分,夕阳余晖映照下的花溪谷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3.卧龙山:这座山以其峰顶陡峭如龙卧腾,因此得名。
山上有一座古老的观音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宁静慰藉的氛围。
4.流觞峡:这是一条崎岖而险峻的峡谷,两旁的山峰高耸入云,景色壮观。
沿着峡谷徒步旅行,可以欣赏到独特的自然风光。
五、大邑花溪谷的旅游活动大邑花溪谷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来到这里,游客们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徒步旅行:花溪谷内有多条徒步线路,适合不同等级的徒步爱好者。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种类的植物、瀑布和峡谷。
大邑农业概况

大邑农业概况一、农业自然资源概况(一)土地资源全县幅员面积13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060亩。
总面积中平原区占22.43%,丘陵区占14.00%,低山区占27.61%,中高山区占35.96%。
土壤有8个土类、12个亚类、16个土属、38个土种,分布相对集中,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棕壤土、暗棕壤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等。
土壤养分较好,土层深厚,质地偏粘,以中性土为主,宜农、林、牧面积大。
(二)气候资源县境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温、光、水同季,能基本满足农业生产对光、热、水的要求。
由于受地貌和植被影响,从平原到山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小气候区”。
主要特点:1、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6.2°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5.1°C,极端最低气温-3.5°C。
全年无霜期284天。
2、雨量充沛,降雨集中,夏雨强度大,夜雨多。
年均降水量1075.5mm,主要集中在5—10月,占总量的86.2%。
全年降水71%发生在夜间。
3、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少。
年平均相对湿度83—84%,全年平均水温高于气温2°C。
年平均日照1025小时,属日照低值区。
4、山、丘、平原垂直差异大,类型多样。
气温由地势低的东南方向地势高的西北方逐渐降低,降雨量相对增多,日照减少,无霜期缩短。
海拔每升高100米,丘陵区气温降低0.53°C,低山区降低0.60°C,无霜期递减4.7天。
5、冬干春旱,夏涝秋雨,冰雹、大风常有危害。
各种灾害发生频率为:冬干42%,春干35%,夏旱71%,伏旱31%,倒春寒50%,洪涝灾害69%,秋绵雨35%。
每年大风发生在17次以上,以丘陵区居多。
(三)动、植物资源1、动物资源。
县境内脊椎动物有5纲、36科。
家禽家畜主要有鸡、鸭、鹅和猪、牛、羊、兔。
珍稀野生动物较多,属国家级保护的有56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牛羚(扭角羚)、四川金丝猴、云豹、雪豹等10种;二级保护的有小熊猫、小灵猫、猕猴、豺、黑熊、林麝(獐子)、大鲵、鸳鸯、红腹锦鸡、水鹿、盘羊、猫头鹰、苍鹰等46种。
四川刘氏庄园的导游词范文11篇

四川刘氏庄园的导游词范文11篇四川刘氏庄园的导游词范文1大家好,这里是背上包出发。
游完崇州古镇,往北去都江堰方向,经映秀、汶川,然后抵桃坪;往南约17公里,进入大邑,刘氏庄园就在大邑以东安仁镇。
在一个岔路口下车后,沿着眼前的小马路往前走不到1公里,就能看到庄园大门。
旧日时光今日重现沿着小马路两边排列笔直的柏树,走到尽头,一座气宇轩昂的庄园横在眼前。
别忙着进庄园,可先在园门前的照相馆停留片刻,男士装扮成地主老财的模样:头戴黑呢宽檐帽,身穿黄绸大褂,右手持折扇,左手持水烟壶;女士扮成太太:发髻上插银簪,上穿大红滚边斜襟宽袖束身缎衣,下配同色镶宽边曳地长裙,手持黄色遮阳伞。
男士挽着“太太”,踱起方步,恍惚间就能找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味道。
当初刘文彩从省城带回五姨太文清,下了小汽车,移步庄园,怕也是这般光景吧?墙夹巷老谋深算,摆完“地主老财”谱以后,再细看大门。
大门整体足有两层楼高,主体为灰砖墙,勾白缝。
一对朱砂色石狮雄踞两侧,黑漆木门楣上一对红色鲤鱼相向翘尾,两个鱼嘴似在争抢中间的白珠。
其上有四个描金大字一受富宜年,衬了黑底,两侧拉白瓷条饰。
最上部为凸型拱边,居中一朵粉红色牡丹浮出墙面。
整座大门]装饰繁复,色调沉稳大方。
奇怪的是,一门之隔,外面暑气难耐,里面却清凉宜人。
居中为一小花园,中间甬道可通内院,沿东西回廊也可进入内院。
内院位于第二进西侧,门首赫然停着一辆黑色老轿车,门里面则展示了许多珠宝、古玩、明清家具。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当数刘文彩卧室内的“贴金龙抱柱退一步大花床”,一张床竟有一间卧室大,占地9平方米,由4柱、4扇门加床面组成。
这个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为防偷袭可谓费尽心机,大院四周高墙耸立,院内重墙夹巷,形如迷官,连这床榻也是暗藏机关,层层设防,步步为营。
出内院,沿西行,穿过两道院门,即到佛堂。
里面陈列有刘氏宗族牌位,以及介绍刘氏家族发家史和显赫人物的一些史料。
刘湘、刘文辉自然位列其中。
刘文彩本来只是个小地主,偶尔做些生意。
大邑

网络百科新概念创建词条四川百科信息网知识树我的积分我的空间提示正文中的蓝色文字是词条,点击蓝色文字可进入该词条页面;正文中的红色文字是尚待创建的词条,点击红色文字可进入创建词条页面;欢迎参与词条创建或编辑修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共同建设中文百科在线,共创知识文明!帮助知识体系编辑手册四川百科在线简介使用本站指南公共留言板首页 阅读词条 编辑全文繁體中文回首页 阅读 2632 次 历史版本 3个 创建者:轻轻清眉(2大邑县 拼音:Dàyì Xiàn (Dayi Xian) 英文:Dayi County 同义词条:成都市大邑县,成都大邑,大邑,成都大邑县 目录[ 隐藏 ] ∙ 1基本信息 ∙ 2历史沿革 ∙ 3行政区划 ∙ 4自然地理 o 4.1地理位置 o 4.2地形地貌 o 4.3气候条件 ∙ 5自然资源 o 5.1水资源 o 5.2矿产资源 o 5.3动物资源 o 5.4植物资源 o 5.5旅游资源 o5.6物产资源 ∙ 6县域交通∙7县域经济∙8县域建设o8.1基础设施建设o8.2城乡建设∙9景观看点o9.1鹤鸣山o9.2西岭雪山o9.3安仁古镇o9.4建川博物馆o9.5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大邑县是成都市所辖的6个县之一,背靠龙门山脉。
大邑县历史悠久,文化繁荣,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县境内有著名的西岭雪山风轮美奂。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早在新石器时代,今大邑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夏、周时有古蜀。
今大邑县区域当时古蜀国地。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王元九年(前316),秦灭古蜀国。
今昔对比大邑县区域当时为临邛县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
今大邑县区域为江原县、临邛县地。
西汉末年,王莽立国为新(9至23),临邛县改为监邛县,江原县改为邛原县。
后公孙述据蜀称成家(25至36)。
监邛、邛原县名仍旧东汉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成家亡,邛原县复名江原县,监邛县复名临邛县。
历蜀汉、魏、西晋宽大初至成(汉)玉衡二年(312),大邑县区域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邑气候
大邑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48公里,地跨东经102°59′至103°45′,北纬30°25′至30°49′。
东北与崇州市为界,东南与新津县邛崃市毗邻西北与芦山县、宝兴县、汶川县接壤,幅员面积1321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大邑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渐次降低,依次出现山区、丘陵和平原三大地形区,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结构,山区、丘陵和平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0.5%、16.7%、22.8%。
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入境,贯穿县西、北山丘地区。
西北最高处为西岭镇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为成都市第一峰;东南最低处为韩场镇境内的杨祠堂,海拔475米。
县境内地层除缺失下古生界和石炭系外,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
县境内的地质构造,是龙门山大地构造的一部分,前人称的彭灌大断裂在县境内则沿天车坡至西岭至唐王坝西一线通过。
以此线为界,西侧山区是前龙门山推覆体前缘部分,东侧则是上扬子地台西缘,沿彭灌大断裂向西俯冲,并有白垩系及其以上地层沉积的前陆盆地。
【气候】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无霜期284天,年均总降水量为1095.5毫米,
年均日照1076.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3%。
受地势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多,日照逐渐减少,无霜期逐渐缩短,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区。
【水资源】水能蕴藏量为23万千瓦。
有斜江河、出江河、黄水河、黑水河、干溪河、粗石河、西河等7条自然河流,另有人工河流三合堰。
县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地下水,还有西南最好、最大、国内卤族元素含量最高的地热水——花水湾温泉。
【矿产资源】县境内矿藏丰富,尤以非金属矿床为主,又大都是沉积矿床,产于固定的地质时代和地层层位。
金属矿有赤铁矿、黄铁矿、铅锌矿、菱铁矿、铬铁矿、铜矿、金矿等;非金属矿有煤、泥炭、岩盐、钙芒硝、石膏、石棉、蛇纹岩、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硫磺矿等。
【动物资源】县境内脊椎动物有5纲36科;家禽家畜鸡鸭鹅和猪牛羊兔。
珍稀野生动物较多,属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牛羚(又名扭角羚,俗称野牛)、川金丝猴、云豹、雪豹等10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小熊猫、小灵猫、猕猴、豺、黑熊、林麝(俗称獐子)、大鲵、鸳鸯、红腹锦鸡、水鹿、盘羊、猫头鹰、苍鹰等46种;属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赤狐、藏狐、豹猫、毛冠鹿、董鸡等9种;此外还有我国特有的斑背噪鹛、蓝喉太阳鸟等。
【植物资源】县境内植物有226科、8600种。
树木有41科、102种,主要有云杉、冷杉、银杏、柏树、桤木等树种;中药材以黄柏、黄连、杜仲、厚朴、红梅、天麻、贝母等为主。
珍稀野生植物有9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水杉;二级保护植物有杜仲、银杏;三级保护植物有天麻、黄连、厚朴、楠、桢楠。
珙桐生长在县境内山区,属中国和世界著名观赏植物。
【旅游资源】大邑县旅游资源品种繁多,自然资源丰富,景观优美,特色鲜明。
雪峰、险山、飞瀑、林海、湖泊、温泉、古刹、石窟、庄园、文博等一应俱全。
市级、省级、国家级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已形成“雪山、森林、温泉、庄园、道源、石林”六大旅游品牌。
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中国南方最大的西岭雪山滑雪(草)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刘氏庄园、成都市最有名的温泉疗养中心花水湾温泉、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佛教南传第一站雾中山、西竺胜地高堂山、林海苍茫的西岭国家森林公园、蜀汉名将赵云屯兵遗址静惠山、烟波浩淼青山环抱的烟霞湖、雪白耀眼的白岩寺、保存较好的唐代摩崖造像的药师岩以及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光彩事业工程重点项目建川博物馆聚落等等。
【物产资源】大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和木材、竹子、茶叶、蚕丝、水果、蘑菇、棕片等林副产品。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000公顷,年产量18.2
万吨。
食用菌1200公顷,年产量6万吨,是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之一。
部(省)名优特水果“大邑金蜜李”500公顷,年产量1800 吨。
蚕桑1600公顷,产茧210吨。
红梅1500多公顷,年产果梅5000吨,是全省最大的果梅生产基地,全国六大梅产品基地之一。
作为中国著名白酒原酒生产基地及OEM加工基地,年产8万多吨,产值近10亿元。
药物资源丰富,盛产黄柏、杜仲、厚朴、黄连等,已建成斜源万亩林药场为主的中药材基地,种植中药材4000多公顷,年产量1万吨。
种植茶叶500公顷,年产量350吨。
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37201万元,增长8.0%。
其中种植业产值113181万元,林业产值4427万元,牧业产值205925万元,渔业产值8123万元。
种植业实现增产。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6974亩,增长0.3%。
粮食产量214798吨,比上年增产2349吨,增长1.1%。
其中:小麦产量36059吨,增长1.6%;水稻产量136150吨,增长0.7%;玉米产量20522吨,增长7.2%。
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3514吨,增长8.9%;蔬菜产量289487吨,增长0.8%。
养殖业稳定发展。
全年肉类总产量98455吨,增长12.4%。
其中:猪肉产量78209吨,增长13.3%;禽肉产量14178吨,增长9.2%;禽蛋产量18132吨,增长5.3%。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399公顷,水产品产量7200吨,增长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