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的正常范围

胆碱酯酶的正常范围胆碱脂酶正常参考值范围为5000-12000U/L,由于血清胆碱酯酶是由肝脏合成的,胆碱酯酶的活性能够反映肝脏的情况,特别是当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时,说明肝脏存在损害。
胆碱酯酶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工酶形式存在于体内。
可分为真性胆碱酯酶和假性胆碱脂酶。
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特别是运动神经终板突触后膜的皱摺中聚集较多,也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内和红细胞中。
在检查胆碱酯酶前,大量吃脂肪类食物,会积累肝脏中的脂肪,提高胆碱酯酶的活性,代偿性增加肝脏的合成功能。
对于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肥胖的患者,脂肪肝严重的患者,在采血检查时胆碱酯酶异常上升。
某些内分泌的疾病如甲亢或溶血性贫血等,也会出现胆碱酯酶的异常。
胆碱酯酶异常升高,可采取观察,或清淡饮食,改善脂肪肝,改善肝功能后复查。
胆碱脂酶的检测是检查血清中的含量,它的活性高低是反映肝功能情况及农药中毒相关病情情况的。
在急性肝炎时期、肝硬化、农药中毒时,数值会降低。
持续的降低意味着病情加重。
胆碱脂酶的值升高一般临床意义不大。
胆碱酯酶会出现增高或者降低两种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糖尿病都会引起胆碱酯酶值增高,肝炎或者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胆碱酯酶值偏低的现象。
若是糖尿病引起的胆碱酯酶值异常,要进行抑制胆碱酯酶的治疗,日常生活中也要少食用含糖量高以及高脂肪的食物。
胆碱酯酶值偏低可以多食用高蛋白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身体中的营养,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仅会导致胆碱酯酶值偏低,还会使身体器官以及系统受到影响,所以日常饮食要多食用营养高的食物。
由于胆碱酯酶偏高原因较多,因此对于胆碱酯酶偏高这个问题,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
这就需要患者进一步做综合检查,找出胆碱酯酶偏高的真正原因,对症用药治疗。
最后,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不管是肝功能还是其他检查项目出现异常,都要引起重视,避免病情恶化。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有机磷中毒患者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的变化规律。
方法所有51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除毒物、应用双复磷或氯磷定、阿托品及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72、96、120 h及出院时抽末梢血测定全血及血清ChE活性,并于同期测定37名均为健康者血ChE活性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全血、血清ChE活性在中毒患者治疗前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轻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恢复较快,至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的全血ChE活性于治疗后24 h降至最低,于48 h缓慢回升,至出院时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3例死亡患者全血ChE活性持续不回升。
血清ChE活性值波动较大,分布较离散,恢复相对较快。
结论全血ChE 活性是对急情有机磷中毒进行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在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regularity and significance of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in patients with 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AOPP).Methods All of the fifty-one cases of AOPP were given cleaning poison,administrating ujophosan or protopam chloride,atropine and acitively assistant treatment.They were respectively detected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from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before therapy and at the time of 6-12,24,48,72,96,120 h after therapy and discharge.And at the same time thirty-seven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done the same thing to act as normal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and serum in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before therapy(P<0.01).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in mild group recovered quicklier than tha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after therapy and was about normal when discharged.The cholinesterase actvity of complete blood in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 decreased to the lowest level at the time of 24 h and began to increase at the time of 48 h after therapy.But it was abnormal until discharge.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of three cases of death always did not recover.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serum fluctuated greatly,distributed extensively and recovered quickly.Conclusion The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complete blood is a very important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judging effect and prognosis.It has the directive value in therapy.【Key words】Cholinesterase; Activity ; AOPP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研究总结了我院1997年10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AOPP患者共51例,全部应用改良的EIIman法[1]测定患者全血及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现报告如下。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浓度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临床意义

情绪状态
血浆胆碱酯酶浓度的变化可能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如焦虑 、抑郁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血浆胆碱酯酶浓度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显著降低,与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有关 。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预后。
监测血浆胆碱酯酶浓度可作为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胆 碱酯酶浓度与神经系 统相关的临床意义
• 引言 • 血液透析与胆碱酯酶概述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浓度
的变化 • 血液透析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与
胆碱酯酶浓度的关联
目录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浓度 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临床意义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研究背景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 要手段,但过程中可能导致神经
根据血浆胆碱酯酶浓度变化,可以调整血液透析的方案,如延长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等,以改善患者的神经 系统状况。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血浆胆碱酯酶浓度指导使用特定的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或兴奋剂,以调节神 经系统的功能。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认知功能
血浆胆碱酯酶浓度与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通过监测和干预 胆碱酯酶浓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和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障碍
血浆胆碱酯酶浓度降低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影响患者的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
运动障碍
低浓度的胆碱酯酶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肌萎缩 和运动协调障碍。
情绪障碍
胆碱酯酶浓度异常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血浆胆碱酯酶浓度变化的潜在机制
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意义

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意义王琪【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HE浓度,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析血清CHE浓度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观察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进入ICU时血清CHE下降发生率为85.3%,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CHE下降发生率较高,测定血清CHE可作为判断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一个有意义指标.%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erun cholinesterase (CH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Methods: Serum cholinesterase (CHE) concentration,acute patho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 seores were estimated in patients.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CHE density variation and APACHE Ⅱ scores.At the same time,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patients' liver function.Resul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was 85.3% in patients when admitted to ICU.The serum CHE level had emine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PACHE Ⅱ scores.Conclusio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is comparatively high, so the inspection of serum CHE could be one meaningful index for judging the condition of critical care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08)006【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胆碱酯酶;危重症;肝功能检测【作者】王琪【作者单位】河北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ICU,河北邢台,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一种羧酸酯水解酶,是临床肝功能检测指标中的一项,以往对于血清CHE活性的检测主要用于有机磷中毒、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评价[1],在ICU工作中较少被关注。
胆碱酯酶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之阳早格格创做(连绝监测法)一、简介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火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火解酶.人体内存留二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实性胆碱酯酶”或者“特同性胆碱酯酶”,主要效率于乙酰胆碱,存留于黑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量中;另一种为血浑胆碱酯酶,除可效率于乙酰胆碱中,还能效率于其余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者“非特同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净爆收.血浑胆碱酯酶是由肝净合成后释搁到血液中的非特同性脂酶,半衰期约为10d,较黑蛋黑半衰期21d短,果此,不妨敏感而止同性反应肝净合成代开功能,它的检测是评介肝细胞蛋黑合乐成能的敏捷指标.有教者认为肝净受益时肝细胞合乐成能下落,血浑胆碱酯酶的活性落矮.二、临床意思当肝细胞受益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构造战结缔构造删死,引导血浑黑蛋黑战胆碱酯酶合成缩小.战黑蛋黑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坐时释搁进血,其活性落矮程度取肝细胞受益程度相普遍,肝病越宽沉,胆碱酯酶下落的幅度越大,以至胆碱酯酶比黑蛋黑正在反应肝净合乐成能圆里还要敏捷.肝软化患者正在输血或者血浆蛋黑治疗后,血浑黑蛋黑浓度出现姑且降下或者回复仄常,而胆碱酯酶则没有受效率,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绝下落,则预后没有良,胆碱酯酶正在反应肝软化程度上是一个敏捷、宁静的指标.胆碱酯酶是肝净病变后惟一下落的酶.由于血浑胆碱酯酶由肝净合成,故此酶活性落矮时常反映肝净受益.2.1 慢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浑胆碱酯酶落矮取病情宽沉程度有闭,取黄疸程度纷歧定仄止,若持绝落矮,常提示预后没有良.2.1 缓性乙肝:缓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更没有大,缓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取慢性乙肝患者相似.2.3 肝软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浑胆碱酯酶多为仄常,若处于得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隐下落.2.4 亚慢性沉型乙肝:亚慢性沉型乙肝患者特地是肝昏迷患者,血浑胆碱酯酶明隐落矮,且多呈长期性落矮.2.5 肝中胆讲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浑胆碱酯酶仄常,若陪随胆汁性肝软化则此酶活力下落.2.6 慢缓性肝炎、肝软化、肝功能没有齐时胆碱酯酶明隐落矮,缓性胆讲徐患,肝癌合并肝软化时胆碱酯酶落矮.2.7 有机磷中毒、营养没有良、熏染及贫血也可使胆碱酯酶落矮.2.8 脂肪肝、肾净病变、肥肥则出现血浑胆碱酯酶删下.。
脓毒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患者血清 C E水平与其 A A H I h P C EI评分呈负相关 r 0 8 , =一 . 0 P<00 )与血清白蛋 白和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 ( 分别 2 . , 5 r 为05 . 8和 02 7 P<00 ) 结论 : 4 . , 8 . 。 5 血清 C E水平可用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 预后 。 h 关键词 脓毒症 胆碱 酯酶类 血清 急性病生理学 和长期健康评价 预后
ta ocnrl ru P<00 )( I ai twt pi te eu h vl a gicnl l e i t et gopcn— ht fo t o p( og .1. )npt ns i s s , rmC El e w s i f at w rn h d a ru 2 e he sh s e s ni yo e h o
18 9
Taj d J ini Me ,Ma 0 0 V l3 o 3 n r2 1 , o 8 N
脓毒症患者血 清胆碱酯酶变化及其 临床 意义
李
清胆 碱 酯 酶 (h l etrs, h 变 化 及 其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 患 者 血 清 C E浓 探 co ns ae C E) i e 检测 h
spi Meh d :eu hl et aec net t n auep yil ya dcrnch a heaut n (P C )Isoe es . to sS rm co n s rs o cnr i , ct h s o n ho i el vla o A A HE I crs s i e ao og t i
pon s a cm a dbtentegop . e u s() eu h a i icnl l e a et o pi gopt n rgoi w s o pr e e ru s R s l : Srm C Ew ss nf at w rnp t ns f es ru a s e w h t 1 gi yo i i s s h
胆碱酯酶测定的一般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测定的一般临床意义一、简介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
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或“特异性胆碱酯酶”,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存在于红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另一种为血清胆碱酯酶,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能作用于其他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脏产生。
血清胆碱酯酶是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到血液中的非特异性脂酶,半衰期约为10d,较白蛋白半衰期21d短,因此,其能够敏感反应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它的检测是评价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
有学者认为肝脏受损时肝细胞合成功能下降,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
二、临床意义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合成减少。
和白蛋白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立即释放入血,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肝病越严重,胆碱酯酶下降的幅度越大,甚至胆碱酯酶比白蛋白在反应肝脏合成功能方面还要灵敏。
肝硬化患者在输血或血浆蛋白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出现暂时升高或恢复正常,而胆碱酯酶则不受影响,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续下降,则预后不良,胆碱酯酶在反应肝硬化程度上是一个灵敏、稳定的指标。
胆碱酯酶是肝脏病变后惟一下降的酶。
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的一般原因:1、急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2、慢性乙肝:慢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乙肝患者相似。
3、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
4、亚急性重型乙肝:亚急性重型乙肝患者特别是肝昏迷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生化常规中的胆碱酯酶临床意义

结合胆红素≤60mg/dL
非结合胆红素≤60mg/dL
维生素C30mg/dL
甘油三酯≤3265mg/dL
符合上述条件时对检测加过无干扰
样本类型及稳定性
• 血清CHE相对稳定,4℃下可稳定 数周,-20℃以下时可稳定数年
胆碱酯酶性质 1 酶多态性
2 专一性
检测意义
• 正常人血清胆碱酯酶用比色法测得含量为 130~310单位/升。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 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
• DTNB 比色法以硫代乙酰胆碱为基质, 以DTNB为 显色剂, 以毒扁豆碱或硫酸奎尼丁为酶反应终点抑 制剂以及以谷胱甘肽为酶活性标准物 , 测定 RBCACh E 。该法操作简单, 精密度较高,适合于一般 实验室使用 ,但现在常使用铁氰化钾还原反应为 显色剂。
检验方法局限性
血红蛋白≤50g/L
• (3)治有机磷农药中毒:① 与解磷定等合用时:对中度中毒, 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60分钟1次;对严重中毒,每 次静注1~2mg,隔15~30分钟一次,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并改用皮注。② 单独使用时:对轻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 1mg,隔30~120分钟1次;对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1~2mg, 隔15~30分钟1次;对重度中毒,即刻静注2~5mg,以后每次 1~2mg,隔15~30分钟1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和延长间隔时 间。
阿托品
阿托品(Atropine),又称阿托平。是一种用来治疗神经毒气或杀虫剂 中毒(Pesticide poisoning)的药物,也用在某些心跳过缓,与手术时减 少唾液分泌用,一般会以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给药,眼药水剂型使用于 治疗葡萄膜炎(英语:uveritis)与早期弱视。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 和调节麻痹,心率加快,膀胱和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胃液分泌 抑制,中毒剂量则出现中枢症状。对乙酰胆碱和拟胆碱能药(包括抗胆 碱酯酶药)具有拮抗作用。大剂量阿托品加快心率、小剂量减慢心率。 对眼的作用包括瞳孔扩大、眼压升高和调节麻痹(滴眼时就可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碱酯酶测定试剂盒
(连续监测法)
一、简介
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
人体内存在两种胆碱酯酶,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或“特异性胆碱酯酶”,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存在于红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另一种为血清胆碱酯酶,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能作用于其他胆碱酯类,故又称“假性胆碱酯酶”或“非特异性胆碱酯酶”,此酶主要由肝脏产生。
血清胆碱酯酶是由肝脏合成后释放到血液中的非特异性脂酶,半衰期约为10d,较白蛋白半衰期21d短,因此,能够敏感而行异性反应肝脏合成代谢功能,它的检测是评价肝细胞蛋白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
有学者认为肝脏受损时肝细胞合成功能下降,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
二、临床意义
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合成减少。
和白蛋白相比较,胆碱酯酶半衰期短,且合成后立即释放入血,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一致,肝病越严重,胆碱酯酶下降的幅度越大,甚至胆碱酯酶比白蛋白在反应肝脏合成功能方面还要灵敏。
肝硬化患者在输血或血浆蛋白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出现暂时升高或恢复正常,而胆碱酯酶则不受影响,如果出现胆碱酯酶持续下降,则预后不良,胆碱酯酶在反应肝硬化程度上是一个灵敏、稳定的指标。
胆碱酯酶是肝脏病变后惟一下降的酶。
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
2.1 急性病毒性乙肝:乙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2.1 慢性乙肝:慢性迁延型乙肝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乙肝患者相似。
2.3 肝硬化: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
2.4 亚急性重型乙肝:亚急性重型乙肝患者特别是肝昏迷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2.5 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正常,若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则此酶活力下降。
2.6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时胆碱酯酶明显降低,慢性胆道疾患,肝癌合并肝硬化时胆碱酯酶降低。
2.7 有机磷中毒、营养不良、感染及贫血也可使胆碱酯酶降低。
2.8 脂肪肝、肾脏病变、肥胖则出现血清胆碱酯酶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