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及其措施
现代汽车白车身焊接工艺详解

求
求
全为镀锌、铅、 铬、铜或带涂层 钢板
全为低碳钢板
板在1.8以内 板在2.0以内
三层板搭接
三层板以上 搭接
全为镀锌、铅、 较厚板在2.0 铬、铜或带涂层 以内
钢板
全为低碳钢板 较厚板在3.0 以内
不允许
3.6以内 5.4以内
排列顺序要求
No. 排列顺序
说明
料厚要求
厚板在中间,薄
1
板在两侧
最薄料厚:
0-0.3 0-0.5 0-0.5 0-0.8 0-1.0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优、缺点
• 优点: • 适合焊接薄板及进行全位置焊接,生
产率高,变形小。 • 抗锈能力强,对工件表面质量要求不
高。
• 焊接质量好,强度比电阻焊高。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优、缺点
• 对上下板之间装配精度要求不太严格。 • 缺点: • 产生烟尘及有毒气体。
• 单点双面点焊,焊点直径Φ6(5√T)。 • 点焊: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
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 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 搭接接头要求:
搭接接头要求
• 搭接边不小于14mm,(有效搭接) • 板料越厚,搭接宽度适当放宽。
搭接形式 两层板搭接
厚度要求
材料
单层料厚要 合计料厚要
• 凸点位置要求:焊接同种金属时,应将凸 点冲在较厚的工件上;焊接异种金属时, 应将凸点冲在电阻率较高的工件上,但当 在厚板上冲出凸点有困难时,也可在薄板 上冲凸点。
• 凸点形状要求:推荐采用圆球型凸点,也可以 做成长形的(近似椭圆形)
点焊(悬挂式点焊机、固定式点焊机)
• 电阻焊包括:点焊、凸焊、缝焊、对 焊。
汽车点焊工艺流程

汽车点焊工艺流程
汽车点焊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车身焊接方法,下面是简要的汽车点焊工艺流程:
1.准备工作:根据焊接任务,准备好所需的焊接设备、电极、工件等。
2.工件准备:将待焊接的工件清洁干净,确保表面无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以保证焊接质量。
3.电极选择: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选择合适的电极类型和规格。
4.参数设定:根据焊接工艺规范,设置合适的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时间等。
5.夹紧工件:使用专用夹具将工件固定在焊接位置,确保焊接位置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6.焊接操作:将电极接触工件上的焊接位置,按下焊接按钮或开启自动焊接程序,使电流通过电极和工件,产生局部加热并熔化工件表面,完成焊接。
7.检查质量:焊接完成后,对焊点进行目视检查和质量检测,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8.后续处理:根据需要,对焊接部位进行去毛刺、打磨、喷涂等后续处理工作,使焊接部位外观整洁,提高防腐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点焊工艺流程可能会因不同车型、不同焊接任务而略有差异,具体操作步骤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艺规范进行调整。
此
外,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汽车车身焊装工艺技术(DOCX 51页)

汽车车身焊装工艺技术(DOCX 51页)汽车车身焊装工艺汽车车身装配主要采用焊接方式,在汽车车身结构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零部件的装配工艺性。
焊装工艺设计与车身产品设计及冲压工艺设计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它是影响车身制造质量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焊装工艺分析工艺性好坏的客观评价标准就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规模下,能否保证以最少的原材料和加工劳动量,最经济地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影响车身焊装工艺性的主要因素有生产批量、车身产品分块、焊接结构、焊点布置等。
一.生产批量车身的焊装工艺主要由生产批量的大小确定的。
一般来说,批量越小,夹具的数量越少,自动化程度越低,每台夹具上所焊的车身产品件数量越多;反之,批量越大,焊装工位越多,夹具数量越多,自动化程度越高,每台夹具上所焊的车身产品件数量越少。
1.生产节拍的计算生产节拍是指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假设某车年生产纲领是30000辆份 / 年工作制:双班,25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时间为8小时设备开工率:85%则生产节拍的计算为:2.时序图设计时序图(TIME CHART)是指一个工位从零部件上料到焊好后合件取料的整个过程中所有动作顺序、时间分配以及相互间互锁关系,这些动作包括上下料(手动或自动),夹具夹紧松开,自动焊枪到位、焊接、退回以及传送装置的运动等。
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的时序图设计总时间以满足生产节拍为依据,同时时序图也是焊装线电气控制设计的技术文件和依据,是机电的交互接口。
如图4-1所示为一张时序图,它的内容包括:(1)设备名称,它是以完成动作的单元来划分。
例如移动装置,夹具单元1,焊接,车身零部件名称等。
其中车身零件名称表示上料动作,组件名称表示取料动作。
2)相应设备的动作名称,它是以动力源的动作来划分的。
例如移动装置是由气缸驱动上下运动和电机驱动工位间前后运动组成,它的动作名称分别为上升,下降,前进,后退;再例如夹具是由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它的动作名称分为夹紧,打开等。
车身焊装工艺全面介绍

电弧焊 电弧焊
追求不断创新
二、焊装车间工艺流程
侧围总成 地板总成
左右后侧面 车门总成
左右前侧面 车门总成
车身总拼
车身调整
品质检验
发动机 舱总成
顶盖
前围上部总成
后挡板门总成
发动机罩总成 及翼子板
涂装车间
追求不断创新
三、焊装车间的管理特征
面品控制
关
焊接强度
焊点直径和焊接强度都随焊接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但电流过大且压力较 小时,也会造成板间的飞溅;反之则可能将飞溅减至最小程度。 3)、通电时间
通电时间长,则热量生成多、焊点直径大、熔深也深。但通电时间过长 也未必有利,如果电流一定,则通电时间过于延长也不会使焊点增大,反 而还会出现电极压痕和热变形现象。
追求不断创新
三 焊装车间的管理特征
四 焊装车间质量特征 五 焊接工艺编制说明
追求不断创新
一、焊接基础知识
(一).焊接的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原子或分 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连接成一体的工艺过程。 促使原子或分子之间产生结合和扩散的方法是加 热或加压,或同时加热又加压。
追求不断创新
一、焊接基础知识
(二).焊接的分类
控制指的是,在进行电阻点焊的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技术进行在线监 测,保证不合格焊点被及时发现。
检验指的是,对已经完成的焊点进行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查,达到 排除不合格焊点的目的。破坏性检查是对整个车身的焊点进行逐一检 查,比较全面,可以发现所有不合格的焊点。但是,检查后的车身只 能报废,且抽样频率较低,不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非破坏性检查是 对车身焊点进行的日常检查,传统的方法是目视检查和凿检,一般选 取部分典型焊点,且有一定的局限性。
车身焊接工艺

CO2气体保护焊,在汽车制造业中,主要用于车身骨架焊接, 如图3-30所示。
图3-30
二、焊接规范的选择
焊接工艺参数主要包括:焊丝直径、焊接电流Iw、电弧电压、 焊接速度v 和焊丝伸出长度等。
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有利于:稳定焊接、焊接质量↑和生产率 ↑等。
3-4 点焊设备
不论什么类型的点焊机,都由电源(供电系统)和电器控制、 加压机构和焊具等辅件(包括冷却系统等)组成。
书中列举了固定式点焊机、悬挂式点焊机和多点焊机。
图3-23
表3-5
图3-24
图3-25
图3-26
图3-27
图3-28
2-5 CO2保护焊
一、概述
人们采用非常低廉的CO2气体(用前需经过干燥和过滤杂质) 来保护那些要求稍低的焊接过程,主要用于低碳钢的焊接。 气体在高温电弧作用下发生分解: CO2 ← →CO↑+ [O]
3)固定点焊工艺的选择 通用类固定点焊机,用不同的机臂和焊接辅具来进行各种大小 件焊接。
如图3-21所示。
4)悬点焊工艺的选择 图3-22所示,利用不同形式的焊钳,对大的合件或总成随行焊 接,尽量选用双面点焊工艺。
5)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点焊工艺
图3-21
补2-21-1
补2-21-2
图3-22
3、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与焊接电弧长度有关。
车身骨架都为薄板件─→常采用低电弧电压的方式焊接。 一般选用电弧电压为20V左右。
4、焊接速度
半自动化焊接时,常选择15-40 m/h 。
三、CO2气体保护焊在车身焊接 中的应用示例
客车车身骨架、顶盖等,大多采用异型钢材或板料冲压的零件 组成。 常见的接头形式有: 图 3-31 十字接头(在各接缝处都需焊接─→大多数为角焊) , 常用于客车的前、后或侧围等。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引言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是汽车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焊接工艺能够保证汽车车身的结构牢固、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步骤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前,需要做好车身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车身表面、去除锈蚀、修复损坏部位等。
2. 焊接设备设置: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设置焊接设备的参数,如电流、电压等。
3. 焊接位置固定:将车身要焊接的部位固定在焊接台上,确保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4. 焊接工艺选择: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如氩弧焊、电阻焊等。
5. 焊接执行:进行焊接操作,保持良好的焊接姿势和焊接速度,确保焊接质量。
6. 检测和修补:对焊接后的车身进行检测,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如果有缺陷,则进行修补。
7. 焊接后处理: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后处理,如研磨、除渣等,以保证焊接部位的平整和美观。
注意事项在进行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措施:在进行焊接操作前,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耳塞、防火服等,以确保自身安全。
2. 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 关注环境保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渣要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
4. 进行培训:焊工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获得相应的焊工证书,以保证其具备正确的焊接技术和知识。
结论汽车车身焊接工艺对汽车的品质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严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能够保证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符合标准,从而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
汽车车身焊接技术讲课资料

对焊
分为: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
2.1.4、电阻焊的优缺点
电阻焊与其它焊接方法比较有一些显著优缺点:
优点:
(1)、焊接质量好;
(2)、生产率高;
(3)、省材料,成本低;
(4)、劳动条件好,不放出有害气体和强光;
(5)、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缺点: (1)、焊接设备费用较高,投资大; (2)、需要电力网供电功率大,一般电阻焊机的功率为几十甚至 几百千伏安; (3)、焊件的尺寸、形状和厚度受到设备的限制,厚度一般在2毫 米以下;长安公司焊件厚度一般为0.8mm ~ 1.2mm;
焊接所需的平均热功率q,即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
q=
平均功率越大,加热越快,焊接时间就短。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下
采用大功率焊机,焊接时间可以缩短,生产效率可以提高,这就是强规范
或硬规范焊接。采用小功率焊机,则因焊接电流小,必须延长焊接时间, 这就是所谓弱范,也叫软规范;如果焊机功率太小,尽管延长通电时间,
2、
电阻焊
2.1、电阻焊及其特点
2.1.1、电阻焊概念(又称接触焊)
将置于两电极之间的工件加压,并在焊接处
通以电流,利用电流通过工件本身的电阻产生的
热量来加热而形成局部熔化,断电冷却时,在压
力继续作用下而形成牢固接头,这种工艺过程称为电阻焊。
2.1.2、电阻焊特点
(1)、利用电流通过工件焊接处的电阻而产生的热量对工件加热,即
焊接加热过程中,随着焊件温度的逐渐升高,接触点金属的压溃 强 度逐渐下降,接触点的面积和数目必然增加,接触电阻随之下降。
接触电阻的作用:
在焊接开始瞬间对热量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在形成焊点的总热量中, 所占比重不大,(不超过10%),
汽车车身焊装工艺

8
(3)凸焊
利用使电流集中的凸点来作为焊接部位的。 在接头处形成一个或多个熔核。
上电极 螺母
工件
定位销
绝缘套
电极
10章车身焊装工艺
9
气体保护焊接机KRII200
10章车身焊装工艺
10
10章车身焊装工艺
11
缝焊机
10章车身焊装工艺
12
(4)对焊 电阻对焊是用夹具桨两焊件夹紧,并使之 端面相互挤紧,然后通电加热。
10章车身焊装工艺
10.3点 焊
41
(2)零件装配
装配缺陷是间隙过大和位置错移。均造成制件 焊后变形或应力过大。
间隙↑→电极压力将消耗于压紧间隙,焊接压力↓ 飞溅倾向↑→焊核尺寸和接头强度波动↑焊接变形↑
一般装配间隙<(0.5-0.8)mm,焊接尺寸较小而刚度 较大的冲压件时,应减小到(0.1-0.2)mm.
规范3
焊接电 流变压 器级数 (千安/ 级数) 焊接 时间( 秒/周 波) 电 极 压 力 /N
规范4
焊接 电流 变压 器级 数 (千 安/ 级数 ) 9.5 /5 10. 5/6 11. 5/7 13. 5/8 ----焊接 时间 (秒/ 周波 )
0.8 1.0 1.2 1.5 1.8 2.0
180 0 225 0 300 0 380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及其措施
作者:孙海
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4期
摘要:汽车结构中的壳体是属于一种繁杂的组合体,其基本是由百余样薄板冲压式工件利用粘合、铆钉、焊制、机械式紧固等连接方式进行组合和构置而成。
一般情况下,由于汽车车体冲压件本身所用的材料都是一些低碳型钢材,此类钢材具备很好的焊接品质。
故此,在实施车体焊制活动时其时常显示出操作方便、节省钢料、密封性强等品质特点。
同时又因为汽车本身壳体具有很强的结构复杂性,故针对车体焊制程序的设计内容彰显出了其自身独有的重要性,其是实现汽车制造品质改进的必要性条件,故本文在此针对汽车车体焊制程序设计做出粗浅分析。
关键词: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措施
1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概况
汽车制造中必须高度重视焊接工艺,关乎到汽车整体性能的发挥,也是汽车在制造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环节之一。
汽车车身的焊接是复杂的过程,由于车身壳体是经过百余种及数百种薄板冲压而成,需要将其通过焊接、铆接、机械联结及粘接等工艺方法,联合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艰巨而复杂的过程,期间针对车身的材料焊接需要选取技术含量高的技术。
这样即可以节省材料又便于操作,特别是焊接技术的选取,其密封性较好,具有众多的优势性能,是现代汽车制造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2焊接工艺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现状分析
如今我国处于交通行业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均汽车占有量猛增,汽车成为很多中国家庭必备的出行工具,而汽车生产工艺也在不断进行升级,与之相关的汽车维修与保养行业地位也有着提升,可以说,汽车使用率的增长给汽车服务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
汽车焊接工艺在汽车生产行业发展前期主要应用在汽车车身的焊接与调整方面,但在汽车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汽车车身制造已经不再需要焊接工艺的参与,而是采用了模具制造的技术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汽车车身生产的标准性,而当前汽车行业对于焊接工艺的应用主要是在汽车车身细节配件的安装焊接和汽车后期维修与改
装中。
1)在汽车维修领域,汽车焊接工艺的应用主要是解决一些由于汽车碰撞而产生的损伤,是保证汽车车身与其相应配件使用性能的一种方式,汽车维修工作人员利用汽车焊接工艺技术来调整发生位移的车身配件等,使车身与其配件的位置更加精准,连接更加牢固。
2)在汽车装饰与改裝领域,由于现阶段我国家庭车辆占有率的增加,家庭汽车作为人们出行必备交通工具,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私密空间设备。
因此很多车主都对汽车装饰与改装很感兴趣,很多汽车的改装与装饰的操作中都会用到焊接工艺技术,其中汽车尾翼技术安装就是对焊接工艺技术要求较高的一种改装方式,这是由于尾翼加装后在车速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造成风险,因此必须对其采用现代化的焊接工艺技术来保证尾翼加装的稳定性与科学性。
3)在汽车车身相关配件的安装焊接操作领域,很多车辆配件在使用中是需要进行焊接的,而一些配件与配件之间也需要用焊接技术工艺来完成连结,其焊接工艺的技术科学性是配件间牢固连接的必然需求。
3汽车焊接新工艺的应用
在传统工艺应用的基础上,汽车焊接工艺也在不断的研究中实现发展,以此来减少焊接的实际缺陷,提升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与汽车焊接质量。
比如双光束激光焊接就是在原有的激光焊接技术上进行延伸与改善的。
钛合金双光束激光焊比起传统激光焊接方式而言具有更加稳定的特性,对于焊缝的形状有更高的控制度,并且相对较为精准。
因为常规的钣金成型的薄壁结构件,在焊接装配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装配间隙较大、气孔较大等现象,所以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钛合金双光束激光焊在有效调整激光能量之间的配比、两束激光之间的距离、分布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工艺应用的精准程度,因为残余应力变形小,还能够解决间隙气孔较大、合金元素烧损严重的相关问题。
所以在汽车拼焊板的加工领域可以使用双光束激光工艺进行加工,从而能够实现对于填丝钎焊以及异种材料的有效焊接。
点焊工艺也在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不断革新,可以通过控制好电流参数、分流情况、压力参数、物质含量等方式,获得稳定的焊点质量,实现焊接电流的开环控制。
一般而言,开焊的焊点如果没能够检查出来,就会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优化点焊应用的监控与检查体系,加强对于焊点合格率的检查,利用点焊质量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对于点焊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障产品的实际质量。
其次材料使用上也有所突破,轻质的易焊接新材料的使用也是目前焊接管工艺创新的一大亮点。
比如弥散强化铜,其强度、温度与导电率都明显好于铬锆铜的原料。
还有摩擦焊工艺中也可以将整体锻造结构来改为段焊结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段模的维修费用以及维修成本,保证品质,提升经济
效益。
4汽车车身焊接后质量检验措施
4.1焊点强度质量检测
焊后的检验主要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破坏性的检验对车身的影响较大,对焊点的要求较高,需要对检测的焊点进行严密的侦察,需要检测焊点状况,并对焊点进行破坏检测的方式的积极探索,选取适合的检测方法,才能减少对焊点的影响。
非破坏性检测能够发现焊接的缺陷,如如虚焊、弱焊等,该种模式的检测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每间隔一定时间,再安排余下的检测试验,及时发现焊接质量的不合格,并采取控制措施,也可以及时发现的问题,对前序产品进行问题追溯。
因此使得焊接技术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4.2焊点需要保证外观质量
焊点要在外观上保证美观性,一般焊点的外观主要的缺陷有:焊点扭曲、焊点压痕过深、烧穿、未焊透等。
因此,针对该种情况,需要针对焊点在车身处的区域确定一定的标准,注重焊点外观质量等级,例如一般车身焊点外观等级分为3级,每一个级别需要限定允许存在的焊点外观缺陷的数量,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差别,质量监控及焊接的过程中,要求焊接人员要时刻关注此方面,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整改,积极地降低NQST的值,才能提升车身焊点综合质量。
总之,在汽车焊接工艺过程中应用一些信息技术、精密计算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可以提升汽车焊接操作的准确性与工艺效果,使汽车在使用中更加安全,结构更加稳定,而现代科技也在不断实践中得到了发展,本世纪是汽车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新技术应用到汽车生产与维修、保养行业中。
参考文献:
[1] 孔睿玺.现代科技在汽车焊接工艺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6(15):210.
[2] 欧阳星.关于焊接工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J].现代国企研究,2016(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