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教学课件第一单元-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探究】 材料 2.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 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 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 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 内容。 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 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研究的第三 代双季杂交稻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水稻示范试 验基地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千克。2021年7 月,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千克。也就意味 着,袁隆平团队双季水稻亩产量破1500千克!
影响: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B
A.养殖业的机械化
B.养殖业的现代化
C.农业生产的自动化
D.养殖业的大型化
3.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
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推广之后使小麦亩产量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1960年,
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该所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一季稻的亩产可达600~650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畜牧业的特点。
——《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①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相结合;②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畜牧业生产现代化。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加大投入,提高渔业设施装备水平。目前,全县60马 力以上的渔船钢质化率达到98%,海洋捕捞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渔船通信设备发生 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对讲机、电台等,电台功率从15 瓦发展到50瓦,通讯 距离从开始的几百公里发展到几千公里,定位设施从罗盘定位发展到GPS定位、雷 达测深仪等,给渔船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_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 农业机械现代化
原因
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推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过程
①20世纪中叶:__________的现代农业建立 ②20世纪下半叶: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高科技设施农 业获突破性进展,农作物和禽畜生产量大幅度增长;__________、养殖场成为 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 够食品。这一概念主要涉及粮食的供给保障问题,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 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 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世界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相关

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提示 科技与资本密集型;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而生;农业从业人 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视角2 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 .
图解历史
现代农业、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拓宽教材
3.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的“史料阅读”,材料反映了我国政府如何对待食品安全问题?
提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运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现代农业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课件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同步课件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
代 2014年
2019年
墨西哥 菲律宾
中国
中国
小麦
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杂交水稻 亩产可达600—650干克
“中国超级杂交 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
水稻 ”
界纪录
第三代 杂交水稻
亩产1046.3千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
影响: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了突出贡献。
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 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
1.原因: (1)人口激增; (2)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三、食物供应的成就和问题: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一)粮食安全问题 1.原因: (1)人口激增; (2)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应对措施: (1)世界: 1945年成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2)中国: ①1996年,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
(1)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①前提:汽油、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铧式犁 联合收获机
播种机 机器人
机械化→智能化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农业、畜牧业、捕鱼业)
(一)农业现代化 3.主要表现: (1)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①前提:汽油、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②特点: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规模不同。美 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 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 小型相结合。
(一)农业现代化 (二)畜牧业、养殖业现代化
1.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 2.生产规模大型化
①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 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 自动控制。
②大型养鸡场可饲养1000万到2000万只肉鸡, 或100万只蛋鸡;大型养猪场可饲养1万到10万 头猪;大型肉牛场、奶牛场规模也在万头以上。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2)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2)
1996年美国向阿根廷大量赠送 转基因大豆种子,转基因大豆产量 高,病虫害少,榨油率也高出普通 大豆的30%,但没有繁殖能力。
三、消除饥饿与食物安全
2、食品安全——吃得好
①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 和禽畜体内;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添加剂以及不卫生的操作,导致食品 安全事件频发;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原因:(1)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 蒸气驱动的大型拖拉机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2、过程:
工业革命后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20世纪中叶 农业的机械化
高度集约
20世纪下半叶 高科技为基础 大型农场、养殖场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3、表现: (1)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3、表现: (1)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2)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相同;
青铜冰鉴
二、食物储存技术的进步ຫໍສະໝຸດ 4、现代食物储存技术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 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冷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 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三、消除饥饿与食物安全
1、粮食安全——吃得饱 ①人口增加和工业化,粮食需求增加。 ②工业化的加速,耕地面积减少。 ③对农业的投资不足。 ④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⑤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共2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共20张ppt)

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

工劳动方式。
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
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主导地位的农业。

现代农业:

是现代科学基础上,

以现代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
式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 特征
课本p17“学习拓展:目前食品保藏技术有哪些
五大类: 化学保藏法、温控保藏法、干燥保藏法、真空保藏法、辐照保藏法等。
三、消除饥饿与食品的安全 (一)粮食短缺原因
1、原因: (1)人口激增 (2)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非洲——全球粮食最短缺的地区
《饥饿的苏丹》
摄影师:凯文·卡特 获得1994年普利策 新闻特写摄影奖。
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
1.背景:
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的推动,科技的进步等。
2.过程:
(1) 工业革命后: 机器生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 20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

建立高度集约现代农业。

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


主要经营模式。

(3) 20世纪下半叶: 高科技农业有突破进展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美国 1930年,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
成 墨西哥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就 菲律宾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中国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 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意 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 义 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共23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共23张ppt)
材料: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刀耕火种 阶段可以养活5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增至5000 人……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农业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 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 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 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历史演进进程。
(3)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化 ①畜牧业 1)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2)生产规模大型化
现代化养鸡场
②渔业
机械化鸡蛋加工流水线
1)捕捞渔具日趋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 化和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 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养牛场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 20世纪20年代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 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大大促进这项产业的发展。
古代社会
现代社会
【讨论】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①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 鲜农产品
②实现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丰 富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
材料: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
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
研机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
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
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三维设计P20)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
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
2、食品安全问题
(2)解决措施
各国制定法律法规(2009年中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认证标志
【思考】中国三农问题
1、农业的脆弱 (1)种植业的投入:种子、化肥、农药、人工
产出:受气候和地力影响大,且收购价格偏大
(2)养殖业的投入:圈舍、设备、幼崽、饲料、消毒、工作量大且环境差 产出: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
2、农民的卑微
农民收入低,农民福利待遇较差(医保、养老金、退休金等),城乡差距大
3、农村的衰落
大革命时期,法国政府颁布法令,把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提 高了农民积极性,可是法国的小农经济,搞了100多年,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生活境况并没有多大改善,直到二战前,法国还是农产品净 进口国。但二战后法国仅用2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到1972 年,法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各级政府还组建土地整治公司,这是一种非盈利组织,它们把买进 的质量较差的土地集中连片,整治成标准农场,然后再低价保本出售。 此外,国家还给大农场提供低息贷款,促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
2、普及农业机械化
在战后法国政府的头三个国民经济计划中,“农业装备现代化”被 摆上突出位置。战后初期,国内生产资金极度匮乏,法国政府抛掉“既 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理财观,大胆向国外借款,不惜一身债,先把农 业机械化搞上去。
4、合作社模式经营
在法国,农业食品部和渔业部主管农业,负责产供销全程规划,其 他任何部门无权插手。这样就避免了条块分割、多头指导。为了防止这 两个部门位高权重,失去监督,总理专设私人办公室,定期了解基层农 业情况。另外,还成立了“全法最高农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涉农各行 业都有代表参加,重要的农业政策,必须由这个机构提出,然后才交给 议会讨论,从而实现了“农民的事情农民办”。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二)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高二历史课件(选择性必修二)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畜牧业、捕鱼业)
(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农作物良种推广
时间
1930年
1941年 20世纪60
年代 2014年
国家 美国 墨西哥 菲律宾 中国
新品种 玉米 小麦
产量 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 千克
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杂交水稻 亩产可达600—650干克
“中国超级杂交 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
(四)渔业的现代化
1、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洋养殖发展。
现代化渔场
◎远洋渔场
◎远洋捕捞船
知识拓展: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与如何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①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发展; ②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 ④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铧式犁
◎免耕播种机
◎联合收割机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畜牧业、捕鱼业)
(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机械化:
(2)表现: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 中、小型结合。 (3)作用:推动着农业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美国大型农机
◎法国中型农机
◎日本小型农机
◎诺尔贝和平奖诺曼·布劳格 与其培育的墨西哥矮杆小麦 ◎高效化肥的应用
◎温控立体◎大机棚械化收割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畜牧业、捕鱼业)
(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机械化: (1)条件: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1.产生时间:工业革命后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建立起现代农业。
2.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 推动 ,科技的进步等。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原始农业社会 (地窖、陶器)
半坡遗址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 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 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 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 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 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 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 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 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 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证 失误不变质!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现代食物储备技术进步
表现: 20世纪以来,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
①通风储粮技术 谷物冷却机、机械低温储粮技术; ②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的广泛应用; ③粮仓容量不断扩大; ④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3.表现: (3)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大型农场、养殖场)
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饮 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 和自动控制。
智慧养殖到底有多“智慧”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传农统业农业
3.表现: (1)农业科技的发展: (2)农业机械、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 (3)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大农场——大型
联合收获机
播种机
柴油拖拉机 铧式犁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3.表现: (2)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 20世纪初,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 批量生产,为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农业机器的自动 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农作物的播种、 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储备技 术逐渐改进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含嘉仓当时的粮窖工艺是这样的:挖好窖坑后, 首先要用火烘干,然后把草木灰摊在窖底,上面铺上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 糠后再铺一层席子,窖壁也照此办理,这种“席子夹糠”法,可以使粮窖隔湿保温,犹 如一个巨大的保温瓶,而且,封存粮食都在冬季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 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粮食不易发热、发 芽,不易腐烂。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 更是长达9年。
——节选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2017年12月 27日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统 编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2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共2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统 编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2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共21张PPT)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3.表现: (2)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 20世纪初,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为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美国:大型为主 日本:小型为主 法国:中型为主 中国:个体农户——小型
(一)现代农业
3.表现: (1)农业科技的发展:
(2)农业机械、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
(3)生产经营方式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3.表现:
(1)农业科技的发展:(育种 、化肥等) 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
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发展P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பைடு நூலகம்
2018年9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超级杂交水稻个旧示 范基地”创下百亩片平均亩产水稻1152.3公斤的纪录,再创新高。
数据最有说服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 过56%,意味着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农田有效灌溉系数超过52%,一 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意味着“靠天吃饭”正得到改变;全国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 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农业的绿色底色越发鲜明;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 过60%,标志着我国已经从卖农产品进入到卖制成品的新阶段;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超过290万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40%,标志着农业小弱散的经营格局正发生深刻 变化。
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中历史 人教统 编版( 2019) 选择性 必修2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件(共21张PPT)
思考: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会产生哪些影响?
《当今中国,“三农”成就前所未有》
如今,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站稳在1.2万亿斤的台阶。中国人不仅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5年来,不仅粮食连年丰收, 肉蛋菜果鱼等产量也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城镇超市到乡 村集市,粗粮细粮一应俱全、蔬菜副食目不暇接,“菜篮子”丰富,“米袋子”充实, 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
4.特 点: 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科学化 5.影响: 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现代农业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二)现代渔业
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 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 化经营发展,养殖种类从淡水鱼发展到海鱼以 及海参、鲍鱼、虾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