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10 升国旗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10《升国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10《升国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10《升国旗》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和方式。

2.培养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升国旗》这首诗歌的含义。

2.掌握朗读《升国旗》这首诗歌的方法。

3.理解升国旗的方式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里的词语,如“星光”、“冠冕堂皇”等。

2.理解升国旗时的特殊意义。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和实物国旗。

2.学生准备课本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常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入本课的主题。

例如:“你们见过国旗吗?国旗有什么样的图案?国旗是用来象征什么的?”等等。

第二部分:学习课文1.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强调上课旗的象征意义。

2.解释课文中一些生僻词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3.鼓励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第三部分:学生表达1.老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例如:“你们是怎么看待升国旗的?”、“你们了解国旗的护卫仪仗队吗?”等等。

2.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展示他们对升国旗的理解。

第四部分:活动设计1.教师组织学生自觉整理升国旗的顺序和方式。

2.指定几位同学来实际展示升国旗的方式,让其他同学一起观摩。

第五部分: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奉献。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本课内容,准确朗读《升国旗》这首诗歌。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升国旗的理解和感受的作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升国旗的意义,尊重国旗,热爱祖国。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铭记国旗的重要性,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国家的情感。

学生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升国旗》主要讲述了一个学校举行升旗仪式的故事,描述了学生们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国家的情感。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认读和理解的生字词包括:升、国、旗、爱、中、国、立、正、敬、礼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国旗的重要性和尊重。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实物道具,如国旗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国旗的庄严和美丽。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教师以升国旗的场景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问学生对国旗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2 生字词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可以使用图片、卡片等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语言表达。

5.3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5.4 课堂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活动,让学生分享对国旗的理解和感受。

识字10 升国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识字10 升国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识字10 升国旗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3.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升国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升、国、旗、立、场、仪、式、敬、礼、唱。

2. 课文的理解:升国旗的意义,升国旗的场景描述。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书写。

2. 课文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PPT。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说出国旗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说出升国旗的场景和意义。

二、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三、课文学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跟读课文。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说出升国旗的意义。

3.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2.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升国旗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让学生掌握了升国旗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生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书写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丰富内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这是因为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补充和说明: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而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是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升国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升国旗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升国旗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国旗”、“升国旗”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观察国旗的特点,如颜色、图案等。

(2)教师简要介绍国旗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教师指名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升国旗的?”“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笔画、结构及书写方法。

(3)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5. 拓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国旗的认识和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国旗的知识和故事。

6. 总结全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升旗仪式,用自己的话描述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理解课文”环节理解课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语文知识的吸收。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2)学会升国旗的正确姿势,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升国旗的正确姿势。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升国旗》。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国旗图片。

4.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国旗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国旗的认识和感情。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 课堂练习:(1)教师设计有关生字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给家长听,家长签字确认。

3. 观察升国旗的场景,拍下照片或画出情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续):5.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升国旗的情景,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姿势。

(2)学生分组进行升国旗仪式,体验爱国情感。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行为习惯。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军人或升旗手来校进行升旗仪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过程和意义。

一年级上册语文《升国旗》教案【三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升国旗》教案【三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升国旗》教案【三篇】升国旗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准确准确的书写。

理解4个字及一种新笔画。

3、让学生感受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理解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ppt、《义勇军实行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出示五星红旗,介绍讲解,引出升旗仪式。

2、同时理解“五星红旗”“升”几个字二、初读指导1、出示插图,请小朋友们边看升旗仪式。

2、再听课文范读,要求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3、学生自由读课文,不理解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句读课文。

(3)齐读全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三、指导书写:升、我、们、中1、记忆字形。

2、指导在田字格里书写,重点提醒“升”的两撇的不同和“我”的竖钩和斜钩的区别。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写字姿势。

四、课堂小结1、看升旗仪式,说说你的感想。

2、教师小结。

附:板书设计2、升国旗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高高升起立正敬礼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准确准确的书写。

理解4个字及一种新笔画。

3、让学生感受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理解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ppt、《义勇军实行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升、我、们、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1、指导看图,引读第一句。

(1)什么是我们的国旗?(2)出示句子,指名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0 升国旗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0 升国旗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0 升国旗》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读生字“国”,“旗”。

2.能够理解“升国旗”这一仪式的意义。

3.能够初步感受升国旗的庄严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国”,“旗”的发音和意义。

2.理解升国旗的仪式意义。

三、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认读新生字“国”,“旗”的方法。

2.能够让学生理解升国旗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识字10 升国旗》2.教具:图片、小国旗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国旗,让学生了解国旗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学生关于国旗的思考。

2. 学习生字(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国”,“旗”,教学重点是认字音和意思,让学生能够在课文中正确识读。

3. 学习课文(15分钟)朗读课文《识字10 升国旗》,让学生反复听,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意义。

教师精心解释升国旗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爱国情感。

4. 图画指导(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升国旗的场面和步骤,增强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5. 朗读练习(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模仿升国旗的场面,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6. 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升国旗的仪式,增强学生对升旗仪式的理解和参与感。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升国旗的意义,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识字10 升国旗》。

2.回家让家长解释升国旗的意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学习生字“国”,“旗”和理解升国旗的仪式展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验到升国旗的庄严和重要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针对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10 升国旗》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国旗和升旗仪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升国旗》教案一、教材分析《升国旗》这篇课文是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短文,通过描述孩子们在升国旗仪式上的情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懂得团结互助的精神。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情节温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会尊敬国旗。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升国旗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国旗。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孩子们在升国旗仪式上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哪些?(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各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景模拟(1)组织学生进行升国旗仪式的模拟表演,体验仪式的庄严与神圣。

(2)学生发表感想,谈谈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感受。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国旗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是否准确。

2. 生字词掌握: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字词的含义、书写和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升shēnɡ 国ɡuó 旗qí①
中zhōnɡ②国ɡuó 国ɡuó旗qí
五wǔ星xīnɡ红hónɡ旗

五wǔ星xīnɡ红hónɡ旗qí,我wǒ们men 的de 国ɡuó旗qí。

[句导读: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朗读时语气要庄重肯定,
“国旗”要重读。

]
国ɡuó歌ɡē③声shēnɡ中zhōnɡ,徐xú徐xú升shēnɡ起qǐ;[句导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国旗是在响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

朗读时语调逐渐升高变得激昂并且要充满幸福感。

]
迎yínɡ风fēnɡ飘piāo 扬yánɡ④,多duō么me 美měi 丽lì。

向xiànɡ着zhe 国ɡuó旗qí,我wǒ们men 立lì正zhènɡ⑤;
望wànɡ着zhe 国ɡuó旗qí,我wǒ们men 敬jìnɡ礼lǐ⑥。

[句导读:这句话告诉我们,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以最端正的站姿——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表达出对国旗的热爱与尊重。

朗读时要用庄严的语调,读出节奏感,体现出国旗的伟大与神圣。

]
①国旗: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旗帜。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③国歌: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

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④飘扬:在空中随风摆动。

⑤立正: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也可以是一个人)在原地站好。

⑥敬礼: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

1. 认识“升、国、旗、中、红、歌、起、么、美、丽、立”11个生字,会写“中、五、立、正”4个生字,认识部首“囗、纟”。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背诵儿歌。

3. 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件、生字卡片。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

(课件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图片)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
(看看那里的升旗仪式)
板书课文题目。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题目好吗?
齐读:升国旗。

二初读课文
1. 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

他说:“想和我比一比吗?我做任何事情都特别专心,听老师读课文的时候不但能听清字音,还可以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呢!”你们能做到吗?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 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三学习生字新词
1. 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 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

(课件)
同桌检查。

指名读。

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

(课件)
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 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国字框”。

讲得好的学生奖励玩猜字谜游戏。

(课件)
4. 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

(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四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

朗读擂台赛。

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

(课件)
五生字书写
1. 学写生字。

注意“中”的第一笔。

2. 你看清楚“五”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五”的第二笔在竖中线上起笔,稍斜。

)
3. “立”和“正”: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4. 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并在课本田字格中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投影)
五作业
搜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的有关资料。

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

初读时,先让学生合作学习字词,再重点交流。

品读时,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以多种形式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1. 巩固识字。

2. 学习生字。

课件、图片。

一复习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说说我们是怎样做的。

(课件)
2.背诵课文。

3.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位同学读词语,全班跟读。

读好了生字词语,就一起去课文中看看,看看文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

二学课文
1. 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1)国旗怎样升起?
指导朗读。

(2)理解“徐徐”。

怎样叫“徐徐”?
举例来说明。

出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

(课件)
(3)我们这样做。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

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是怎样的?(庄严、肃穆)
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更庄重。

每天早晨不但有中国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而且有外国人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

看有关升旗仪式的图片。

老师解说。

(课件)
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美丽”。

指导朗读。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齐读全文。

2. 指导朗读全文。

三课外拓展
1. 说一说,看一看。

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一说。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我们都想去看看)
2. 你们会读吗?(课件)
会读了奖励你们听一首歌。

(课件)
在歌声中布置作业:收集北京风光图,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雄伟壮观,让他们置身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热爱国旗的感情。

播放录像“升国旗”,问学生看完后有什么想法。

升国旗
升旗我们立正、敬礼
爱国旗爱祖国
一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二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
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在特设的公告牌上公布。

执勤的国旗护卫队员,在升旗前列队从天安门走向升旗的地方。

天安门广场规定每天日出时间升旗,以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

因为每天日出时间有变化,升旗时间也随之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